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文藝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賽

聖誕節前夕,李桉和香江的製作團隊離開了京城。

在美國和香江,聖誕節是法定假期,香江雖然已經迴歸,可很多方面仍然向著西方看齊。

接下來是元旦和農曆新年,他們會在農曆新年過後才會回來。

那時候已經是三月份,李桉預備明年五月份開機拍攝《臥虎藏龍》。

他們覺得過聖誕節很重要,內地的工作人員則對這種洋節沒什麼感覺,還是該幹什麼就幹什麼,雙方在各方面都存在著差異。

這些年聖誕節在國內流行起來,尤其是學校的學生們,頗為熱衷。

但老百姓並不買賬,華國有自己的傳統節日,沒必要追求時髦。

聖誕節那天林子軒過的很平淡,就是上班下班,處理日常事務,今年賀歲檔好夢公司沒有電影上映,不是很忙,公司的氛圍相當輕鬆。

在快要下班的時候,林子軒接到了一通電話,電話來自滬城,是《新芽》雜誌社的主編。

這位主編找林子軒不是為了約稿,而是邀請林子軒做評委。

《新芽》雜誌是以廣大青少年學生作為主要讀者物件的文學刊物。

既然面向的是學生,那麼就難免涉及到教育問題,今年雜誌社以《教育怎麼辦》為主題組織了一系列的討論文章。

文章的作者包括教育學家、文學家、教師和社會學者等等。

大家普遍認為現在的中學語文教育面臨著巨大的危機,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中學語文教育將充滿人性之美和生活趣味的語文變成了機械枯燥的應試訓練。

目前的教育模式更多的是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文學不能用邏輯思維來解釋,而是一種情感的表達,具有人文性和審美性。

在這種情況下,《新芽》雜誌聯合了全國七所重點大學,發起了一場“新概念作文大賽”。

大賽的主旨是“面向新世紀,培養新人才”,雜誌社將邀請國內一流的文學家、編輯和人文學者擔任評委。

賽制分為初賽和複賽。

初賽要求作文的字數限制在五千字以內,不命題,不限制題材,不可在公開的出版刊物上發表過,嚴禁抄襲或請人代寫。

參賽者可以透過信件的方式郵寄到大賽組委會,由組委會確定參加複賽的名額。

複賽需要參賽者前往滬城,當場作文。

參賽者需要三十歲以下,不收取任何報名費,其他沒有任何限制。

評委會的主要工作是出題和評審。

《新芽》雜誌邀請林子軒作為評委是看重他的影響力,林子軒不僅拿了國外的文學大獎,還是國內著名的暢銷書作家。

而且,林子軒三十出頭,還很年輕,更能理解青少年的想法。

如果邀請那些五十多歲的老作家,他們和青少年有代溝,在評判上或許會有不同的標準。

“新概念作文大賽”主要是求新,求變,突破原來八股文式的寫作模式,不拘一格。

所以,在選擇評委上力求年輕化,能夠接受新鮮事物,思想開放,不僵化。

在國內的文學界,林子軒無疑是非常合適的人選。

雜誌社知道林子軒是影視公司的老總,平時很忙,他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打了這個電話。

如果成功的話,以林子軒在圈子裡的影響力,能夠提高大賽的知名度。

這是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還沒打響名氣,雜誌社只能透過有限的手段進行宣傳。

“是一月份吧?”林子軒詢問道。

“是的,我們這邊已經在做初賽的工作了,林老師只要參加複賽的選題和評審工作就行了,也就一個星期的時間。”主編回答道。

實際上,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報名的人數並不多,也就幾千人。

說起來還是知名度的問題,雜誌社還在進行探索,如果說獲得了新概念作文大賽第一名就能面試上大學,那參加的人數恐怕要翻上好幾倍。

林子軒想了想,自己元旦之後沒什麼事兒,這個作文大賽應該會很有意思。

他過去只能是評委,而不是評委會主任。

主任的職務肯定要交給一位資歷老的作家擔任,這是華國的傳統。

林子軒答應下來,一月中旬會前往滬城一趟,參加作文大賽的評審工作。

過了元旦,《借槍》第一輪播放結束。

此時媒體的評價已經改變了風向,這部劇或許無法超越《潛伏》,卻有著自己的風格。

張嘉繹把一個地下黨員的無奈和堅守演繹的淋漓盡致,地下黨員也是人,也需要生活。

他要瞞著家裡的妻兒,要和敵人周旋,在關鍵時刻,還要敢於犧牲。

在觀眾看來,這是一個真實的人物。

電視劇前期的平淡是為了後期的熱血,在妻子和女兒被日本人抓住,在津門全城百姓的關注下,他要開槍刺殺日本的將軍。

看完了《借槍》,觀眾記住了張嘉繹這個演員。

什麼是代表作,就是要讓觀眾能記住角色的作品,這一點張嘉繹做到了。

以前媒體沒有深入採訪張嘉繹的過去,一個二三線演員不值得那麼做,現在有記者跑到長安電影製片廠打聽張嘉繹的情況,挖掘出不少的故事。

這是成名演員都會付出的代價。

成名當然好,卻也意味著會遭到曝光,生活在聚光燈下,一舉一動都會被人關注。

好在張嘉繹平時做人穩重,在單位風評不錯,沒有負面的傳聞。

有媒體打聽到張嘉繹患有脊椎方面的疾病,伸不直腰,這才在電視劇裡一直貓著腰,駝著背,晃晃悠悠,一副不正經的模樣。

觀眾還以為這是張嘉繹刻意設計出來的形象,遭到不少人的詬病。

對此,張嘉繹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沒有多說,他覺得演員演好戲就行了,沒必要向觀眾訴苦,博取同情。

他不需要同情,而是要用作品說話,這才是演員的根本。

如今張嘉繹雖然還不算是一線演員,卻有了更多的機會。

《借槍》中的其他演員同樣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劉霖的沉穩大氣獲得認可。

一部電視劇能夠捧紅一批演員,給他們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不過最終能夠走到哪一步,還是要依靠他們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