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網文寫手古代生存錄最新章節列表 > 261 鑽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61 鑽孔

製作簡易鑽孔機床最難的是鑽孔部分,而想要鑽出大小統一的孔徑,有兩種方法。

一是在鑽孔的時候,用於固定槍管的平臺跟著前移,兩邊一起受力直至鑽孔成功為止。

二是平臺不動,由固定鑽頭的機頭不斷後移,從一邊出力進行鑽孔。

相比較而言,當然是第一種方法最為省力。

但不管是哪種方法,都需要一個最為關鍵的部件:旋轉主軸。

簡單來說,就是在平臺下方安裝帶螺紋的旋轉主軸。

透過轉輪的作用,拉動旋轉主軸不斷前移,從而帶動平臺或機頭跟著一起前移。

池非也不知道這玩意是不是叫這名字,姑且就當是吧,畢竟他又不是專業搞機械這行的。

總之那玩意就是牽引機床用的,這點是肯定沒錯的。

可問題來了,這帶螺紋的旋轉主軸要如何製作出來?

關於這個問題,不僅是池非這個機械小白,就連那些工匠也想不出製作的方法來。

因為按池非的要求,要帶動整個平臺的話,這旋轉主軸至少有成人大腿那樣粗,表面呈螺旋狀。

而包裹著主軸的部分裡面要有相應的內螺紋,這樣才能順著紋路前移或後移。

按池非的理解,這就相當於鏍絲和鏍母的關係。

一個是外螺紋,一個是內螺紋,透過一邊或兩邊用力,就可以順著螺紋旋入或旋出。

這樣做的好處是位置不會發現偏移,能始終保持一條直線。

而且因為螺紋的關係,移動起來也非常省力,只要透過轉輪不斷旋轉即可實行平移。

但就是這樣一個東西,卻把所有人都難到了。

就以鏍絲和鏍母為例,別看只是在物體表面增加了一道道螺紋這麼簡單。

但能不能真正把精準貼合的螺紋給做出來,那可是需要極高工藝才行的。

這裡面涉及的工業技術不是一個普通工匠透過敲敲打打就能做出來的,裡面的學問太深了。

而這旋轉主軸就相當於放大版的鏍絲和鏍母,雖然體積變大了,但其製作難度並沒有相應減少。

就因為這個問題,整個製作簡易鑽孔機床的計劃就此停滯不前,幾乎沒有一點進展。

不僅那些工匠整天冥思苦想解決辦法,就連池非也經常想著這事。

由於心裡裝著事,池非連續幾天都有些心神恍惚。關於這方面的圖紙也畫了上百張之多,但還是卡在了同一個問題上難有寸進。

阿芷知道心上人肯定在想重要的事,因此也不敢隨便打擾他,只能默默地在身邊照顧他,讓他不至於餓著和太勞累。

這天夜裡,池非躺在床上並沒有睡著,仍然在苦思這個問題。

雖然就準度而言,沒有膛線加持的滑膛槍可能連弓箭都不如。

但滑膛槍卻有幾個弓箭遠遠比不上的優點,那就是容易使用、可持續發射、以及極強的穿透力。

易用性就不用說了,只要經過簡單的訓練,就連一個普通人也能夠輕易使用燧發槍。這對於兵源有限的西北軍來說,肯定是一大福音。

可持續發射也是燧發槍的另一優點。

要知道一個熟練的弓箭手在連續射個七八箭到十幾箭後,基本就已經累得不行了。

另外想成為弓箭手不僅需要有天份,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練習,因此在軍隊當中弓箭手只是少數兵種。

相比之下,使用燧發槍的人只要子彈沒打完、燧石還能用的話,理論上可以一直打下去。這優勢實在太大了。

最後就是穿透力。

以歐洲中世紀的板甲為例,歐洲地區以往2~3毫米厚就能擋住絕大多數箭矢射擊的板甲,在威力巨大的火槍面前根本沒用,因為火槍發射的鉛彈能輕易撕裂這種厚度的鎧甲。

連防護力最好的板甲也落到這種下場,在漢人軍隊中用得最多的札甲就不用說了,在火槍面前幾乎就跟紙一樣脆。

這樣的穿透力,也是普通弓箭和弩箭所完全比不上的。

就因為燧發槍擁有這幾個重要的優勢,所以池非才這麼渴望發展這種近現代的熱武器。

尤其在對付擅長騎射,並且擁有大量戰馬的胡人方面,火器才是最能剋制他們的武器,沒有之一。

當年朱元璋所率領的漢人大軍之所以能夠趕跑元朝軍隊統一中原,火槍在軍中的大規模裝備不敢說是主要原因,但肯定也是功不可沒。

池非相信,只要解決了製造鑽孔機床這個難題,以後想大規模量產燧發槍就變得有可能了。

“哥哥,你睡不著嗎?”阿芷充滿憐惜地摸著他的臉。

池非摟著她的身子說:“是不是吵醒你了?”

“沒有,只是看到哥哥想得這麼入神,就想問問你而已。你還在想那什麼機床的事嗎?”

“對,現在就卡在了一個比較關鍵的零件上。只要把這個零件解決了,那機床就有很大可能做出來。”

“那是什麼零件?很複雜的嗎?”

“也不是複雜,主要是需要很高的精度和工藝,單靠手工是很難做出來的,需要有輔助工具才有可能做出來。但我卻又不知道那輔助工具怎麼做,越想越頭痛。”

“不能用其他東西來代替嗎?”

“或許可以,但除了那東西外,我實在想不到別的可代替方法。那玩意是用來出力的,沒有那玩意,拉不動上面的東西。”

“用馬去拉也不行嗎?”

“傻瓜,我說的不是這種力,是一種透過旋轉而產生的牽引力。就是……”剛準備對阿芷詳細解釋的池非忽然定住了,全身一動不動。

阿芷看到這樣,嚇了一跳,以為他身體不舒服,趕緊問道:“哥哥你怎麼了?你沒事吧?”

池非這才驚醒過來,然後滿臉激動地用力親了阿芷一口,興奮地說:“謝謝你阿芷,我知道怎麼做了。

你先睡覺,我去畫份圖紙,你不用等我。”說完,他急匆匆地跳下床往書房走去。

阿芷看到他連大衣也沒穿就跑了出去,趕緊跟著下床去給他拿保暖的衣服。

在書房裡,池非看著之前所畫的上百份圖紙時,真想扇自己一巴掌。

他鑽牛角尖了!

他老想著把印象中那種打孔機床做出來,其實根本不用這麼較真。

旋轉主軸的作用就是透過不斷旋轉來產生角度一致的牽引力。

既然做不出來這個關鍵零件,那就乾脆山寨到底,利用人力來代替。

是的,就是人力。

簡單來說,就是先把可以垂直活動的平臺做出來,再把槍管固定在平臺上。

然後由人在後面推動這個平臺,使其慢慢前移。

另一邊則由另一個人負責搖動轉輪,帶動固定好的鑽頭進行打孔。

這樣一來,整個機床的製造難度就會大為降低。

雖然這個方案山寨簡陋得讓人髮指,幾乎全靠人力來完成,但這時候太過追求機械化反而不現實。

這是時代工業技術的差距,並非他們十幾個人搗鼓一下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與其這樣,還不如用符合這個時代的方法來做。

別管他原不原始,只要能用就行。

在想好整個製作方向後,池非頓時感到無比暢快,再也沒有之前那種深陷瓶頸的的難受感。

……………………

第二天一早,整整一晚沒睡的池非就帶著昨晚新畫的紙圖一臉亢奮地來到了工坊。

在工坊裡,他向工匠們詳細講述了全新的製作方案。

工匠們一聽,也立刻感到這個新方案的製作難度一下子降低了很多,不禁大為興奮。

就這樣,池非跟工匠們又開始了新的研究方向。

他雖然是外行人,但他是唯一見過簡易鑽孔機床的人,因此他的意見是十分重要的,工匠們幾乎完全就是按他的想法來做。

首先要製作的是可以垂直活動的平臺。

這個比池非想象中要順利得多,工匠們很快就想到了利用導軌來實現垂直平移。

工匠們先在底座下方磨出兩道垂直的凹型導軌,獨立的平臺底部也做出兩道凸出來的滑道,使滑道剛好與導軌貼合在一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樣只要往裡面倒些油進行潤滑,就可以很方便地對平臺進行前後平移。

這法子既簡單又實用,不禁讓池非對這些古代工匠的巧妙心思大為佩服。

至於平臺上面用於固定槍管的機關,池非因為以前看過資料和影片,可以很直接地說了出來。

其實很簡單,就是在平臺上面做兩個固定鐵環。

只要把槍管穿進鐵環,再用木頭填滿空隙的地方,就可以把槍管很好地固定下來了。

這個也比較簡單,工匠們很快就搞定了。

到這一步,已經過去半個月左右,一切還算順利。

接下來就是另一個重頭戲:如何把長鑽頭固定在活動轉輪上,然後由人來轉動轉輪從而帶動鑽頭旋轉打孔。

不管是長鑽頭、轉輪還是固定器,全都要重新打造。池非和工匠們就各種零件展開了多次的討論和研究,期間還做出了多個樣版出來逐一實驗。

雖然每個人都十分忙碌,但所有人都絲毫不覺得累,反而興奮不已。

因為他們感覺這從未見過的機床已經離他們越來越近了,不再是只停留在圖紙上面的東西。

就在池非和這十幾個工匠正熱火朝天地忙於研發簡易機床之際,遠在京城的大魏朝野之上卻發生了一件大事。

順天帝在朝堂之上當眾怒斥了整個兵部官員,說他們屍餐素位、毫無用處。

竟然讓胡人一而再再三而地進犯大魏,事到如今卻連個解決辦法都沒定下來,簡直枉為人臣。

此事第二天還登在取代新京報,成為京城最大時事類報紙的真知報上,並且還是頭版頭條。

更驚人的是,真知報不僅報道了朝堂上的事,還把前因後果也都一一描述清楚。

這時所有平民百姓這才知道,原來當初提議讓出燕南、臻遠這兩省任由胡人肆虐的不是別人,正是皇上的親外公,如今權傾朝野的安國公。

這份報道一出,整個京城頓時為之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