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有怪有田有點錢最新章節列表 > 381章 雲開霧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81章 雲開霧散

“格物坊能夠造多少輛鎧車?每輛鎧車的成本是多少?如果想建立涵蓋黎陽的物流網,那可不是幾輛幾十輛就能擺平的。”晁參緊緊盯著谷辰,而眾人聞言亦是臉色一凜。

蘊器重機向來以昂貴希有聞名,鎧車既然是如此神物,那建立物流車隊的成本且不要飆到天上去?國庫空癟的黎陽府有可能承受嗎?

“不必擔心,這點我也考慮過。一開始鎧車就是衝著批量生產進行設計的,結構被大幅簡化。除了核心引擎需要融欞鑄器來製造以外,其餘部件用普通籠車的水準就能加工,所以成本也不會太高。”

相比起憂心忡忡的眾人,谷辰回答卻是胸有成竹。

“目前格物坊已建起了鎧車的量產體系,庫房已有十多輛樣品可隨時呼叫。以目前坊組規模全力投產的話,每週大約能製造十五輛鎧車,而年產量估計在四百輛以上,支撐起黎陽的物流體系應該是足夠的。”

“四百輛……”

策論室裡響起倒抽涼氣的聲音。

蘊器重機對黎陽府本是高不可攀的神物,格物坊造出鎧車在黎陽滿街跑的光景,對眾人的常識無疑是莫大衝擊。不過監司晁參多少也見識過大規模的坊造業,接受起來也並不困難,稍稍思索後又提出新的問題。

“就算能批量生產,鎧車再怎麼說也是蘊器重機。就算黎陽府牽頭建起物流車隊,也沒有那個餘力來維護保養這些鎧車吧?”

“鎧車的結構設計得很皮實,用起來和籠車也差不太多。事實上這陣子格物坊駕車跑遍黎陽,需要修理的也就只有兩三次,都是尋常工匠就能搞定的小問題。”谷辰擺擺手。“要是有顧慮的話,一開始採用租借形式也沒關係。”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租借?怎麼個租借法?”這話題引起中年文士的注意。

“嗯,具體來說,就是鎧車的所有權歸格物坊,然後由格物坊跟黎陽府訂立租借契約。格物坊負責鎧車維護和車組召募等活計,黎陽府只要出租金,就能自由排程車組的運力。”谷辰說出普及鎧車的後繼構想。

“我記得黎陽府也曾借過私人馱隊運輸物資,就和那個感覺差不多。當然實際操作起來會比馱隊複雜些,格物坊在這方面已經有了規劃,我家坊副目前正著手籌備相關事務。”

“哦哦,真殿下也參與這事嗎……”

“那樣的話,租借和購置其實也差不多呢。”

“格物格,該不會真想要在黎陽普及重機嗎……”

鄔真的名字在家臣中引起陣陣騷動,家臣們交頭接耳地議論著。

鄔氏公主擔任格物坊坊副早已不是秘密,託這的福,格物坊也被黎陽府當成大半自家人看待。從提出建立物流網的構想,到落實鎧車量產的規劃,再到鄔真名字報出來後,從頭到尾彷彿聽著天方夜譚般的眾人,初次對少監司的提案有了可執行的實感。

“唔,租借的話不需要單獨列出預算,馬上就能投入實用……”

事實上,侍郎李儒已開始考慮起利用格物坊提供運力的方案。

“能以馱隊數倍的效率運載貨物,在調運物資上也會相當便利。穩定民生首先要補上近期市場缺少的物資……記得西北方有些集落能產鐵和鹽,問題是距離……”

侍郎李儒趴在地圖上研究起路線,並試圖喚起腦海中的資料。

要說黎陽國有著十二諸侯國首屈一指的幅員,雖然其坊造業上大幅落後中原,但在攸關民生社稷的物資卻並不匱乏。靠近南蠻域給黎陽帶來豐饒物產,好比木野集那般,在黎陽諸地紮根的集落幾乎都有拿得出手的特產品。只可惜被廣袤疆域和沿途荒怪所障礙,導致集落間的物資交流只能以很小量的進行。

建立物流網來促動經濟,大方向是沒錯,不過對當前黎陽來說,最要緊的便是解決諸侯制裁後、市場上民生物資匱乏的問題。依靠鎧車的超卓運力可以從周邊集落快捷調運物資,如何設定路線卻是一大問題。

“對了,還要把這個給你們。”

看著幾乎湊到地圖上的中年文士,谷辰想起般的取出一本手冊來。

“這是?”

“這上面記錄著地圖上所有集落的人口特產等。”

“啥!?”

谷辰說得輕鬆,然而伸手接過的李儒差點手一抖把目錄摔下去。

“人口和特產?所有集落的?”

捧著目錄的李儒兩手都在顫抖,而周圍眾臣亦露出難掩震驚的神情。

對任何諸侯國來說,掌握自家情況是制定任何國策的基礎。雖然說起來容易,但對地廣人稀的黎陽來說,實際僅僅想要掌握國內集落集鎮的正確數量跟位置,就是極其困難的事情。

谷辰拿來那張地圖自不用說,再加上這份記載著黎陽所有集落詳情的目錄,就如同拔開了長久以來籠罩紫辰閣的迷霧,頭一次把自家地盤看得清清楚楚!哪怕不考慮建立物流網,其在治國理政上有著無以言喻的價值!

如此貴重的物件,少監司卻如此簡單地獻了出來?

這次再沒人說得出話來,眾人看著少監司的目光就像看著天上的神仙。

“呃,因時間有限只做了粗略調查,但用來當成參考應該是可以的。”

谷辰皺眉環視著周圍,眼前陡然安靜的現場讓他有點不適應。

“……把報告拿過來!這陣子要求追加物資的報告!”

在少監司困惑注目下,最先回過神來的人還是侍郎李儒。這位主持黎陽政務的家臣元老,此刻再復不往日雲淡風輕、寵辱不驚的文士風範,臉漲得通紅,幾乎拳打腳踢地催促著旁邊文書,讓他們把送往紫辰閣的報告搬來。

在文書等連滾帶爬的把報告搬來後,侍郎李儒便一頭扎進了地圖中。

“果然還是先排程鐵和鹽……什麼?那地方居然還有銅嗎!?”

“沒錯,沿這條路線走可以把大部物資都補齊……等等,來回只要三天?”

中年文士埋頭研究著目錄,頻頻發出此前罕有的嘆聲。從侍郎身上散發的熱氣感染了眾人,各司大佬們紛紛擠到地圖旁邊,開始研討活用鎧車物流的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