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網文寫手古代生存錄最新章節列表 > 055 江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55 江南

當然,有人喜歡自然就有人討厭。那幾個以前就看紀正不順眼的同門師兄看到紀正贏得這麼光彩,自然是大為惱怒和嫉妒。然而今日今日,他們已經不是紀正的對手,所以只能在背後裡搞些小動作。

到了第二次對陣蘇小小的師姐時,是第三卷最精彩的部分。

蘇小小的師姐用的是一把軟劍,劍招飄忽,出劍如電。

不管是修為還是對戰經驗,紀正都遠遠落後於她。

果然,比賽一開始,紀正就被對方快如閃電的軟劍給逼得毫無還手之力。

這還只是開始,等蘇小小的師姐使出全力時,紀正更是被逼得不斷後退。

對方的劍實在太快,僅僅三十幾個回合,紀正就算被對方的軟劍割得皮開肉綻、渾身是血。

打到後面的時候,他全身上下都已經佈滿傷口,血更是流個不停。

這還是對方手下留情的結果,否則他就早就被刺穿了。

看到紀正如此慘狀,就連他的大師兄也在場邊叫他認輸不要再打了。

然而就算是這樣,紀正卻不知為什麼感覺自己還有機會贏。他不想就此放棄,他想再拼一下。

生性倔強的他於是仍然不肯認輸,繼續咬牙比賽。

池非在這裡花了不少筆墨描寫這個慘烈的場面,為了增加畫面感,他特意畫了一幅素描。

只見一個只有背影的少年,正半彎著腰拄劍站在空地上,一副正在大口喘氣的樣子。

他全身上下的衣服都破破爛爛,可以隱約看見那是一道一道傷口。

在他腳下,有一些液體從他身上滴落到地面,形成一攤攤小小的水滴,那顯然是他身上的血。

這幅畫,讓許多人看得心都揪了起來。

這幅素描池非本人也是重畫了好幾遍,才把那種傷痕累累、渾身是血的畫面感表現出來。

由於花在這幅畫上的時間太多了,所以池非在這第三卷裡只畫了兩幅素描就算了,沒有像往常那樣畫夠三幅。

池非的畫還有個特點,那就是從未出現過人物的正面畫象,不是背影就是側面,總之就是看不清具體五官那種。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池非覺得,每個讀者對於書中的角色,都有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所以與其把人物的外貌直接畫出來,還不如只畫一些輪廓,剩下的讓讀者自己去想象。

就在紀正快要輸掉比賽時,他體內忽然湧起一陣熱流,讓他迅速恢復了體力。

他不知道這股熱流從何而來,但他已經顧不了這麼多,繼續跟蘇小小的師姐打了起來。

這回他一改之前的守勢,開始以攻代守,跟對方進行激烈的對攻。

蘇小小的師姐想不到他還有力氣打下去,於是雙方又混戰起來。

這時候,神奇的情況出現了,每當紀正快要把全身力氣消耗怠盡時,體內就會像之前一樣,莫明其妙地產生一股熱流,讓他迅速恢復體力。

憑著這種神奇現象,以及一股只攻不守的狠勁,紀正逐漸跟蘇小小的師姐打成了平手。

這讓場外許多人都看得十分驚訝。

然而這還只是開始,紀正彷彿不會累似的,不斷跟對方進行激烈的對攻。

蘇小小的師姐畢竟不像紀正那樣能迅速恢復體力,體能開始不斷下降,出劍的速度也明顯慢了下來,漸漸開始落入了下風。

最後,雙方在又打了上百個回合後,紀正終於利用對方體力不足所引起的一個失誤,成功反勝了對手。

當他贏了以後,整個人一下子攤倒在地上。他這才發現,自己已經累得完全動不了了。

但即使是這樣,他還是忍不住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我贏了,我贏了!

他在心裡面大聲叫著這句話。

至此,第三卷正式結束。

許多讀者看到這裡,都有種想跟主角紀正一起叫出來的衝動。

不容易,真的不容易啊。

許多人心生感概,有些感情豐富的讀者甚至看得眼眶都溼了。

在書後言裡,池非沒有像第二卷那樣說任何有關草堂書生的事。

因為那人已經是名聲臭大街的落水狗,他再抓著這件事不放的話,只會給人一種得勢不饒人的感覺。所以他很機智地沒有再提起這件事,只是按慣例感謝了一遍所有讀者的捧場,以及第四卷下個月同樣時間上市的通知就完了。

《仙俠》這一連三卷過後,幾乎沒有一個人捨得放棄追這本書,全都無比期待地盼著第四卷的上市。

幾乎同一時間,在江南蘇元府一帶,由府城最大的書坊長慶坊所引進的《梁祝》和《仙俠》一二卷,剛一上市,就在當地話本界引起了一陣轟動。

雖說大魏的京城在北方,但真要論歷史之悠久,文風之鼎盛,還是以南方江南一帶為主。

歷朝歷代,由於北方經常有戰亂,所以許多文人為避戰亂都遷到了南方,尤其是江南一帶。

這幾代甚至十幾代人住下來,逐漸就由北方人變成了南方人。

由於精英彙集,使得江南一帶人才鼎盛,文風興旺。

歷朝每屆科舉會試,南方試子中榜的機率遠比北方試子要高得多,為此還引發了幾次科舉舞弊的驚天大案。

實際上很多人都心知肚明,這些所謂科舉舞弊案並非真有官員弄虛作假編向南方試子,而是因為大多南方試子確實考得比北方試子好,中榜的人數自然就比北方試子要高得多,這才引起北方試子和北方官員的不滿從而群起攻之而已。

最後為了平息騷亂,當權者只能把鍋甩在幾位主考官身上,以舞弊案來結案平息事件。

為了避免再度出現類似的紛爭以及平衡南北官員的數量與勢力,從前朝開始,實行南北分榜的科舉制度,這才緩解了南北兩邊針鋒相對的局面。

然而即使是這樣,江南的文人對於北方的文人,普遍都存在著一種天然的優越感,覺得北方人在讀書方面就是比不上南方人。

這次長慶坊從京城採買的《梁祝》和《仙俠》一二卷,讓蘇元府的其他書坊都覺得這長慶坊不會是腦子抽風了吧。

一個由北方人所寫的話本,有什麼值得採買的?還特意千里迢迢地跑那麼遠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簡直就是個笑話。

然而,當《梁祝》和《仙俠》正式在蘇元府上市時,很快所有人都傻眼了。

這三本書僅僅用了半個月時間,就賣斷了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