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斂財人生[綜].最新章節列表 > 1210、舊日光陰(22)三合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210、舊日光陰(22)三合一

舊日光陰(22)

範雲清的事, 對林曉星的影響還是大的。

很快的,在培訓班裡, 她的課程就有點跟不上進度了。

如今的教員有三位,其中兩位是從外面聘請的, 人家行程有限的很。不可能專門的停下來等誰。

都找林曉星談話了,希望多用一點功夫,留到現在可不容易。

可林曉星呢,回去就跟蘇瑾說:“我心裡亂糟糟的, 精力根本集中不到一起。”

蘇瑾怎麼勸都沒用, 又來找林雨桐和四爺:“……怎麼說都不行, 回去不是躺著就是腦子放空發呆……說也說不聽……”想叫林雨桐去勸勸。

這種‘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的事,除非她自己想通, 別人怎麼勸?誰也不是她, 那滋味誰嘗誰知道,別人再怎麼說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林雨桐能怎麼勸?

林老太就起身:“我過去看看……”

老太太小腳, 一扭一扭的就直接出門去了曉星那邊。進去看見躺在床上的曉星,二話不說對著脊背就狠勁的拍:“沒出息的東西!看看那洪紅自己還不吸取教訓。你沒爹媽在身邊, 也都長了這麼大了。如今咋了?你媽嫁了人了你的日子就不過了。為了這沒道理可講的事,把自己的日子過的亂七八糟,活的跟那洪紅一樣,你就舒服了?你想想她……那王奎能不要婷婷那閨女跟她結婚,能是啥好玩意?看中的還不是洪紅他爹。如今父女倆鬧崩了,王奎還被連累了。你且看著, 那洪紅有苦說不出的日子在後頭呢。這會子一腔子憤怒衝昏了頭,等轉眼,她都未必記得她娘的委屈,光是王奎給她的委屈,就夠她受的了。如今你要死不活的樣兒,到底是比洪紅好在哪了?是!蘇瑾不是王奎,可是孩子啊!你要是老是比人家慢了一步,可咋辦啊?人家走遠了,你在原地等著。這就跟那些在老家等男人的女人是一樣的,十成有八成是等不回來的。你大了,誰也替代不了你過日子。你得想著,你這沒爹沒媽都活到現在了,現在有他們沒他們有什麼要緊,你得過的好,過的比誰都好。覺得你媽嫁給洪剛這事不對,覺得人家說你有後爹當靠山不好聽,那你為啥不能誰都不靠呢。爭口氣,只靠自己的真本事……”

她是連罵帶說的,說的林曉星哭了一場,不過看著人倒是活了。

以前還不想放手廣播室的工作,如今就叫廣播室裡打雜的一個姑娘頂替她,主要工作讓給人家幹了,她抓緊時間在補課。

雖然成績跟錢思遠似的,都是墊底的,但好在,都在及格線上,勉強的留了下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範雲清倒是來找過幾次林曉星,林曉星也沒不理,就是反應淡的很。尤其是看著她媽慢慢鼓起來藏不住的肚子,這種反應更淡了。

很顯然,洪紅說對了!大家都知道洪紅說對了。

範雲清婚前就有孕的。

再看看洪剛副廠長笑的一臉彌勒佛的樣,他中年得子的喜悅恰恰說明,還在是兩人在婚前懷上的,孩子是他洪剛的。

要是往洪剛原配去世的日子上一聯絡,大家嘴上不說啥,但暗地裡也不少嘀咕。

說範雲清,自然就有人對林曉星指指點點。而林曉星呢,對外徹底的高冷起來。除非熟悉的幾個人,她見了誰都愛搭不理的。

不理就不理吧,老太太提點蘇瑾:“兩口子,總得有一個人活道會來事,她就那樣了。你也體諒體諒,在外面多做一份,別人看在眼裡也會多讓著她一分……”

“我知道我知道……”蘇瑾扶著老太太,“您別跟著操心,我們肯定好好的……”

林雨桐是感覺,林曉星對老太太是真的好起來了。

有點啥好吃的,都端著給老太太送一份。

老太太就說:“誰對她好,誰對她孬,她心裡明白。”

家事紛紛擾擾的,對林雨桐和四爺的影響不大。中間就是老家來了一次信,說是開春了,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了,家裡的日子有點緊巴,叫四爺多寄一些錢回去。

去年大豐收了,家家戶戶差不多都不至於餓肚子了。可這種時候,李月芬卻來要錢來了。往年的日子不如去年呢,也不見她要錢。

肯定的,家裡還有個懷孕的高秀蘭。不顧著高秀蘭,也會顧念著她肚子裡的孩子。

四爺看了就算了,錢卻沒有多寄。

林雨桐乾脆連第二個月該寄回去的東西和錢,也推遲了十天。

至於李月芬會怎麼想,那她就管不著了,愛怎麼著就怎麼著。

對你好可以,但這條線得畫明白。

老太太就說了:“可別叫你這嫂子生個小子!要不然……等著瞧吧。且又得麻煩呢。”

結果還真被老太太說著了,天稍微有點熱的時候,李月芬又來了。

來幹嘛的?

要東西的。

她趕夜路來的,來的時候還沒到上班時間。她這回是熟門熟路的找來了,直接敲開房門的。

進來就看了丹陽一眼,然後只說了一句:“養的倒也白淨。”說完就興高采烈地說起了她新得的大孫子,“……長的可俊了,哭聲又大,可有勁了……”

誇完了之後,又說可憐:“孩子沒奶吃,看城裡有沒有奶粉啥的,多買些叫我帶回去。以後也別給我跟你爹錢和糧食了,就買成奶粉給我們寄回去。”她細細的安排完了,壓根就不知道奶粉有多貴有多難買,兀自說完她的又說林雨桐:“我上次來看見你做了不少小衣裳,有閨女的有小子的。小子的那些衣裳現在也用不上,都給我裝上……回去給你大侄子用……”見林雨桐不動,就有些不高興,聲音不由的高了起來:“倒是快點拿啊,磨蹭什麼呢?我今兒還得趕回去呢。你大侄子離不開我……”

以前對四爺也還好,如今有了孫子了,就徹底不一樣了。

只聽過當兒子的養活爹媽的,可從來沒聽過這種父母都好好的活著,就叫叔叔嬸子幫著養侄兒的!

張嘴就要奶粉,從哪弄那麼多奶粉去?

每個月都把錢寄回去,拿錢買奶羊養著不行嗎?農村的院子又大,到處都是野草也養不了羊嗎?現在養家禽牲畜還是被允許的。

真要是用這錢買奶羊了,難道四爺和自己還會不答應?非得要啥奶粉?!

要了吃的還不算,又要穿的,做的那些小衣裳張嘴就要拿走一半。

誰給你的自信,說你要我就得給了!

林雨桐剛要懟她,林曉星就在外面搭話了。她是過來送雞蛋的,聽了一耳朵一下子就把簾子撩起來了:“要奶粉?”她指了指丹陽,“沒看見我外甥女都吃的是羊奶嗎?從哪給你弄奶粉去?要衣裳?丹陽是穿過她伯娘一根線還是穿過她奶奶一片布了?我姐這兒媳婦當的就可以了!親家嬸子,別太過分啊!”

“誰過分了?”李月芬紅著一張臉,指著林曉星,“我家的事,要你管?”

“那我們娘家人都管不了,我閨女不得被欺負死啊?”常秋雲過來送羊奶,一進樓就聽到林曉星的聲音,原來是為自家閨女出頭的,她心裡笑了一下,神色有些複雜。過去就接了話了:“咋的了?覺得孃家沒人由著你欺負啊!”

李月芬對常秋雲是有些懼怕的,她聲音倒是不高了,只說可憐:“親家啊,實在是沒辦法。孩子餓的哇哇哇叫喚。你看看這丫頭吃的啥?這個奶那個奶的。再看看我那大孫子,就是米湯米糊糊,這咋成呢?你看看這丫頭穿的,從頭到腳,嶄新嶄新的。我那大孫子呢?補丁摞著補丁。他們做叔叔嬸子的,補貼補貼不行嗎?一樣的孩子,活成兩樣……”

“那世上可憐的孩子多了去了。”林曉星將丹陽往懷裡一抱,“我們丹陽過的好,那是我們丹陽的爹媽能幹。你那大孫子你寶貝,我們丹陽我們寶貝。我們孩子就是有奶粉喝,就是有好衣服穿。我們就是穿新的,舊的我們從來不上身。怎麼了?跟你那大孫子有啥關係?想要吃好的喝好的,叫他爹媽掙去啊!”

丹陽不知道這是吵起來了,還以為幹啥呢,怪熱鬧的。

她嘎嘎笑的拍著手,高興極了。

李月芬氣的對著孩子喊了一聲:“笑啥笑啊……”

四爺一下子就惱了,啥也沒說拉著李月芬就出去了。

蘇瑾就過去說林曉星:“你也是,一個小輩你跟人家吵什麼,還有姐夫的面子呢。”多難堪啊!

林曉星就拍了拍丹陽:“說了咋了,姐夫要怪就怪我。他媽就是有問題嘛!我們丹陽是姑娘,但是姑娘咋了嘛。不稀罕拉倒!我們稀罕!”

說著,抱著丹陽去他們屋了。

林老太就跟常秋雲解釋:“……曉星……她挺稀罕丹陽的。”

可能真是因為有血緣關係,丹陽的眼睛跟曉星還挺像的。也許是因為這點相像,也許是因為到底是血緣親人,曉星對丹陽倒是表現出了極大的耐心。

半歲之後,丹陽就能吃輔食了。雞蛋這些林雨桐也不缺,但曉星還總是往過送。

林雨桐拒絕都不行,人家說了:“不用你還人情,我就是稀罕這孩子……”

許是緣分,許是姨甥倆見的多,丹陽見了曉星也不哭不鬧,是少有的幾個肯叫抱的人之一。

常秋雲也沒說這事,只說林雨桐:“老四不會惱了吧。”

惱了李月芬是真的!

四爺在外面的花壇邊上問李月芬呢:“……我每月給你跟我爹的錢和糧食不夠用?”

那倒是沒有!

不光夠用,還能吃好喝好,有幾個零用錢。四季衣裳有現成的料子寄過來,從來也沒斷過。說供養的不好,那是昧良心。

李月芬欣慰的笑:“挺好的。這不是……”

“那我這當兒子的,對得住爹媽了?”四爺又問。

“這話咋說的。”李月芬抹眼淚:“你一直都對得起咱家。那麼一丁點大就出門,給人家扛活。在人家家裡,那也是得看人臉色。十多年了,家裡可不就是靠著你嗎?你是爹媽的頂樑柱,是咱金家的頂樑柱。你也好,你媳婦也好,對爹孃都挺好的。這個……娘心裡有數。這一筆寫不出兩個金字來,你那大侄子不是倆姓旁人,那是咱金家的根。是!你們有閨女,但閨女長大了嫁出去了,那就是別人家的人。閨女是親的不假,但這將來老了,這侄兒是拉孝棍的,跟兒子也不差什麼!再說了,我也沒要什麼啊?只要把你給我和你爹的那份,換成奶粉就行了。不多要!還有衣服,在你家放著也是放著,先叫你大侄兒穿了。等你們有了小子,娘保準給拆洗乾淨再給你們送來。”小的穿大的剩下的舊衣服,有什麼啊?大家都是這麼過的。與其白放著,拿回去用用怎麼了?

至於髒不髒的,是不是嫌棄髒,如今的人壓根就沒有這樣的意識。

說到這裡,李月芬還挺委屈:“……我就說了個這事,你看你那小姨子,你丈母孃,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那是咱金家,不是他們林家,哪裡輪得到她們說話了?我在我自己家,拿我自家的東西,要她們同意嗎?”

四爺耐心的聽她說完,就說:“第一,那是我家。那是我跟桐桐……妞妞的家,除了我們,誰在我們家都不能做主。家裡的東西,就更不能擅自決定給誰不給誰。”

這是啥意思?

李月芬面色一變,就要質問。四爺先一步開口問了一句:“當年我沒法回家住,只能在外面買院子的時候。娘你怎麼不當家做主一回,叫我回去住呢?”

李月芬啞然:“這不是怕你嫂子……”鬧騰嗎?

“那你怎麼知道我媳婦不鬧騰呢?”四爺又問。

“你媳婦不是你嫂子那樣的人,她懂道理,也要臉,不會跟你鬧的。”李月芬拍胸脯,“你能幹,娘知道。你能拿捏的住你媳婦。跟你哥那孬種可不一樣。”

原來邏輯是這樣的!

這跟鞭打快馬是一個道理。

越是跑的快,越是鞭子催。

有些父母對兒女也是一樣,越是孝順,越是要求更孝順。

四爺就說:“既然在家,你還顧忌嫂子的感受,那你到我家,咋不顧忌妞妞的感受呢?”

那不是她……她孝順,聽話嗎?

李月芬剛想這麼說,隨即有點明白兒子的意思了,有些訕訕的:“這不是也沒辦法嘛。你侄子碰上那麼個媽,也是可憐。我要是不多疼幾分……”

四爺覺得跟一心只想著孫子的老太太說不成了,直言道:“今兒我就送你回家。錢和糧食還是會按月給你們。至於別的,沒有!在你看來,你孫子要緊。在我看來,我閨女要緊。誰家的孩子誰疼。您就是有十個胖孫子,在我眼裡,也頂不上我閨女一個腳趾頭。我有那能力,我願意叫我閨女吃一塊肉扔一塊肉,只要她高興。不管是誰,也別覺得我啥都有,幹這幹那就是應當應分的。沒有的事!你回去也問問我哥,朝我張嘴的時候想沒想過,他為我幹過啥。接濟他是情分,不接濟他,那是我的本分。供養爹媽是應該的,養侄子,那不是我的事。娘你要補貼,那是你的事。我不過問,但你也別苛求。還有啊,以後要是為了你大孫子的事,就不要來了。妞妞不計較這些事,但我不能看著我媳婦我閨女吃虧啊。”

把李月芬說的一愣一愣的,“老四……你變了!”

她的眼淚嘩嘩的,坐在地上就哭嚎:“娶了媳婦忘了娘的王八犢子!”

好好的兒子,以前一心只想著爹孃,為了爹孃過的好點,在人家家裡當長工受盡了委屈都不見怨言。補貼他哥哥,給多少都不言語。

如今呢?就是從他手裡給他侄兒要點吃的要點穿的,就死活不答應。

原來只以為家裡那個是娶了媳婦忘了娘的,如今老四,以前多孝順的兒子,如今也變了。

四爺見她哭嚎,就起身皺眉道:“那要不這麼著,我不工作了。還回去種地去。一年地裡的收成,你跟我爹,想拿多少拿多少……”

李月芬蹭一下起來了:“那不行!你是不是傻了!地裡能有多少收成,你就是全給我跟你爹,那才多少?頂不上如今你兩月給我的量。”她擦了一把眼淚,“是不是你媳婦孃家不叫你補貼我們的?也是!林家那婆媳倆可都不是省油的燈。那……那……那這次就算了!不過,以後錢可以少給我們一點,布料我也不要。把這些都換成好米好面……要給你大侄子吃的。”

四爺一下子就笑了:“我其實覺得回去種地也挺好的。你們能看見我,家裡的活我也能幫著幹……”

“再別說這些話。”李月芬就要往外走的架勢,“我以後保證沒事不來……可別說回去的話。見不見面的有什麼關係,要是沒地方掙錢去,守著爹媽能咋的?一塊餓死?!”說到最後,已經有些疾言厲色。

“哦!”明白了,“娘,你這還是喜歡能掙錢會掙錢的兒子!”

這不是廢話嗎?

“你爹就是窩囊廢,你哥也是沒出息。”李月芬給四爺撣了撣肩膀上不存在的灰,“幸虧娘還有你……這才像是我兒子……”

不管李月芬走的高興不高興的,四爺還是親自將人送到了車上。但走的時候,啥東西都沒給。

林老太太就跟林雨桐嘀咕:“這人啊,越是老了,越是得往明白的活。你婆婆啊,是越活越糊塗了。也是!盼孫子盼了那麼多年的人了,魔怔了。可這再如何,也不該這麼理所當然。”

可這樣的人也不少見。

林雨桐見的多了去了。父母越是寶貝越是寵愛的孩子,長大了未必就有多孝順。反倒是父母不怎麼得父母寵愛關注的孩子,成了給老人養老的人。

桂蘭就嘀咕張寶柱:“你看看人家金工,人家就把他媽送走了。就是不能慣當老人的那些毛病!咱們家啊……日子就真那麼緊?還不是偷著補貼給你弟弟家了。”

張寶柱的娘卻不是這麼看的,也跟張寶柱說呢:“這就是娶了媳婦忘了娘。他家那丫頭有啥可寶貝的?那邊那個雖是侄子,可那是金家的根。你說這當兒子的都不能體諒當娘的,還指望媳婦……”她不屑的道,“孝順孝順,孝就先得順。他都不順著他娘,那他媳婦更不會拿他娘當一回事了……”

說的張寶柱都想把這婆媳倆趕緊拆開了。

說是天敵一點也不為過,天天擱家裡嗆嗆。

結果四爺發了一通脾氣,完了那邊李月芬先服軟了,決口不提要啥要啥的話,倒是把春上撿的幹蘑菇寄了兩斤過來,還叫人幫著寫信,信上說了惦記丹陽云云。

林雨桐又給寄了一桶子麥乳精過去,算是禮尚往來。

對這樣的人,你就得告訴她,底線在哪。

誰家沒點這樣的家務事啊,這事被人唸叨了幾天,就被新的話題所取代了。

在丹陽開口能叫爸媽的時候,蘇國的專家組終於要來了。

提前一週通知下來,然後培訓班的人又得緊急開會。不光是開會,還有給這二十九個人專門配發的衣服。

什麼樣式的衣服呢?

白色的襯衫,勞動布的褲子。女同志是背帶褲,男同志多配了一條好皮帶。

要求著裝統一,展示一一五工人的精神面貌。

剛好,丹陽十一個月了,也慢慢的斷奶了。有老太太帶孩子,林雨桐出門倒是不怎麼擔心了。

大會小會開了無數,要求注意的地方叮囑了n多遍了,終於把人家給盼來了。

一個專家組,一共八個人。

但廠裡準備的地方,人家不住。說是條件不好。

最後沒辦法,在收繳的反動資產中,選了個小洋樓,打掃乾淨收拾好,人家這才滿意了。不過這地方在城裡,每天得車接車送不算,保衛科還額外多了保衛任務。

趙平急的跟啥一樣,想著不管怎麼樣,咱好歹把裝置先裝起來吧。

但人家不,說了:“……需要休息……路上花費了太多的時間,交通不便利……需要修整……”

得!那就等著吧。

二十九個人,啥事也不能幹。

廠裡說了:你們最大的任務就是待命。

這一等就是五天。

人家休息好了,可以開始了吧?

不!還不行!

這裝置只靠他們八個人安裝,根本就不現實。怎麼辦呢?

人家說了,可以選四十個學員出來,他們上課。為期三個月。

那行吧!三個月就三個月!學會了那也是咱的財富。

那就學吧。

四十個學員是吧?

行!培訓班二十九個,再找十一個就湊夠了。

可人家又說了:不行!得是一線的工人,要熟悉操作流程。這些人都不是一線的,肯定不行。

四爺就跟趙平建議:“他們上課少不了翻譯,我們跟在邊上,做翻譯,也是一樣聽課。相當於他們多教了二十九個人。”

也對!

一天工夫選拔出四十個人出來,人家八個人每人帶五個學員,手把手的教。

這個效果自然是很好。

終於覺得有點靠譜了。

林雨桐做了第二組的同步翻譯。人家專家講一個知識點,她給翻譯一個知識點。

很快,林雨桐發現,這些人講的都像是說明書上列舉的東西。只有怎麼操作,但為什麼這麼操作,其中的原理是什麼,人家都不說的。

而且,不管講什麼,筆記本是不許帶出教室的。

這是人家的規定。

車間的工人嘛,文化程度都不高。很多只能說不是文盲而已。就是這種程度,又是無實物只看圖的理論教學。不管是翻譯還是學員,都是一腦袋漿糊。

翻譯人員基本能聽懂,但他們本來不是一線的工人,對裝置這類東西陌生的很。想象不出來怎麼操作。而學員呢,要是有裝置,許是一說,他們都能懂。但現在只這麼看圖解說,對不住,聽不明白。更何況這裡面也不是每個翻譯都足夠專業。翻譯內容上肯定也有些出入。

學了兩天,人家一考試,完蛋了,全考糊了。

廠裡領導跟人家保證,一定會端正學員們的態度,叫他們好好學。於是晚上私底下開會,“你們怎麼回事啊?你們知道國家請幾個專家回來有多難嗎?你們知道……”巴拉巴拉巴拉的,沒完沒了!

可就是再怎麼教訓,聽不明白就聽不明白。

有人就說:“叫我們把筆記帶出來也行啊。”

人家肯定是不答應的。

林雨桐就覺得這些專家有些故弄玄虛,又不是講原理一類的東西,只不過就是說明書,還有維修保養手冊,怎麼就不能帶出來了。

四爺卻說:“那是你不懂這一行……”只要有圖紙,就能給複製出來。哪怕沒有核心技術,可只要知道原理,離攻克它就不遠了。

而一一五生產的都是跟軍械有關的零部件,人家把控自然是嚴格的很。

四爺就算是學過機械,可不叫看圖,不叫看實物,那也沒轍。

於是,把人都召集起來,幹什麼呢?

偷師!

每個專家講的,側重點都有些不同。需要把這些都整理起來,形成系統的東西。

第二天開始上課的時候,大家都動了心眼了。身上裝幾頁白紙,把白紙墊在筆記本的第二頁。筆記本寫滿一頁,就偷著把墊在下面的白紙抽出來,翻一頁,再換一張白紙。

白紙上會留下印記,用鉛影塗過去,就清晰可見了。

當然了,白紙能順利的帶出來,得需要翻譯們協助。學員是不許帶一片紙出去的,但是翻譯卻不會檢查的那麼嚴格。

晚上,人家專家的業餘生活很豐富,蘇瑾那些帶著人跟專家聯誼去了。

四爺和錢思遠這些對技術懂的多的人,就留下整理資料。然後晚上過了八點,再從廠裡借個辦公室,擠在一起,重新學一遍。

吃的最透的就是四爺了,他就是教員。這課有時候會上到晚上十二點左右。

趙平帶著洪剛這些廠領導在門外偷偷的看:“都說我寶貝咱們這些翻譯人員,看看!沒白寶貝他們。這不……效果出來了吧。”

效果不止是出來了,而是非常好。

等到安裝裝置的時候,不需要那些專家多指導,這些學員就能將它準確的安裝起來,並且透過測試。

趙平還問四爺:“這東西……能複製嗎?”

“有些工藝咱們達不到。”四爺說的比較客觀,“但是……原理就是那麼個原理,想要仿製還是行的。”

複製和仿製,一字之差,意義可不一樣。當然了,出來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差距。

但只現在來言,能仿製,這就很了不起了。

趙平起身將辦公室的門關了:“果真能仿製?有幾成把握?”

“八成。”給了一個相對保守的數字。

趙平的眼睛都放光了:國內要是能自己生產這樣的生產線,這不光是能自產自銷,關鍵是還能出口一些國家換外匯。“這個事情,我要先彙報。”

當天彙報,當天就給了批覆。

允許在保密的情況下,進一步研究試生產。

這些專家,並沒有留下來工作,在這邊的執行一切順利之後,去了別的廠子。具體是哪裡,這個誰也不知道。會不會再流轉回來,這也是個未知數。

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因為專家所帶來的這股子風潮總算是過去了。

一切都迴歸了平靜。

那些學員,都成了各個車間的骨幹。而這二十九個翻譯,也做了一些工作上的安排和調整。

四爺和錢思遠籌備一一五研究中心,四爺任主任,錢思遠任副主任。

蘇瑾這樣的,直接被提拔到廠辦去了。這裡主要負責一一五的日常工作事務,比在宣傳科可好了太多了。

林曉星被安排在了人事處,這地方職權大,又清閒,比當個小小的廣播員可好多了。工資都提了一等。

林雨桐呢?財會科不舍,說什麼都不放人。

不放人就不放人吧,提了個副科,又在工會給掛了一個職位。

算是都小小的進了一步。

好些人都羨慕呢,說你看人,這就爬上去了。可真爬上去的人,未必就高興。

為啥呢?

那些補助沒了。

奶蛋肉糧菜,各種的生活日常用品的補貼足夠用了,可以把工資都攢下來的。如今沒有這些了,一時之間都不知道日子該怎麼過了。

等到丹陽能蹦著字往外說話了,也會走路了,廠裡就通知了,說都抓緊時間,去派出所,登記戶口,領取戶口本。一定要抓緊,戶口本這東西很重要。以後沒有戶口本,就只能去買高價糧食。

然後得到廠裡開證明,證明家裡有幾口人,都分別是誰誰誰。

四爺忙著呢,是林雨桐去的。

去了也沒排隊,就直接給辦了,因為坐在辦公室裡忙叨的是自家大哥大原。

怎麼也沒想到,他被分到戶籍科,成了戶籍民警。

大原把林雨桐的證明收了,就從抽屜裡把早就寫好的戶口本拿出來了遞過去:“先回去吧,改天再去看丹陽。”

被圍堵的裡三層外三層的,是挺忙的。

如今的戶口本沒有什麼塑膠的封面,就是土黃色的一本小冊子,封面稍微有點硬度,上面就三個字戶口簿。

然後裡面也不要什麼照片,就是手寫的名字,以及性別住址工作單位等等的資訊。

別的,就沒有了。

晚上給四爺看,叫他一下子給想起來了,“……還沒給丹陽照相呢。”

於是,週末的時候,兩人拉上老太太帶孩子出去,照相去。

叫人家先給老太太照了全身相,再叫她抱著孩子照一張合影。照完了老太太又說:“給我再照一個半身的。”

林雨桐就明白了,人到了一定年紀,就會為百年之後的事想想。

想照,那就照唄。

給孩子照了好幾張,又補了一張一家三口的全家福,才從照相館裡出來。

路邊有那種為抗m援朝捐款的捐款箱,老太太把身上的錢都拿出來塞了進去。自從號召為前線捐款買飛機大炮以來,老太太的零用錢,每月都捐。

“又擔心我二哥了吧?”林雨桐攙扶著老太太,問了一聲。

能不擔心嗎?

那炮彈又不長眼睛。

說著話,正走著呢,兜頭就碰上了兩人。

正是範雲清和洪剛,範雲清的懷裡還抱著一個瞧著都三四個月的孩子了。最近半年,範雲清請了假了,去范家安胎了。不怎麼見人。什麼時候生的孩子,林雨桐都不知道。

這會子碰上了……挺尷尬。

洪剛笑了笑:“也來給孩子照相啊?我們也一樣,孩子滿月了,來照張相。”

這明顯不是才滿月的孩子,只怕是照‘百日照’的吧。

四爺點頭,算是示意,“你們忙吧……”

要擦肩而過了,範雲清卻叫老太太:“……娘……”叫完又改口,“大娘……”

老太太點點頭,卻沒應答。

範雲清趕緊問:“大原是在派出所工作吧?我還說一會子去找他……”

林雨桐就明白了:戶口登記了,這兩口子想給他們懷裡的孩子改個出生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