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青春往事之夢悠悠最新章節列表 > 展希翼苦學補過 繪藍圖寄情山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展希翼苦學補過 繪藍圖寄情山水

(二)

展希翼苦學補過 繪藍圖寄情山水

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了,在新的一年裡凌峰最主要辦的事,就是彌補去年的遺憾,爭取在今年的成人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凌峰剛上電大的時候,心情很放鬆,每天都帶著一種愉悅的心情去上課,再加上總有若嵐的影子縈繞心頭,因此對學業抓得不是很緊。結果在第一次四門功課的結業考試中,一科及格,兩科不及格,還有一科英語沒考,待補考換成俄語依然鎩羽而歸。這一成績震動了凌峰鬆弛的神經,使得凌峰在以後的學習當中,不敢再大意。

如果說第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是鬆懈的緣故,那麼九一年補學籍失敗,則純屬是有些冤枉。由於凌峰這個班是九月份招的生,因此每個人都要參加第二年的成人高考,過了分數線也便補上了學籍。平心而論,在成人高考中,分數超過250分的分數線對於凌峰這些剛出校門的學生來說,不是一件難事,班內包括凌峰在內的大部分同學都沒有把成人高考當回事。結果,在九一年春季的成人高考中,凌峰及其同學們敗得很慘,五十多名學生僅有五人補上了學籍,造成這一次慘敗的原因是在報考中的填報階段。

成人大學顧名思義是為成人準備的一個進修學習機會,這裡的成人與法律意義上年滿十八周歲的定義是略有不同的。換句話說,成人大學的學生是要求有工作年限的,因些在填報志願時,有一項學習形式需填脫產或半脫產。隨著時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中畢業生參與到成人大學的學習當中,他們在填報時,需自己想辦法到某個企事業單位開具至少兩年的工作年限證明。這樣無形中給高中畢業生們增加了報考麻煩,而九一年在報考志願中第一次出現了業餘形式,其手續很簡單,不需要工作年限證明。正因為手續簡單,凌峰與同學們都填的業餘。

考試成績出來了,填報脫產、半脫產學習形式的,錄取分數線仍是往年的250分,而填報業餘學習形式的,錄取分數線卻是327分。這其中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分數差別,凌峰始終都沒弄明白,要知道它們最終上課的形式等各方面都是沒有區別的。

九一年成人高考的失利,給九二年的凌峰帶來了很大的心理壓力。看著日日操勞的父母,凌峰心中滿是愧疚,如果九二年的成人高考再有什麼閃失,那麼凌峰將無顏面對父母。

在去年的教訓下,今年凌峰老老實實地開了工作年限證明,在學習形式一欄填上了“脫產”兩個字。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凌峰在報考完志願後拿起了高中課本,按部就班地複習起來。凌峰要全力以赴,不能讓父母失望。

成人高考結束的第二天,凌峰騎車跟隨父親出發了。

“爸,咱們去哪兒?”

“咱們去看一下地,早就想去看看了,一直在等你考試結束。”

“爸,你不是說地早就沒了嗎?而且我記得是在北山那邊,今天怎麼往東走啊?”

“東邊山溝裡還有一塊地,聽說那裡要建工廠,今天領你去是往回運點東西。”

凌峰清晰的記得,小時候父親經常帶著自己去北山方向的一處偏僻角落。在那裡有一小塊地,父親就在那裡勞作。秋天時,那一小塊地就會結出茄子、豆角等蔬菜,馱著蔬菜往家走的路上,父親的臉上總是帶著豐收的喜悅。上學以後,凌峰就沒有了再去北山地裡收穫的記憶。開始時,凌峰以為是父親怕耽誤學習而沒帶自己去,後來透過詢問才知道,那塊地所在的山坳建了一座圓通講寺,自家開荒的一小塊地已歸了寺院。

“爸,這塊地是北山那塊地被寺廟佔了以後開墾的嗎?”

“是,就在東邊我打柴的那座山的背面山溝裡。”

凌峰聽著父親的話,心裡一陣發酸。自家住房燒火取暖,每年深秋,父親都會外出打幾次柴,用腳踏車馱回殘木枯枝。凌峰始終以為是在離家很近的北山拾得,沒想到是在東邊較遠的山,而且還在那兒開荒了一塊地。

美麗的牡丹江市景色怡人,被譽為塞北江南,其美其秀得益於那千迴百轉的江水和連綿起伏的青山。牡丹江市是群山環繞的一處不大的平原,但她看起來更象一處盆地,站在市區極目四望,一片蒼翠盡收眼底。離市區最近的是北山,其次便是東山。凌峰高中送夏蕙回家時曾聽夏蕙講過,離她家一公里外的山巒便是東山,那裡山溝縱橫、村屯散落,清秀通幽的去處很多。

凌峰與父親騎車用時三十來分鐘到達了東山腳下,大路一分為二,向左是一條崎嶇的山前小路。凌峰與父親下了腳踏車推行了大約十分鐘,看見了山路直達的一處山樑。已近山地,坡路漸陡,凌峰與父親將車推入林中鎖好,然後徒步向上蜿蜒而行。

“爸,這一百來米帶狀山地怎麼沒有樹啊?”

“這是防火隔離帶,待會你上了山樑就會看到,沒有樹的隔離帶會一直翻山越嶺向前延伸,就象一條長帶似的。”

聽了父親的話,凌峰不禁快走了幾步,他想儘快目睹隔離帶那起伏不絕的樣子。

終於攀上了山樑,滿頭大汗的凌峰失望了,那隔離帶順山坡延伸到溝裡再攀上對面的山峰,而後續起伏已被對面山峰遮擋看不到了。失落之餘,隔離帶左側一片粼粼波光重又喚起了凌峰的好奇。

“爸,那邊是湖嗎?”

“那兒不是湖,你沒見那兒有座青石大壩嗎?那是第三熱電廠的蓄灰池,是透過管道加壓,將粉煤灰摻雜在水中運上來,水再自然流回,粉煤灰就沉積在那裡了,只因溝裡還有溪流匯聚,水沒過了粉煤灰,離遠看才像湖面似的。”

“爸,你別說,這青山蒼翠間有這道青石大壩再配上那片隨風輕漾的水面還挺美的。”

“要說美,原來才美呢,就現在這個樣子恐怕也維持不了幾年了,你看那邊,去年還不是這樣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凌峰順著父親手指的方向望去,在隔離帶右側,幾處山峰已裸露出大片黃色的沙石,其下山溝內剷車裝、卡車運,正忙個不停。幾百米開外,卡車傾倒沙石處,幾輛推土機正平整著溝壑。

“爸,那裡要幹什麼?”

“那裡要建焦化廠,咱們這個城市空氣質量一直不好,尤其到了冬季,整天霧氣罩罩的都嗆人,焦化廠產煤氣,建成後往市裡輸送煤氣,家家戶戶都燒煤氣就可以改善空氣質量了。”

“爸,你說咱們這兒空氣質量不好是不是跟四周都是山有關?”

“也有關係,空氣流通不暢是一方面,但主要的還是老百姓家家戶戶點爐子燒煤造成的。”

“那焦化廠什麼時候能建成投產呢?”

“怎麼的也得兩三年。”

凌峰聽著父親的話,望著山溝裡忙碌的車輛,心中不禁升起一片憧憬:一座管線交織,高樓林立的現代化工廠佇立在青山綠水間,源源不斷地向市區輸送著燃料,改善著城市的霧霾現狀,也改變著百姓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