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執宰大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1章 大師風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61章 大師風範

“老爺子此言差矣,此乃天下難得之物,又怎麼算是俗物?若是俗物,就讓小子沉迷其中吧!老爺子德高望重,萬萬不可被俗物迷了心智。”

戚経氣的牙癢癢,怒道:“老頭子都七十五歲了,已經到了不逾矩的年紀,些許俗物算得了什麼,你這小子,小小年紀,就如此沉迷,大好的前途,豈不是耽擱了。”

未央笑吟吟的道:“老爺子,年紀大了就該清心寡慾,爭取多活幾年,這大好河山,若是仙去了,豈不是痛哉惜哉!”

“臭小子!真當老頭子拿你沒辦法!”戚経鬆開了匣子,指著宋祁道:“去給我調一隊衙役來,把這小子拿下,我書房裡的東西,送你一件。”

宋祁翻了個白眼,神仙打架,煩人遭殃,你們一個是德高望重的大儒,一個是位高權重的俊傑,拿自己作伐,算個什麼意思,他當即眼觀鼻鼻觀心,就當沒聽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未央依舊笑容滿面,神清氣爽,覺得差不多了,便笑道:“老爺子,些許俗物,就算是送您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小子就想進應天書院一觀而已。”

戚経猶豫了一下,斷然道:“不成!雖然不知道你小子是什麼來頭,但是老頭子覺得你小子肯定不懷好意,書院的學子們,都是老實孩子,可不是你的對手。”

未央頓時不忿道:“這話就傷人了,小子雖然不是什麼知名人物,但是也絕非無賴之輩,不過是進書院遊覽一番,交流一下學問,又有何不可?

當初戚同文先生博延眾生,講習甚盛,是何等胸懷,今日應天書院,為何連一青衣士子都容不下了?豈不是違背了戚同文先生的初衷?”

戚経詭異的看了未央一眼,嘿嘿一笑道:“當真要進?”

“自然要進。”

“那好,你把茶葉先給我,我帶你們進去看看就是。”

這下子輪到未央猶豫了,這老頭做事不按常理出牌,誰知道又整什麼么蛾子。

“先生說話算話?”

“絕無虛言。”

未央咂摸了一下嘴巴,把匣子遞給了戚経,感慨道:“先生,此茶乃是大紅袍,天下最頂尖的茶,沒有之一,世間僅存三株,絕無僅有。”

戚経一驚,他知道這是好茶,沒想到竟然如此珍惜,他一把接了過來,歡喜無限。

“如此珍品,自當慢慢品嚐。”

說完,老頭抱著匣子就往書院走,未央趕緊領著未珩與趙曦跟上,至於宋祁,一是垂涎大紅袍,二是不敢離去,沒奈何,只得跟在幾個人屁股後面。

進了書院,未央才發現,這座書院,並沒有他想象之中的那般龐大,反而很甚至不足暨行書院的十分之一,那倒也是,暨行書院龐大無比,就算是在後世,也能算得上數一數二,又是未央傾盡全力打造而成,自然不是應天書院這等書院所能比擬的。

但是應天書院之中,卻又一種濃厚的學術氣氛,讓未央很是舒服,這是書院的氣質,也是書院的底蘊,更是書院的驕傲。

暨行書院與應天書院不同,暨行書院開拓進取,玩的是進取之道,論及學術方面,不及應天書院遠矣。

慶曆年三年,擔任宋廷參知政事的范仲淹提出“精貢舉、擇官長”等十項改革主張,取胡瑗蘇湖教法改革當時教育系統,當時應天府已升格為南京國子監,先行實施改革,一改當時崇尚辭賦的浮淺學風,重經義、重時務、重實際。

范仲淹執教應天府書院時,經常教導學生要“從德”,而不能僅以科舉仕進作為求學的最終目的。在他提出的“為學之序”中,學、問、思、辨四者也是最後落實到“行”上。後人立有宋範文正公講院碑記,建藏書樓,回顧范仲淹的講學生涯。

在范仲淹主講該書院的過程中,率先明確了具有時代意義的匡扶“道統”的書院教育宗旨,並以此確立了培養“以天下為己任”之士大夫的新型人才培育模式,由此推動了宋初學術、書院學風朝經世致用方面的轉變;後來又透過“慶曆興學”的若干措施,肯定、鼓勵了這些成就,進一步推動了北宋書院的發展,明確了學術、大師在書院中的重要作用和歷史地位。

先後有主盟北宋文壇的戚同文、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曾鞏、畢士安、王洙等人,“宋初三先生”之中的孫復、石介二人,“雙狀元兄弟”宋庠、宋祁,“北宋五子”之一的張載等,皆畢業於應天府書院。撇開論資排輩,單就開學術風氣之先及薦拔人才而論,范仲淹的宋學開山地位也是當之無愧的。

只是如今老範被未央弄去了蓬萊,作為鎮山之寶,還有歐陽修、曾鞏等人,都被未央蒐羅了去,應天書院不復歷史上的榮耀,但是也不容小覷。

看了一圈,未央就沒了興趣,應天書院雖然卓爾不群,在當世堪稱一流,但是不出數年,若是不進行改革的話,就不會再是暨行書院的對手,這是必然的事情。

開拓進取與墨守成規,誰勝誰負,歷史早有定論。

未央來應天書院的主要目的,不過是情節作祟,他早就想見識一下大宋文脈風華,自然不想錯過應天書院,如今一看,不過了了,也就沒了興趣。

不過對於老頭戚経,未央的興趣更濃厚了。

戚経不是書院的山長,書院的山長,未央也不知道是哪位大儒,但是老頭子在書院橫行無忌,所有人見了他,都執禮甚恭,這就大不同了。

要知道,就算是戚同文的兒子,沒有本事,也不會讓人尊重多少。

在這個文人相輕的年代,出身這種東西,一直都不是最重要的,打鐵還要自身硬,老頭子要是沒有本事,別人不會這麼尊重他。

未央所見,這老頭子在書院,似乎是一種超然的地位,這是他自身使然,與他在一起,未央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孺慕之感,就算是在范仲淹身上,未央都不曾感受到。

或許這就是大師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