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網文寫手古代生存錄最新章節列表 > 355 落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55 落炮

這天下午,天氣晴朗,萬里無雲。

就在九江城郊外的一處秘密兵工廠裡,突然響起了一陣巨大的轟鳴,聲震九天。

這聲巨響過後,只見地面上出現了一個發散型的大坑,周圍的障礙物幾乎被夷為平地。

看到如此威力,過來參觀測試的寧雅楓亢奮得滿臉通紅、激動不已。

他無法想象,如果這樣一發威力驚人的炮彈落到敵人陣中,會對敵軍造成多大的傷亡和震懾。

而這種由大炮射出,並能在落地的瞬間發生爆炸的“落地炮”,也是由妹夫池非帶領一眾工匠研究並製造出來的。

“阿真,這落地炮實在是太厲害了。你是怎麼造出來的?”寧雅楓迫不及待地問身旁的妹夫。

不怪寧雅楓這麼興奮,因為這時代的炮彈都是實心的,不是石球就是鐵球。

實心炮彈用來轟擊敵人的攻城車、箭樓等大型器械還可以,拿來射人的話就像是大炮打蚊子一樣作用有效。

但妹夫池非所造出來的這落地炮卻完全不是一回事。

它能在落地的瞬間發生爆炸,對周圍的敵人造成極大的殺傷力。這樣的武器比開花彈要強太多了。

因為開花彈是透過人力投擲的,投擲距離有限,只能對付距離較近的敵人,基本上只能用於防守。

而這落地炮是透過大炮發射出去,基本上大炮能打多遠,這落地炮就能炸多遠,是真正的進攻性武器。

其威力絲毫不比大型的火槍陣遜色,甚至因為其驚人的爆炸效果,對敵人的威懾力更大。

池非笑著回答:“二哥,其實這落地炮跟開花彈的構造是大同小異的。

都是在彈體裡面填充大量火藥,然後透過點火來引爆。

唯一的區別,是點火方式並非透過引線來點燃,而是透過撞擊來點燃。”

“透過撞擊來點燃?這是什麼意思?”

“其實原理很簡單,我在彈體的頂端加入了一些燧石。

當落地炮落地的一瞬間,撞擊的力道會使這些燧石因為磨擦而產生火花。

這些火花會把裡面的火藥點燃,從而引起整個彈體的爆炸。

我之所以特意把落地炮做成這種半圓椎形,就是為了讓裝有燧石的頂端部分能夠先一步撞擊地面引發爆炸。”

“原來是這樣。”寧雅楓恍然道。

一直沒出聲的寧雅柏忍不住插口道:“阿楓,你別聽這小子說得這麼容易。

為了造出這落地炮,這半年來他幾乎每天都待在這裡跟工匠們做實驗,經常很晚才回去。

小妹已經不止一次向我抱怨,說他就算回到府裡,也經常畫圖紙畫到深夜才睡。

小妹怕再這樣下去,他的身體會受不了,所以叫我好好勸勸他。

我已經勸過他好幾次了,但他還是這樣,我也拿他沒辦法。”說到這裡,他忍不住又瞪了池非一眼。

池非苦笑道:“大哥,不是我不愛惜自己身體,實在是時間不等人啊。

其實製造落地炮的想法我早在一年前,也就是謝家剛剛遷都江南的時候就已經有了。

我原本想著謝家與胡人之爭至少也要打個好幾年才能分高下,所以慢慢研究不急。

但沒想到胡人又使出了散佈瘟疫這一招,再加上江口府失守,胡人大軍趁勢大舉入侵江南,謝家這口氣估計撐不了多久。

如果不想讓江南真的落入胡人手中,那我們就要加緊做好出兵的準備。

雖說我們已經有了火槍和開花彈,但還缺少更遠距離的進攻性武器。

所以我們必須要在開戰之前,就補上這個缺口。

這樣將來不管是對上魏軍還是胡人,我們都可穩操勝券。”

寧雅柏嘆了口道:“我知道你的想法,但以後別這樣了,容易熬壞身子。小妹會很擔心的,我們也是。”

“辛苦也不過是辛苦這一回罷了,如今落地炮已經造了出來,這下我總算可以好好放鬆一下了。”

說完,池非又對寧雅楓道:“二哥,由於時間緊迫,兵工廠這邊到目前為止也不過造了兩百多顆落地炮出來,接下來我們會加緊時間製作的。

你先把這批存貨運到岳父那邊去,由他來決定如何使用。

不過我建議在正式跟胡人開戰之前,最好不要讓其他人知道這些新式炮彈的存在,以免打草驚蛇。

另外如果可以的話,西北那邊最好多造些大炮出來,以後肯定用得上的。”

“放心,我會把你的話跟父親好好說清楚的,他知道怎麼做的。

我真想早點看看,那些胡人在親眼見到這些落地炮在他們身邊炸開時,會有何反應。”寧雅楓目露兇光地說道。

寧雅柏和池非對視了一下,兩人不禁也露出了暢快的笑容。

他們也想早日看到這一幕。

……………………

說起來,能夠在這麼短時間內就把這落地炮造出來,確實是他們運氣好。

在成功造出了土製手榴彈,也就是開花彈的時候,池非以為要繼續造出能夠落地爆炸的炮彈應該不會太難,但真正開始研究後才發現並不容易。

池非最初的想法,是直接把開花彈改良一下當成炮彈來使。

也就是炮兵先把開花彈的引線點燃後,再由大炮射出去。

但經過多次試驗後,發現這方法是行不通的。

因為炮彈落地的時間跟引線引爆的時間是不同的,往往炮彈在落地後,要等上一會才能引爆。

這會產生兩個問題,一是炮彈在落地的瞬間會因為強大的衝擊力而破裂,使裡面的火藥散開一地,導致無法發生爆炸。

二是炮彈在剛從炮膛中射出去的時候,原本已經點燃的引線有可能會受到強烈衝擊而熄滅,同樣會導致啞彈的發生。

想解決這兩個問題,首先要改變炮彈外殼的材質,由原來的陶殼、木殼改為鐵殼,這樣炮彈在落地後,才不會因為受到撞擊而破裂。

其次是增加引線的粗度,使其不容易熄滅。

但這樣一來,整顆炮彈的成本就會大幅上升。

古代不像現代那樣鐵制品多到不值錢,鐵器在古代社會中往往是受到朝廷監管的稀缺之物。

基本上歷朝歷代都會實行鹽鐵專賣政策,這不僅是因為朝廷會以此作為主要稅收來源,更是因為兩者在古代社會確實是稀缺之物。

如果全部炮彈都由鐵殼包裹,不說成本會大幅上升,而且製作難度和時間也會大幅增加,這不符合池非想要實現大規模量產的原則。

為此,池非只能另外想其他辦法去進行改良。

最後經過冥思苦想,池非終於從燧發槍那裡得到了靈感,想到了利用燧石來作為點燃引爆炮彈的觸發條件。

正如他對寧雅楓所說的那樣,首先他把整顆炮彈做成半圓椎形,然後在圓椎形的頂端處裝入一些燧石。

另外他考慮到爆炸是需要氧氣的,因此這圓椎形的頂端處用的材料是容易破碎的厚陶。

這樣當炮彈落地時,往往是圓椎形的頂端會最先著地形成撞擊把這部分的厚陶撞破,使空氣能夠倒灌進來。

透過撞擊使裡面的燧石產生火花,再加上有充足的氧氣,很容易就能引爆整顆炮彈。

這樣一來,整顆炮彈就可以實現在落地的瞬間發生爆炸,極大地減少了啞彈的出現。

經過測試,這種方法是可行的。

但這裡又產生了一個新問題,那就是由於炮彈外殼是陶殼所制。在大炮發射的時候,強大的衝擊力有時會使得陶殼本身發生破裂,引起炸膛。

有一門大炮就是因為炸膛而報廢的,還炸傷了好幾個人。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池非於是讓工匠們給每顆炮彈的彈身加裝了兩層外殼,一層是木殼,一層是陶殼。

這兩層外殼就相當於雙保險,加起來足以承受大炮發射時的衝擊力,這樣就基本解決了炸膛的危險。

從最初研究到最終成形,這前前後後加起來足足花了半年有餘。

雖然過程頗為艱難,但能夠在這麼短時間內就把落地炮研究出來,池非總算是松了口氣。

之所以要急著研究落地炮這種遠距離進攻武器,那是因為池非透過散佈到江南各處,尤其是新京那裡的探子得知,魏朝的工部如今正在日以繼夜地加緊製造火銃。

雖然那火銃比他們西北軍所用的火槍要落後許多,但畢竟也是能發射鉛彈的火器,具有相當的殺傷力。

至於工部具體已經造了多少杆火銃出來,暫時還不知而知。

池非是個謹慎的人,他習慣於往最壞的結果來考慮。

假如謝家真的擁有大量火銃,將來一旦西北軍真的與魏軍對上,就算西北軍能夠打贏,可能也要付出不少的傷亡。

而且接下來西北軍還要對付胡人這些關外豺狼,不能在這裡折損太多人馬。

因此池非才急於在出兵江南之前,把落地炮這種能夠透過大炮發射出去的遠距離進攻武器造出來。

如今落地炮已經研制成功,接下來不僅要大量製造這種新式炮彈,還要儘量多造鐵炮。

否則有彈無炮也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

不過造炮之事就不用他多操心了,寧雅柏早已下令東北各府軍械局加緊造炮。

……………………

當寧雅楓帶著二百多顆落地炮趕回西北大營時,親眼觀看過試炮效果的寧志遠開心得像撿到寶似的對這些新式炮彈摸個不停,簡直就是愛不釋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幾乎就在當天下午,寧志遠就派出快馬給西北各地軍械局下達了最新的命令,命其大量造炮,不得有誤。

也就是從那天起,在大將軍寧志遠的帶動下,整個西北軍方備戰的氣氛達到了頂點。

不管是士兵還是平民,幾乎所有人都被動員起來積極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