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文藝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娛樂片的春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五十七章 娛樂片的春天

二月底,林子軒和馮曉剛參加了總局舉行的一場座談會。

這種座談會很常見,也叫做吹風會,如果總局想要傳遞某種資訊或者就某個問題發表看法就會召集影視行業的相關人員開會。

在聽取圈內人意見的同時,也把總局的意思傳達下去。

這次座談會的主要議題是娛樂電影的發展方向,這和《甲方乙方》取得國產電影年度票房冠軍分不開,也和好萊塢娛樂大片進入國內有關。

以前華國的主流電影有兩類,一個是主旋律電影,還有就是藝術電影。

總局作為國家部門,注重電影的宣傳和教育作用,支援弘揚愛國精神,宣傳國家大政方針的主旋律電影,這是華國電影的大方向,不容動搖。

國內各大藝術院校傾向於歐洲藝術電影,從電影學院畢業的導演大都是以拍攝藝術片為主,他們覺得藝術片才是電影的主流。

一直以來,主旋律電影和藝術電影長期霸佔著國內的院線。

娛樂電影只能在夾縫中生存,既得不到總局的支援,也不受學院派的待見,他們都是用漠視或者傲慢的態度來看待娛樂片。

總局的態度好一點,認為娛樂片是電影市場的有益補充,寓教於樂,把娛樂片定位在輔助的位置上,既不會大力扶植,也不會全盤否定。

學院派就不同了,他們覺得娛樂片毫無藝術性可言,拍出來沒什麼意義。

這種觀念隨著社會的發展,香江和好萊塢娛樂電影進入國內,有所鬆動,但對娛樂電影的偏見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化解的。

或者說藝術電影和娛樂電影本身就存在著矛盾,很難統一。

在過去的一年,《亡命天涯》給國內的電影市場投下了一顆炮彈,一個星期的票房就高達2500萬,這還是在各種強烈抵制的前提下。

總局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那就是怎麼來平衡好萊塢大片給國產電影帶來的壓力,否則以後好萊塢大片會在國內的電影市場所向無敵。

這時候,《甲方乙方》放映五十天拿到了2100萬的票房。

看起來和好萊塢大片差距很大,可《甲方乙方》的投資不到三百萬人民幣,而《亡命天涯》的投資卻超過了四千萬美金。

《甲方乙方》的成功讓總局看到了低成本的國產電影也能拉動低迷的電影票房,他們認為是時候要扶植國內的娛樂電影了。

在主旋律電影和藝術電影之外,也要加大娛樂電影的生存空間。

這次座談會總局表明了對拍攝娛樂性較強的影片的態度。

一個是熱情歡迎,二是認真研究娛樂片的創作規律,三是積極引導,努力提高此類影片的藝術質量,以贏得更多的觀眾。

最後希望電影行業的同志要加強各類片種的觀賞性、娛樂性,為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文化娛樂和審美需求,實現電影的多元化功能而努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就是定調子了,以後娛樂電影在拍攝和發行上會受到總局的優待。

國產電影行業從主旋律電影和藝術電影的雙雄爭霸格局變成了三足鼎立,娛樂電影獲得了蓬勃發展的機遇。

在座談會上,有不少人反對,認為娛樂電影有武打、兇殺、情色等情節,容易對觀眾造成不良的影響,應該加以限制,不能為了票房而破壞社會風氣。

《甲方乙方》同樣受到抨擊,在學院派眼裡,這部電影從故事情節到結構,再到鏡頭語言都有問題,他們分析的頭頭是道。

總之就是一句話,沒有藝術性。

林子軒對此相當無語。

我們本來拍的就是娛樂片,你非要在娛樂片裡找藝術性,這不是沒事找事麼?

雖然反對的人很多,但總局已經下定了決心,一個是考慮到國內低迷的票房,還有就是應對好萊塢大片的來襲。

去年的《亡命天涯》只是試水,今年才是開始。

十部大片,不說每一部都票房破億,只要有一大半超過五千萬,對國產電影的打擊就相當致命了,現在看來,扶植國內的娛樂片來抗衡好萊塢大片或許是一條出路。

座談會結束之後,華國的《當代電影》雜誌領會了座談會的精神,在最新一期的雜誌上掀起了一場娛樂片討論的熱潮。

名字就叫做《對話:娛樂片》。

雜誌社邀請了國內的電影理論家和電影導演來談談對娛樂片的看法和娛樂片的走向,其中就包括了馮曉剛,怎麼說馮曉剛的電影剛剛拿到了國內的票房冠軍。

馮曉剛寫了自己對於娛樂片的認知。

一個是娛樂片要符合國內的國情,不能照搬香江和國外的套路,不能國外拍妻子被謀殺,丈夫孤身逃亡,查明真相,你也這麼拍。

首先審查就過不了,好萊塢的個人英雄主義在華國行不通,不符合咱們的價值觀。

還有娛樂片並不一定非要驚險刺激,也可以拍攝貼近生活的題材。

再者說,娛樂片也能宣傳正能量,迎合市場不意味著一定要低俗,老百姓有自己的判斷標準,低俗的娛樂片不是好的娛樂片。

“馮哥,有沒有點揚眉吐氣的意思?”林子軒調侃道。

“人家雜誌就是客氣一下,請我提了幾點意見,成功一次是運氣,成功兩次才是實力。”馮曉剛謙虛道,“要是下一部片子拍砸了,肯定又要被罵了。”

“罵著罵著就習慣了,不管怎麼說,娛樂片的春天要來了。”林子軒斷言道。

“所以說咱們趕上了好時候,擱在以前,拍娛樂片的導演出去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拍了什麼片子,怕被同行瞧不起。”馮曉剛嘆息道。

在這次關於娛樂片的討論中,一向注重藝術片研究的京城電影學院和京城青年電影制片廠聯合組織了一次研討會。

研討會的議題是“把娛樂片拍的更藝術”。

這次研討會的組織者和發起人正是京城電影學院導演系的系主任和京城青年電影制片廠的廠長鄭洞添,他認為電影學院的師生應該認真研究娛樂片的創作規律。

改變目前娛樂片低俗不堪的現狀,把娛樂片拍的更為藝術。

這標誌著娛樂片開始被學院派所接納。

雖然這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總是一種改變,有改變才有希望,以後電影學院也會培養出娛樂片的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