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網文寫手古代生存錄最新章節列表 > 052 試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52 試驗

“當家,你買這麼多豆油回來幹什麼?

我們兩個人一時間哪裡吃得完,而且油放久了也會變壞的。我們趕緊退回去吧。”看到池非買了一大壇豆油回來,張小娥頓時急著不行。

“這不是用來吃的,我另有用處。現在先別問,快幫我把其他東西搬進去。”

張小娥這才發現他租回來的那輛騾車上,除了那壇豆油外,還有大包小包很多東西。

張小娥沒辦法,只好幫他一起把車上的東西全都搬進雜物房裡。

等池非跟車伕結清了租騾車的租金後,這才對滿臉迷惑的張小娥說:“我要做一樣東西出來,做成後包你讚不絕口。”

難道當家想用這些豆油炸東西?張小娥越聽越迷糊。

到了下午的時候,池非連每日要寫的稿子都不寫了,一個人躲在廚房裡進行肥皂的合成試驗。

雖說他以前幫外公做過肥皂,但所用的原材料都是經過工業提純的,只要比例和步驟沒錯的話,很自然就能得出成品。

但古代的原料沒有經過工業提純,有很多雜質,所以他要自己試過沒問題了,再開始大量製作。

首先是油,做肥皂的話最好用豬油,但古代豬油可不便宜。

如果是現代社會,瘦肉通常比肥肉要貴得多。這才促使有些黑心商家會在豬身上使用瘦肉精之類的有害化學物質來促進豬瘦肉的增長。

但古代卻相反,由於肉類蛋白和動物脂肪供不應求,所以肥肉遠比瘦肉要貴得多,只有囊中羞澀的人才會去買瘦肉。

真正能天天吃上肉的平民百姓並不多,一般人把肥肉買回家後,通常會先榨油,把肥肉裡的豬油儘量榨出來留作以後炒菜用。這樣就算不能天天吃肉,也至少能嚐到豬肉的味道。

既然豬油這麼貴,池非就直接放棄用豬油,改為用豆油。

為了過濾裡面的雜質,他還特意買一些細密的麻布回來,然後利用這些麻布對豆油進行多次過濾,得到了比較清澈的成品。

接下來,就是有些危險的步驟,利用熟石灰和純鹼合成燒鹼,也就是氫氧化納。

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把它跟純鹼溶液合成,就能得到氫氧化納即燒鹼。這個他已經忘了是在初中還是高中的化學課上學過。

靠著當初做實驗的模糊記憶,他把熟石灰先倒進一個小壇裡,然後再往裡面加入純鹼混水所製成的純鹼溶液,並且一邊加一邊用棍子不斷地攪拌加快其反應。

攪拌了一會之後,池非等它們慢慢發生反應。

過了半個小時後,直到裡面那些白色的東西徹底沉澱下來,池非才把上層的清液小心倒出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果他沒做錯的話,這些清液應該就是氫氧化鈉溶液,也就是燒鹼溶液。

實際上,他也不確定這些是不是燒鹼溶液,因為他以前跟外公做肥皂的時候,用的都是直接從市場上買回來的燒鹼塊。只要放進水裡溶解就能得到燒鹼溶液,哪裡需要自己做燒鹼這麼麻煩。

但由於在這裡根本就找不到燒鹼出售,甚至沒人知道那是什麼,因此只能自己製作。

不管了,繼續實驗下去就知道了。

池非用一口新買回來的鐵鍋把一小壇豆油慢慢加熱。因為沒有溫度計,他只能估莫著油溫應該在五十度左右時,就用另一口新的小鍋把那些疑似燒鹼溶液的清液加熱到差不多的溫度。

然後,他把適量的熱油慢慢加進這些同樣經過加熱的清液裡,一邊加一邊不停地用棍子攪拌。

過了一會,當他看到豆油和清液逐漸混合變成黃油一般粘稠物時,頓時有了幾分信心。這跟他以前幫外公做肥皂時看到的半成品很像。

等混合物粘稠到幾乎可以寫字時,池非這才停手,然後這一小壇成品放到陰暗的地方讓它自己凝固。

為了增加熟練度,池非把剩下的豆油和純鹼分成幾次來做實驗,直到把所有純鹼用完為止。此時整壇豆油還剩下小半壇,估計夠他們吃上一個多月了。

做完這一切後,池非發現太陽開始下山了,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晚飯時間。於是他趕緊把東西收拾好,然後叫張小娥去做飯。

接下來,就只能等待了。

剛做好的皂液要等它徹底凝固並產生皂化反應,需要一個多月。也就是說,成功與否,需要一個月後才知分曉。

反正該做的都已經做了,池非就懶得管了,繼續該吃飯的吃飯,該寫稿的寫稿,生活如常。

就在池非做完實驗的幾天後,月底過去了,第二個月正式開始,按慣例又快到聚雅齋和池非分成結帳的日子。

聚雅齋不愧是信譽良好的老字號,月頭第二天,金掌櫃就主動過來跟池非盤帳。

雙方寒喧一番後,金掌櫃笑呵呵地說:“小兄弟,恭喜恭喜,你的《仙俠》一二卷大賣,如今已經印到了第五版。

這麼短時間內就有如此驚人的銷量,老夫做這行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真是英雄出少年。”

池非也很客氣地說:“這都是金掌櫃和聚雅齋的各位同仁鼎力支持的結果,蘇真不敢獨自居功。

尤其上次草堂書生的事,如果不是貴店當家仗義相助,蘇真又怎麼能安然度過呢。

我一直很慶幸,當初選擇了聚雅齋以及金掌櫃您來投稿。如果不是你們,哪來蘇真今日的風光。這一點,蘇真是銘記於心的。”

所謂花花轎子人抬人,聽到池非這番話,就算是聽慣了好話的金掌櫃也覺得十分高興。

這表示池非並非一個忘本的人,雙方日後還有大把合作的機會。

他本人也很慶幸當初作出冒險高價買下《梁祝》手稿的決定,這才促成後來雙方的長期合作。

現在《梁祝》和《仙俠》爆紅,連他這個當掌櫃的也大受益處。

雖然聚雅齋每間分店的掌櫃工錢都是一樣的,但獎金卻不一樣。

營業額高的分店,年底分到的獎金自然比其他店要高。

尤其是像他這樣捧出一個當紅作者的掌櫃,獎金更是不得了。

年底的時候,當家已經私下給了他五百兩獎金,並叫他不要聲張。

金掌櫃這種人精當然不會亂說話,讓其他分店同行完全猜不到他究竟拿到了多少獎金,只能無比羨慕地看著他一手捧紅的《梁祝》和《仙俠》大賣特賣。

“小兄弟,有件喜事要告訴你。江南蘇元府最大的書坊長慶坊想從我們這裡採購《梁祝》和《仙俠》的一二卷。每本各要五千本,一共是一萬五千本。如果賣得好的話,以後還會繼續大批量採購。

現在我們已經跟長慶坊的買辦簽好合約,書也正在趕印當中。等他們把貨款結清,從下個月開始你就又多一筆收入了。”

“哦,還有這等好事,那真是多謝你們當家和掌櫃您了。”池非抱拳作輯。

“同喜同喜。小兄弟,這是上個月的帳本,你看一下有沒有問題。”

池非用珠心算快速過了一遍,然後翻到最後一頁看總金額。

三千六百七十二兩。

他這個月分到了三千六百七十二兩,比上個月足足多了一千零二十兩。

上回雖然也分到了不少,但錢還沒捂熱,就幾乎全部拿去買了現在這套四合院,買完後全副身家加起來不過兩百多兩。

這回不用買房,錢是實實在在落進口袋裡,池非這下心裡踏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