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文藝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一章 影響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零一章 影響力

現在的通訊發達,這邊頒獎典禮剛結束,記者就把訊息傳回了國內。

國內的新聞媒體在報道的時候會主動的規避田狀狀,倒不是不能報道,而是不能把田狀狀和導演聯絡到一起。

他們擬定的報道重點放在俞菲鴻身上,還有記者去採訪了鄭洞添,田狀狀只是一筆帶過。

不管外媒怎麼稱讚田狀狀,在國內只能這麼來,畢竟鄭洞添才是《小城之春》的掛名導演,這個不能弄錯了。

這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在威尼斯記者圍著田狀狀採訪,在國內的新聞上田狀狀成了一個路人。

由於時差的關係,國內的新聞報道不可能那麼及時,比如早報只能是早上發行,晚報則是晚上發行,都有時間限制。

就算是電視臺也要蒐集資料,製作成新聞報道,在節目中播出。

誰都沒有想到,國內第一個報道《小城之春》獲獎訊息的是一家電影網站,叫做時光網。

此時還沒有太多人察覺到網路在傳播訊息上的及時性,能夠第一時間把接收到的訊息放到網上,比傳統媒體更快更及時。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那些正在瀏覽時光網的網友突然看到網站上釋出的訊息,《小城之春》拿到了金獅獎。

內容特別的詳細,包括頒獎的細節,記者的採訪和各種花絮故事等等。

能不詳細麼,於東在酒店打電話一句句說的,只是暫時沒辦法傳圖片回去,要等回國後才能把全部資料放到網上。

這是林子軒的一次嘗試,能夠提升時光網的知名度。

隨著大家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誰能最快最準確的把資訊釋出出去,誰就能得到關注。

威尼斯電影節,眾人參加了組委會主辦的晚宴,這是一場交流酒會,讓各國的電影人在一起交朋友,談合作。

“林總,謝謝。”俞菲鴻鄭重道。

在獲獎感言裡,俞菲鴻沒有對林子軒單獨感謝,現在她這麼說來表達自己的謝意。

拿了這個最佳女主角,不僅是一種榮譽,也不僅意味著她的片酬要漲了,而是一條通往成功的路徑,一個國際化的舞臺。

以前有大製作,導演根本不會想到俞菲鴻。

一個是對你不熟悉,不知道你是誰,你沒有代表作,不清楚你的演技怎麼樣,再說你在國際影壇沒有影響力,大製作都是瞄準國際電影市場的。

現在有了《小城之春》和這個獎,導演就有了直觀的印象,覺得可以讓你來試試。

這就是機會,非常的現實。

鞏莉能夠獲得第五代導演的青睞,就是因為她有代表作,在國際上拿過獎。

“這是你應得的,以後會有更多的機會,更大的舞臺。”林子軒鼓勵道。

林子軒一向不會虧待自己人,他會為公司的演員提供機會和舞臺。

在酒會的另一邊,徐晶蕾和林曉玲正在品嚐著義大利當地的食物,她們兩人來威尼斯電影節更多的是見識一下。

“別著急,你以後也有機會拿獎。”林曉玲寬慰道。

俞菲鴻拿獎對同樣是演員的徐晶蕾有一定的衝擊,作為女演員,拿獎表示獲得肯定。

“我急什麼啊,我還等著你捧紅我呢。”徐晶蕾說笑道。

“行吧,我拍部片子,咱倆一塊拿獎。”林曉玲承諾道,“不過得找個好題材,咱倆琢磨琢磨,現在國外的電影節什麼題材容易獲獎,我這幾天看了幾部外國片子,都太沉悶了,一點意思都沒有,我還是想拍個有意思的。”

“你慢慢想,我在精神上支援你。”徐晶蕾點頭道。

“你別那麼懶啊,你跟著我學學,以後可以自己當導演,像姜哥那樣。”林曉玲鼓動道。

這句話倒是讓徐晶蕾頗為心動,相對於演戲,她對導演這個工作有不小的興趣,能拍自己想拍的片子,那種感覺應該很不錯。

林子軒和北野武聊了幾句,兩部亞洲電影一起拿到金獅獎,雙方聊聊天很正常。

北野武不光是個導演那麼簡單,他有自己的電影公司,叫做北野事務所,不僅投資自己拍攝的電影,還會資助日本的年輕導演從事電影工作。

雖說和日本那些大型的電影公司沒法相比,卻有著自己的特色。

所以,北野武還扮演著投資人的角色。

林子軒除了是電影公司的老闆,還是劇本編劇和作家,《活著》在日本出版,有一定的影響力。

兩人只是泛泛而談,沒有談到合作,主要是認識一下。

就這樣,為期十二天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落下了帷幕。

接下來,於東會留在威尼斯繼續和歐洲各國的片商談賣片子的事情,《小城之春》拿了獎,應該能賣個好價錢。

張國粒和林曉玲等人會返回國內。

林子軒帶著俞菲鴻、陳導明和徐晶蕾到美國和李桉見面,商談《臥虎藏龍》的事宜。

《小城之春》和俞菲鴻的獲獎應該會給這次的美國之行增添幾分成功的可能。

此時的李桉正在拍攝新片,題材是美國的內戰,他並不在好萊塢,而是在肯薩斯州。

經過多年的發展,好萊塢的各大電影公司旗下的製片廠非常完善,一部影片的大部分劇情都能在製片廠裡拍攝完成。

不過這部片子有很多的外景,甚至還有屠城的戲份。

為了拍攝的真實性,李桉在當地用了三四個月的時間重建了當年被戰火毀掉的市鎮,作為拍戲的佈景,然後,再把這座剛剛建成的市鎮給全部燒掉。

這就是好萊塢電影的手筆。

這部電影的投資也從最初的二千四百萬美金,追加到三千五百萬美金。

在好萊塢算是大製作了,好萊塢的電影公司非但沒有阻攔,還為李桉提供了各種便利。

李桉能夠如此自主,一方面是電影公司對他的信任,另一方面是在這些投資中,好萊塢電影公司和海外片商的投資各佔一半。

或者說,李桉有海外片商作為後盾,撐腰杆子。

這個海外片商指的是歐洲和亞洲等地的片商,而不是好萊塢的資金。

這說明李桉不僅在好萊塢有影響力,在歐洲和亞洲同樣有影響力,他的片子在美國之外的地區一樣好賣,這是他多年打下的基礎。

林子軒找李桉拍《臥虎藏龍》,不光是看上他執導電影的能力,還有他的這種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