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三尺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6章 冰山理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6章 冰山理論

昨夜,白小海幾乎沒睡。如果仔細打量,甚至能明顯看到黑眼圈。

天還未亮,白小海便到辦公室準備公開課。必修五已經講完,高二語文備課組正在講解練習。為了上公開課,白小海只能提前開始外國小說教學。

思量再三,白小海選擇橋邊的老人。海明威的作品,主題以反戰為主,需要落實敘述人稱與敘述角度兩個知識點。

橋邊的老人篇幅很短,故事情節極其簡單,主題理解似乎也沒有什麼難度。可是,海明威的冰山文學理論蘊含在文章裡,想要深入挖掘主題和品味語言,需要教師具備極強的文藝理論功底。

利用早讀的時間,高二七班學生進行了簡單預習。為了一節課完成教學,白小海讓七班學生自主完成本課基礎知識和故事情節概括。

學生坐好之後,聽課教師陸續走進小禮堂。三十位語文專家加上本校的語文教師,接近五十人了。再加上湊熱鬧的其他學科教師和領導,可以容納兩百人的小禮堂,幾乎坐滿了。

聽課的教師比學生多,如此規模的公開課,即便臨縣一中,一年當中也不會超過三次。

校長朱小俠,副校長熊朝忠,朱毅都來了。其他無課的中層領導,也都陸續走進小禮堂。

單柔來了,緊挨著學生坐下。張瑩瑩來了,冷著臉,坐在小禮堂的角落裡。

複製錄製公開課的教輔人員,擺好攝錄儀器,上課鈴聲剛好響起。

“上課,同學們好!”

“老師好!”

“今天,我們學習海明威的短篇小說,下面,我請兩位同學,分別用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敘述故事情節。”

……

匯入新課,沒有絲毫拖泥帶水,乾脆直接切入新課,讓學生直觀感受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差別和效果。

“我——”

“老師,我——”

“小海哥,我——叫我——”

問題很簡單,高二七班的學生爭先恐後舉手,爭搶回答。瞧見學生不緊張,白小海那緊繃的神經鬆弛不少。

……

“哼,作秀演戲!”常發撇撇嘴,扭頭低聲說道,“白小海肯定提前安排過,如果所料不差,兩位複述故事情節的學生,肯定很流暢。稿子都提前寫好的,然後讓學生讀一遍罷了!”

“呵呵!常老師厲害啊,學生還未回答,你就提前預料到了。”

“哼,沽名釣譽之徒,絕對不能讓他進入語文大組。”常發輕蔑冷笑,低聲與身邊同伴交流。申萬很淡定,沒有急著表態,認真聽講解,用用筆記錄白小海表現不好的地方。

……

“魯大能,你用第一人稱複述故事情節;孫爾,你用第三人稱複述故事情節。其他同學,認真聽,思考一、三人稱複述的差別。”

“魯大能,你可以開始了!”

鈴聲響起,白小海精氣神瞬間提升幾倍,充滿磁性的聲音傳遍禮堂,教態和藹,粘合力極強。

最近幾天,高二七班成為全校焦點。每節語文課,都有十多位教師聽課。

高二七班的學生喜歡表現,魯大能、劉火等人更甚。瞧見如此多教師聽課,魯大能好像打了雞血一般,大嗓門複述故事情節。

魯大能複述的不錯,白小海發現三處錯誤,立刻點出並給予糾正。孫爾用第三人稱敘述,比魯大能稍好。

兩位學生複述之後,學生討論一、三人稱敘述的差別與好處。白小海的臉上沒有絲毫緊張,目光始終關注著高二七班的四十二名學生。

上課之前,白小海還擔心學生緊張。鈴聲響起之後,學生發言積極,甚至,有些預計落實困難的知識點,稍稍點撥之後,學生都能輕易攻破。

落實完敘述人稱這個知識點後,順利轉入敘述角度探討。白小海話不多,問題精練乾脆直接,每次丟擲問題之後,都能將學生帶入關鍵的知識點上研討。

“很不錯啊!切入角度新穎自然,問題設定精當,白小海真是新教師?”

“厲害!聲音,教態一流,這麼多教師聽課,居然一點兒都不緊張。不出三年,白小海便能全市聞名!”

“你錯了!不是全市,而是全省!省教育臺的專訪,你沒看嗎?這白小海可不簡單,教學厲害也就罷了,還要代表省裡參加班主任技能大賽呢!籃球,足球更是了不得!”

“嘖嘖!厲害!如此年輕,未來成就不可限量!如果有人提攜,他很可能成為華夏教壇領軍人物!”

“省裡、縣裡都開始關注他了,只要他自己不作死,不犯錯,肯定能成為特級教師!”

……

抱著各種想法走進小禮堂的語文專家,原本想挑挑刺,等到課後交流的時候,提點兒想法和意見。可是,半節課下來,白小海的表現堪稱完美。

敘述人稱與敘述角度兩個知識點落實之後,白小海丟擲了挖掘主題的大問題。

“橋邊老人的反戰主題很明顯,這無需討論。我想請問各位同學,作者是如何將反戰主題融入在字裡行間的?”

前半節課,課堂效果很好,學生參與度高,討論也很熱烈。這個問題丟出之後,猶如一盆冷水,瞬間澆滅了學生爭搶問題的熱情。

小禮堂瞬間變得安靜壓抑,學生盯著課本,臉上呈現出為難情緒。

“壞了——”王光榮的聽課本上,龍飛鳳舞的寫了很多優點。白小海只要將小說主題揭示出來,順帶說一下冰山理論便成功了。可是,白小海偏偏選擇了最難的一種教學模式。

高二七班學生的基礎並不好,如此難的問題,他們能應付得了嗎?瞧見學生不出聲,王光榮心裡不由一緊。

王光榮清楚記得,去年杭城七縣市優質課比賽的時候,有位省級教壇新秀也是如此上法,可惜,未能成功,最後只拿了三等獎。

白小海肯定借鑑了那個教案,卻未能躲避開雷區。

“胡鬧!”臨縣一中語文教研組長方天,表情痛惜,如果白小海提前磨課,自己肯定會否決他這種上法,這哪是新教師能夠駕馭的!

張瑩瑩坐在禮堂角落,神情恍惚的盯著白小海。還有十五分鍾就要下課了,按照整節課的趨勢,只要堅持到下課,便能獲得掌聲和讚譽。可是,聽到白小海丟擲主問題的時候,張瑩瑩那顆芳心瞬間抽緊。

太難了!

“找死——哼——”聽到主問題後,常發興奮的握緊拳頭,虎頭蛇尾,典型的新教師上課模式,痛失好局,活該!

“呵呵!”申萬也是行家,聽到主問題後,譏嘲的笑容浮現,腦海裡浮現出白小海尷尬收場的畫面。近百位教師聽課,如果搞砸,那笑話可就大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副校長朱毅與熊朝忠對視苦笑,輕輕搖頭,發出一聲嘆息。

兩人有些自責,從白小海參加工作到現在,他都是獨自摸索教學,學校給予的幫助不夠啊。白小海上公開課的經歷不夠,否則,他肯定不會犯這麼低階錯誤。

“老師,我來回答!”曹景天舉手示意之後,神情激動的站起身,終於輪到自己表現了。

從上課開始,曹景天便一直等待這刻的到來。那些簡單的問題,曹景天不屑回答。如果沒有一點兒難度,又怎麼體現自己的與眾不同。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紀實性作品《午後之死》中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則”。他以“冰山”為喻,認為主題表現只應描寫“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應該透過文字的提示讓讀者去想像補充。他說,“冰山運動之雄偉壯觀,是因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學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謂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主題思想是所謂的“八分之七”。前兩者是具體可見的,後兩者是寓於前兩者之中的。”

“好!厲害!”白小海豎起大拇指,聲音高亢的讚歎,“不愧是中考語文狀元,居然已經開始研究文藝理論了。你說的沒錯,橋邊的老人這篇文章,乍一看,我們就知道主題是反戰。可是,我們只看到了八分之一,還有八分之七隱藏在文章之外,需要讀者補充。”

“冰山理論就是簡約藝術。刪掉小說中一切可有可無的東西,以少勝多,象中國水墨畫技巧,計白當黑,不要鋪陳,不要八分之八,而只要八分之一。”

“這種簡約在語言上表現為刪掉小說中幾乎所有的解釋、探討,甚至議論;砍掉一切花花綠綠的比喻。”

“海明威18歲就去當兵,根本沒有機會進行科班訓練,戰後,他當了美國一家報紙駐歐洲的記者,寫文章和報道要用電報發回國,語言必須簡明,於是形成了一種所謂的“電報體風格”,極少用修飾語,極少用形容詞。法國大文豪伏爾泰有句名言:“形容詞是名詞的敵人。形容詞多了,反而遮蔽事物本質,這就是以辭害意。”

“小說家馬原認為“冰山理論”可以概括為“經驗省略”。海明威省略的則是完全不同質的東西,也就是實體經驗。下面,我以《永別了,武器》結尾,講解冰山理論的好處。”

……

“海明威省略的其實是我們憑經驗可以填充想象的部分,因此,這種省略技巧就最大限度地調動了讀者的經驗參與,使讀者覺得作家很信任自己的理解力和經驗能力。”

“在這個意義上,海明威等於把冰山的八分之七空在那裡讓讀者自己憑經驗去填充。而以往的小說家如果是現實主義者就把什麼都告訴你,喋喋不休,不厭其煩,不留空白;”

“如果是浪漫主義者就拼命調動讀者的情緒,拼命煽情。海明威也在調動,他調動的則象馬原所說——是經驗。這種“經驗省略”涉及的決不僅僅是個“簡潔”的問題,它還關涉著對世界的認知,關涉著小說家對生活中情境和境遇的傳達方式問題,從中有可能生成一種小說的情境美學。”

……

白小海需要曹景天這枚棋子,需要他提出冰山理論,然後順勢補充講解。這節課能否成功,全都押寶在曹景天身上。同樣,曹景天需要激勵和表揚,需要一個隆重的場合展示才學,只有這樣,曹景天才能兌變。

曹景天很高傲,如果課前暗示他瞭解冰山理論,他肯定會逆反抗拒。課前,白小海一直糾結,是否賭一次。為了自己,完全可以波瀾不驚的上完這節課。可是,為了曹景天,為了激發他潛在的學習熱情,自己必須賭一次!

整節課,白小海很少講話。突然妙語連珠講解冰山理論,瞬間轟碎整節課教學難點,還剩三十秒的時候,白小海讓學生課後續寫橋邊老人的結局,挖掘屬於自己的八分之七。

鈴聲響起,高二七班學生依然沉浸其中,不願意離開禮堂。聽課的教師按捺不住情緒,掌聲雷動,感謝白小海上了一節聲情並茂的示範課。

白小海笑了,不是因為這節課成功,而是因為曹景天即將迎來兌變,或許,一個真正的高考狀元,從這一刻開始起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