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太虛傳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一十四章 草木知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一十四章 草木知恩

“摘桃?”智子有些短路,險些沒跟上吳行風的邏輯思維。

“別想了,離這兒八千里,有一座無名山,此山位於一片湖泊中,只長一種果子,很久之前我就想去,一直抽不出身,今日難得悠閒,帶你去看看!”輕輕在智子腦袋上拍打之後,吳行風朝著東面走去。

“有何神異之處?”智子疑惑。

“桃子都是圓的,偏偏無名山上的卻是扁的。”吳行風解釋。

“就因為它是扁的?”智子歪頭思考。

“上神用來作藥引,普通人吃了延年益壽。”吳行風道。

“大人,你吃了會怎麼樣?”

“滋補陰陽。”

“智子明白了,大人是因為操勞過度,所以要採摘蟠桃補身體。”智子恍然大悟。

“你只說對了一半。”吳行風道。

“只說對一半?”智子繼續歪頭,剛才是往左,這次是往右。

“是的。”吳行風點頭後,就沒了下文,並不解釋。

由於不趕時間,吳行風便沒有施展瞬移之法,而是與智子走在仙山叢林間。天界一重天現在被改名為虛炎大陸,面積很大,但與星雲大陸相比,不過一個零頭。

“大人,這條路為什麼這麼乾淨,連片葉子都沒有!”走在叢林中,一條青石鋪就的羊腸小道,直通深山峽谷,智子的疑問也正是吳行風的疑問。

“這處地界,陰氣過重,陽氣遊走在山道兩側,想必是有人專門為陰魂修的一條小徑。”根據氣息多寡,吳行風對眼下進行了分析。

“那我們豈不是走了死者的路?”智子指著腳下說道。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這是後世某位大儒所言,由此可以分析,路是活人走的,死人走路是不沾地的。之所以不沾地,是因為足下三尺有本元靈氣,人一死,氣就散了,本元靈氣便無法感應到魂魄帶走的少許靈氣。”

給出解釋的同時,吳行風催發靈氣感知路基之下,是否有異常。

“大人的意思是說,人體氣場是由下之上,而不是單一的由內向外?”智子問道。

“可以這麼說,普通人呼吸時所吐出的氣,只依附在他的體表,修煉之人所吐出的氣,可以外放三尺。不論是否煉氣,人體足下湧泉穴,都會與足下三尺靈氣產生氣息交換。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接地氣。

通常情況,人體氣場都是由內而發,但也有由下而發的個別人群。這些人大多是修煉有成,命格屬土之人。”

“大人是說修這條陰路的人,是為了給五行屬土之人提供地氣?”智子皺眉道。

“聰明。但你只看清了表面,而忽略了足下三尺。”雖然在交流,腳步卻沒停,吳行風指了指腳下。

“大人是說有人要利用足下三尺靈氣給陰魂續命?但凡陽人走過,都會被地下三尺藏有的陰屬吸食陽氣?”智子言罷,止步轉身,開始探測地下。

吳行風沒有阻攔,如果沒有猜錯,這下面埋的可能是屍吼。

“這兒沒有,這條路很長,足有一千多裡,一直通往深谷。”智子手指前方,吳行風眼前已經有了一副虛擬影象。

虛擬影象自然是智子利用克拉斯文明的技術,為他營建的場景。

本來只是想帶著智子在仙山裡走一走,沒想到會碰到這等邪門的事,如果不是被他發現,這處詭異的陣法,在運轉千年後,必有死屍吸陽改命,以另一種形態存活世上。

一千裡眨眼即到。

“大人,下面有處地宮,有六具屍體,四女二男。”

現身之後,眼前是一座峽谷凹地,中間微微凸起,兩側低窪,此時已形在淺潭,在淺潭中有金魚六條,左二右四。

峽谷正面,是吳行風與智子站立的羊腸小道,近觀如線,遠觀如舌。

從上空往下看,好似陽人沿著小道走進峽谷密穴。

“四女在右,還是在左?”吳行風正次確認。

“在右。”

“此乃六十四卦中的風地觀,上巽下坤。巽風以八方之氣納於辛,開金門西方,此山坐向西北,刻度在午。坤為土,納乙癸。金門在東南,刻度在巳。”

說到這裡,吳行風左手微抬,掐指念訣,片刻後心中已然明了。心神一動,眼前峽谷臨空拔起,後撤三十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大人,可要開啟地宮?”山體移走,智子立刻進入戰鬥狀態。

“地宮陰氣太重,四女二男生前有帝王血氣,如果沒猜錯,當是天帝的六個子嗣,自知難逃一死,便以陰陽之法,巧設此局。即使是死,依然可以隨風遊歷,眼觀六路。

坐享春風浩蕩,滋生萬物氣象。”吳行風面色凝重,右揮一氣,靈氣倒灌地下,破去承接冥器,斷了供養生機。

“大人是說他們還沒死?”智子上前,在地宮上踩了幾下,可能是測量地宮深度。

“不,他們已經死了,只不過用死來迷惑世人,等待千年後修成屍吼金身,果然天帝的子嗣沒一個是善類,連這種損人利己的法子也想得出。可他們運氣不好,剛好被我碰上,不然,還真的就成了氣候。”吳行風道。

“智子去破壞地宮。”說著就要動手。

“潭水之中有金魚六條,這是他們的元神所化,日夜吸收天地精華,此時已有脫突跡象,你去將兩個潭水打通,它們必死無疑。”

吳行風沒有告訴智子地宮中用來承接冥器的供臺已經被他摧毀,他察覺到天空有一道強大威壓正在逼近,至於是何人,他並不清楚。

“就這麼簡單?”

“若是不死,便是他們命不該絕。”吳行風沒有毀掉地宮,是因為他看到了玄黃氣數,千年之後,天庭會有一場劫難。

劫難之後,如今的天庭才會正式上軌道。

“大人,還去摘桃嗎?”見吳行風呆立半天,智子出言提醒。

“走吧!”

言罷,身後的羊腸小徑塌陷三尺,身形一晃,已到了千里之外。

吳行風剛走,一隻大手從星雲中伸來,托住了一條剛剛突變成金龍的小魚,天空隨即一抖,洞八虛趕來之時,那只大手已經消失不見。

無名山,斜月洞。

此前聽妙隹說過,無名山有桃樹,結果秋實,名曰蟠桃,形如扁月,入口即化,生滋養顏。三月花熟吹不走,七月桃紅映滿天。

此時是農曆亥月,天氣轉涼,秋風打緊,雨露紛飛。

吳行風不確定蟠桃的成熟期有沒有過,不過這種果子世間難有,想必成熟季節與普通的果子並不一樣。

一團迷霧縈繞在湖面上,從外圍看很難發現湖心中還藏有一座小島,現身之時,島上露珠折射,明光潛藏,湖影晃動將十多畝異彩霞光的桃樹襯托的仙氣十足。

“大人,蟠桃樹的樹根為何都裸露在外頭,而不是紮根地下?”智子俯身觀察,做了個奇怪的動作,既然抓了把泥水放入口中。“甜的!”

吳行風笑,此時的智子真有點像良家小姑娘,懵懂而富有朝氣。“通常樹根扎地,入土三分,是植樹立足之根本,也是吸收養分調和中樞的基因所致,但此樹異於他物,其根只在泥土表層粘附,有利於它的行動。”

“大人是說,這種蟠桃樹會自己行走?”智子有些驚訝,在她的資料庫中還沒有關於此類樹種的記載。

“旁邊的斜月洞洞口,像不像一棵傾斜的蟠桃樹?”略一轉身,吳行風手指島中一處山洞。

智子抬頭望去,點頭開口。“洞內有很大空間,根據移動軌跡,這些樹會在太陽落山後進入洞中。大人,這太神奇了。”

“的確神奇,樹會移動,已經匪夷所思,排隊列陣,躲避夜雨寒風,進洞過夜,更是讓人不敢相信。”不僅是智子,吳行風也是大感神奇。

朝著洞中走去,智子隨後跟上。“要摘桃嗎?”

“等會摘,先去洞裡看看。”話落,身已至。

“好像有東西在。”走出沒幾步,智子忽然開口,它在外面時候並沒有檢測到。

“不要驚動它。”吳行風做了個止聲的動作,入洞之後,如淋春霖,暖風拂動,心神舒坦。

“還有二十步......十七步,十六步......十三步......”智子計數之時,吳行風已經看到了洞中角落裡的一棵樹樁。

暖風是從樹樁上散發出的,樹樁已經腐爛,但依然有一抱粗細,高約半丈,體表黝黑發亮,神似一個老嫗。

“大人,她還沒死透。”智子提醒。

“檢測一下此物與外面的桃樹是否屬於一脈。”

智子點頭,一個呼吸後,快速給出答覆。“外面一百零二株桃樹,皆是出自木樁。”

吳行風雖然驚訝,卻也不是特別驚訝。

世間物種,各有其所,草木成精,異於血肉軀體,其難度可想而知,以精元化氣,滋養血脈,傳承萬世,更是難能可貴。

木樁雖死,其形不滅,不但不滅,還用了殘存的一口餘氣滋養洞外一百零二株天靈仙品,救世育人,更是難上加難,品德之高尚,無人可及。

“大人,木樁下面有許多桃核!”經智子提醒,吳行風低頭檢視,果然看到滿地桃核,還有未曾經腐爛的蟠桃。

“母樹滋養一百零二株桃樹,桃樹日出夜伏,用吸收的精華供奉其母,以報答她的養育之恩。木樁下的蟠桃便是桃樹凝結的精元。”吳行風感慨。

草木尚且如此,何況是人。

吳行風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他再一次想到辛望山,是人就有父母,不論是生育之恩,還是養育之恩,都是天底下最大的恩情。

“大人,你怎麼流淚了?”智子拉起裙角,為吳行風去擦眼淚。

“一個人成就再大,若是不能侍奉雙親,為雙親帶來安逸的生活,他的成就便一文不值!哪怕創造了世界,成為萬世之祖,也無法抵消欠下的恩債。沒有父母雙親,就沒有天下萬物!”吳行風走出洞外。

“大人,桃還摘嗎?”

“不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