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文藝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三章 深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零三章 深談

李桉這個人看起來很溫和,說話不急不躁,內心裡卻很堅持。

他要為影片的質量負責,也是不想拍一部爛片,壞了自己的名聲,毀掉心中的武俠夢。

由於時間太晚,大家只是交流了一下意見,沒有深談,明天還有機會。

回到房間,林子軒考慮了李桉的想法。

按照李桉的要求,要請香江的製作班底,包括武行和幕後工作人員,這個花費肯定不菲。

林子軒做過瞭解,在香江,一部武俠片,僅僅是武行就需要至少一百萬美金,這一百萬美金包括了一部電影裡所有的武打戲份。

香江的武俠片都是這麼拍的,導演拍文戲,武戲承包給武行來拍。

再加上香江的工作人員,以及配角演員的片酬,估計會佔去投資的三成以上。

林子軒自然想用內地的工作人員,片酬低不說,還能讓他們參與到這種大製作之中,增加經驗,為以後獨立拍攝國產大片做技術積累。

使用香江的製作團隊好處是他們在工作習慣上和好萊塢的製作模式接軌。

像是攝影、音效和特技等和好萊塢方面溝通的非常嫻熟,沒有太多障礙,他們瞭解外國觀眾喜歡看什麼,能夠讓影片更為國際化。

這應該是李桉選擇香江班底的原因。

李桉是個適應性很強的導演,在寶島他使用寶島的製作班底,到了好萊塢就使用好萊塢的製作班底,他覺得當地的工作人員瞭解當地的文化,做出來的東西地道。

他不會把寶島的班底帶去好萊塢,那樣拍出來的就不是純正的西片了。

這次拍武俠片,他要用香江的製作團隊,就是想拍出地道的武俠片味道。

這一點林子軒可以妥協,只要影片在大陸拍攝,大陸的工作人員就能參與進去。

想要影片在北美發行,好萊塢電影公司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而且還要是大公司,小公司宣傳和發行的能力有限,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在和李桉達成初步的協議後,林子軒就要和好萊塢的電影公司進行接觸了。

第二天,拍攝繼續。

李桉找了一位助理帶著林子軒一行人參觀片場,大致瞭解好萊塢的拍片流程。

這部戲才剛開機一個月不到的時間,他們趁著冬天沒來之前把外景拍完,剩下的戲份就能在攝影棚裡進行了,總計要拍攝五個月左右。

如果把後期制作的時間算進去,李桉要到九八年下半年才有檔期接手《臥虎藏龍》。

“按照這個規劃,就算李桉答應,《臥虎藏龍》的實際拍攝也要到九九年才能開始,咱們要有長期作戰的準備。”林子軒說笑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好事多磨嘛,有時間能好好的琢磨琢磨角色。”陳導明毫不擔心道,“我覺得李桉是想拍一部不一樣的武俠片,他有自己的想法在裡面。”

確實是這樣,昨天大家聊了聊香江的武俠片,李桉雖然沒有明說,不過卻不怎麼看好。

武俠片一看武打,二看攝影,或者說打的漂不漂亮,拍的好不好看。

李桉對香江武俠片的攝影和打光法不是很有興趣,他想拍的和那些片子不一樣。

比如以前的武俠片拍輕功,鏡頭都是從下往上拍,讓人感覺飛的高,同時也能避免鏡頭中出現威亞,李桉覺得應該從上往下拍。

在空中用俯拍的視角,讓觀眾看到演員起身、落地和飛翔的整個過程。

這樣畫面既能保持優美,又不失動感和野性,輕功就是要動起來,飛簷走壁,一氣呵成。

如此才能給觀眾一種新鮮感,否則就會覺得動作不夠美,沒有韻律和節奏。

在好萊塢拍戲很講究規律,每天按照拍攝計劃進行,很少有加班的現象,因為在好萊塢加班的費用很高,尤其是大明星,合同裡規定好了每天的拍戲時間。

到了時間,大明星就會離開參加其他的活動。

收工後,李桉繼續和林子軒談,這次談的是資金問題。

徐立公對《臥虎藏龍》有一套籌資計劃,那就是向銀行貸款,向銀行貸款需要有抵押物,這個抵押物是一紙合同。

他們準備在電影沒拍之前,就把《臥虎藏龍》的海外版權預售出去。

這個預售不是直接拿現金,而是和海外片商簽訂發行合同。

然後,拿著預售合同向銀行申請貸款,這種做法在華國國內或許不常見,就像是空手套白狼一樣,但在港臺地區有一定的可行性。

在香江,這麼大筆的銀行貸款一定要有保險公司出面擔保,才能借到款項。

而保險公司願意作保的先決條件,除了對李桉等人的信任外,就是要影片的版權先行預售,將來再交片。

拍完電影,李桉把片子交給當初預售的買家,拿到付款再還給銀行。

這個流程看起來簡單,實際上並不是誰都能這麼做的,如果不是李桉這個名字,電影的海外版權或許根本賣不出去,保險公司也不會承擔這個風險。

這就是影響力,他們相信李桉拍的片子能賺錢,才會買賬。

林子軒並不反對這麼操作,當初他拍《京城人在紐約》走的也是這個路子,只是那時候用的是華國電視臺的貼片廣告做得抵押。

好夢公司能拿出三百萬美金的資金啟動這個專案,剩下的資金向銀行貸款。

不過,貸款就要受到制約,銀行和保險公司,以及拿到預售合同的片商為了自身的利益都會監督影片的拍攝進度,以防出現意外。

前兩晚談的不錯,雙方在關鍵的問題上達成了一致,大家放鬆下來。

第三天晚上,李桉抽時間看了《小城之春》這部影片。

他對陳導明和俞菲鴻等人的表演頗為讚賞,這部片子和他以往的片子有契合之處,都是透過一個家庭的故事表現東方的傳統文化。

不過,如果是李桉的話就不會這麼拍,他會拍的更富有激情。

尤其是周玉紋和章志忱之間,兩個舊情人見面,乾柴烈火,轟轟烈烈,他會更多的表現男女之間情與欲的掙扎和妥協。

或許結局不變,但中間的過程肯定不一樣。

每個導演對同一個故事都會有自己的解讀,拍出不同的感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