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狄青最新章節列表 > 64 橫山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4 橫山會

夜裡,青寨堡淅淅瀝瀝地下起雨來,燃盡的篝火也散盡了熱氣,四周一層一層地涼下來。

這雨斷斷續續下了好幾天,而葛懷敏和朱觀並其他三路宋軍並沒有到來,軍中漸漸有了流言,幸而藉著天氣,無人到來一事被歸咎於雨溼路滑、行軍緩慢。

直到第三日,青寨堡眾人終於等來了信使只道是橫山一脈的西夏部族得了調遣,如今已將十里井、長城嶺和牛心亭的退路全部封堵了,葛將軍並朱都監不敢深入,只得後撤到大裡河接應狄青一部。

焦用幾人聞言大驚失措,只得等著狄青給拿個主意。

秋雨剛停,空氣裡有著清冽的涼意,狄青望著遠山的雲霧、眸子裡亦是凜凜寒光:

“來都來了,當然要把該拿的都拿走!”

...

冶鐵務在夏州城東面,隔著黑水河和礦山對望,每日都有源源不斷的鐵礦運進來、復而鍛成軍械,再沿著黃土高原縱橫的溝壑輸送到四面戰場上去。

党項人的盔甲輕便堅實,党項人的機弩可射三百步之遠這是大宋西北將士人盡皆知的,此時與這龐大的軍工廠不過一步之遙,眾人心中都有些莫名的雀躍。

久雨未晴,厚重的雲層低低地壓下來,似乎要將夏州闔城蓋住;時辰不過申末,周遭卻陰沉得如同日暮時分一般。

千餘宋兵集結列隊,只其中三百名帶著登城器械渡河進攻,餘下大半士卒則守在河對岸以作後援。

“連老天爺都幫我們,天黑得這樣快。”張衷被指派分管渡河事宜,此時已諸事備妥,只待東風吹來。

他聽狄青說“以寡擊眾、必在暮”,此時打心裡覺得這是大吉之兆。

宋軍隱蔽在紅柳河對岸的樹林裡,待到天色愈發暗了才魚貫而出。

白日裡備好的浮橋一條條繫緊,三百名宋軍迅速地登岸列陣、備戰攻城,張衷忍不住樂道:“過了汛期、渡河都容易許多,還說不是老天爺幫我們?”

正列隊渡河的眾將士雖只當個笑話聽了,暗中卻更多了幾分信心,李宜瞧著這暗暗高漲的士氣,心裡頭忍不住地想這小子還有這用處呢?

...

冶鐵務另起了一座城牆隔在夏州之外,大抵是仗著城池在側,因而並不仿著夏州築外郭城、設鐵蒺藜,只一道城牆聊作防禦軍事。

此時天色已暗,各工坊裡的火爐子仍燒得旺得很、暖烘烘地驅散了初秋的寒意,反倒襯得城樓上黑冷滲人。

南面城樓上一名士兵打了個哈欠,頗有些不耐煩:“說了三天了,宋人咋還不來。”

“指不定那些宋人都嚇得滾回去了,我們在這自己嚇自己。”旁邊那小卒也暈暈乎乎地打瞌睡,喃喃道,“就算他們來了,這城裡頭也都停工清場了,他們愛打就打唄,幹啥還要我們留在這。”

正說著話,不防身邊那士兵驟然倒過來,那小卒伸手推他:“還沒下值呢,你要瞌睡也別.....”

一推之下,那士兵直愣愣地倒下地去,小卒伸出的手呆在原地,還未待他轉身,黑暗裡有密密麻麻的暗影晃動,其中一道撞上他胸口,穿過盔甲透了過去。

失去知覺之前,似乎聽得有人大喊:

“漢人來啦!快點烽火”

不知何處爆出一聲高呼,話音未落便被掐斷氣息似的戛然而止。

城中守軍早已戒備、只待崗哨鳴鏑,卻不料這只宋軍竟不聲不響地摸過了河、摸到了城下,城中登時如滾油潑下一般,炸開了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得信前往城樓上支援的士兵心慌意亂:

端水守城的踉蹌了兩步,被那滾沸的開水衝了滿身、蒸騰的白汽貼著皮地燙,那人撕心裂肺地用手去拂、聲氣也隨著白汽漸漸沒了;

疾跑的一腳踹翻裝著箭頭的推車,撲進那利箭堆裡被扎得千瘡百孔,像是校場上日久報廢的靶子......

城樓上尚未舉火,守城的士兵藉著極幽微的天光瞧見漫天的箭雨,還未及躲開就一片一片不可遏制地倒下去,臨死前終於看到明光亮起

烽火臺點亮了!

晃動的火光之下、城樓的守備明顯已出現了缺口,無數的宋軍從城牆下面冒出頭來,像是從地獄爬歸索命的厲鬼一般,令人望而生畏。

他們從城樓上殺將而下,手中長槍如勾魂索一般,一路燒殺搶掠而過,似乎要將這冶鐵務燒作阿鼻地獄。

...

卻說狄青一行進了城來,卻見這聲名在外的夏州冶鐵務像個廢棄的冶鑄場一般、並無什麼稀奇;再四處搜尋一番、依舊一無所獲,宋軍索性四處放火,只想燒了這冶鐵務也好。

等不多時,紅柳河上空忽有鳴鏑三聲;宋軍聞聲而動是夏州援軍來了。

鳴鏑聲起、三百餘人如水般往南邊城門洩去,竟無一點滯澀拖沓。

這頭方殺出城門去,果然見得夏州一面有馬蹄雷雷、火光燎原般襲來。

那党項騎兵隊風馳電掣而來,眨眼的功夫已到了大軍跟前,狄青一行數十人執搶迎戰、掩護大軍撤退。

眾人有條不紊地往河邊撤去,心下慶幸這一隊騎兵只一味地窮追猛打,雖砍殺了數十人,卻未曾合圍並包斷其後路。

狄青費力地應付著正面來敵,心下卻暗暗稱奇,又隱隱有些不安這場景,竟有些詭異的似曾相識。

當背後傳來慘叫驚呼聲和濤濤水聲時,狄青才恍然大悟

宗哥河戰役!

果不其然,刀劍碰撞下掩不住湍流湧來的嘩嘩聲河流並非是過了汛期,而是被西夏人擋在了上流,只待他們渡過紅柳河再開閘,這一隊宋軍便成了甕中之鱉。

狄青心忖西夏人雖來勢洶洶,卻也不過一兩百之數,他們百餘人若能撐過這一陣急流深水,撐到對岸援軍過河,誰勝誰負還不一定呢。

後部聽著狄青列陣迎戰的號令,三兩下豎起“狄”字大旗、轉作先鋒,大軍立時調轉頭來,只待隨著主將背水一戰。

狄青如同生出了鋼筋鐵骨一般隻身向前,他手上長槍迴轉、眨眼間便刺下兩名西夏騎兵,飛身奪了馬衝鋒入西夏人中。

手底下的人早已見慣了他這不要命的打法,卻依舊被鼓舞著,紛紛叫喊著追隨而上。

湍流聲、喊殺聲、短兵聲和驚呼聲之中,狄青清清楚楚地聽見女子的笑聲帶著不合時宜的暢快:“恭候多時了,狄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