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網文寫手古代生存錄最新章節列表 > 144 復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44 復刊

一大早,在文學報社的男子宿舍區裡,三十多個六到十二歲的孩子正整齊有序地扎著標準的馬步在練習出拳。

只見這些孩子整齊劃一地練拳,每次出拳,都會一齊發出一聲大喝,看上去聲勢十足。

“頭要正,身要直,出拳要乾脆有力,絕不能拖泥帶水。再來十遍。”

一個三十來歲,體形健壯、皮膚黝黑的男人正表情嚴肅地一邊大聲說一邊來回巡視著。

每當看到有哪個孩子姿勢不正確的話,就會親自幫他糾正過來。

如果不知道的人看到這一幕,鐵定以為這裡是武館。

除了男子宿舍區外,在女子宿舍區那邊,四個十歲左右的女孩子也在扎著馬步練拳,只不過教她們的是一個二十五、六歲的年輕婦人。

池非進來的時候,正好看到孩子在練拳。

他沒有打擾他們,只是靜靜地站在不遠處看著。

那個男人名叫彭大強,那個年輕婦人是他的妻子戚桂芳,他們還有一個五歲的孩子。

兩人原本是師兄妹關係,成親後就在益陽縣開了一家武館,以教人練武為生。

後來北方大旱,再加上胡人入侵,他們的武館也在戰亂當中被大火燒掉了。

夫妻倆為了逃難,只好跟著流民一起南下,最後來到了京城。

北方戰亂結束後,他們原本想回去益陽縣重新開始,可是他們的孩子卻在這時候生病了。

大夫診斷後,說他們的孩子由於之前顛沛流離的生活傷到了元氣,需要好好調養才行,否則會有性命之憂。

為了給孩子治病,他們只好暫時留在京城討生活。

由於他們在京城無親無故,彭大強只好靠在碼頭搬貨來維持一家的生計。

可是在碼頭搬貨又能賺幾個錢,再加上太多人搶活幹,工錢更是被船主一壓再壓。

結果一年多下來,不僅賺不到錢,而且連多年來的積蓄也因為給孩子看病買藥而花得乾乾淨淨。最後甚至連房租都交不起被房東趕了出來。

池非遇到他們的時候,彭大強正在街上靠挨別人拳頭賺錢。任何人只要花十文錢就能打他一拳來發洩怒氣。

而他的妻子戚桂芳只能站在一邊抱著生病的孩子,眼含熱淚、痛不欲生地看著自己丈夫被人任意毆打。

看到一個練武之人落到這樣的田地,同樣身為練武之人的池非實在看不下去,於是就出聲制止了那些人,然後問彭大強夫妻倆為何如此。

在聽完彭大強的講述後,池非心中一動,覺得或許可以讓他們夫妻倆來做孩子們的師傅和護院,這樣張小娥和大牛他們就不用搬到報社,可以繼續住在四合院裡了。

於是池非就提出想請他們回報社做教孩子們練武的師傅兼護院。到時他們不僅可以住在報社宿舍裡包吃包住,而且還會按京城正式護院的工價付他們工錢。

另外池非不想隱瞞他們,把自己跟福王的恩怨說清楚,讓他們考慮清楚要不要幫他做事。

夫妻倆實在已經走投無路,哪裡還管得了什麼福王禍王,很快就答應下來。

於是彭大強夫妻倆就這樣在報社的宿舍裡住了下來。

池非知道他們正急著用錢給孩子治病,於是不用等彭大強開口,就主動借了他三十兩銀子讓他去給孩子看病。

夫妻倆感激不盡,當場給他跪下要磕頭。池非連忙阻止他們,讓他們趕緊帶孩子去看病要緊。

這就是彭大強夫妻倆為何會在這裡的原因和經過。

有時池非都不禁感概,他這報社簡直可以說是流民之家。

包括身體原主蘇真在內,所有人全都是從北方來到京城討生活的流民,只是來自不同府縣而已。

雖然答應讓彭大強夫妻倆留下來,不過池非一向小心,擔心這夫妻倆是否真如他們所說的那樣從益陽縣來,所以還是花錢買通了一個戶籍司的衙役去調查他們的底細。

最後調查的結果是,他們確實是跟著流民一起來到京城的,還在一年前辦理過白籍,上面記錄的資料也跟他們所說的基本一致。

至此,池非總算是敢放心用他們了。

由於彭大強夫妻倆的加入,不僅張小娥和大牛他們不用搬到報社這邊住,而且平時負責煮大鍋飯的張小娥因為多了戚桂芳這個熟練幫手,一下子輕鬆了許多。

辰時過後,也就是早上8點左右,彭大強這才讓孩子們解散去吃早飯。

孩子們頓時歡呼起來,興沖沖地跑去食堂。

“彭師傅早上好。”池非看他們練完了,這才走過來跟彭大強打招呼。

“東家早上好。”彭大強立刻恭敬地向他行禮問好。

池非拱手還了一禮道:“要同時教這麼多孩子練武,辛苦了。”

“一點也不辛苦,東家客氣了。”

“你們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身體有沒有好點?”

“我兒子吃了幾天益安堂大夫所開的藥後,情況已經穩定下來了,多謝東家出手相救。”彭大強十分感激地道謝。

他是真的打從心底感激東家,如果不是東家這麼大方借他看病的銀子,他兒子的病情可能還會進一步加重。

“以後大家都是自己人,這種客氣的話就不用再說了。

你們夫妻倆來我們報社做事,也算是一種緣份,以後孩子們就麻煩兩位了。”

“請東家放心,我們夫妻倆一定會教好並保護好他們的。”

“那我就放心了。你還沒吃早飯吧,我們一起去食堂吧。”

“好的,東家請。”

池非來到食堂的時候,孩子們一見到他,立刻不約而同地一起起身向他行禮,並齊聲叫道:“先生好”。

池非先讓他們坐下,然後笑著說:“練武是不是很辛苦,有沒有人怕了?”

“沒有,我們一點都不怕辛苦。”

“不辛苦,一點都不辛苦。”

“我早就想練武了,可是一直找不到師傅,這回真是多謝先生了。”

“彭師傅雖然嚴了一點,但人挺好的,先生。”

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道。

他們是真的不怕辛苦,因為他們以前做乞丐的時候被太多人欺負了。如今難得有練武的機會,他們每個人都無比珍惜,哪裡還敢嫌這嫌那。

“現在辛苦一點,以後就沒人敢欺負你們了。

不過你們要記住,我讓你們練武不是讓你們打架鬥狠。

只有哪天被人欺負到頭上,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可以動手,都聽清楚了嗎?”

“是,先生。”

“好了,你們趕緊吃早飯去,等一下就要開工了。去吧。”

孩子們這才自動自覺地去排隊盛粥和拿饅頭,然後開開心心地吃起來。

這時,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走過來問:“先生,我也能練武嗎?”

池非認出他就是之前瘸了右腿的那個孩子鐵蛋,經過這三個多月的連續上藥和休養,他的右腿已經好了很多,只要不是走得很快的話已經看不出來右腿曾經瘸過。

池非摸著他的頭說:“大夫說你的腿要休養半年以上才能痊癒,現在還差幾個月而已。等你的腿徹底好了再練不遲,不用急。”

“哦。”鐵蛋有些失望地嘆了口氣。

池非笑道:“小小年紀嘆什麼氣,字認得怎麼樣了?千字文已經學完了嗎?”

“回先生,千字文我已經學完了,現在正在廠裡做挑字學徒。”

“好好學,等你出師就有工錢了,到時想吃什麼都可以隨便買。”

“是,先生,我一定會努力的。”鐵蛋立刻振奮起來。

鐵蛋歡歡喜喜地走開後,彭大強忍不住感嘆道:“東家真是菩薩心腸,不僅救了這麼多孩子,還給他們安排了後路。”

池非笑了笑說:“這裡包括我在內,所有人都是流民出身,大家能活到今天都不容易。

如果實在有心無力也就罷了,既然有餘力,能幫的話總該幫一下。

或許哪天我落難的時候,也會有人來幫我也說不定。”

“東家人這麼好,一定能萬事無憂,長命百歲。”

“百歲太長,活到差不多就夠了。不說這些了,我們趁熱吃吧。”

“是,東家。”

…………………………

“文學報、文學報,最新一期文學報,大家快來買啊。”

“文學報復刊,文學報復刊,最新一期文學報,文學報。”

某天早上,京城各條大街上不斷響起類似的叫賣聲。

只是與之前不同的是,這次叫買的並不是原先那些孩子,而是二十到四十歲之間的成年人。

雖然叫賣的人變了,但許多識字的路人一聽到他們的叫賣聲,立刻不由自主地停了下來,然後紛紛走過去買了一份他們手中的報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許多人開啟一看,果然真是久違不見的文學報,這讓許多老讀者興奮不已。

從這一天起,文學報復刊的訊息迅速傳遍了整個京城。

不管之前有沒有買過文學報,幾乎所有人都會無比好奇地買上一份來看。

沒辦法,之前發生在文學報的事實在太多人知道了,所有人都以為文學報會就此停刊。

可是誰都沒想到,只過了兩個多月,文學報就復刊了,這實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復刊後的文學報仍然像以前一樣,連載著多部小說,其中最讓人矚目的當然是池非先生的小說《重生》了。

只是有細心的讀者發現,原本密密麻麻的商業廣告卻大部分都消失不見了,只剩下十幾個而已。

正如池非所預料的那樣,大部分商家都不敢在文學報上打廣告了,以免遭到福王的記恨。

池非在復刊前,曾經派張小娥去每一家廣告未到期的商家那裡逐家逐家地去問,在得到對方的明確回答後,才下架了相關的廣告。

不僅是商業廣告,很多書店都不敢再讓文學報寄賣,理由還是一樣,怕得罪福王。

這一切都在池非的預料之中,所以並不感到意外。

但讓他意外的是,皂業商會那十幾個商家會員卻並沒有要求撤下廣告。

為了不給他們添麻煩,池非還特意提醒他們最好暫時把他們商行的廣告下架,以免得罪福王。

但這些大商人卻帶著一臉神秘的笑容說沒關係,沒關係。

池非推斷他們肯定收到訊息,知道鎮國公已經把小女兒許配給他這件事,否則不會有這樣的反應。

事實也的確如此,這些大商家背後各有後臺,其中不少人背後還是京中的權貴,因此消息靈通得很,這件發生在京城上流社會中的大事他們早就知道了。

在他們看來,池非既然都已經傍上了鎮國公這棵參天大樹,以後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現在該擔心的,應該是那位福王才對,所以這些大商人並不打算撤下文學報的廣告。這也是跟未來鎮國公女婿池非保持良好關係的一種態度表現。

要知道京城裡面想攀上鎮國公府這條線的大有人在,只不過鎮國公一向低調,從不結黨營私,因此很多人才無計可施。

而池非如今貴為鎮國公的未來女婿,能跟他搞好關系也算是一種勉強跟鎮國公府搭上關係的辦法,因此這些大商人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只有那些什麼也不知道,也不懂其中利害關係的普通商人,才會急於撤下廣告,撇清跟文學報的關係,以免得罪福王。

接下來,池非按照原來的計劃,透過馬中人的關係,找到一批暫時沒有正式工作,年齡在二十到四十歲之間的成年人,讓他們來代替報童沿街售賣文學報。

池非預先跟他們說好,這個活沒有固定工錢,只有提成。

每賣出一份報紙能分到兩文錢,跟之前各家書店的提成一樣。

在得知要賣的是文學報後,大部分人都因為怕得罪福王而不敢接這個活。

但像彭大強這樣既找不到活幹,家裡又等著買米下鍋的男人在京城還有不少,終於有十幾個男人決定鋌而走險接下這個活。

當他們接下這活後,才發現這活不是一般的賺錢。

因為復刊後的文學報實在太好賣了,他們只要在街上隨便一叫喚,很快就有大把人過來找他們買。

這時候就凸顯出成年人和孩子的工作效率有多大差別了。

為了賺更多的錢,這些男人一賣完就立刻跑到報社去拿新報紙。拿到後就往更遠的地方跑,想儘可能地多賣一些。

一天下來,他們當中有不少人竟然賣出幾百份甚至上千份,簡直是賺翻了。

看著裝得滿滿的錢袋,也不是沒有人動過歪腦筋想就這樣帶著錢一走了之。

但很快這些人就打消了這個貪心的念頭。

一來他們的住址馬中人全都知道,想找上門來輕而易舉。

二來關於文學報的東家,他們也聽說過是個不好惹的人。連福王這樣的大人物也在他手下吃了虧,這樣的人哪裡是他們這些平民百姓能得罪的。

到最後結帳分錢的時候,許多人在看到分到自己手上的提成竟然有這麼多時,全都欣喜若狂,個個都表示明天一定會再過來。

在高提成的利益驅使下,這十幾個男人滿京城跑,賣得十分勤快。

短短三天時間內,他們一共賣出了一萬七千份報紙,跟原來的銷量不相上下,甚至還略有上升。

雖然這些負責賣報的男人每個人都累得不行,但每天傍晚結帳的時候看到這麼錢分到他們手上,他們一下子就忘記了身上的勞累,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至於印刷廠那邊,那些之前跟著那批老師傅學印刷和挑字的學徒現在都成了主力軍,全程由他們來挑字和印報紙。

至於原本負責賣報的孩子,則成了新的學徒,開始跟著這些已經出師的大孩子學印刷和挑字。

考慮到這些孩子全是新手,池非在復刊之前給了他們充足的時間來印刷。

現在賣的這批貨以及兩天後要發行的新一期文學報,全是之前就印好的。

現在他們印的,已經是下下期的報紙,時間充裕得很。

看到這期文學報銷量不減反增,池非這才松了口氣。

他原本還擔心一下子印這麼多賣不出去,如今看來是白擔心了。

就這樣,不管某些人是否願意接受,停刊了兩個多月的文學報就這樣復刊了,並且再次席捲了整個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