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很野蠻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9章 義賣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9章 義賣會

“我覺得趙兄這個策劃非常好,崇國公在我慶元府三年,將慶元府治理的井井有條,特別是打擊海盜倭寇成績斐然,讓我們這些靠海運做生意的人獲益良多,如今崇國公自請上前線抗敵,我等的確要盡一份力!”紹興茶商曹峰點頭附和趙頎的說法。

“保家衛國,捐獻錢財我等義不容辭,但這些錢一旦被朝廷知曉,不知道會不會挪作他用甚至被官員貪腐?”高玉成忍不住問。

“這個諸位無需憂慮,等捐獻結束清點公示之後,我們自己派人將錢款押解送去鄂州,不經朝廷和地方官員之手,想來問題不大!”趙頎說。

“就怕沿途官府和朝廷強行下手!”範海龍仍舊有些憂慮,“當初我在餘兵部麾下任職,蒙古人屢屢進犯,四川百姓同樣踴躍捐助糧草軍餉運往前線,但卻被許多沿線官府和駐軍強行截留甚至貪汙,十成運到只能落下二三成,利州都統制王夔更是縱兵劫掠州縣百姓和朝廷押解去前線的軍餉糧草,殺死押解官兵和朝廷官員,還聲稱這些人是被蒙古人所殺,所作所為令人髮指,得虧餘兵部嚴查之後將其斬殺,這才將四川兵備整頓的井井有條,穩定了四川局勢。”

“餘玠死的是真不值當,可惜了!”蘇厚幼搖頭嘆息。

“是啊,餘玠守備四川,十多年將巴蜀經營的如同鐵桶一般,蒙古人被他打的丟盔棄甲,甚至還差點兒收復漢中,可惜朝堂奸臣太多,最終落得一個服毒自盡的下場,如今朝堂上有丁大全之輩把持朝綱,這些人治國打仗狗屁不通,但整人刮錢倒是個個在行,這仗才剛開始打,浙江和福建諸州府的商稅就調高了兩成,田稅也加了一成,若是打上三年五年,只怕繁華的江南也要被榨乾了!”鄭振臉色戚然,一群人都開始悶頭喝茶。

“無論這場仗打多久,我們都要撐下去,若是前線兵敗鄂州失守,只怕以後諸位能像今天一樣坐在一起喝茶聊天都是奢望!”趙頎搖頭提醒。

“是啊,死活都要扛著,就看誰扛的久!”

“光是錢財怕也不頂用,如今各處軍州的將領吃空餉的太多了,光我知道的一些地方,十成軍制只有六七成的兵員,甚至有些地方只有不到五成,朝廷送去的軍餉大多都被大大小小的將領瓜分私吞,當年我追隨餘兵部在四川的時候,吃空餉更是令人瞠目結舌,有些軍連四成的兵員都不足,六七成的軍餉糧草都被守軍將領私吞,餘兵部為了整頓四川,曾經斬殺過好幾個軍的將領,由此也給自己惹下了麻煩,唉!”

範海龍在軍隊混過,說出來的話自然非常有說服力,茶室之中所有人都聽的渾身發涼,就連趙頎都感覺有些心驚肉跳,大宋冗兵冗費之重,完全成了壓垮大宋的沉重包袱,而後來賈似道上臺之後強行推行打算法,目標也正是針對這些大肆吃空餉的將領,可惜想法雖好,但在執行當中卻是歪到沒邊不說,也讓那些吃空餉的將領驚恐害怕,乾脆直接就投降了蒙古。

但趙頎絕對沒想到大宋的****已經如此之重,一支軍隊連五成的兵員都不足,這還打個蛋蛋。

而鄂州一直以來都不是防禦的重點,這種地方的守軍管理恐怕更加鬆懈,只怕吳潛去了之後會激動的吐血。

範海龍似乎感覺自己的話太嚴重了,因此又笑笑說:“諸位也別太過擔心,雖然各軍州兵額不足,吃空餉的將領比較多,這一直都是常態,但我們大宋打仗並非都是靠廂軍,禁軍和各地鄉勇打起仗來也都很賣力,當初在四川,餘兵部就招募了許多當地義勇嚴格訓練,很多次都將蒙古人打的屁滾尿流!”

“範兄,你在四川呆了好幾年,熟知四川情況,你說這次蒙古人十萬大軍進攻四川,四川能抵抗多久?”曹峰問。

“這個不好說,以前蒙古人進攻四川都不是精銳,只是一些千戶長萬戶長,再大點兒的將領就是旗主親王等首領,人數最多也不過兩三萬人的規模,分散劫掠之下各部敵人並不算多,有的甚至只有幾百人,只要守住城池不失,然後伺機反擊,其實並不難打,蒙古人最可怕的地方是與他們在無險可守的地方正面馬戰,基本上打不贏,他們的馬速太快,而且弓箭異常犀利,四川除開成都府地勢相對平坦之外,周遭基本上都是崇山峻嶺,對於蒙古人來說並不佔優,當初餘兵部防守四川,就是抓住四川的地利優勢,利用蒙古人不善爬山攻城的弱點,在重慶和四川許多地方修建石城石寨,這些石城石寨都修建在一些地勢險要的交通必經之路,易守難攻,蒙古人在這些地方非常吃虧,如今即便是餘兵部不在了,但我知道四川官員和各地守軍還在繼續執行餘兵部的策略,這些年一共修建了數百座石城石寨,這次雖然蒙哥汗親率十萬大軍攻打四川,後果有些難料,但我覺得只要防守得當,蒙古人很難在短時間之內攻破四川,但具體多久無法判斷,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若是餘兵部還在,我可以大膽推測蒙古人基本上攻不下四川,但眼下……唉……”範海龍解釋一番之後搖頭嘆氣。

“朝廷逼死餘玠,算是自毀長城,奸臣賊子著實可恨!”蘇厚幼咬牙切齒的重重一拳砸在茶几上。

房間裡又是一陣的搖頭嘆息,默然喝茶之後趙頎打破沉靜:

“餘玠在四川經營這麼多年,留下的也大多都是他當初的麾下將領,都非常熟悉如何對付蒙古人,而且還有一個因素也對蒙古人不利,那就是蒙古人這次進攻四川的人太多了,特別是蒙哥汗親自帶兵,肯定攜帶有大量家眷和儀仗,四川氣候地形和西北草原完全不同,水土不服不說,數萬人每天擠在一起,說不定會發生瘟疫,若是蒙哥也染病,則大軍肯定會軍心不穩,再若是四川守將能夠據險而守,死死守住重慶,這樣蒙古人即便是佔領了四川,也無法快速南下攻打荊襄,所以我以為,這次四川戰局的關鍵節點就在重慶府,守住重慶,只要堅持一年兩年,蒙古人勞師遠徵定然堅持不住,我聽說重慶有一座釣魚城,不知範掌櫃了不瞭解?”

趙頎看著範海龍。

“釣魚城我太熟悉了,當初築城的時候我就在合川當監軍,動用重慶府十萬餘百姓,費時一年零七個月方才修好,整座釣魚山都被修成了一座石城,石牆高兩丈,下面就是嘉陵江、涪江和渠江三江交匯之處,簡直就是一座鬼門關,無論從哪個方向來都是絕路,趙兄突然問這個幹什麼?”範海龍解釋之後很是疑惑的問。

“我是在碼頭聽人說起過釣魚城,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險峻無比,所以想起來特地問問,我在想重慶有釣魚城這樣的險要雄關,只要防守得當,蒙古人十萬大軍只怕也並不一定能夠輕鬆得手!”趙頎笑著說。

“趙兄這個推斷倒是靠譜,釣魚城這個地方完全不能憑藉人多攻佔下來,除非是防守失誤,況且蒙古人根本就不擅攻城,最大的困難是釣魚城下瀕臨三條大江,完全沒有任何地方展開部隊,就連打造攻城器械都非常困難,若是強攻,城上的弓箭石砲可以迎面而下,狹窄陡峭的山路將會成為蒙古人的一場噩夢……”範海龍眼神發亮的連連點頭。

“既然釣魚城過如此險峻,蒙古人定然不容易攻破,只要重慶不破,則十萬蒙古大軍便不能順長江而下攻打荊襄,則鄂州的壓力必然會小很多,若是蒙古人執意要攻下釣魚城,則十萬大軍會聚集在狹窄崎嶇的大山之中,吃喝拉撒和物資補充都非常困難,加上地形不熟水土不服,挨到明年夏天天氣炎熱之時,再有瘟疫流行,說不定蒙古大汗也會掛在釣魚城……”

“趙兄,何為掛在釣魚城?”鄭振好奇的插話。

“哦,哈哈,掛就是死的意思,孔雀東南飛之中有一句: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蒙哥汗親率十萬精銳攻打四川,但卻遲遲攻不破一座釣魚城,氣急攻心之下說不定就吐血死了,豈不就如同自掛而亡!”趙頎笑著找了一個牽強的理由解釋。

“哈哈哈哈,趙兄雖然只是說笑,但若蒙哥汗真的死在了釣魚城,我們大宋這場危機必定蕩然無存,如今雖然蒙古攻打猛烈,但這軍國大事我等也只能乾著急說說而已,既然四川有釣魚城這等天險憑據,我等心裡也略微放心一些,諸位請喝茶!”鄭振端起茶杯大笑。

“鄭兄說的是,這軍國大事我們也做不得主,只能說說而已,喝茶喝茶!”

幾個人都舉杯慢慢品茶,東扯西拉一陣之後,話題再次回到趙頎捐款的這件事上,趙頎把自己的想法也仔細的講了一遍,幾個人也都紛紛表示會捐一筆錢。

“諸位,今天先不忙捐,既然大家都如此熱心,要不我們就廣邀一些朋友,舉行一場義賣會如何,這樣也能調動更多人的積極性!”趙頎擺手拒絕了正在掏腰包的鄭振等人。

“趙兄,何為義賣會?”蘇厚幼不解的問。

“義賣會就是我們各自拿出一樣自己珍藏的物品,到時候放在一起競買,若是有人感興趣買下來,則這筆錢無論多少都捐贈出來,這樣既比較有意思,也能表達諸位的義舉,比之單獨捐錢會更加讓人有興趣,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咦,趙兄這個方法好,不光有意思,定然還很熱鬧!”

鄭振等人明白過來後瞬間都來了興趣。

“那乾脆就把義賣會的場地放在我這三味居,到時候一切茶水開銷都由我負責!”範海龍很是激動的要求攬下主會場的資格。

“哈哈,如此正好,不僅這場地有了,茶水也有了,範兄這茶樓肯定也會名聲大振,實乃一舉兩得!”鄭振等人全都撫掌大笑。

“那我們何不好好商議一下該如何操弄這義賣會,看看該邀請哪些人參加,還要斟酌分辨義賣之物到底價值幾何,義賣得到的錢款如何歸集等,既然是捐款,總要弄得妥妥當當才行,不然最後事情沒辦好,還弄一褲子泥巴就得不償失了!”範海龍興趣十足的催促說。

“範兄說的有理,此事的確要好好策劃一下,不然最後有人還以為我們是騙子,落得一個兩頭不討好,今日既然趙兄的募捐活動已經開始,那我們就還是以趙兄為頭,他在這方面有經驗,我們幫忙查漏補缺和宣傳跑腿,範兄負責佈置會場和人手茶水,諸位以為如何?”鄭振點頭說。

“如此甚好,義賣會我們也是第一次聽聞,趙兄雖然年幼我們許多,但見識不凡,有小龍灣海港這等商業典範珠玉在前,我等不敢獻醜,一定會幫忙搖旗吶喊鼎力助威,若是需要我們出力的地方儘管吩咐便是,能為抗戰保國盡一份力,我等義不容辭!”蘇厚幼非常認真的對趙頎拱手。

“一切都聽趙兄吩咐!”鄭振、曹峰、高玉成、範海龍全都一起對趙頎拱手。

趙頎站起來抱拳行禮:“承蒙諸位看得起,也讓趙某感慨,實在沒想到慶元府還有如此多的仁人義士,既然如此,我也就不推辭了,就此由我們幾人組成一個抗戰保國義賣籌備委員會,就如同各行會一般,我等皆為正副行首,義賣之事我等都一起商量辦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力爭把這個義賣會辦好,為崇國公和鄂州前線籌集到一筆捐款,諸位以為如何?”

“好,有了這個類似行會的頭銜,這件事操辦起來更加有名分一些,同時也就能直接和各行會進行溝通,這樣宣傳起來也更加方便!”

“正是,趙兄這個提議好了!”

“那我們便推薦趙兄擔當這義賣會的行首,我等皆都為副手!”

“如此最好,趙兄的小龍灣海港的策劃完美無缺,這區區義賣會定然也能策劃周全,我等跑腿便是!”

鄭振等人全都眼前發亮,七嘴八舌的討論幾句之後紛紛推薦趙頎當這拍賣會的頭領,趙頎沒有推辭便點頭答應下來。

接下來一陣商討之後,很快也確定了幾個人各自的責任。

趙頎作為委員會的一把手,自然還是負責總體策劃,為整個義賣會從頭到尾設計一整套的制度,保證義賣會能夠順利進行到底,中間不能有太多漏洞。

鄭振熟知楊公鎮海港附近大大小的行會,負責和這些行會進行聯絡。

範海龍負責佈置義賣會的場所和接待工作。

高玉成和曹峰、蘇厚幼三人都不是楊公鎮海港這邊的人,不過也常年慶元府和溫州福州等地來往,認識的人也不少,可以幫忙在認識的商人之間幫忙宣傳,儘量多拉一些人進來參加拍賣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特別是蘇厚幼,竟然還認識不少鄞縣的大學士,細問之下趙頎才知道,這蘇厚幼竟然還是蘇軾後人,他們這一脈本是蘇軾長子蘇邁之後,元豐之後為躲避戰亂從江西隆興府遷去鄂州,至此定居下來,百餘年相傳已經繁衍了八代,家族之中大部分人雖然仍舊讀書做學問,但為官者已經極少,但因為蘇軾在大宋的名聲太大,無論走到哪裡只要說是蘇軾後人,必然會被尊重追捧。

蘇厚幼雖然經商,但其實學問也相當好,不光是舉人出身,而且年輕時候還曾進京參加過省試,不過當時正是史彌遠專權之時,蘇厚幼看不慣史彌遠的作風直接棄考回鄉,然後就棄文從商當起了茶葉販子,數年之後憑藉能力和蘇氏後人的名聲也逐漸做成了大茶商,然後乾脆去福建種植茶園當起了莊園主。

蘇厚幼雖然是商人,但文人的氣質還是很足,不太屑於和官府勾結來往,加上茶葉本來是就是朝廷專營榷賣,這些年茶園的生意也一直不溫不火,不過他卻不以為然,自己種茶自己喝,在建安還修了一座書院和茶樓,沒事就教學喝茶遊山玩水,日子過的十分逍遙自在。

而趙頎此次為他的老家鄂州捐款,蘇厚幼深受感動,迫切前來結識趙頎不說,為了將這場義賣會弄好,他也決定多去聯絡一些鄞縣當地的名士,看看能不能籌集一些名人字畫拿出來義賣。

“趙兄,我又一句話不知當不當說?”人熱鬧鬧的談論一番之後喝茶,鄞縣茶商高玉成猶豫了許久之後開口。

“高掌櫃直說無妨,今日我們就是在一起商量,爭取能夠把這個義賣會辦得更好!”趙頎笑著放下茶杯說。

“就是就是,眼下我們就是一起籌備這場義賣會,高兄何必掖掖藏藏,但說無妨!”鄭振等人都一.asxs.頭。

高玉成端坐之後正色說:“既然是為前線捐款,我們光把眼光落在楊公鎮略顯得有些不夠,其實鄞縣才是最好的地方,鄞縣人口超過七十萬,城內雲集數千家商行,富商豪紳也多,若是我們把會場放到鄞縣去,可能效果會更好!”

房間裡一下安靜下來,片刻之後鄭振揪著鬍鬚點頭說:“趙兄這個提議自然很好,但鄞縣我們都不太熟,操作起來恐怕麻煩不少!”

“麻煩只是其一,鄞縣還是府城,事情鬧得太大怕引起知府大人的不喜,聽聞新來的知府趙葵脾氣不太好……”曹峰也跟著補充一句。

“一個武夫脾氣怎麼會好,當年端平入洛這趙葵便是大軍統帥,結果開封沒奪回來,反而被蒙古人打的屁滾尿流……”蘇厚幼更是不屑的搖頭。

“也不能這麼說,端平入洛失敗也不能全怪將領,當是情形很複雜,最主要的是朝廷根本就沒準備好,大軍前線打仗,後面糧草運轉不及,再加上蒙古人又掘斷黃河,各種情形都對大軍繼續作戰不利,趙葵才不得不撤軍,其實趙葵打仗還是很厲害的!”範海龍在部隊混過十多年,因此對趙葵的評價還是很中肯。

幾個人七嘴八舌的討論,趙頎聽了幾句之後說:“高掌櫃就是鄞縣人,對鄞縣也肯定很熟,既然有這個提議,其實我們也可以參詳一下,楊公鎮跟鄞縣比起來的確差很多,其實義賣會放在哪裡都無所謂,重要的是能夠籌集到更多的捐款才是目的,而且趙葵自己也和蒙古金國都打過仗,算是一員沙場老將,他肯定更加清楚眼下崇國公在鄂州的狀態,我們去鄞縣募捐,想來他不會找茬子!”

“趙兄這句話說得有理,趙葵不是心眼狹小之輩,當初餘兵部對其非常敬重,就連吉國公孟珙也對其讚賞有加,在朝廷聲望也非常高,若是他知道我們是為了鄂州抗蒙前線捐款,恐怕不僅不會生氣,反而還會大力支持!”範海龍接著趙頎的話頭說。

聽趙頎和範海龍兩人都這樣說,鄭振等人都慎重的表示先去鄞縣打探一下再說,若是能夠拜見趙葵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