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執宰大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1章 正旦大朝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41章 正旦大朝會

剛剛結束了狂歡,未央在兩位妻子的幫助下,穿上了朝服。

既然過了三十,自然就是初一了,初一這一天,是大朝會,還有個名頭,叫做“正旦大朝會”。

朝廷要舉行百官朝賀天子、內外命婦朝賀皇后的禮儀活動,太子、親王以及他們的妃子也要分別向皇帝、太后進行朝賀,同時,太子亦要接受百官的朝賀。在地方上,有“天下大小衙門拜闕”的禮儀,即正旦當天,除京官之外,全國各種大小衙門官府的官員身著官服,前往所在衙門舉行“望闕遙賀”之禮。官員們舞蹈山呼,行十四拜禮,在口頭上遙向天子拜賀新歲。各地的藩王也要行“望闕慶祝”之禮。朝廷和地方的官員們在朝賀、望闕禮結束之後,彼此之間也互相往來,行“拜年”禮儀

大宋並未立太子,所以沒有太子這一項,但是該有的禮儀,一點都不缺。

未央一家老連襁褓裡的未瑲,都帶來了,坐著一輛巨大的馬車,馬車裡暖烘烘的,向著皇宮而去。

大宋的官員一直都是很悠閒的,就算是建國之初也是一樣,就算是在州縣中做著親民官,也能找到與親友出外飲宴的餘暇。而相比起他們用在一些喜聞樂見的消遣上的時間,他們放在公務上的精力就未免太少了一點。

不過到了朝官一級,又是身在京城,那麼很多官員三更天就要起床趕去上朝。尤其是冬天,一邊懷念著被窩中的溫暖,一邊還要冒著刺骨的寒風敢去宮廷,這份痛苦讓許多官員都怨聲載道。

幸好禮儀性質的每日常朝,連天子都懶得出現,只讓宰相押班。有時候甚至連宰相都不出面,過去曾有幾次惹來了御史的n。至於普通朝官,如果手上有實職,就可以不參加,沒有實職的,也能隔三差五的請個假。

不過到了每隔五日的常參,以及朔望之日,或是正旦等大朝會的日子,那就怎麼也躲不了了。比如葉塵這樣子的。

正旦大朝,在京朝官皆得與會,文官武官加起來也有上千人。還有帶著少部分有顯赫官職或者爵位的開國功臣及皇親國戚,都是有資格且必須參加朝會。

半夜三更的京城道路上,全都是向著宣德門而去的隊伍。

未央從家中出來,一路上不知見到了多少要參加正旦大朝會的官員,上了大路之後,匯聚起來的浩浩蕩蕩,讓人不禁驚訝,京城之中哪裡來的這麼多官?

這時候還是午夜,可見大家對這次正旦大朝會,是如何的正式,就連未央這個懶散之人,覺都不睡就來了,就知道有多重要。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也是未央第一次,實際意義上參加的大朝會,自然馬虎不得,蘇娘與蔓菁,已經給他檢查了好幾遍,就怕出什麼紕漏,至於她們倆,如今也是朝廷命婦。

宋代有國太夫人、國夫人、郡太夫人、郡夫人、郡太君、郡君、縣太君、縣君、孺人等以上,母加“太”字。

蘇娘是郡君,蔓菁是縣君,雖然看似在最低端,但是大宋命婦並不多,就算是宗室之中,也只有區區幾位親王的正室夫人,得了封賞,至於大臣,那就更少了,一般都是對朝廷有大貢獻,或者位列宰執,再或者皇帝開心了,封賞一番。

未家一門兩命婦,堪稱榮耀,所以蘇娘與蔓菁很是得意,姐妹聯手,別的命婦想要欺負他們,都要斟酌一二。

到了宮門,夫妻分別,未央去大慶殿朝拜,蘇娘與蔓菁則是去皇后娘娘的宮n拜。

大宋的大朝會,是大朝會發展史上及其重要的時期,一方面它是對大朝會進一步發展完善的時期,從舉行地點、儀仗、輿服到禮儀程式都作了更為細緻的規範另一方面它又是大朝會走向衰落的一個時期,其舉行次數遠少於漢唐。宋代大朝會在發展中還產生了不同於前代的新特點,對宋代的禮制和政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正旦大朝會,車駕坐大慶殿,有介冑長大人四人立於殿角,謂之鎮殿將軍。

國朝鎮殿將軍,募選身軀長大異常者充。

今年的鎮殿將軍,是王凱,這傢伙身材修長,這些年竟然又長了不少,穿著一身金光閃閃的鎧甲,威風凜凜的站在門口,目不斜視。

未央撇了撇從身邊陸續經過的異國使者,心中冷笑,大宋與遼國建立邦交關係,每年元旦舊制時的稱呼,兩國都要互派“賀正旦使”,入朝相賀。至於西夏、高麗、交趾、回紇、于闐、真臘、大理、三佛齊等屬國,此時也都派遣了使臣來到開封,祝賀大宋元旦。

在大朝會上拜賀皇帝之後,這些使臣被安排到使館休息,正月初二在各使館賜國宴第三日,請到玉津園參加禮儀性的射箭比賽,朝廷會選出能射武臣伴射,在射箭比賽中表現出色的伴射武臣,不但可以得到皇帝的豐厚賞賜。

最為重要的事情是,京師市井兒遮路爭獻口號,觀者如堵,熱情絲毫不減今日的粉絲們對待為國爭光的體育明星。

未央站在那裡,自然有很多人前來寒暄,大家閒談之餘,原本在頭正上空的天狼星漸漸西斜,宮中鐘鼓忽而齊鳴,大慶殿吱呀呀的開啟了,還在說著話的一眾朝臣,也收起了寒暄,漸漸匯入大慶殿之中。

正旦大朝會上的一整套流程當然不會有任n意,由百官之首首相文彥博統領整套儀式。

先是朝臣拜舞於庭,而後外國的使臣上殿。

到了最後,便是天子賜宴,基本上也沒得吃,群臣奉酒為天子、為大宋恭賀。

總計大約四個時辰的樣子,今年的例行公事宣告結束,群臣中沒有差事在身的就可以回家了,但皇帝和一些文武重臣還有得忙。

目前沒有任何意外和驚喜,大朝會就這麼結束。

百官自高至低卷班而出,到了文德門外,各自返回公廳,只有兩府宰執,主管財計的三司使,以及內制翰林學士和外製中書舍人中,帶了知制誥頭銜的兩制官留了下來,向皇城後邊的崇政殿走去。

大慶殿非隆重大典不可輕用,尋常時候上朝,崇政殿才是正地,當然更多的時候,是在趙禎的御書房。

正旦大朝會,僅是禮儀性質的朝會,四五百人聚於外朝大慶殿中,又能討論起什麼政事?真正處理國家政務的地方,是平日裡只有宰執和一些重要朝臣參加,舉行常起居的內朝垂拱殿,以及朝會結束後,天子閱事之所的崇政殿。

人群之中,遼國的使臣蕭惠,還有西夏的使臣沒藏訛龐兩人面色難看無比。

蕭惠和沒藏訛龐是第一次來到大宋,來到開封城,一路過來,他也為大宋的富庶和百姓安寧感到驚歎,同時也見識了大宋京師的宏偉繁華和皇城的富麗堂皇,感覺兩國確實遠無法與其相比。

但那又怎麼樣呢?大宋再強大,宋帝再厲害,還能擋住百萬鐵騎不成?

當然,這是沒藏訛龐的想法,蕭惠一想到那個入魔似神的未央,以及強大的趙禎,膽氣未免弱了三分。

所以強大的遼國使臣蕭惠,這一次前來,帶了無數的金銀珠寶,說了無數的好話,期盼著兩國能建立友好的外交關係。

蕭惠與沒藏訛龐是老相識,兩人交手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彼此知根知底的,一個眼神交匯,兩人輕輕點了點頭,彼此知道是什麼意思。

崇政殿內,以文彥博為首的重臣們排排坐,坐在龍椅上的趙禎,面色淡然。

過了年,就是慶曆年了,今天是慶曆年的第一天,自然有很多事情要做。

比如接下來如何變法,比如對待別國的態度,再比幾條直道與鐵軌的修築,都是重中之重。

天剛矇矇亮,既然要議事,自然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搞定的,趙禎讓御膳房弄了些粥、包子、饅頭、油條、小菜之類的,大家先墊了墊肚子。

未央嚼著包子,知道今天的事情,估計會很長,不過沒關係,做事情嘛,只想不做,終究是做不成的,只要大家願意動手去做,就有機會把事情做好。

實幹總比空想來的好,不是嗎?

不過總有一些心不甘情不願的人,打算攪局,至於藉口未央都幫他們想好了,無外乎又是與民休息啦,敬天修德啦之類的。

未央在群臣之中不停的掃視,面色冷然。

文彥博與他在做同樣的事情,所以兩人的目光,不可避免的撞在了一起。

“這只小狐狸!”文彥博心中暗罵。

“這只老狐狸!”未央心中snn。

朝堂上最頂尖的兩隻狐狸,在一瞬間,想到了一起,一道目光掃了過來,兩人看去,只見賈昌朝一臉的愕然。

三隻狐狸同時默契的暗自痛罵,面上不動聲色,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算是心照不宣了。

短短的時間內,三人做了一個改變世界的決定。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