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七大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二章 降妖烏雞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二章 降妖烏雞國

師徒們在路上,不用半日,早望見城池相近,三藏道:“悟空,前面想必是烏雞國了。”

大聖道:“正是,我們快趕進城幹事。”

師徒進得城來,只見街市上人物齊整,風光鬧熱,早又見鳳閣龍樓,十分壯麗,只見:海外宮樓如上邦,人間歌舞若前唐。花迎寶扇紅雲繞,日照鮮袍翠霧光。孔雀屏開香靄出,珍珠簾卷彩旗張。太平景象真堪賀,靜列多官沒奏章。

三藏下馬道:“徒弟啊,我們就此進朝倒換關文,省得又攏那個衙門費事。”

大聖道:“說得有理,我兄弟們都進去,人多才好說話。”

唐僧道:“都進去,莫要撒村,先行了君臣禮,然後再講。”

大聖道:“行君臣禮,就要下拜呢。”

三藏道:“正是,要行五拜三叩頭的大禮。”

大聖笑道:“師父不濟,若是對他行禮,誠為不智。你且讓我先走到裡邊,自有處置。等他若有言語,讓我對答。我若拜,你們也拜;我若蹲,你們也蹲。”你看那惹禍的猴王,引至朝門,與閣門大使言道:“我等是東土大唐駕下差來上西天拜佛求經者,今到此倒換關文,煩大人轉達,是不誤善果。”

那黃門官即入端門,跪下丹墀啟奏道:“朝門外有五眾僧人,言是東土唐國欽差上西天拜佛求經,今至此倒換關文,不敢擅入,現在門外聽宣。”

那國王正是青獅所變,聞聽即令傳宣。唐僧卻同入朝門裡面,那回生的國主隨行。正行間,忍不住腮邊墮淚,心中暗道:“可憐!我的銅斗兒江山,鐵圍的社稷,誰知被他陰佔了!”

大聖道:“陛下切莫傷感,恐走漏消息。這棍子在我耳朵裡跳呢,如今決要見功,管取打死妖魔,掃蕩邪物,這江山不久就還歸你。”

那君王不敢違言,只得扯衣揩淚,舍死相生,徑來到金鑾殿下。又見那兩班文武,四百朝官,一個個威嚴端肅,像貌軒昂。這行者引唐僧站立在白玉階前,挺身不動,那階下眾官,無不悚懼,道:“這和尚十分愚濁!怎麼見我王便不下拜,亦不開言呼祝?喏也不唱一個,好大膽無禮!”正說著,那青獅開口問道:“那和尚是哪方來的?”

大聖昂然答道:“我是南贍部洲東土大唐國奉欽差前往西域天竺國大雷音寺拜活佛求真經者,今到此方,不敢空度,特來倒換通關文牒。”

青獅聞說,心中作怒道:“你東土便怎麼!我不在你朝進貢,不與你國相通,你怎麼見吾抗禮,不行參拜!”

大聖笑道:“我東土古立天朝,久稱上國,你們乃下土邊邦。自古道,上邦皇帝,為父為君;下邦皇帝,為臣為子。你倒未曾接我,且敢爭我不拜?”

青獅大怒,叫文武官:“拿下這野和尚去!”說聲叫“拿”,你看那多官一齊踴躍。這行者喝了一聲,用手一指,叫:“莫來!”那一指,就使個定身法,眾官皆莫能行動,真個是校尉階前如木偶,將軍殿上似泥人。

青獅見他定住了文武多官,急縱身,跳下龍床,就要來拿。猴王暗喜道:“好!正合老孫之意,這一來就是個生鐵鑄的頭,湯著棍子,也打個窟窿!”正動身,不期旁邊轉出一個救命星來。原來是烏雞國王的太子,急上前扯住那魔王的朝服,跪在面前道:“父王息怒。”青獅問:“孩兒怎麼說?”

太子道:“啟父王得知,三年前聞得人說,有個東土唐朝駕下欽差聖僧往西天拜佛求經,不期今日才來到我邦。父王尊性威烈,若將這和尚拿去斬首,只恐大唐有日得此訊息,必生嗔怒。你想那李世民自稱王位,一統江山,心尚未足,又興過海征伐。若知我王害了他御弟聖僧,一定興兵發馬,來與我王爭敵。奈何兵少將微,那時悔之晚矣。父王依兒所奏,且把那四個和尚,問他個來歷分明,先定他一段不參王駕,然後方可問罪。”原來太子小心,恐怕來傷了唐僧,故意留住妖魔,更不知行者安排著要打。

青獅聞聽信其言,立在龍床前面,大喝一聲道:“那和尚是幾時離了東土?唐王因何事著你求經?”

大聖昂然而答道:“我師父乃唐王御弟,號三藏。因唐王駕下有一丞相,姓魏名徵,奉天條夢斬涇河老龍。大唐王夢遊陰司地府,復得回生之後,大開水陸道場,普度冤魂孽鬼。因我師父敷演經文,廣運慈悲,忽得南海觀世音菩薩指教來西。我師父大發弘願,情欣意美,報國盡忠,蒙唐王賜與文牒。那時正是大唐貞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離了東土,前至兩界山,收了我做大徒弟,姓孫,名悟空行者;又到烏斯國界高家莊,收了二徒弟,姓豬,名悟能八戒;流沙河界,又收了三徒弟,姓沙,名悟淨和尚;前日在敕建寶林寺,又新收個挑擔的行童道人。”

青獅聞聽,見果真是孫悟空保護唐僧西行,自己此時孤身一人,沒法搜檢那唐僧,弄巧計盤詰行者,

怒目問道:“那和尚,你起初時,一個人離東土,又收了四眾,那三僧可讓,這一道難容。那行童定是拐來的。他叫做什麼名字?有度牒是無度牒?拿他上來取供。”

嚇得那皇帝戰戰兢兢道:“師父啊!我卻怎麼供?”

孫大聖拉他一把道:“你莫怕,等我替你供。”好大聖,趨步上前,對著青獅厲聲高叫道:“陛下,這老道是一個瘖瘂之人,卻又有些耳聾。只因他年幼間曾走過西天,認得道路,他的一節起落根本,我都知曉,望陛下寬恕,待我替他供吧。”

青獅道:“趁早實實的替他供來,免得取罪。”

大聖道:“供罪行童年且邁,痴聾瘖瘂傢俬壞。祖居原是此間人,五載之前遭破敗。天無雨,民幹壞,君王黎庶都戒齋。焚香沐浴告天公,萬里全無雲靉靆。百姓饑荒若倒懸,鍾南忽降全真怪。呼風喚雨顯神通,然後暗將他命害。推下花園水井中,陰侵龍位人難解。幸吾來,功果大,起死回生無掛礙。情願皈依作行童,與僧同去朝西界。假變君王是道人,道人轉是真王代。”

青獅在金鑾殿上,聞聽這一篇言語,嚇得他心頭撞小鹿,面上起紅雲,急忙抽身就要走路,奈何手內無一兵器,轉回頭,只見一個鎮殿將軍,腰挎一口寶刀,被孫悟空使了定身法,直挺挺如痴如瘂,立在那裡,他近前,奪了這寶刀,就駕雲頭望空而去。氣得沙和尚爆躁如雷,豬八戒高聲喊叫,埋怨行者是一個急猴子:“你就慢說些兒,卻不穩住他了?如今他駕雲逃走,卻往何處追尋?”

大聖笑道:“兄弟們且莫亂嚷。我等叫那太子下來拜父,嬪後出來拜夫。”卻又念個咒語,解了定身法,“叫那多官甦醒回來拜君,方知是真實皇帝,教訴前情,才見分曉,我再去尋他。好大聖,吩咐八戒、沙僧:“好生保護他君臣父子嬪後與我師父!”只聽說聲去,就不見形影。他原來跳在九霄雲裡,睜眼四望,看那青獅行蹤呢。只見那青獅果逃了性命,徑往東北上走。大聖趕得將近,喝道:“那怪物,哪裡去!老孫來了!”

青獅急回頭,掣出寶刀,高叫道:“孫行者,你好無賴!我來佔別人的帝位,與你無干,你怎麼來抱不平,洩漏我的機密!”

大聖呵呵笑道:“我把你大膽的潑怪!皇帝又許你做?你既知我是老孫,就該遠遁;怎麼還刁難我師父,要取什麼供狀!適才那供狀是也不是?你不要走!好漢吃我老孫這一棒!” 青獅側身躲過,掣寶刀劈面相還。他兩個搭上手,這一場好殺,真是:猴王猛,獅王強,刀迎棒架敢相當。一天雲霧迷三界,只為當朝立帝王。他兩個戰經數合,那青獅抵不住猴王,急回頭復從舊路跳入城裡,闖在白玉階前兩班文武叢中,搖身一變,即變得與唐三藏一般模樣,並攙手,立在階前。

這大聖趕上,就欲舉棒來打,青獅道:“徒弟莫打,是我!”急掣棒要打那個唐僧,卻又道:“徒弟莫打,是我!”一樣兩個唐僧,實難辨認。

大聖心中暗道:“倘若一棒打死妖怪變的唐僧,這個也成了功果;假若一棒打死我的真實師父,卻怎麼好!”只得停手,叫八戒、沙僧問道:“果然哪一個是怪,哪一個是我的師父?你指與我,我好打他。”

八戒道:“你在半空中相打相嚷,我瞥瞥眼就見兩個師父,也不知誰真誰假。”

大聖聞聽,捻訣念聲咒語,叫那護法諸天、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駕伽藍、當坊土地、本境山神道:“老孫至此降妖,妖魔變作我師父,氣體相同,實難辨認。你們暗中知會者,請師父上殿,讓我擒魔。”原來那妖怪善騰雲霧,聽得行者言語,急撒手跳上金鑾寶殿。這行者舉起棒望唐僧就打。可憐!若不是喚那幾位神來,這一下,就是二千個唐僧,也打為肉醬!多虧眾神架住鐵棒道:“大聖,那怪會騰雲,先上殿去了。”行者趕上殿,他又跳將下來扯住唐僧,在人叢裡又混了一混,依然難認。

大聖心中不快,又見那八戒在旁冷笑,大聖大怒道:“你這夯貨怎的?如今有兩個師父,你有得叫,有得應,有得服侍呢,你這般歡喜得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八戒笑道:“哥啊,說我呆,你比我又呆呢!師父既不認得,何勞費力?你且忍些頭疼,叫我師父念念那咒語,我與沙僧各攙一個聽著。若不會念的,必是妖怪,有何難?”

大聖道:“兄弟,虧你也,正是,那咒語只有三人記得。原是我佛如來心苗上所發,傳與觀世音菩薩,菩薩又傳與我師父,便再沒人知道。也罷,師父,念念。”真個那唐僧就念起來。那青獅怎麼知得,口裡胡哼亂哼。八戒道:“這哼的卻是妖怪了!”他放了手,舉鈀就築。

青獅縱身跳起,踏著雲頭便走。好八戒,喝一聲,也駕雲頭趕上,慌得那沙和尚丟了唐僧,也掣出寶杖來打,唐僧才停了咒語。

孫大聖忍著頭疼

,揝著鐵棒,趕在空中。呀!這一場,三個狠和尚,圍住一個青獅精。青獅被八戒沙僧使釘鈀寶杖左右攻住了,大聖笑道:“我要再去,當面打他,他卻有些怕我,只恐他又走了。等我老孫跳高些,與他個搗蒜打,結果了他吧。”

這大聖縱祥光,起在九霄,正欲下個切手,只見那東北上,一朵彩雲裡面,厲聲叫道:“孫悟空,且休下手!”行者回頭看處,原來文殊菩薩,急收棒,上前施禮道:“菩薩,哪裡去?”

文殊道:“我來替你收這個妖怪的。”

大聖謝道:“累煩了。”那菩薩袖中取出照妖鏡,照住了那怪的原身。行者才招呼八戒、沙僧齊來見了菩薩。卻將鏡子裡看處,那青獅生得好不兇惡:眼似琉璃盞,頭若煉炒缸。渾身三伏靛,四爪九秋霜。搭拉兩個耳,一尾掃帚長。青毛生銳氣,紅眼放金光。匾牙排玉板,圓須挺硬槍。鏡裡觀真象,原是文殊一個獅猁王。

大聖道:“菩薩,這是你座下的一個青毛獅子,卻怎麼走來成精,你就不收服他?”

菩薩道:“悟空,他不曾走,他是佛旨差來的。”

大聖道:“這畜類成精,侵奪帝位,還奉佛旨差來。似老孫保唐僧受苦,就該領幾道敕書!”

菩薩道:“你不知道;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佛差我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因是不可原身相見,變做一種凡僧,問他化些齋供。被吾幾句言語相難,他不識我是個好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虧六甲金身救我歸西,奏與如來、如來將此怪令到此處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報吾三日水災之恨。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得你們來此,成了功績。”

大聖道:“你雖報了什麼一飲一啄的私仇,但那怪物不知害了多少人了。”

菩薩道:“也不曾害人,自他到後,這三年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何害人之有?”

大聖道:“固然如此,但只三宮娘娘,與他同眠同起,點汙了她的身體,壞了多少綱常倫理,還叫做不曾害人?”

菩薩道:“點汙她不得,他是個騸了的獅子。”

八戒聞聽,走上近前,就摸了一把,笑道:“這妖精真個是糟鼻子不吃酒——枉擔其名了!”

大聖道:“既是如此,收了去吧。若不是菩薩親自來,決不饒他性命。”

那菩薩卻念個咒,喝道:“畜生,還不皈正,更待何時!” 青獅才現了原身。菩薩放蓮花罩定妖魔,坐在背上,踏祥光辭了行者。徑轉五臺山去,寶蓮座下聽經。

那孫大聖兄弟三人,按下雲頭,徑至朝內,只見那君臣儲後,幾班兒拜接謝恩。行者將菩薩降魔收怪的那一節,陳訴與他君臣聽了,一個個頂禮不盡。正都在賀喜之間,又聽得黃門官來奏:“主公,外面又有四個和尚來了。”八戒慌了道:“哥哥,莫是妖精弄法,假捏文殊菩薩哄了我等,卻又變作和尚,來與我們鬥智呢?”

大聖道:“豈有此理!”即命宣進來看。眾文武傳令,著他進來。行者看時,原來是那寶林寺僧人,捧著那沖天冠、碧玉帶、赭黃袍、無憂履進來了。

行者大喜道:“來得好!來得好!”且教道人過來,摘下包巾,戴上沖天冠;脫了布衣,穿上赭黃袍;解了絛子,系上碧玉帶;褪了僧鞋,登上無憂履。叫太子拿出白玉圭來,給他執在手裡,早請上殿稱孤,正是自古道:“朝廷不可一日無君。”

那皇帝哪裡肯坐,哭啼啼跪在階心道:“我已死三年,今蒙師父救我回生,怎麼又敢妄自稱尊?請那一位師父為君,我情願領妻子城外為民足矣。”那三藏哪裡肯受,一心只是要拜佛求經。又請行者,大聖笑道:“不瞞列位說,老孫若肯做皇帝,天下萬國九州皇帝,都做遍了。只是我們做慣了和尚,是這般懶散。若做了皇帝,就要留頭長髮,黃昏不睡,五鼓不眠,聽有邊報,心神不安;見有災荒,憂愁無奈。我們怎麼弄得慣?你還做你的皇帝,我還做我的和尚,修功行去。”

那國王苦讓不過,只得上了寶殿,南面稱孤,大赦天下,封贈了寶林寺僧人回去。卻才開東閣,筵宴唐僧,一壁廂傳旨宣召丹青,寫下唐師徒四位喜容,供養在金鑾殿上。

師徒們安了邦國,不肯久停,欲辭王駕投西。那皇帝與三宮妃後、太子諸臣,將鎮國的寶貝,金銀緞帛,獻與師父酬恩。那三藏分毫不受,只是倒換關文,催悟空等背馬早行。那國王很不過意,擺整朝鑾駕請唐僧上坐,著兩班文武引導,他與三宮妃後並太子一家兒,捧轂推輪,送出城廓,卻才下龍輦,與眾相別。

國王道:“師父啊,到西天經回之日,是必還到寡人界內一顧。”

三藏道:“弟子領命。”那皇帝閣淚汪汪,遂與眾臣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