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千古異案最新章節列表 > 第68章 人非木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8章 人非木石

第68章 人非木石

把她嚇了一跳,連忙把盆放下,走到年輕人的身邊,見到他一動不動,便用手在其額頭上摸了摸,發覺還有熱乎氣,女子立即把那人扶起,他面色蒼白,雙目緊閉。

女子眉頭一皺,轉身回家,舀了一瓢水,湊到年輕人的嘴邊,向下灌去,那人乾裂的嘴唇在水的滋潤之下,很快地動了一下,須臾,眼睛睜開了,見到眼前的情形,不由得一楞,再轉身向四周看去,更感到疑惑不解,心裡尋思,自己這是來到什麼地方了?

他剛要開口,女子止住了他,那意思不外乎是,你現在還太虛弱,不要多說話。

接下來,便將他輕輕扶起,攙扶到屋內,放到一張竹床上,讓他安歇。

後又去灶間升火做飯,很快,就端來了一碗熱飯,讓他吃。

年輕人早已飢腸轆轆,搶過飯碗,立即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不一會兒,一碗飯早已下肚。

端著碗,望著女子,面上依然露出飢渴的神色。

女子笑了,開口說話:“客官,你飢餓多日,不可一次吃得太多,不急,等過些時辰再吃不晚。”

年輕人無法,只的悻悻地放下飯碗,接過女子的一碗水,喝下。

“這個女子就是我的師母。”道士語氣深沉說,至此,他的神情極其傷感,象是要從腦海中甩去些什麼似的,使勁地搖了搖頭。

木子柒聽到這裡,有些不能理解,出家人無欲無求,哪還有娶老婆的?

繼而一琢磨,不對,出家人一般指的是和尚,道士則應當別論。

對了,他想起有一回參觀一個道觀——因為參觀的太多,忘記是哪一個了。

講解員在談到這個問題時,向他們解釋過這個問題,他是這樣說的:

道家流派比較多,清修派為了成仙講究清心寡慾,天天煉丹吃藥,肯定不會娶妻。

還有天師道是講究的風水陰陽,卜筮算卦等術,對這方面就沒有那麼嚴格的要求。

一般來說講究自身修煉,崇尚空靈的都不娶妻。講究道術修煉,崇尚人定勝天的就不講究禁慾。

看來,那個道士的師傅是屬於後者。

夏紫凝繼續敘述下去:

......

我吃喝完後,就昏睡過去,一直躺到晚上才醒來。

如所有飢渴交加的人一樣,多少東西也填不滿那空空如也的肚皮,我是被餓醒的,肚子一陣“咕嚕咕嚕”叫後,我睜開眼睛,就發現,屋裡多出一個人,他滿頭白發,但是卻面若敷粉,精神矍鑠,如果不看他的頭髮,不聽他的聲音,與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沒有什麼兩樣。

當時我尚不知,這就是那個及時出手搭救,又驅小鹿將我送到此地來的道士,而這裡就是他的家,那個女子則是他的夫人。

夫人當年也是如我一樣,被他自路上撿來的,只不過是比我的遭遇還要兇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她們是從南方流浪過來的,也因家鄉連年災荒,又遇戰爭,兵荒馬亂,無法休養生息,整個村子的人都逃了出來,路上再次遭遇亂兵襲擊、搶掠,再加

飢餓勞頓,不少人在半路上相繼死去,最後來到此地時,已經只剩下五六個人了。

在來到此地時,又逢土匪打劫,見到師母姿色動人,他們起了歹心,殺掉其他的人後,為首的頭子想將她搶去當壓寨夫人。

就在她驚恐萬狀,哭天喊地之時,師傅恰巧自這經過,驅散了土匪,師傅本不想收留她,見其身體極度虛弱,多日無有進食,再加上方才掙扎反抗,累得昏迷過去。

師傅不得已,將其帶回道觀,為她調養一月之餘,師母才逐漸復原起來。

至此,師傅還是不想留她在此,當與師母講述了想將她送出山外時,師母“撲通”一聲,給師傅跪下了,她告訴師傅,只要你不把我送出去,只這裡,為你做牛做馬我都在所不辭。

因為她現在這個世界上已經再沒有一個親人了,讓她出去,無異於是讓她出去送死,如果那樣,還不如在這就殺死她算了。

語氣之堅決,使得師傅不得不將其留下,人非木石,師傅也是一樣,時間一長,彼此就有了感情。

儘管如此,師傅並不想與之結為百年之好,因為二人的年齡相差太大,師母那時年方十八,而師傅已經年過花甲,他們如果結合,顯然對師母是不公平的。

這個意思是師母先提出的,她想自己孤苦一人,舉目無親,就想委身於師傅,但是立即就遭到師傅的反對,他說什麼也不答應。

一方面,他要潛心修行,二則是對方太過於年輕,無論從哪方面都覺得很不合適。

可是師母心意已定,此生非師傅不嫁,她認為年齡不應當成為他們結合的障礙,富豪人家,七老八十的,還不是照樣納妾迎親,比起他們來師傅還算年輕,再加上身體硬朗,有何不可。

在師母反覆的訴求下,師傅不得已,終於同意了她的要求,兩人結為夫妻。

結婚以後,二人生活和和美美,日子過得十分滋潤,若不是因為我的插入,他們此生此世會一直這樣過下去,不會有任何改變。

我的到來,打破了他們那平靜如水般的生活。

進得道觀,沒用我說什麼,師傅便收留我為他的弟子。

一開始,他就訓戒我說,現今世上有兩種道人:

一種是道骨仙風,絕塵出世,懸壺濟世;另一種則是,追求名利,利己損人,以術害人。

而無論哪一種,基本上都有一些特殊的能力,或者說是法力。

你想做哪一種?

他神色嚴峻地看著我問。

這還說什麼,我雖然年輕,但是這道理是懂的,如果我說出要做後者,那就必被逐出山門無疑。

我曾私下想到,即便是想做那種道人,也絕對不能在師傅面前明說,如果那樣,自己就是個傻子。

師傅說這話的時候,師母恰好從身邊經過,我見到,她的腳步情不自禁地慢了下來,看得出來,她對師傅的話很是注意,但是更為關注的是我的回答,她的神情看起來好象有些緊張。

然而當聽到我的回話後,我見到她的表情舒緩開來,腳步重又變得輕盈無比,臉上流露出一絲不易覺察出的笑容,悄悄

離去了。

......

師傅不遺餘力地教誨我,不是自誇,自己生性也較聰穎,沒用幾年,我就從師傅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至此,我對師傅始終存有一顆感恩的心,對他敬崇有加。

然而,我們的生活卻在悄悄地發生了一些變化,尤其是師母,原本生性靦腆的她,平日寡言少語,甚至與師傅一天說的話都有限。

而現在不知為何,一點點的,她的言語多了起來,言談舉止之間,精神也好多了。

不但如此,整個的她好象變了一個人似的,我進道觀之初,能聽到師母笑的時候極為罕見。而後,於不知不覺之間,我奇怪地發現,師母時不時沒來由的就笑了,並且笑得十分甜美,有時我偷偷地觀察一下,驚奇地發現,師母整個人出落得比以前漂亮多了,她身材苗條,走路輕盈,更為讓人歎為觀止的是,她現在面色紅潤,光彩照人,再加上長相俊美,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下凡的綽約仙子。

她每天天不亮就起身,收拾道觀內外,挑水做飯,洗衣掃院。

因為道觀中養有一些雞鴨鵝狗,豬羊之類的牲畜,山後還種有菜蔬果木。

做完這些後,要為這些動物餵食,去菜園澆水拔草,給果樹剪枝修整,中、午、晚還要為我師徒二人做飯,照顧我們的起居,一天忙忙碌碌。

可以說,她終年沒有閒的時候。

但儘管這樣,也沒有看出她有絲毫的倦意,每天的她,都是精力充沛,精神抖擻,渾身上下充滿了活力。

在她無微不至的照料之下,我們師徒二人生活得無憂無慮。

眾所周知,道士主要靠以看風水、做法事、算命來維護生計的,也接受人間的捐贈,很少化緣的,化緣主要是和尚做的事。

與其他的道士不同,我們的道觀處於深山老林之中,基本是與世隔絕,故而很少有人光顧,於是,道觀的生活來源便不能依賴外界,一切均需要自己動手,才能維持生存。

以前師傅在此時,是孤身一人。

那時可以說是:不計人間歲,山棲幽復深;栽花收晚蜜,種樹引靈禽;日落寒林色,風來空谷音;何緣得到此,已滌俗人心。

清閒有餘,但日子過得並不寬裕。

而師母的到來,這裡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由於她的勤勞操持,他們不但自給有餘,有時還接濟一下偶爾進山的人們。

自此以後,我們三人生活得非常和諧融洽,那些日子裡,我無欲無求,一日三餐,生活起居均有師母照顧,我與師傅二人只需潛心修煉即可。

被收為徒弟伊始,我就換上青布道袍,插上玉簪髮髻,終日與青山綠水為伍,同香燈木魚為伴,過著古板而清心的生活。

每天卯時,清脆的梆子聲便打破了山間的寧靜。梆子一共敲五下,三下慢,兩下快,一天開始了。

本以為,日子會這樣一直週而復始地過下去,就象每天太陽從東方露出,傍晚又落於西山後面一樣,不再會有什麼變化。

然而,事情的發展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誰能想到後來會發生那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