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狄青最新章節列表 > 57 青白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7 青白鹽

延州城夾河為兩城,雉堞卑小,兵士登嘉嶺山瞰城中如畫。

彼時範雍求神問佛之地,不知何時已建起了青瓦白牆的房舍,山頂石壁上所題“嘉嶺山”三個大字凜凜生威,再不似從前的偏僻冷清。

房舍裡琅琅書聲方停,陸陸續續有人出門下山而去,細看之下,諸人皆是豪放粗獷,作軍漢打扮此處正是新建的嘉嶺學院,自此學舍落成,三軍子弟受教而得進益者甚多。

狄青和李宜二人也並肩下山來,方才走到那石壁跟前,李宜望著壁上大字嘆道:“範大人這字可寫得真威風,真有些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的氣勢。”

狄青笑道:“到底還是心裡有底氣,寫起字來才有這樣從容的氣勢。”

自四月裡下達了修寨屯田的號令,將士民眾都風風火火地幹起來,待承平、永平二寨和青澗城齊齊竣工之後,判官事種世衡種大人親臨招撫羌人,短短四月,屬羌歸業者已達萬戶。

時至仲夏,延州數寨的春小麥已金黃一片,亟待收割;嘉嶺山及城外各寨堡的烽火臺也已然落成,至此,延州內可自給糧草,外可傳遞敵情,自然是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

...

夜裡狄青仍在屋裡讀《左氏春秋》,聽得門上響了兩聲,抬頭卻見是範純佑來了。

還不待狄青開口相問,範純佑便愁道:“保安軍抓了一夥二三十人,全是販賣私鹽的良民,範大人還在為難、不知要如何處置。”

狄青奇道:“陝西境內只解縣有鹽,保安軍的民眾哪裡來的私鹽?”

範純佑回身掩了門,這才道:“那夥人手裡不是土鹽,而是極純極好的青白鹽。”

陝西境內多鹽鹼地,民眾無以為耕而多私煮土鹽而賣之,饒是解縣鹽池所產之鹽也少有純淨無沙的。

狄青一聽這話、心裡明鏡似的,低聲道:“是西夏走私來的青鹽?”

範純佑點了點頭,憂心忡忡道:“官家登基以來,盜賣私鹽之罪比之前朝愈發嚴苛,而販青白鹽之罪更是‘不宜多少皆抵死’,不料約束越密而冒禁之事越頻繁,實在是防不勝防。”

狄青好奇道:“他們冒著殺頭的危險也要頂風作案,莫不是其中有大利可圖?”

“如今鹽鐵之事愈發混亂了,貪官汙吏將泥沙、硝石混入官鹽充數,即便如此,半斤之數也要賣到五十錢;而保安軍民眾手裡的青鹽,純白不雜,一斤僅僅三十錢,只怕走私之價更低。”範純佑又是忿然,又是無奈。

見狄青瞠目結舌,範純佑接著道:“不僅如此,此次查處私鹽所獲贓物不下百斤,西夏雖據鹽池之利,卻也是禁止民間煮鹽、施鹽鐵專賣之政的這樣大量的青鹽流入我國,只怕是西夏官政所為。”

狄青聽得半知不解,坦然道:“我不懂鹽鐵朝政之事,但此番捉拿私鹽販子,若因人數眾多得了赦免、便是縱容此等風氣,只怕往後會更加猖獗。”

“太宗朝時,夏國王李繼遷也曾在邊境大量走私青鹽,太宗皇帝就是如你所說、雷厲風行地處死了私鹽販子,”範純佑擺了擺手,頗有些不以為然的意味,“但查處走私之事耗費人力物力不說,反倒使得邊境諸羌戶漢戶奔逃入西夏境內、背離了大宋。”

狄青俯首沉思,喃喃道:“種將軍好容易才招降了四野羌戶,若是處置不當,只怕往後要籠絡蕃族勢力是難上加難。”

兩人半晌也想不出個對策,範純佑頹喪道:“聽聞去年稅收一萬兩千萬貫,鹽稅就佔了六成;如今戰事吃緊、軍資耗費巨大,鹽鐵部各位大人想盡了辦法來收緊鹽政、充盈國庫。

西夏的青白鹽若是源源不斷地走私進來,那便是將大宋國庫裡的錢送到党項人手裡去,那便是咱們的百姓替敵人養著軍隊,何等荒謬!”

狄青仍舊垂著頭沉默不語,忽而抬頭問道:“因私鹽之罪而叛逃者多是蕃戶,若是蕃漢分而治之,天成你以為如何?”

“範大人也這樣說蕃漢分而治之,只是仍在考量此事。”範純佑聞言精神一振、挺直了背脊湊近些。

“羌戶居於山野、無需仰仗朝廷的庇佑,自然是誰給了好處就依附於誰,”狄青同他解析個中道理,“可漢人不同,漢人乃是世代定居,為了區區幾斤鹽而叛逃入夏,只怕還沒有那樣的膽量。”

“若能分而治之,一則可收攏蕃族人心,二則也可打擊走私之舉。但若是蕃人聽機而動、大肆販鹽,又該當如何呢?”範純佑仍是愁容不改。

狄青嘆道:“我不懂這朝政之事,實在想不出什麼好的法子來。”

範純佑拍拍他的肩,笑道:“狄大哥能同範大人想到一處去,何必再自詡不懂政事?”

狄青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若無絲毫長進,實在對不起範大人親授《左傳》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

九月裡秋風瑟瑟而起,正好翻過左傳魯襄公的執政的三十一年;這一年,左丘明記下了子產不毀鄉校,因“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

狄青讀罷掩卷沉思,問道:“國人議論朝政,子產非但不禁止,反而認為應以國人之喜惡作為政策施行的參考,豈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范仲淹笑言。

“若依此理而論,如今邊關百姓走私青鹽而盜賣,官家非但不能懲治他們,反倒應該整治官鹽亂政以滿足國人所需?”狄青聯想起此前範純佑所說之事,不由得發此一問。

范仲淹解釋道:“不滿官府所為,大可鳴冤、上表、請奏,保安軍眾人為申民怨而無視國家律法、肆意妄為,既有違法之舉,必當依法懲處;但朝廷官員卻要從中聽出民怨所指,藉以自省上諫、整治內政。民怨歸民怨,犯事歸犯事,二者不可混為一談。”

狄青如醍醐灌頂,試探著問道:“末將冒昧,請問大人是如何懲治犯事之人?”

“漢戶販青白鹽者皆抵死,所獲髒鹽則充公補給、緩解官鹽緊俏之急;二來,能告捉私鹽者則別理賞錢,將怨民分而破之。”范仲淹撫須而笑,“而蕃戶販私鹽之罪愈減,加之以利許之,自然收歸其心。”

狄青聞言歎服,又聽得范仲淹道:“前幾日經略判官尹大人說起、要借調你往涇原路,如今正好讀完襄公,等你從渭州回來再讀昭公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