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文藝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六十八章 時勢造《英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六十八章 時勢造《英雄》

林子軒翻看著《大長今》的攝制計劃書,厚厚的一沓,幾十張,好幾萬字。

包括投資規模,演員陣容,幕後工作人員,劇組需要的各項器材,拍攝場地的選取,每一部分的時間點,各個環節具體的負責人。

這無疑是一份周詳的計劃書,考慮到方方面面的需求,實用穩妥。

公司的規模越大,工作流程越正規,這麼做的好處是減少失誤和風險,壞處則是沒有任何的驚喜。

那種拿著兩頁劇本就敢開機的年代漸漸遠去。

影視劇的製作成為一種工程項目,這是追求影視產業工業化的必然結果。

林子軒說不上哪種創作模式更好。

粗獷和自由或許能帶來藝術上的靈感,精細管理保證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既然兩者不可兼得,作為影視公司的老闆,他希望公司的影視專案正規化,在保持一定藝術水準的情況下,獲得收益。

不能說一邊要搞藝術,一邊還想著賺錢,沒有那麼好的事情。

林子軒看到了演員表,孫麗出現在女主角的位置上。

新人挑大樑的現象不是沒有,但不普遍,尤其在一部上千萬投資的影視劇裡。

等看到趙莉穎也有出演,他稍加琢磨就明白了怎麼回事,這是一種資源交換,經紀人和導演達成了協議。

林子軒清楚公司內部存在著競爭。

明星之間,經紀人之間,團隊之間都是如此,在競爭中用些手段相當正常。

有競爭是好事兒,說明大家都很努力,這家公司就有希望。

如果沒有競爭,那這家公司離破產也就不遠了,只要不是故意損害公司利益的競爭,他都能容忍。

小葉利用手裡的資源無可厚非,可若是孫麗的水平不過關,演砸了,那就有損害公司利益的嫌疑了。

就算林子軒不說話,其他經紀人和演員也會有意見。

管理公司講究的是平衡,賞罰分明,不偏不倚,讓大家信服,才能穩定人心。

這次小葉把孫麗捧上女主角的位置,林子軒就要給其他演員分配相等的資源,否則會讓人覺得他在偏袒小葉。

實際上,早就有人在私底下這麼議論了。

光是一個趙莉穎就讓小葉走上了國際舞臺,這個外掛開的有點大。

隨著公司演員數量的增加,一個個的出名,這種競爭會愈發激烈。

比如年會時每個人所站的位置,角色的爭奪,化妝間的大小,走紅毯的先後順序,在公司裡的待遇。

娛樂圈就是個你爭我奪的名利場。

媒體上經常提到好夢公司的“一姐一哥”之爭,公司內部沒有這種說法,但大家心裡都有數,名氣和片酬是主要標準。

國際的,亞洲的,國內的,國內的還分一線、二線和三線。

林子軒從不參與這種話題,他希望一切都在變化之中,可能這部戲你是主角,下部戲就不是了。

主要看這個演員的能力和上進心,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

他不願意在這方面耗費太多精力,以他目前在公司的影響力,還能管得住這幫演員,可五年或十年後呢,人數太多,管不過來。

這不是影視公司的老闆應該幹的活。

所以,他才想把經紀部門獨立出去,演員分流,走專業化的路線。

好夢已經是內地最大的民營影視公司了,未來怎麼走,沒有可以借鑑的道路,林子軒還在不斷的摸索之中。

一個月過去,《英雄》的票房接近兩億人民幣。

即使在盜版的影響下,在二三線城市的第二輪上映也異常火爆,這部電影似乎一下子點燃了國內觀眾觀影的熱情,超出圈內很多人的意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有人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首先是大眾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前看電影的票房主要看第一輪,集中在像京城和滬城等幾座大城市。

二三線城市的電影院數量不足,觀眾缺乏進影院的意識。

如今二三線城市同樣成為票房的主要來源,這說明大家有錢了,有了錢才能消費,才能進影院享受。

其次國內院線的建設和改造工作進展很快。

影院逐漸普及,出現了豪華影廳,看電影代表著一種檔次,一種生活質量。

特別是大都市裡的小白領,每個月不看場電影都不好意思和同事聊天,年輕男女成為了其中的主力軍。

再說,《英雄》打著第一部國產商業大片的旗號,宣傳做的到位。

不管是稱讚還是痛罵,都把話題給炒了起來,媒體願意大篇幅的報道,觀眾因為好奇也會到影院看上兩眼。

最後一點,時勢造《英雄》。

在這個時間點上,國內觀眾期望有這麼一部國產大片出現。

看多了好萊塢大片,經過一遍遍的衝擊,幻想著國內也能拍出同樣的電影,《英雄》或許有缺點,但它迎合了觀眾的心理期待。

只能說,它出現在了恰當的時間。

好夢公司在友誼賓館舉辦了一場小型的慶功宴,馮曉剛和姜聞等人來到現場,還邀請了京城幾家影視公司的老總。

眾人在媒體面前舉杯慶賀,開懷暢飲。

兩億票房並不能讓《英雄》收回成本,不過加上出售海外版權和音像版權等收入,這部電影略有盈利。

它證明了大投資也能賺錢,為其他影視公司帶來信心。

王鍾軍端著酒杯,正在思考這個問題。

他同樣想和好萊塢的電影公司合作,製作類似的商業大片。

除此之外,他注意到好夢公司正在四處收購影視劇的網路版權,他做過瞭解,這個網路版權只能在網路上播放。

國內的網路環境不太好,與其在網上看電影,不如用DVD在電視上看光碟。

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

王鍾軍想的更長遠,難道以後在網上看電影會成為潮流?

事實上,已經有手機商家推出了在手機上看電影的服務,技術革新日新月異。

不僅王鍾軍這麼想,其他公司的人也是如此。

林子軒低價收購那些影視公司的網路版權,人家當然要考慮為什麼,這個版權有沒有前景,價格合適不合適。

還有人提出收購可以,不過要有年限限制,十年後版權還是我的。

不得不說,這個世上聰明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