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鐵鷹出擊最新章節列表 > 【084】歷史年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84】歷史年輪

天劍峰,海拔1500多米。

峰頂,同樣立著一塊石碑,同樣刻著三個雄渾大字:巖雲寨

大字下面,還雕刻了一個下山箭頭。

江虹帶著鄺霞,一路辛苦跋涉,沿著天劍峰的北坡爬上峰頂。兩人朝下一看,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天劍峰下,它的西面是一大片原始密林,一望無際,根本看不到一條路。

南面盡頭,長長的曲龍江由西向東流淌,構成一條天然屏障,沒有舟船無法過江。北面的遠處是棠陽車站及天邊的峽山主峰,東面是狼窩嶺和其它的連綿群山,呈現一個向內弧形。江虹推測,山峰外面就是通辰鐵路。

一座小的村寨隱在原始密林之中,那就是巖雲寨。

對外地人來說,難怪下山以後容易迷路。因為一入原始密林,往往方向莫辯,怎麼轉的出來?即使弄清方向,西有原始密林,南臨大江天險,東北面是重重高山,如果找不到路,根本走不出去。

當年逃難的那一支皇室貴族,他們決定在此隱居,確實目光獨到,深謀遠慮。這麼一個偏僻山谷,蒙古騎兵根本無法進入這個地方,即便千辛萬苦尋到此處,也會困死山裡。

中國的山系裡,一、兩千米的高山比比皆是,並不稀奇。但是,如果群山連綿,地形獨特,形成一大片的原始森林,方圓上百公裡荒無人煙,那就很稀奇了。

只是歷史還在演化,時代還在變化。

就拿這條通辰鐵路來說,開通五十多年以來,它穿越了一段中國最原始的峽山山區,持續帶來外界人流、物流和各種各樣的商機。集市貿易繁榮,人員進出頻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峽山山區已經擺脫封閉,舊貌換新顏了。

然而,這種變化走到極端,帶來的是負面效應。綠色植被日益減少,水土流失嚴重,空氣惡劣,河流水質渾濁,自然災害頻繁,許多動植物消失了,這種惡劣環境反過來又威脅人類生存。

隨著綠色興國理念日益受到重視,人們開始回歸自然懷抱,重視綠色生態,強化美好家園建設,追求‘天人合一’的世界觀。而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藍圖,就是這一宏偉目標具體體現之一。

今天,經過兩年多的真抓實幹,絕大多數山民搬遷到了山外,幾個小火車站被關閉了,人流不再通暢。峽山主峰周圍的核心地帶,包括天劍峰、橫玉峰、狼窩嶺直至百里外的翠薇嶺,早已退耕還林。

若在兩年以前,斯雨蘭走在這大山裡面,一路上會遇到不少山民。他們淳樸善良,熱情好客,定會幫你指路,走出這片大山。有的甚至會帶著你去村寨裡做客,好好款待,次日帶你出山,或者派人送你出山。

如今,這種繁華人煙景象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個地方已經恢復最原始的森林環境。兩年多的休養生息,人類破壞性沒有了,草木瘋長,雨水豐沛,大自然的自我迴圈日益通暢,野生動物開始出沒山林之中,享受新的自由天地。

兩年以後,山外高鐵通車,這條老舊鐵路也將拆除。峽山山區將會徹底回歸自然,成為辰州的後花園,為三百公裡外的辰州市提供清新潔淨的空氣和生活水源。

“黑哥,在想什麼?”鄺霞看見江虹一言不發,有些好奇。

“鄺霞,如果斯雨蘭上來了,會下去嗎?會進巖雲寨嗎?”江虹皺了皺眉。

“她既然上來了,就會往下走的。換我也是這樣,好不容易爬上了山,與其走回頭路,不如下去看看,畢竟下面的林子裡還有一個巖雲寨嘛!到寨子裡休息一下,在村民家吃一餐飯,再走不遲,她哪知道下面是條斷頭路啊!”

“言之有理。”江虹點頭。

“黑哥,我們走吧!看這下山的路更加陡峭,沒有一個小時走不到山下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好!我們下山。”江虹端著雙管獵槍走在前面,鄺霞緊緊跟上。

“黑哥,看這地形,我們的車經過這裡,好像是在山的外面行駛。”

“是的,所以吳支他們要在鐵路線上拉一條網,防止杜飛逃竄。杜飛是本地人,他在這裡土生土長,熟悉地形,翻過這幾座山沒有問題,這是最便捷的潛逃路線”

“確實如此。”

“當年修通辰鐵路的時候,技術專家就很頭疼這裡。我看過一些當年的史料。這條鐵路是鐵道兵鋪的,還有不少山民來當築路工人。”

”鐵道兵是幹什麼的?”

“它是一支專業部隊,成立於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野戰部隊轉型而來,屬於不打仗的軍人。他們只有一個任務,就是修建鐵路。那個時候技術落後,沒有什麼自動化的機械設備,靠的是一雙手,人拉肩扛,流血流汗,所以犧牲了不少人。”

“鋪條鐵路犧牲了不少人?”

“那當然咯!我舉一個例子,打隧道吧!那個時候,鐵路隧道就是靠人一鎬一鎬挖出來的,土方是戰士們和山民們一筐一筐挑出來的,非常辛苦。不像現在,有各種各樣的大型掘進機械,像盾構機,在隧道裡一圈一圈轉著,根本不用人挖。”

“可以用炸藥嘛!”

“就是用炸藥才導致一些同志犧牲。在隧道裡施放炸藥,效果很難把握,藥量小了就炸不開。藥量大了整個隧道都炸塌了,裡面的人來不及跑出來,很多人被埋在裡面,光榮犧牲。”

“太可惜了!”鄺霞感嘆。

“我告訴你一個秘密,你們譚車長的爺爺,當年就是修這條鐵路的戰士之一。”

“是嗎?他可從來沒有說過。”

“你剛過來,以前跟他也沒什麼接觸,你不知道。他的爺爺就是在新茂嶺大坡道上,為了打通牛家埠大隧道,在放炮的時候壯烈犧牲。因為當時出現一次啞炮,他也等了很長時間,以為不會響了,就想過去重新點炮,不料走到炸藥包前,它卻突然炸了。”

“車長爺爺太壯烈了!那後來的鐵道兵呢?”

“後來他們轉型成為鐵路工程局了。”

“好像車長爸爸曾經也在這條鐵路線上工作,一直幹到退休。”

“他爸爸一直在羌嶺車站工作,最後當了站長。那是一個末等小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就跟泰河車站、棠陽車站一樣,都是大山裡的孤島。這裡生活艱苦,很不方便,但是他們為了這條鐵路,一個個都闖過來了,令人敬佩!”

“這麼說來,我們車長祖孫三代都貢獻在了這條鐵路上。”

“是的,他爺爺是革命烈士,他的父親又是鐵路勞模,他自己一直是紅旗車長,他的家裡特別看重這份榮譽。我估計呀!這一次的‘715’謀殺案,很可能會終結他的這份傳承,所以他的內心無比焦急,甚至試圖逃避。我理解他,但我沒法幫他。”

“其實,他剛才給我打的電話裡,我能感受他的心跳,就是摔倒了爬起來,繼續前行。”

“這就對了。他的轉變是實際的,從不配合我們警方破案,逃避主義,到主動的提供線索,說明情況,再到振作精神,準備重新開始,你們這個車長還是不簡單的。唉!只是綠皮車正走向歷史尾聲,最後堅守的人才是真正英雄。”

鄺霞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