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網文寫手古代生存錄最新章節列表 > 335 匆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35 匆匆

歲月匆匆,時光飛逝。

距離西北大戰,已經過去三年有餘。

此時已經是和安七年,大魏境內依舊民亂四起,幾乎無一日安寧。

究其原因,還是在於稅收太重,導致各地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

為了交稅,百姓們賣屋賣田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賣兒賣女更是成了司空見慣之事。

城裡城外,乞丐隨處可見,那光景幾乎跟亂世沒什麼區別。

所謂官逼民反,在這種幾乎等死的情況下,人為了生存自然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於是各地相繼舉起了反旗,如星火燎原般迅速擴散開來。

各地地方衛所大多沒正經打過仗,原本就自顧不暇,只要亂民不動他們就已經謝天謝地了,哪裡還敢前去鎮壓。

此消彼長之下,造反的亂民也越來越多。

其中光是江東一帶,自封為江東王的杜津已經將造反大軍發展成六十多萬人,成了眾多亂民勢力當中最大的一股。

面對各地不斷湧現的亂局,大魏朝廷卻並沒有像以前那樣出動大軍鎮壓,反而將兵力集中到江南各省,甚至京城方面還傳出朝廷有意遷都江南的訊息。

剛開始幾乎沒多少人相信這個傳聞,覺得這只是個無稽之談。

畢竟京城乃大魏的國都,又是歷代皇陵所在之處,只要皇上還姓趙,就不可能遷都。

但隨著朝廷將包括五軍營在內的大量精兵派往江南,並且將大量物資也一併運往江南時,所有原本不相信這個傳聞的人,也不禁開始動搖起來。

難道,朝廷真的打算遷都?

事實上,就在眾多百姓和讀書人對此事心存疑慮之時,京城各大世家和官員卻早已知道遷都之事勢在必行,就差沒有正式公佈而已。

自從三年前朝廷與西北軍之戰大敗而歸後,以安國公為首的謝家等人就開始對西北採取了防守之勢。

但只要是經歷過那場大戰的人都知道,西北軍不僅驍勇善戰,而且還增添了火銃這種前所未有的強大武器。

在西北軍的火銃陣面前,就連裝備了馬鎧和盔甲的騎兵也完全不是對手,被打得落花流水。

還好當時西北軍軍糧緊張,這才沒有對京城發動大規模的反攻。

否則在火銃這種大殺器面前,還有誰能抵擋得住西北軍的進攻。。

雖然朝廷也在努力研製火銃,但可惜兩年過去了,工部對於火銃的製造依舊進展緩慢,根本無法大量裝備軍隊。

在這種情況下,遷都南江幾乎成了防範西北軍入侵的唯一選擇。

首先,江南各省是大魏主要的糧食和稅收重地,只要江南不失,朝廷至少在錢糧方面是不成問題的。

其次江南地區水路縱橫、地形複雜,這對於擁有大量戰馬的西北軍來說,攻打到處都是江河湖畔的江南地區遠比攻打一馬平川的京城要困難得多。

這兩個因素,才是朝廷想遷都江南的主要原因。

為了不打草驚蛇,朝廷早就開始秘密進行遷都的準備,連各地不斷爆發的民亂也無暇去管了。

此時在謝家眾人眼中,沒什麼比遷都江南這件事更重要了。

……………………

就在大魏境內民亂四起,朝廷眾人忙於遷都之時,西北和東北兩地卻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豐收。

這次大豐收的主角並非稻米、小麥或高粱等常規作物,而是一種名為“土豆”的外來農作物。

尤其是西北的農民,在親眼看到從自家田地裡所挖出來的,一串串連在一起、沉甸甸的土豆串時,全都忍不住熱淚盈眶。

多少年了,西北這片歷來乾旱貧瘠,曾經餓死過無數人的土地,竟然迎來了大豐收。

這種事別說是這一代的農民,就算是活得最長壽的老人都沒聽說過這種奇蹟。

但如今這種奇蹟卻真真切切地發生了,這怎能不讓這些長期徘徊在飢餓線上的西北百姓為之激動萬分。

許多人還聽說,這種名為“土豆”的外來農作物,是寧家特意請人從海外帶回來的,為的就是給西北百姓能夠真正吃飽飯。

不僅如此,負責在西北全境推廣土豆種植的戶部農事司主事簡大人,正是受寧家委託,從海外把此物帶回來的大恩人。

許多百姓在真正看到豐收的情景時,都無比激動地對寧家和大帥感恩戴德,並且想親眼見見那位簡大人,好當面向他磕頭道謝。

事實上,位於平南縣簡書棋的官邸外面,早就圍滿了當地的百姓,他們都是自發來向簡大人表達感激之情的。

在眾人翹首以盼中,官邸的大門終於開啟了。

身為農事司主事的簡書棋在幾個護衛的保護下,從裡面快步走了進來。

眾百姓一見到他,立刻不約而同地跪了下來,然後激動地齊聲高呼:“簡大人好。”

“各位父老鄉親請起,快請起!我簡某人受不起你們這番大禮。”簡書棋連忙拱手還禮道。

一個中年漢子中氣十足地說:“您受得起,您當然受得起。如果不是您把土豆帶回來,我們哪裡能迎來今年的大豐收,大夥說是不是?”

“說得沒錯,多謝簡大人,咱們給您磕頭了。”

“多謝簡大人,我們家終於不會再餓死人了,多謝簡大人,多謝簡大人!”

“是啊,我們家以後再也不用讓崽子們用喝水的法子來頂餓了。多謝簡大人救命之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都是大帥的功德,簡某人只是略盡綿力罷了。請各位父老鄉親快請起,再這樣下去簡某會折壽的。快請起,快請起。”

簡書棋手忙腳亂地把給他磕頭的百姓逐一扶起來,急得滿頭是汗。

在經過好一番勸解後,他這才把眾人給勸了回去。

略顯狼狽地回到官邸後,簡書棋剛一進大廳,就看到新婚妻子藍晴正笑眯眯地看著他,然後走進來從懷中拿出一方潔白的手帕幫他擦拭額頭上的汗漬。

望著妻子動人的笑顏,簡書棋忍不住一把抓住她的手,然後看著她傻笑起來。

這種心潮澎湃的感覺,只有在面對藍晴這個好不容易才娶進門的新婚妻子時才會出現,以前在對前妻駱氏的時候是沒有這種感覺的。

“傻子,笑什麼?”被他緊握住手不放的藍晴臉一紅,輕聲嬌嗔道。

“阿晴,我好開心,真的好開心。我做到了,我終於做到了……”想起剛剛百姓們所表現出來的感激之情,簡書棋心中同樣激動不已。只想跟心上人好好傾述一下心中的感想,但一時間卻又不知該從何說起。

藍晴看著他激動得滿臉通紅的樣子,眼神越發顯得溫柔起來。

她很清楚丈夫這兩年來為了在西北推廣土豆種植之事,花費了極大的心血和時間。

而他這樣做,不是為了升官發財,只是為了讓兩北百姓不再餓肚子,也為了日後讓天下更多百姓能吃飽飯而已。

這樣的偉男子,卻成了她的丈夫,她有時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幾乎是下意識地,她伸手抱住了丈夫,然後紅著眼眶說:“我知道的,我知道相公是為了百姓才這樣做的。

而你所做的一切,百姓都是看在眼裡的,所以他們才會自發地來向你表示感謝。

相公,我以你為榮,能嫁給你真是太好了。”

簡書棋十分激動地用力摟住妻子,眼裡也不自覺地泛起了淚花。

果然,她是能懂自己的人。

有妻如此,夫復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