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朝富家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卷 第七十六章 熱武器和冷兵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卷 第七十六章 熱武器和冷兵器

趙時春這個人楊聰還是跟他聊過幾次的,為人的確很正直,才華也比較出眾,就是太倔了。

你說你再為國為民也不能跟嘉靖硬懟不是,你再有道理能懟得過皇上嗎?

這年頭正直的人真不多見了,楊聰是真不想眼睜睜的看著他這麼白白把自己給毀了。

他拿著奏摺“欣賞”了半天,突然問道:“景仁兄,小弟斗膽問一句,你上奏的目的是什麼?”

你這不廢話嘛?

趙時春莫名其妙的道:“為兄當然是想讓皇上迷途知返,勤於政務,好好治理大明,使得國泰民安啊,皇上現在崇信什麼虛無縹緲的長生之道,對政務越來越消極,這樣下去肯定不行的。”

我暈,還迷途知返,迷途的是你好不!

楊聰並沒有這麼說,而是假裝欽佩道:“景仁兄為國為民之心著實令人欽佩啊!”

趙時春立馬露出一絲自得的表情,嘴裡卻是謙虛道:“過獎了,過獎了。”

楊聰突然又問道:“景仁兄,以你對皇上的瞭解,你認為皇上會聽你的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

趙時春臉上頓時變得尷尬無比,以他對皇上的瞭解,皇上當然不會聽他的,當初大禮議的時候,皇上幾乎跟滿朝文武都懟上了,最後皇上硬是把德高望重的名臣楊廷和給罷免了,換上了當時還只是白身的禮部觀政進士張璁。

要論犟驢脾性,他可比皇上差遠了。

他想了想,這才大義凜然道:“皇上是不會聽我的,但是總得有人提醒皇上不是,我輩有識之士總不能為了自身安危而不顧國家社稷。”

暈死,還有識之士呢,你這個蠢貨!

楊聰搖頭苦笑道:“景仁兄,你又沒有想過這奏摺遞上去之後會是什麼結果?”

這個,趙時春還真想過,他無畏道:“大不了再被皇上關進詔獄用幾天刑,然後再被罷官削籍唄。”

你還知道結果啊。

楊聰緊接著追問道:“然後呢?”

然後?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啊,自己都被罷官削籍了,基本上就沒然後,皇上總不可能再把他這個屢教不改的逆臣給招回來吧。

趙時春莫名其妙的看著楊聰,不知道他這話是什麼意思。

楊聰見他呆愣的模樣,忍不住嘆息道:“景仁兄,小弟斗膽問一句,你認為這樣做,於國於民有什麼好處?”

趙時春並不是白痴,楊聰的話他自然能聽懂,自己這樣做於國於民沒有一點好處,他只是白白把自己給搭進去了而已。

想到這裡,他臉上不由露出黯然之色,整個人都蔫了。

楊聰見他這表情,連忙趁熱打鐵道:“景仁兄,你可是二甲第三名,現在又進了翰林院,如果勤勉任仕,入閣為相都不是問題,你想想,如果你能入閣為相,又能為國為民做多少好事呢?”

這。

趙時春臉上慢慢露出掙扎之色,楊聰說的是有道理,但是他這犟驢脾性一時半會還轉不過彎來啊。

楊聰緊接著低聲道:“景仁兄,說句大不敬的話,這皇上總有過去的哪天,大明這會兒還亡不了,我們還是有機會的。”

暈死,這話你都說的出來,你簡直比我還猛啊!

趙時春聞言,著實大吃了一驚,不過,震驚過後,他那犟驢脾性貌似也平復下去了。

他細細一想,楊聰說的的確有道理,何必白白犧牲自己,留著有用之身,才能真正為國為民做出貢獻。

想到這裡,他直接奪過楊聰手中的奏摺,一把撕做兩半,隨即心悅誠服道:“清風賢弟,你說的對,為兄的確太過魯莽了。”

楊聰聞言,不由暗暗松了口氣,還好,這位正直之士算是救下了。

緊接著,他又和羅洪先開始討論起《格物致知之理.地理篇》的修撰來。

趙時春並沒有走,他在旁邊聽了一陣,便忍不住問道:“清風賢弟,你們為什麼要耗費心力研討這冷門的地圖呢?”

冷門?

好吧,趙時春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地理方面的知識在這年頭的確是個冷門,壓根就沒幾個人去研究。

不過,楊聰可不光想編撰一本地理書,而是想編撰一套百科全書,正好,這趙時春不但才華出眾,這會兒還閒的很,如果他有什麼特長,把他拉進來一起編撰《格物致知之理》豈不是又多了個幫手。

想到這裡,楊聰詳細的把自己編撰《格物致知之理.地理篇》的目的介紹了一遍,同時也將編撰一套百科全書的想法說了出來。

趙時春聞言,不由欽佩道:“清風賢弟,你這才是真正的為國為民啊,為兄受教了。”

楊聰連忙謙虛道:“可不敢這麼說,大家共勉,共勉,對了,景仁兄,你可有特別感興趣的事物,不若我們一起來編撰這套《格物致知之理》如何?”

趙時春想了想,隨即尷尬的道:“不瞞清風賢弟,為兄喜好兵法,為兄也曾立志要率軍擊敗韃子,解大明北境之危,可惜,當初出任兵部主事的時候太魯莽了,幾封奏摺葬送了自己的前程,如若我能勤勉任仕,這會兒最少也應該是個兵部郎中了吧,領兵出征也不是沒有希望,可惜了,可惜了。往事已矣,不說這些了,清風賢弟,你可曾想過在《格物致知之理》中加入《兵法篇》,如果有這個想法,為兄倒是可以略盡綿薄之力。”

《兵法篇》?

楊聰細細一想,他還真把這個給漏了,這《兵法篇》好像還真有必要加進《格物致知之理》中。

他之所以這樣想,倒不是蔑視以往的兵法大家,主要以往的兵法側重的都是冷兵器作戰,而現在大明正處在冷兵器與熱武器交替的關鍵時期,或許,正是沒有相應的兵法指引,熱武器才沒有在大明發展起來,最後主宰戰場,如果自己能編撰出適應熱兵器作戰的兵法來,或許會給大明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說不定。

想到這裡,楊聰鄭重的點頭道:“景仁兄,這《兵法篇》的確有必要編撰,只是我們不應拘泥於以往的冷兵器作戰兵法,而應注重於研究熱武器作戰兵法。”

冷兵器?

熱武器!

這會兒可沒這個說法,趙時春滿頭霧水道:“清風賢弟,何謂冷兵器,何謂熱武器?”

楊聰聞言,連忙解釋道:“冷兵器指的就是以往的刀槍劍戟等不帶火藥,純靠人力施展的兵器。熱武器指的就是火槍、火炮等包含火藥的兵器。熱武器其實有很大的優勢,無論是射程還是殺傷力都比冷兵器強的多,對兵源的要求也沒有冷兵器那麼高,小弟認為,如果能一直發展下去,熱武器必定取代冷兵器成為戰場的主宰,但是,這會兒卻沒有熱武器相關的兵法,所以小弟想編撰一本出來。”

趙時春聞言,不由將信將疑道:“熱武器真能成為戰場的主宰嗎?”

楊聰毫不猶豫的道:“當然能,你想想,如果數萬明軍將士都能配上火槍,再配上幾千門火炮,試問使用普通刀槍劍戟和弓弩的敵人能與之匹敵嗎?”

如果能有幾萬枝火槍,幾千門火炮,那還用想,一輪下去就能幹翻幾萬人,這仗還用得著打嗎?

不過,這也太不切實際了,趙時春搖頭道:“如果能有這麼多火槍和火炮,那自然是戰無不勝,問題不可能有這麼多啊,朝廷現在估計幾千枝火槍都湊不齊,就更不要說幾萬枝火槍和幾千門火炮了。”

楊聰微笑道:“不可能嗎,所謂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只要我們編撰出火槍戰法,讓熱武器在實戰中所向披靡,這火槍和火炮自然會慢慢多起來的。”

趙時春聞言一想,也是啊,這會兒正因為沒有好的戰法,火槍和火炮基本很少在大戰中使用,如果能用合適的戰法,讓邊軍能試著配備火槍和火炮對敵,並取得輝煌的戰果,火槍和火炮肯定會引起重視,那數量自然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