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網文寫手古代生存錄最新章節列表 > 269 火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69 火槍

“阿真,這火槍就是你在前朝火銃的基礎上改良出來的東西?”在書房裡,寧志遠一邊問一邊愛不釋手地撫摸著手中的鐵疙瘩,臉上激動的神情還未完全散去。

此時寧志遠拿在手上的火槍,跟之前有些許的不同。在鈑機的外面,多了一塊鐵皮,把整個聯動裝置包了起來。

這是池非特意讓工匠加上去的,目的是保護整個點火聯動裝置,不讓它因為受到碰撞而損壞,畢竟這部分機械太過脆弱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跟真正的燧發槍相比,這山寨火槍不僅槍管太粗,而且擊發裝置也裝在外面,實在簡陋得有些慘不忍睹。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首先槍管太粗這個問題基本無解。

因為古代鍊鐵爐溫不夠,導致煉出來的鐵相應地會強度不足。

如果按現代的標準口徑去做薄鐵槍管,可能一開槍就會炸膛。

因此工匠們把槍管做得這麼粗也是不得已的做法。

池非是個學美術的,鬼知道怎麼鍊鋼。

這不是看看資料或影片就能學得會的東西,其中的技術含量實在太高了,絲毫不比製作大塊的玻璃簡單。

因此池非已經放棄了讓工匠們把槍管改薄的想法,只求不炸膛就行。

其次是點火聯動裝置裝在外面這個情況,池非覺得雖然難看了一些,但卻也有個好處,那就維修起相對簡單。

只要拆開鐵製面板就可以進行維修。不像傳統的燧發槍那樣,維修的時候需要把整把槍拆開來。

池非是個實用主義者,在他看來,這第一批山寨火槍只要能在實戰當中真正能用就行,其餘外觀、重量什麼的全是小問題。

等火槍能夠實現量產後,再慢慢改良不遲。

為了讓岳父親眼見識火槍的作戰能力,池非讓張武、蘇子航他們三人一直在秘密練習如何使用。

他雖然早就讓寧雅柏和寧雅楓他們知道此事,但為了給岳父一個驚喜,池非還是等張武他們在練習了將近一個月後,才讓他們在岳父面前演示。

而寧雅柏和寧雅楓兄弟倆也對這火槍極有興趣,經常趁著張武他們練習之餘,自己也趁機試了好幾次。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練習後,張武他們已經可以做到僅用三十秒左右就完成整個裝填動作。

之所以能有這樣的速度,那是因為池非使用了定量裝填的辦法。

所謂定量裝填其實方法很簡單,先用秤量好重量相同的火藥,然後把鉛彈跟火藥裝進整個紙袋裡。

紙袋前半部分放鉛彈,後半部分放火藥,中間用線扎好隔開鉛彈和火藥。

張武他們裝填的時候,首先用牙把裝有火藥的部分咬開,然後把一點點火藥倒進火門裡當引藥。

接著把剩下的火藥全部倒進槍管裡,再把整個包有鉛彈的紙袋塞進去。

最後用推杆把紙袋推到盡頭,整個裝填動作就算是完成了。

由於紙袋本身剛好塞住了槍管裡面,這樣槍兵就不必擔心鉛彈和火藥會不小心倒出來了。

當槍兵扣動鈑機後,燧石經過撞擊會產生火花,點燃火門上面的引藥,引藥隨即會點燃槍管裡的火藥,這樣就會產生爆炸氣壓把槍管裡面的鉛彈和紙袋都一起噴出來,形成一次完整的射擊。

這個做法並非是池非自己想出來的,而是他當年查資料和看影片的時候看到的。

為了減少裝填時間,以前使用燧發槍的軍隊大多是這樣做的,池非只是有樣學樣而已。

而張武等人在練習了這麼久以後,也基本掌握了一些瞄準的規律,使得準度有了明顯的提高。

現在他們基本可以做到三十步內有四成左右的命中率,也就是開十槍能中個四、五槍左右。

當然,這所謂的命中率並非每次都能打中要命,只要能打到目標就算打中了。

而他們所用的這三杆火槍,正是吳工匠當初製作出來的最初成品。

由於槍管的內徑是用手工打磨的,裡面凹凸不停,因此準度會比鑽孔機床的要差很多。

池非相信,只要可以使用鑽孔機床來打扎和研磨的話,有效射程應該能夠達到百步以內,跟普通的滑膛槍差不多。

如今只是為了給岳父演示才拿著這三杆半成品來練手而已。

在張武等人演示完打靶射擊後,章文軒老先生為了避嫌,提前找了個理由離開了。

而阿芷知道父親肯定會問心上人有關火槍的事,於是也很乖巧地回自己房間去了。

此時書房內,只有寧志遠、寧雅柏、寧雅楓父子三人以及池非一共四個人。

聽到岳父的發問,池非回答道:“是的,岳父。這火槍的確是改良過的火銃,利用燧石撞擊生火的原理來替代原來的引火繩,這樣可以大大減少發射時間。

與普通弓箭和弓弩相比,火槍有三大優點。

一是使用簡單,普通士兵只要經過一到兩個月的訓練就可基本上手,半年以上就可以成為熟悉槍兵。

二是只要彈藥充足、遂石及時補充的話,可以連續不斷地射擊,而弓箭手只要射個十來箭基本上就已經累得拉不動弓弦了。

三是穿透能力強。岳父您剛剛也看到了,在三十步距離內,這火槍所射出的鉛彈可以輕易擊穿鎧甲,這也是普通弓弩無法做到的。

實際上它的射程遠遠不止三十步,就算在百步內也可以擊穿鎧甲,只不過準度會隨著距離越遠而變得越差而已。

不過凡事有利必有弊,說完優點,接下來我就要說說這火槍的缺點了。

一是無法在雨中使用。別說是下雨,就算是在比較潮溼的環境下也會極大影響火槍的使用。

原因很簡單,水汽會令到火藥受潮而無法點燃。

這是火槍的先天缺點,基本無解。因此在下雨天的時候,這火槍就是一根毫無用處的燒火棍。

二是裝填彈藥的時間較長,不像弓箭那樣快捷。

岳父您剛剛也看到了,每次發射完一發鉛彈,張武他們就需要三十息左右的時間來重新裝填才能發射第二發。這還是在利用燧石撞擊來替代引火繩之後才有這樣的速度,否則會更慢。

為了解決裝填速度較慢這個問題,我才特意讓張武他們三個人排成一列。

當第一個人射擊後,就馬上把前面的位置讓給第二個人,然後自己繞到隊伍最後抓緊時間裝填彈藥。

緊接著第二個人射擊後,就重複這樣的操作回到後面繼續裝填。

在這種輪流發射、輪流裝填的步驟下,三人一組的熟練士兵基本上可以做到每隔十息就發射一次,將原本的發射頻率瞬間提高三倍。

三是火槍製作不僅費錢,而且耗時太長。

您手上的這三杆火槍是包括吳工匠在內,幾十個工匠耗時大半年時間,在做廢了十幾杆槍管後才好不容易才做成功這三支。

如果按這樣的速度,根本沒辦法大規模量產。這才是火槍生產最大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正和吳工匠他們在想辦法製造一種可以更加快速生產槍管的機器,如果研發成功的話,應該可以大大縮短製造週期。

大概就是這樣,不知岳父您還有沒有其他問題想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