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千古異案最新章節列表 > 第75章 井井有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5章 井井有條

第75章 井井有條

也不知過了多久,我突然覺得耳邊發癢,睜開眼睛一看,天色已亮,發現自己正躺在一道河邊,看上面,懸崖的山腰上有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上面還掛著一條斷裂的藤蔓,我這才意識到,那就是救了自己一命的大樹,現在看來,那下面其實還不是真正的最低處,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才真正是深淵的谷底。

那個地方距離地面還有五六丈高,寬約三四尺,只有野獸能夠涉足那裡,人是別想攀登上去了。

昨天已經看到師母沒有摔落在那個地方,另外,上面沒有血跡,也更能證明這一點。

現在看來,只有去別的地方去找師母了。

一站起身,只感到腰和腿都痛得很厲害,我活動了幾下,還好,真是不幸之中的萬幸,並沒有傷到筋骨。

我又活動了一陣,總算好些了,但腿還是有些痛,走路不方便,就找了一棵樹,在上面折了一根樹枝,當作拐仗,向前走去。

我在附近轉悠了半天的時間,也沒發現師母的蹤跡。

真是奇了,她現在究竟是死是活?

我不甘心,就擴大了搜尋的範圍,一直到找到中午時分,還是沒找到。

熱辣辣的太陽照在頭頂上,使人感到陣陣發暈。

我認為,已經沒有必要再找下去來,我看了下頭頂,因為下面古樹參天,根本看不到懸崖上邊的情景,若是想回到道觀,只有轉過幾道高山,繞道返回,據估計,沒兩三天的時間,是轉不回去的。

我也不知哪邊是回去最近的路,就信步向前走去,只覺得腹中飢渴難耐,便附在河邊飲了幾口水,覺得清涼很多,再向前走去,發現有幾根野果樹,上面生有一些紅紅的果子,不知是什麼果子,也不知道好吃不好吃,就咬了一口,覺得又苦又澀,很不好吃,怎奈現在已經餓得兩眼發藍,只得咽了下去,接著又吃了幾個,覺得好了不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便繼續向前走去,又走了很長時間,我見到前面有一所房子,好象是道觀,處於一片山巒之中,周圍沒有人家。整個建築處於孤峰峻嶺之上,殿字樓堂依山傍巖,結構精巧,佈局巧妙,四周峰巒迭嶂,起伏連綿,煙樹雲海,氣象萬千。

我趕緊向那裡走走,到了前面,發現山門緊閉,我正在心裡該不該敲門之時,忽見山門無聲地敞開了,進去一看,殿內正中有一石砌須彌座,高丈餘,分上、中、下3層。座上三清全身像,法相莊嚴,神采奕奕,殿前建有寬廣的青石砌成的露臺,露臺三面圍以青石欄杆。石欄之間以鐵澆連,後視之猶如鐵釘釘合一般,石欄板上的浮雕人物、水族、鳥獸等。

院內古樹參天,綠草如茵,花果滿院。藥王殿前腰粗三圍的唐柏拔地而起。而那棵約百年樹齡的臘梅之上黃花掛滿了枝幹,濃郁的香氣生髮開來,滿院清香,旁有一石碑,上題詩:“十方仙客地,聞道臘梅開。踏雪尋幽境,歲歲冰魂來”。

是株春夏葉綠、冬開黃花、花落籽少的臘梅,掩映著一個個含苞待放的蓓蕾,還隱匿著一粒粒色與葉同、人們極難發現的籽苞,形成了葉茂、花榮、籽盛同時掛樹之罕見奇觀。

觀中一東一西的兩面牆上,各題有兩段詩句:

東面的牆上為:

觀內故人昔隱東蒙峰,已佩含景蒼精龍。

故人今居子午谷,獨向陰崖結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壇,青石漠漠長風寒。

子規夜啼山竹裂,王母晝下雲旗翻。

知君此計誠常往,芝草琅杆日應長。

鐵鎖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蕭爽。

下面牆上則書曰:

登唐科第語唐音,望日初生憶故林。

鮫室夜眠陰火冷,蜃樓朝泊曉霞深。

風高一夜飛魚背,潮淨三山出海心。

想把文章合夷樂,蟠桃花裡醉人參。

因為牽掛著師母,我無心再看下去,想離開這裡,返回原處。

這一路上我尋思了很多,因為我發現,那道懸崖之下,橫生著很多樹木,所以極有可能,師母並沒有墜落下來,而是與我一樣,中途被樹接住了,或許比我還幸運,她墜落之處距離上面很近,近到自己可以攀爬上去哩。

如果我還傻傻地在下面找個沒完,那豈不是白費功夫?

可是出去一望,周圍除了山還是山,中間只有一條狹長的小道,於是,我就沿著小道向下面走去,走出許久,也沒見到人家,那時,你們家尚未來此。

轉悠到傍晚,也沒走出大山,我不死心,繼續走,誰想直到月明星稀之時,不知不覺間,竟然又回到那個道觀下面。

我無路可走,更找不到棲身之處,只得去推山門,期望能借住一宿,明日再說。

我推了一下,發覺門是虛掩的,這使我感到非常奇怪,難道觀內仍是無人不成?

進入其內,我就在門口處站著,期望有人出來迎接我,可是,我在那裡待了很長時間,唯見月光皎潔,樹影婆娑,始終沒有一個人出現。

我立即感到恐懼起來,心想,院內為何沒人呢,從這樣子來看,並不象無人居住,如果那樣,院內一定荒蕪一片,而此道觀內部卻收拾得井井有條,乾乾淨淨,就象是主人剛剛離去一樣。

我在不解之餘,又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懼,想轉身走出道觀,可是望著那些黑黝黝的,無邊無際的高山,我又打消了那個想法。

於我猶豫之時,聽得門前有什麼動物在走動,從聲音判斷,它的體型一定非常龐大,走路的動靜好似在打樁。

並且,還伴隨著陣陣“噝噝”聲,憑著在山中生活數年久的經驗,我知道那一定是蛇,是一條很大的蛇!

我來不及多想,立即將山門牢牢關上,並插上門閂,藉著月光看去,門旁邊還有一塊大石頭,我將其移到中間,把門依住,免得被突然撞開。

月光下,我

進得廳堂裡,找到一間屋,進去一看,好似臥室,一道銀白色月光自外面傾瀉而下,落在地上,清楚地映照出屋內的一切。

房間當中放著一張花梨石大案,案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並有一方寶硯及筆筒。那一邊設著斗大的一個汝窯花囊,插著滿滿的一囊水晶球兒的白菊。西牆上當中掛著一大幅米襄陽《煙雨圖》,左右掛著一副對聯,乃是顏魯公墨跡,其詞雲:

煙霞閒骨格,泉石野生涯。

案上設著大鼎。左邊紫檀架上放著一個大官窯的大盤,盤內盛著兩個嬌黃玲瓏大佛手。右邊洋漆架上懸著一個白玉比目磬,旁邊掛著小錘。臥榻是懸著蔥綠雙繡花卉草蟲紗帳的拔步床。

窗子旁邊擺著張黑色桌子,鋪著一塊綠色、卻盡是斑點的檯布。桌子上擺著一隻又大又黑的墨水臺和一大瓶黑色止淋粉,都固定在一個座子上;還擺著一對黃銅燭臺,好象是近日還有人點過燭,一把剪燭芯的銅剪子,就放在其旁。

房正面紙門兒,鑲的炕床,掛著四扇各樣顏色綾緞剪貼的蜂蝶花香的吊屏兒,桌上鑑柱鏡架,地下插著棒兒香,上面設著一張東坡椅兒。 把一張水磨的長桌挨了畫兒,桌子上擺著幾樣古董,床上鋪了一領草編的席子,放了一個長藤枕,兩床粗布的單被。

更令我驚奇的是,房間裡還有一些道觀中不可能用的玩具,其中有空竹,又叫“抖嗡”,這是一種著名的民間玩具。用兩根小竹棍拴線,纏在木軸上抖動,空竹高速旋轉而發出聲音。

還有掛虎與大座獅,掛虎、大座獅這是民間用來辟邪的掛飾。

桌上放著一隻泥叫叫,這是一種可以吹的哨子,它五顏六色,外表塗上油後,又黑又亮又好看,適宜兒童玩耍。

再一看,角落裡還有泥響球,這種原始樂器,中間是空的,裡面裝有彈子或沙粒,搖動時嘩嘩作響。

至還有孩童都喜歡玩的九連環、撥浪鼓、風箏等,不一而足……

這難道還是道觀嗎,簡直有點如同一個育幼堂,我又看了一會,只覺得上眼皮與下眼皮直打架,實在睏倦已極,一頭倒在床鋪之上,迷迷糊糊地就睡過去了。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只聽得山門處響了幾聲,這時的我已經忘記了門是被自己從裡面頂上去的。

不一會兒,只聽得有腳步聲自那傳來,我仔細地聽著,須臾,一個人飄然進得屋內,我一看,好象是個道士,不由得吃了一驚,要起身,不料被他止住了,數士說了一句話,因為太困,我有些沒聽清,但那意思好象是不要起來,你就在那裡躺著,我說與你聽便是了。

我覺得不好,這樣對人家太不尊重,還要起來,可是無論如何努力,也沒能起來。

這時,道士說話了,聽起來那聲音非常遼遠,我屏住呼吸還是聽不大清楚他在說些什麼。

那個道士就湊近我的耳邊,忽然,我覺得自己的耳朵裡似乎進去了什麼東西,難道他想害我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