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朝富家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卷 第一六六章 掙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卷 第一六六章 掙扎

楊聰真有這麼糊塗嗎?

當然不是。

他早就令人把安南國內的形勢調查清楚了。

安南後黎朝的皇室正統的確已經滅絕了,至於被誰滅絕的,莫登庸有份,鄭氏也有份。

也就是說,鄭氏和莫氏是在狗咬狗,他們其實都是亂臣賊子,只是鄭氏實力沒莫氏強,所以莫氏當了安南國王,而鄭氏只能假惺惺的擁立後黎朝皇室,並請求大明出手幫他們收拾莫氏。

如果大明不分青紅皂白把莫氏給收拾了,那才叫糊塗呢。

這會兒後黎朝皇室正統已然滅絕了,大明當如何處置才是對的呢?

很簡單,安南是大明的藩屬國,藩屬國的國王一脈斷絕,其屬地就應該收歸大明所有,大明可以重新任命藩王,也可以直接將安南直接收歸朝廷管轄。

楊聰當然是傾向於後者,直接將安南收歸朝廷管轄,這樣他就可以以安南為跳板,壟斷南洋的生意了。

不過,這一切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莫氏又或者鄭氏得老老實實聽話,承認大明對安南的管轄。

鄭氏表面上表現的很聽話,其實卻不然,因為他們擁立了後黎朝皇室的旁支。

也就是說,他們只是想利用大明收拾莫氏,然後繼續將後黎朝皇室做傀儡,在安南作威作福,而這莫氏是什麼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楊聰現在要做的就是要讓莫氏屈服,不管是威逼利誘也好,還是威脅恐嚇也好,都要讓莫氏乖乖聽話,把安南交出來!

他假裝被莫登庸“騙”了一陣,這才鄭重的道:“其他事就暫且不論了,本官問你,你可願歸順朝廷?”

歸順朝廷?

莫登庸聞言,不由一愣,這話聽起來有點不對啊,如果大明朝廷能承認他的身份,封他為安南國王,他自然願意,問題這位總督大人好像不是這個意思啊。

他想了想,隨即小心的道:“安南本來就是大明的藩屬,大人如果肯幫忙上奏朝廷,讓朝廷封下官為安南國王,下官自然會帶領安南繼續歸附大明,永為藩屬。”

你想得倒美!

楊聰冷哼道:“你不是說你沒有謀朝篡位嗎?你這意思還不是謀朝篡位,那是什麼?”

果然,這位總督大人壓根就沒有讓他當安南國王的意思。

莫登庸不由心中一緊,他想了想,還是小心的道:“大人,冤枉啊,這不是後黎皇室正統都已經滅絕了嗎,要不然下官怎敢厚顏無恥求這國王之位。”

楊聰依舊冷哼道:“後黎皇室正統已經滅絕了你就能當國王嗎?說句大不敬的話,大明要是哪位親王又或者郡王正統斷絕,皇上會隨便在這親王或者郡王府邸選個家臣繼任藩王嗎?”

這!

莫登庸聞言,心中不由一陣苦澀。

楊聰說的沒錯,他壓根就沒有資格繼承安南國王之位,他就是個漁夫出身,跟後黎皇室一點血緣關係都沒有,哪裡有資格繼承安南國王之位。

難道這位總督大人的意思是讓他擁立現在的黎莊宗嗎?

那怎麼可能,黎莊宗可是鄭氏的傀儡,他如果傻乎乎的擁立人家,估計離死就不遠了。

這下如何是好呢?

他皺眉沉思了一陣,這才咬牙道:“大人,鄭氏擁立的黎莊宗就是個冒牌貨啊,如果下官擁立他繼位,安南同樣落入了他人之手啊!”

楊聰聞言,淡淡的道:“這個本官自然明白,本官是在問你願不願意歸順朝廷,其他事,暫且不論。”

啊!

這又是什麼意思?

莫登庸小心的問道:“大人,請恕下官愚鈍,大人這歸順是何意?”

楊聰耐心的解釋道:“很簡單啊,歸順朝廷自然就是聽朝廷的,朝廷讓你幹什麼你就幹什麼。”

這!

莫登庸聞言,臉上不由露出為難之色,要他放著好好的國王不當去給大明朝廷當什麼官,他能願意嗎?

他當然不願意,看樣子,只能反抗一下試試了。

想到這裡,他硬著頭皮咬牙道:“大人,他後黎皇室不也是靠造反起家,當時大明為什麼能承認他們的國王之位,這會兒為什麼又不行了呢?”

楊聰依舊淡淡的道:“此一時彼一時,當時大明正面臨北元瓦剌入侵,無暇南顧,這會兒大明可沒這顧慮了。”

他這話的確沒錯,宣宗宣統年間北元瓦剌部正蠢蠢欲動,大明根本就無暇來鎮壓安南的叛亂,等到了英宗正統年間,明英宗被太監王振帶著去宣府鎮逛了一圈,結果直接被瓦剌太師也先給俘虜了,大明差點因此亡國,自然更無暇來管安南之事了,所以才無奈承認後黎朝對安南的統治。

這會兒可就不一樣了,南倭已經被楊聰給收拾的差不多了,北虜暫時也不敢有什麼異動,你個小小的安南還敢蹦躂不成?

莫登庸的確不大敢蹦躂,但他也不願意就這麼輕易的放棄國王之位啊。

他只能硬著頭皮繼續道:“大人,就算下官願意歸順朝廷,下官手下那些驕兵悍將恐怕也不願意啊,畢竟這江山不是下官一個人打下來的,而是十多萬人齊心協力一起打下來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本來是想用十餘萬大軍要挾楊聰來著,卻不曾想,楊聰聞言,竟然饒有興致的道:“噢?誰想反抗?本官正愁這五十萬大軍集結起來寸功未立呢,雖說屬國藩兵的首級沒韃子和倭寇的首級值錢,五十兩一個總是有的吧,你說,誰想反抗,本官立馬率軍去踏平他們!”

臥槽,怎麼把這茬給忘了,大明朝廷為了激勵明軍將士勇猛殺敵,特設了首功獎賞的規定,一個敵人首級五十兩到一百兩不等。

這傢伙,一開始明軍將士還只是殺敵,到了後面,只要上了戰場,那簡直是見人就殺,一個首級最少五十兩銀子啊,對普通人來說都是一筆鉅款了,那些上了戰場的明軍將士還不得使勁撈首級啊,管你是敵人還是平民呢,只要有頭便成!

明軍就因此形成了殺良冒功的惡習,只要領軍將領不管制,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很顯然,這位總督大人不但不想管制手下,還有縱容手下的意思。

如果讓他們殺進升龍城,那還得了!

莫登庸聞言,不由嚇得打了個哆嗦,他下意識最後掙扎道:“大人,這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打仗總要死人的不是,何必呢?”

楊聰不屑的道:“你手下的藩兵能比韃子和倭寇都厲害嗎?告訴你,本官率軍擊敗蒙元韃靼部十萬鐵騎也沒死幾個人,至於東南的倭寇,打了兩仗也滅了差不多十萬,本官手下更是一個都未陣亡。不信,你可以命人去打聽打聽,看本官是不是吹牛的。”

啊!

這麼厲害!

莫登庸聞言,終於慫了,他手下藩兵哪有韃子和倭寇厲害,不管這位總督大人是不是吹牛的,人家敢於跟韃子和倭寇幹仗絕對是事實。

這傢伙,連韃子和倭寇都敢打,還會怕他手下這點藩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