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之金戈鐵馬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張府說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二章 張府說事

海州城比起泗州虹縣,又要大和繁華幾倍。這裡臨海,有一個很大的碼頭,還是北宋時期修建。金國也不傻,雖海上難與南宋相比,同樣沒禁海,是金國海運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在海州城,不時能看到一座座大型院落,中原義軍佔領這裡,將官員、金人的院落沒收後,賜給義軍中的中高層。一半的院落被他們佔據,日子過得很是愜意。

在海州城南街一座大院內,三人三張桌子,分主客各坐一方。每桌上面葷素菜各有幾碟,玉杯美酒。每人身邊還有一個年青貌美的女子侍候,這樣的生活,已經快達到人生的巔峰。

可惜再好的生活,也有人不會滿意。在主位上坐的張安國放下酒杯,長嘆一聲:

“我中原義軍在海州好好的,幹嗎非要派兵去與山東義軍匯合?去支援宋軍我不反對,可兵合一處後,指揮權說不定會落到劉病癒身上。到時候所有的功勞,幾乎全由他們領受,我們最多只有隨從之功。”

“不是說不定,是一定會落到劉病癒身上。”這裡是張安國的府第,韓庸的地位雖高於他,也只能坐在左邊。韓庸說:

“大將軍讓二將軍帶兵去泗州,二將軍本就心向劉病癒,他豈會與劉病癒搶指揮權?上次去勸說王九就是最好的例子。他自己也說,他曾勸說王九投劉病癒。二將軍倒是慷慨,要是王九能倒向我們,現在我們有數萬大軍,直接面對金軍主力也無所懼。”

在坐的三個都是中原義軍高層,另一個臉紅體大的中年男子叫曹剛,原是個義軍首領,投到中原義軍後,其地位不比張安國差多少。他一臉憤憤不平,問韓庸:

“軍師,大將軍一向聽你的,昨天大將軍宣佈讓二將軍領軍去泗州,你為何不向大將軍進言?”

韓庸沉默片刻後說“在私下大將軍已給我說過,兩位不是外人,有些話我對你們說,你們絕不可宣揚出去?”

“軍師放心,我們定不會說出去。”張安國心細,揮退在旁邊侍候的三個美女。待三人離開關上大門,韓庸說:

“大將軍對我說,他早就有與山東義軍合併的想法。上幾次招集大家商量你們也知道,因為眾人所阻,不得已被迫取消。這次有人向他建言,若是有人再反對合併,讓反對之人盡可離去。如今山東義軍兵多將多,也不差那些人。”

張安國呆了呆,“啪”一聲大響,曹剛一巴掌砸到桌上,將桌上的酒菜也震了出來:

“是誰建言的,該殺?想出這種過河拆橋之事,定是想離間我中原義軍眾兄弟的感情。”

張安國問:“大將軍應該不會答應吧?”

韓庸搖搖頭:“大將軍很為難,一時並未答應。他說這次派二將軍去會合劉病癒,除聯合抗擊金軍外,還有一個任務,向劉病癒取經,問他怎麼解決此事。當然,若是劉病癒也贊成讓反對之人離開,我想?”

韓庸沒說,另兩人已經猜到。冷清一會後張安國說:

“憑劉病癒的頭腦,他一定會想出辦法合併我們。到時候

快刀斬亂麻,很有可能逐出反對之人。軍師,你為何不向大將軍請纓,由你帶兵去聯合劉病癒?若是你去,盡可與山東義兵各帶一支隊伍,功勞大家平均,還能斷了劉病癒想合併我們的念頭?”

“我也求過,可大將軍沒答應。”一絲光亮在韓庸眼中一閃而沒:

“大將軍說如今除聯合抗擊金軍,最重要就是應對金國的寬赦詔書之事。二將軍能征善戰,由他出戰最為恰當。我留下來輔佐大首領,嚴防金國分化我軍。怕是與山東義軍合併之事在所難免,唉!劉病癒此人名利心極強,若是以前合併還好,現在王九他們搶在我們前頭。就算我們合併過去,也難有出頭之日。”

“與他們合併,我絕不答應。”曹剛恨聲吼道:

“卸磨殺驢,兔死狗烹。若真有那麼一天,我會將我帶來的弟兄全都帶走。想趕我一人走?沒門。”

韓庸喝了一口酒暫時沒接話,張安國帶著幾分憂慮說:

“怕沒有那麼簡單,若是劉病癒出主意?他還會等你帶自己的弟兄走嗎?以前曾經反對過合併的人,過去後只怕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曹剛呆了呆,臉色看著看著就變成蒼白,額頭上也冒出一層汗水:

“那怎麼辦?軍師,你得想想辦法啊!我們為什麼要合併過去?就這樣生活不好嗎?”

“這樣的生活我也想,”韓庸站起來:

“罷了,我再去勸勸大將軍,看有沒有可能說動他改變主意。要是不能,大家只有認命吧!”

韓庸離開,曹剛再也坐不住,連酒也難得喝了,起身對張安國說:

“張兄,你我不如分頭去聯絡那些明曉事理的弟兄。真要是反對的人多了,大將軍應該不會一意孤行。”

“韓兄說得是,我們分頭聯絡。”張安國想也沒想就答應下來,待送走曹剛,他一個人坐在大廳,顯得心事重重。沒過多久,從外面進來兩人。

“父親,”進來的張俊生規規矩矩叫了一聲,跟在他旁邊的另一個身穿藍錦長衫、雙眼內陷、一身文人打扮的中年男子向張安國一禮:

“常嵩拜見張將軍。”

張安國看了中年男子一眼,將目光落到張俊生身上,臉色很不好看:

“又去賭坊了?”

“沒去,我在城外逛了一圈,”張俊生指著常嵩:

“今日好險,我在城外遭到幾個歹人襲擊,要不是遇到常兄,怕是沒命回來。”

“歹人?”張安國盯著張俊生看了一會:

“將發之事細細說來。”

張俊生走到桌前,倒了杯水喝下才開口:

“我今早閒來無事,便想去城外逛逛。沒想到走到西邊一條小道,從林中竄出五個歹人,五人的身手都很不錯。我從未見過他們,他們二話不說就對我下狠手。快抵擋不住時,碰到常兄。他帶著幾個隨從,才將那些歹人打跑。”

張安國知道自己兒子的脾氣,整天遊手好閒,出去沾花惹草也正常。終於將目光轉到常嵩

身上,朝對方一禮:

“多謝常壯士救了犬子一命,快請上座。”

“舉手之勞,不敢勞張將軍大禮。”得到張安國的認可,很快被視為上賓。又搞了三桌,父子兩人一起招待常嵩。

張安國因為剛喝了不少酒,心裡又有不少怨氣。幾杯下肚,實在忍不住怨氣,也不管常嵩是不是外人,嘆聲說:

“我中原義軍,怕是要不了多久,就得改名換姓了。”

另兩人呆了呆,張俊生急問:

“父親,發生了何事?”

“唉!軍中有不少人想與山東義軍合併,兩位將軍也支援。這次派二將軍領兵去泗州,與山東義軍匯合,除商議對抗金國,主要就是談合併之事。”

張俊生看向常嵩,對方朝他微微點頭,他將幾個侍候的下手遣走,將大門關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父親,要是與山東義軍合併,哪有我們出頭之日?聽說劉病癒表面仗義大肚,實則是個名利心極強的小人。王九投靠他後幹的什麼職務?讓人家去管內政,軍事方面誰也休想沾邊。我們這些曾經反對過合併之人,別說出頭,能得善終也不錯了。”

這些張安國都已經考慮過,他心裡有些煩燥:

“那你說怎麼辦?大將軍都同意了,有人還向他建言。將那些不願合併之人趕走,說什麼如今山東義軍兵多將廣,不差那些人。我要能作主,何必有如此煩心事?”

“咳咳,”張俊生正要開口,被常嵩幾聲咳嗽打斷,常嵩說:

“不瞞將軍,我也是泗州人,看到聽到的,對山東義軍首領劉病癒還算熟悉。他很聰明,軍改將幾方人全混雜在一起,就算將有什麼想法,也難調動多少兵馬。那些誠心投靠的金將,只有兩三個當上營頭,如陳寶強、劉鎮宇這些前金國高層將領,沒一個能當上軍頭。如此猜忌,實難稱為大丈夫所為。

更不可思議的是王九作為北方十傑之一,本身武力和軍事能力絕對非常強。他居然讓對方管內政,並讓同去的人沒一個反對。這種手段,一般人很難想到。”

這個原因張俊生也不知道,好奇問:

“是啊!王九被踢去管內政,他不反對也就罷了,為什麼河北眾人不反對?”

常嵩一陣苦笑,說出一大堆獨特的見解:

“宋歷來重文輕武,到了那邊,誰願意當武將?當然想選文職。但他們沒想到,現在正逢亂世,手握軍權者功勞最大。以後若是宋國那邊冊封,不一定會冊封劉病癒為武職,說不定因他的功勞,文武兼於一身。至於功勞不顯的王九,能混個一府之首就算不錯了。

要是你們投過去,只是劉病癒的手下。以前你們的功勞,自然他佔大的頭。到時候向宋國朝廷推薦,你們說是推薦他的人,還是推薦你們?”

這一番話,說得張俊生發呆,張安國眼睛發亮。這樣的見解絕非一般人能有,起身朝常嵩一個大禮:

“張安國有幸認識先生,還請先生教我,如何才能打消與他們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