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天下追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7章 三個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57章 三個人

三人在徐廣生在省城的房子裡一待就是一週,這一週裡,他們三人都沒有外出,都是在研究各種關於古越國的資料。

尤其是姜龍給他們分發的資訊,他們都一字不落的去研究。

最後,三人得出初步的結論,這一個遺蹟,在東南沿海的一個小縣城境內。

具體位置似乎在一個近海之中,但卻不是一個小島,至於為什麼,他們也不太清楚。

而據資料上顯示,這個古蹟內,似乎埋葬著一個名叫“七閩王”的人。

究竟這七閩王遺址有沒有他們需要的東西,一切都很難說,用姜龍的話說,這遺蹟是古越國範圍內,現在為止發現最大的遺蹟。

如果想要尋找尋龍令的線索,也只有跟隨考古隊去這裡看看。

反正他們這段時間也沒有任何突破,能跟著去看看自然是好的。

十天之後,來自各地的專業考古好手終於都匯聚在省城。

姜龍作為這一次的牽頭人,給連徐銘在內的三十人釋出了戰前動員,並且給那二十四人介紹了徐銘四人。

聽說他們四人都是江湖好手,姜龍更是把四人吹上了天際,讓他們四人都有些不好意思。

姜龍給那二十四人的描述是,洛錦是國內少有的古文字年青一輩專家,而徐銘,則是地質領域的後起之秀。

至於褚成雲,則被姜龍介紹稱為野外生存專家,已經在各種絕境下,都能值得託付的安全行動顧問。

最後到了蒙浩,姜龍甚至開誠佈公的講,蒙浩在風水學的領域算是權威,這一次讓蒙浩加入,正是為了破解“七閩王”古蹟的種種匪夷所思的問題。

一切無法用科學解釋的東西,自然交給神學比較好。

徐銘四人老臉微紅,總算還沒有得意忘形。

不過,在那二十四人眼中,他們四人儼然已經成了世外高人般的存在。

甚至考古隊中有幾名女性,已經面帶桃花,向徐銘三個男性看過來。

當然那絕大多數的男性考古者,也是昂首挺胸,心中激動,能見到洛錦這等美女同行,讓他們覺得是時候表演真正的技術了。

姜龍動員完,又見有幾名不知道姓名的高層出來講話。

這一切都不是徐銘四人關注的重點,最後姜龍告訴他們,所有人還要準備三天,這三天裡,他們要一起開會研究這一次的“七閩王”古蹟內容。

而後勤保障也需要三天建立,包括一些專業的裝置,必須要在三天之內全部給他們配備完備。

三天後,兩輛小巴車駛離省城,前往東南沿海地域。

徐銘所在的這個小巴車上,頓時就熱鬧起來,不時有人起鬨,讓徐銘他們給大夥講講江湖上的一些事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作為半個同行,那些只知道常年在規規矩矩的考古的人,自然很渴望聽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雖然他們也經歷過,但由於種種原因,自然是不能亂說亂講的。

他們知道徐銘四人屬於編外人員,也一定有過很多有趣的經歷,尤其是蒙浩,讓眾人覺得,風水師這行當一定是神秘的職業。

“咳咳,行了,既然大家這麼熱情,我就給大家說兩個小故事。”

終於四人被起鬨的不耐煩,徐銘三人把蒙浩給抬了出來,蒙浩無奈,只能站起,給眾人胡亂吹牛。

“講故事之前,先大概給大家普及一下關於風水的知識,所謂風水呢……”

兩輛中巴車快速的行駛在高速路上,後面的那輛中巴車裡,一片安靜,只有蒙浩一個人在那裡侃侃而談。

他說的一些事情,完全是胡編亂造,徐銘甚至聽得已經睡著。

他們幾人都知道蒙浩說的是一些沒譜的事情,他們和蒙浩待了那麼長時間,對於蒙浩的底細,還是有所瞭解的。

而且,他們遇到的有些東西雖然詭秘,但還不至於邪乎到蒙浩說的那種程度。

可是那些年輕的考古隊員不同,因為他們這一車都算是偏底層的一群人,領隊和幾名專家,都在最前面的那輛小巴車裡。

所以哪怕是他們擁有專業的考古知識,但也被蒙浩說的故事深深震撼。

講到最後,就連蒙浩自己都信了,任由謊言四溢蔓延。

一行人在路上足足走了三天,才終於到達了他們這次要去的的縣城範圍內。

那裡有他們的一個休息點,是他們在這個縣城的一個文物部門專門用來接待他們用的。

這是一個小院,據說距離海岸線不足五公里,所以海風吹來,讓這裡的環境特別愜意。

“徐銘,來,你們四個過來,咱們開個會。”

剛下車,徐銘他們就被一個年紀約莫五十多歲的老者叫去。

這老者叫張明洪,是這一次的領頭人,據姜龍給他們私下說,這人非常厲害,有三十多年的考古經驗。

姜龍的言外之意在明確不過,自然是讓四人一切要小心為上,不能露出馬腳。

參加會議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徐銘他們四人自然是全部到位,倒不是因為他們的地位有多高,而是他們屬於編外人員,有些東西自然是需要多瞭解一些。

而考古隊則是有三人,領隊是這個叫張明洪的老頭,一頭花白的頭髮,帶著一副金絲邊眼鏡,像一個老學究。

第二個人倒是一個年輕人,看起來精神抖擻,並不像是考古行業的。

經過介紹才知道,這年輕人今年只有三十歲,在部隊裡幹過很多年測繪,專業後進了考古隊,專門負責他們的考古測繪工作,據張明洪介紹說他測繪裝置用的非常牛,他的名字叫劉祜。

最後一個人年紀也有五十歲左右,是這一次的副領隊,名叫王士綱,是負責記錄的。

對於考古隊來說,記錄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和他們外出探險不同。

如果沒有記錄,那考古和盜墓就沒有不同了。

這人張的五大三粗,很難讓人把他和文縐縐的記錄工作聯絡在一起,但事實就是這樣,徐銘四人也不由暗自盤算,人不可貌相。

一共七人到了一個早已準備好的會議室,張明洪沒有廢話,直接開始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