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網文寫手古代生存錄最新章節列表 > 195 審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95 審查

由於西北軍政一把手都極其重視接種之事,底下的官員自然也不敢怠慢,全都打醒十二分精神去全力執行。

僅僅半個月時間,所有城鎮以及較大村落的居民都已經接種完畢,只剩下一些較為偏僻閉塞的村子還需要進一步落實。

透過這次浩浩蕩蕩的全民接種運動,寧志遠意外地發現了額外的好處,那就是順便對全西北的人口和戶籍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摸查。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大魏的戶籍審查雖說按規定應該是每五年一次,但實際上由於大規模審查當地戶籍是一件非常耗費時間精力的工作,而且審查結果並不劃入當地官員的政績考核當中,因此很多官員對此並不重視,都是馬虎應付。

稍微盡職一些的官員,最多也就是對下轄城鎮的居民進行一次簡單審查,作為最新的核查結果。至於城鎮以外的村落和散戶,就沒心思去管了。

而更多對此完全不上心的官員,更是連查都不想查,最多就是派幾個衙役在城裡走動一下作作樣子,然後在原來的戶籍基礎上稍微再加個幾百人就行了,反正也沒人知道這資料是真是假。

然而這次不一樣,在給所有人接種的同時,還會順便登記他們的戶籍資訊。

結果這一查,發現資料跟每個地方的戶籍冊所登記的資料差了不是一點半點這麼簡單,有些較大的縣城甚至差了上萬人之多。

此時距離上一次戶籍審查僅過了一年不到,這巨大的資料差異頓時狠狠打了各地官員一巴掌。

由於這次接種工作由西北軍方全權監督,當地官員想動手腳也很難,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怠職的證據被一點一點地挖出來,心中惶恐不已。

身為西北政界一把手的布政使嚴春來看到底下官員又給他捅了這麼大簍子,覺得面子有些過不去,正準備對怠職的官員進行嚴厲處罰。

但寧志遠卻阻止了他,表示現在一切都沒有防疫散瘡來得重要,其他都是小事。就算要處罰,也要等事情結束後再處理。

嚴春來現在唯他馬首是瞻,自然不敢逆他的意思,只好暫時放過那些怠職的地方官員。

在得到各地最新的戶籍資料後,寧志遠立刻派出大量士兵對各地身份不明的人員進行大規模的抓捕行動。

凡是在戶籍上沒有登記資訊,又或者沒有親人可以證明其身份的人,不管什麼情況一律先抓起來再說。

結果這一抓,就抓了幾百人之多。

經過逐一審問排查,在剔除了部分行商和真正的乞丐以外,竟然發現有上百人是被其他地方的官府所通緝的逃犯,有的甚至已經逃了十幾年之久。

除了這些逃犯外,還有兩百多個身份十分可疑的人。

為了儘快查清這些人的身份,西北軍方開始對這些人進行了嚴刑逼供。

在各種酷刑下,這些人終於熬不住開始陸陸續續地招供了,當中竟然有大部分人還真是胡人的混血奸細。

有不少人已經潛入西北多年,有的甚至還在當地成親生子。如果不是恰巧因為這次的事,還真難以被發現其真正身份。

此次調查結果引起了整個西北軍政兩界的震動,誰也沒想到原來有這麼多胡人奸細混入西北多年從未被發現。

為了斬草除根,寧志遠立刻組織了更大規模的抓捕計劃,出動了數萬士兵對整個西北地區進行地毯式的搜查,把所有身份不明的人全都抓起來。

另一方面,布政使嚴春來也要求各地官府出面動員當地民眾舉報所有可疑的人,凡是舉報屬實者一律重賞。

在重賞的誘惑下,整個西北民間頓時陷入了一片狂熱的尋找奸細浪潮中。

許多人紛紛湧到當地官府那裡舉報所謂的可疑人物,結果官府派人一查,絕大部分都是不靠譜的。

但即使是這樣,各地官府也不敢不查,因為上頭全都在盯著呢。

有些運氣好的還真抓到了可疑人物,頓時像撿到寶似的趕緊通知軍部過來把人帶走。

於是繼浩浩蕩蕩的接種運動後,全西北又興起了大規模的抓奸細運動,真是一刻也沒消停過。

隨著全西北接種計劃陸續完成,池非終於開始閒了下來。

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結果。

只要在接下來的數月內,西北再無出現新的散瘡患者,那這次的接種工作就算正式成功了。

當然,即使真的出現新的天花患者也不要緊,只要對方沒有接種過牛痘就行。

可萬一病人是曾經接種過牛痘的人,那所有人就會對所謂的“神藥”產生懷疑,到時事情就麻煩了。

為了保證接種效果,池非向岳父寧志遠建議,最好要當地官員每隔幾天就派人追蹤檢查所有接種之人有無出現輕微的散瘡症狀。如果沒有的話需要重新接種,以免發生遺漏。

寧志遠當即同意,勒令底下的人照辦。

為了打發時間,池非開始在空閒的時候繼續寫他的新書。

此時在京城和江南一帶,有關西北防疫散瘡之事已經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和熱議。

其中討論得最多的還是那種能讓人不得散瘡的“神藥”究竟是真是假。

雖然聖上已經派出欽差去調查此事,並且證實這是真的,但對此抱有懷疑者仍然大有人在。

假如說,這次是有人找到了一種可以治癒散瘡的藥,那懷疑的聲音會少很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畢竟任何病症都是可以透過藥物治療的,就算暫時治不好,也是因為沒找到合適的藥,又或者患者病情過重而已,這已經是這個時代大多數人的常識。

然而這次卻不一樣,這次所謂的“神藥”並非是治療散瘡,而是能讓人不得散瘡。

這是什麼道理?根本就聞所未聞。

對此持懷疑態度的絕大部分是讀書人,他們從未聽說過這樣的奇事,因此自然會心生懷疑。

如果不是派出去的欽差回來證實此事是真,相信大多數讀書人都會覺得這肯定是哪個神棍搞出來的蒙人把戲。

除了這“神藥”本身就有些匪夷所思外,另一個讓人在意的地方是,研製出這種“神藥”的人居然是大名鼎鼎的當紅作者池非先生,這更是所有人關注的重點。

許多沒看過池非的小說,只聽說過他名字的讀書人都有些不屑一顧。

一個難登大雅之堂的話本作者,又不是大夫,竟然找到了可以讓人不得散瘡的所謂“神藥”,這說出來誰信?

這些人都以一種在看笑話的心態在留意西北的情況,等著事情出現大逆轉。

就在這個多事之秋,京城忽然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聖上終於為自己的嫡女,也就是大皇子的胞妹焞芳公主定好了駙馬的人選。

只是這駙馬人選一公佈,隨即驚掉了所有人的下巴。

對方竟然是安國公的嫡次孫謝長亭,也就是二皇子血緣上的表弟。

所有人都知道,大皇子和二皇子一直是勢同水火的敵對關係。而安國公本人,正是二皇子血緣上的外公,也是他最大的靠山。

但偏偏聖上卻把最為寵愛的焞芳公主許給了安國公的嫡次孫謝長亭,這其中的意味實在讓人猜不透。

在公佈完駙馬人選後,沒過幾天聖上又丟擲一個更加讓人震驚的決定:他決意組閣。

如果說,把焞芳公主許給安國公的嫡次孫謝長亭還只是皇家內部之事的話,那聖上決意組閣這件事才是最為爆炸的新聞。

內閣是前朝第二任皇帝粱肅宗最先提出並建立的皇帝諮政機構,主要負責建議和協助皇帝處理日常政務。

剛開始內閣成員只有三人,均為朝廷大員,又稱內閣大學士,後來逐漸發展為五人到七人不等。

起初,內閣大學士只具有顧問身份,皇帝為最終決定的權力,而大學士很少有參決的機會。

到粱光宗、粱錦宗時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內閣的權力也日益增大。

內閣首輔,即首席大學士地位赫然為真正的宰相,亦可壓制六部。

然而,雖然內閣首輔有票擬的權力,但卻不得不依賴於內部太監送達批紅。

內閣首輔的職權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須與宦官合作,才能執掌大政。

這也是皇帝為了防止內閣權力過大所想出來的折衷辦法,利用宦官的勢力來壓制相權,以免一家獨大。

如今聖上提出要像前朝一樣組閣,這頓時在朝堂之上引發了一場大震動。

很快就有多名官員站出來表示反對,認為大魏如今軍政穩定,根本無需組閣。

也有人提出前朝內閣權力過大,不宜在本朝實行。

然而表示反對的大多數是御史臺的官員,真正的一、二品大員大多保持沉默。

其實他們從聖上平時的一些支言片語中,知道他早就有組閣的意思,只是一直沒有正式提出來罷了,如今不過是落實了這件事而已。

他們都是當官的人,當然想更進一步。

一旦成了內閣成員,其權勢往往會凌駕於六部之上,這樣的誘惑還是讓他們很是心動。

雖然有官員提出反對,但最終聖上還是執意組閣,並且參照前朝的做法,先定下三個內閣人選,以後再根據情況適當新增。

關於人選方面,將在五天後公佈。

至此,組閣之事已經勢在必行,現在只差誰來擔任內閣成員而已。

組閣之事頓時牽動了所有官員的神經,幾乎所有人都在密切關注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