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藥商王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六章:早有眉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九十六章:早有眉目

俞春梅接過銀票,跪下朝蘇寒月磕了三個頭與大劉子一起目送著蘇寒月他們離開。

“你還會說四個字兒的詞哪,真有學問……”馬力動了以後,窗外飄來大劉子的話。蘇寒月勾唇一笑,但願她們能有情人終成眷屬。只不過,俞春梅到底是什麼時候看上大劉子的?

“小姐,俞春梅姐姐不跟咱們一起走嗎?”琉心見俞春梅沒上車,不禁疑惑。

“不了。”蘇寒月也不多說。女先生定定的看著她好久,終是沒問。

見蘇寒月不願多說,琉心也不敢再問,“奴婢會好好伺候小姐的。”俞春梅走了,她自然就是蘇寒月的貼身大丫環了,但蘇寒月沒開口,她也不敢隨便提。

蘇寒月聽明白了她的意思,笑著說:“你這個新上任的大丫環可不能再像從前一樣迷糊了。”

琉心一聽就樂了,笑得合不攏嘴。連一向清冷的女先生都被她這樣給逗笑了,直搖頭。

鎮遠侯京郊的老宅被一把無名火給燒了,蘇家帶來的人便頓時沒了去處。蘇家的人跟女先生原本倒是安排了住處的,多餘的下人就在下人房裡擠擠暫時住下了。

可這樣終歸不是長久之計,蘇寒月與蘇問蕊、蘇天荷商量了一番。按蘇天荷的意思,就拜託郭家大嫂,也就是鎮遠侯的嫡長孫媳替她們找房子。

只是鎮遠侯家站的高度是他們蘇家能比的嗎,房子找太好怕他們付不出銀子,找太差又怕別人說他們瞧不起親家。怎麼做都不合適,蘇問蕊與蘇寒月便不同意,還是打算自己出去找。

蘇家出了這種事,蘇天荷也不放心她們倆出去。當時蘇寒月去了京郊,等蘇天荷回來知道後把蘇問蕊好一頓說。蘇問蕊是有苦說不出,受了場不白之冤。蘇寒月回來知道了跟蘇天荷解釋了一場,蘇問蕊的冤屈才算洗清。

只是這回蘇天荷說什麼都不同意了,還好女先生知道後說:“我在京城倒還識得些人,便讓我出去瞧瞧吧,說不得還能找到間適合的屋子。”

幾人對視一眼,其實有件事她們早就想跟女先生說了,只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今天趁著大家都在,她們便想把心裡的話說說,也想問問女先生的意思。

“你們有話就說吧。”女先生也是個爽快人,看出三人有話要講便走到桌邊坐了下來。

蘇天荷是大姐,又已經嫁人了,以她的身份來說比兩個妹妹合適。

“先生也知道咱們蘇家現在的情況,父親已經不在了,咱們的生活便只出不進了。前幾日又遭了災,家裡的財物被燒掉大半。我的意思,還是想請您繼續當她們的先生,束脩我也會想辦法,只是現在蘇家的情況您也看到了。得罪了人,也許會後患無窮,不知女先生您是何想法?”

女先生淡淡道:“這事早在雁門關時我便已答過你們,為何還要問起?”表情雖淡,但幾人都是她的學生,與她在一起多年,怎會不知道她生氣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此一時彼一時,而且我……”女先生知道她想幹嘛,那是很危險的事。如果繼續和蘇家牽扯在一起,一旦蘇寒月事發便有可能連累到她。雖然蘇寒月想過,要如何切斷她與蘇家的聯絡,讓自己不會連累到她們。可畢竟血濃於水,是很不容易的事。可女先生就不一樣了,只要離開蘇家,不再給她們當先生,這事便與她無關了。其實本也無關的,就怕受連累,就像那些枉死的僕人一般。

“那我便再說一次,你們聽好了。”女先生的聲音有些低沉,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感覺。“一日為師終生為師,既然我已經成了你們的先生,在你們遇到危險之時離開,連我自己都會鄙夷自己。況且言傳身教,我怎能言行不一。蘇家遭難,作為你們的先生絕不會為了束脩就放棄你們。那束修你們交也罷,不交也罷,我都不會離開的。”說完站起身,出門前又道,“找到了宅子我會告知,到時我便先行搬過去。”蘇寒月跟蘇問蕊確實不適合現在就搬過去,大皇子的事兒還未塵埃落定,蘇寒月又心心念念想報仇。若是在韓府,出入總沒這麼方便,蘇寒月行事之前便會多顧忌些。女先生其實是不願蘇寒月去做這事兒的,只是她勸不住是一方面,自己心裡也總有那麼一股火氣。

另外,趁著蘇寒月沒搬過去這段時日,她也想多打聽些與大皇子有關之事。若能想出些別的辦法來,蘇寒月便也不用冒這個險了。那孩子聰明是聰明,但有時候太過鋒芒畢露,那並非好事。像大皇子找她們的麻煩,起因便是因為萬人書。若蘇寒月能收斂些,更深謀遠慮一些,或許事情會變個樣。

很快,女先生找的宅子便有了眉目,幫忙的是女先生兒時的閨中蜜友,現任禮部左侍郎梁自勉的夫人白氏。禮部左侍郎梁大人非常得聖上器重,是聖上之心腹大臣,也是下一任禮部尚書的人選。他對大皇子的事自然也瞭解許多,雖然知曉張高澹是個只會拍馬屁的庸材,可沒想到蘇興德之事居然會是這樣的內幕。

只是關於將萬人書呈交聖上之事,梁大人覺得還不是時候。大皇子從小便得聖上寵愛,若此時呈上萬人書雖然也會讓聖上對大皇子不滿,但遠達不到想要的效果。說得更直白些,現在若是將蘇興德跟萬人書交上去,那就是當炮灰的命。當不成壓死谷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那便只能埋沒在稻草堆裡,成為別人的踏腳石。

以大皇子的行事為人,還有他母妃的地位及處事方法,梁大人並不是很看好他。只是這話他作為聖上的心腹大臣是不可以隨意說出口的,一切還得看聖上的意思行事。

大皇子恃寵而驕,行事張揚,所做所為並鋒芒太盛,在梁大人看來並不聰明。反倒是五皇子,出身是嫡子,待人溫和,謙虛謹慎,但胸有丘壑,有帝王之相。但聖上的意思頗為曖昧,令人捉摸不透,對大皇子非常寵愛,對摘出的五皇子反倒有些疏遠。可每每遇事之時,總是又將大皇子、三皇子和五皇子一起推到前面,給他們歷練的機會。

以至於現在,大皇子的呼聲最高,三皇子與五皇子也分別有支持者。可聖上在經歷了這場大病之後,仍然不下詔立太子。朝堂上現在是暗潮洶湧,幾股力量都在暗自較勁,爭的便是那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