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我的光影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三章 上影節裝逼記錄(下)(2/5)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三章 上影節裝逼記錄(下)(2/5)

(唉,每天五更,卻沒人誇我…)

今年的上影節,真的是物是人非!

前兩年轟轟烈烈、前仆後繼成立了一大波影視公司,今年卻很少聽到他們的聲音了。

無論是主題論壇還是各種酒會,大佬和嘉賓們來來回回就華宜、光鮮、旺達、橙子公司的那一撥人。

一堆新成立的電影公司開始走下坡路,行情不太樂觀,這些基層創業者手上資源基本有限,也只能透過電影節這些大場合來整合業內資源,觀察大佬們的動態,尋找求生方向。

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去年單單20家片方就公佈了超過400個專案片單,今年影視公司退潮,包括各大影視公司釋出的電影、網大等片單加起來不到200部,片單量相較去年縮水超一半。

橙子沒搞片單發佈會——沒什麼意義…

‘難道不釋出片單能代表什麼嗎?’

這是鍾麗芳的原話…

本來還以為呂瀟然能裝個逼,想多了,全網都在討論‘中國國之所以有那麼多爛片,就是因為有一批的垃圾觀眾’以及‘楊蜜紅毯豔壓群芳’…

前者出自六爺之口,後者這是一堆的通稿。

……

呂瀟然在跟蒙吉聊天。

克里斯蒂安·蒙吉,他是今年上影節主競賽的納元的評委會主席。

老呂挺感謝他的,當年《黑暗面》能拿獎,全靠他還有妮可·基德曼…

同行的還有其他幾個人,都在抱怨現在的市場難做!

六爺也在其中。

那幫人在說什麼行業劇變,電影從煤老板轉向網路金融,從觀眾審美預判轉向大資料,觀眾的審美範圍變大,但是審美內容、偏好卻很可能急劇下降,當中迭代了型別片跟風、青春、小妞、泛喜劇、小鮮肉、宣傳部風向等等事件,原本2010年開始樂觀、雄心壯志到不行的大電影人,普遍對市場、對觀眾失去了信心,所以走上兩條道路,要麼徹底迎合,賺到錢再說,要麼極端到用已有的名聲,就拍老子自己想拍的,管你們其他丫的營生。

呂瀟然則跟蒙吉聊別的…

蒙吉感慨了三件事:我真沒想到你們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導演。

第二:羅馬尼亞比你們中國差太多了。90%都是好萊塢。

第三:商業片就該好好賺錢,不然影院都做不起來了,文藝片要賺錢幹嘛,你們中國怎麼都把藝術片當成社會現象了,還要過億,太可怕了。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觀點:沒有什麼好罵觀眾的,我們畢竟走在觀眾前面。

同行的六爺‘我說錯了嗎,因為有人看所以有人做!’

‘拍好電影比拍爛電影更費勁,卻並不一定比垃圾電影更掙錢。’

呂瀟然乾脆挑明了:“香港曾經有個午夜場的儀式,導演和主演會和觀眾一起觀看自己的電影,大部份觀眾也知道主創們的存在。觀眾覺得拍得好就鼓掌,拍得爛就喝倒彩,甚至可以囂張得大罵,是哪個sb拍的給我站出來。主創一般都戰戰兢兢,不知觀眾反映如何…”

“電影是大眾傳媒,從來只有觀眾罵導演,哪有導演罵觀眾的,王佳衛玩死了資方,票房稀爛,也沒說過市場問題,他很清楚他拍的不是商業電影。您目前為止拍得都是商業片。觀眾已經很買賬了,你電影拍得用心,就得要求觀眾與你的心路歷程感同身受?

這太傲慢了。

曾經午夜場的香港觀眾哪個不是圈外人,圈外人不懂瞎逼逼,你覺得是笑話,那當年那些導演何苦去受這份罪?”

“您說這話讓我想起了一個段子,有個男足運動員抱怨中國足球之所以不行是因為球迷素質太差!”

六爺楞了一下,然後反駁:“但我說的沒問題,確實存在這樣一群,很大一群所謂的只看垃圾電影的觀眾。”

呂瀟然沒忍住,直接噴了他一句:“今年哪個爛片騙到錢了?上半年的電影除了《記憶大師》、《我能說》、《月球2》,那部片子賺到錢了?連《西遊·伏妖篇》都沒賺到錢!”

“還有,在信息時代,一定要尊重大眾,少噴點人吧,指不定又被人翻出之前的言論了!”

所謂的垃圾觀眾論,其實就是典型的廚子炒不出好菜,卻罵食客不講究!

爛片賺錢,好電影就不賺了?

六爺真的是用生命詮釋首鼠兩端…

《老炮兒》公映,六爺面對媒體說:“樊樊和一峰都是非常陽光的孩子,充滿了正能量,跟他們在一起我非常愉快”——距離他炮轟“如今的小鮮肉都太娘”,不到兩年。

去年,《我不是潘金蓮》公映,他對媒體說:“中國電影觀眾的觀影能力萬萬不能低估。”——距離他炮轟“中國觀眾垃圾”,不到一年。

有句話,可以獻給他:永遠不要穿著敵人的褲子,去指責敵人不穿褲子!

還有,《霸王別姬》開篇時戲班師父的臺詞——“都是下九流,誰也別嫌棄誰啊”。

歸根結底,別把自己太當回事,還有,六爺感覺吃力了…

以前觀眾的欣賞水平是啥?現在知識資訊發達,太快了,你隨便糊弄,一眼就被人看穿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舉兩個人,諾蘭和姜聞。

《盜夢空間》,在這個電影中,層層夢境交替進行,故事線複雜無比,但是諾蘭拍的是有條不紊,步步推進,由淺入深,讓大多數觀眾都能明白怎麼回事,即使不明白,看完影評也明白了。

《一步之遙》,這個故事簡單無比,一個騙子的故事,但是姜聞非得把它整得無比複雜,敘事雜亂,天馬行空,讓大多數觀眾看完都一頭霧水。即使影評,發現每個影評的說法解釋都不一樣,更加的一頭霧水。

老實講,中國缺的不是姜聞這樣的“大師級”文藝片導演,而是缺諾蘭這樣的,達到大象無形這樣真正牛逼的商業片導演。

前者是給小撮人自嗨用的,後者才是真正的搞提高普通群眾觀影水平的大事。

有點可惜,六爺裝逼的時候,呂瀟然不在現場,他在隔壁陪著一群影視公司老總吹牛逼…

……

接下來兩天時間,呂瀟然忙著給《閃光少女》站臺。

其實他本身對二次元沒什麼興趣,對B站的資訊瞭解的也不多,只知道B站可以看《緣之空》、《機巧少女不會受傷》…

要不是大金毛說了B站以後是個正能量的網站,呂瀟然一直以為‘B’站的‘B’就是字面意思,可以看那啥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