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特戰兵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七章 整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七章 整編

龐天寵的心態,龐文瀾看得很清楚,而且父子兩人形成了默契。

龐勁東的到來是果敢共和軍的新鮮血液,或許會帶來動力可以讓果敢共和軍有所起色,擺脫幾十年來蝸居長箐山的困局。

父子對龐勁東都很放心,一方面是因為龐勁東有足夠的才幹,另一方面則是基於血緣紐帶和民族感情,龐勁東的忠誠沒有問題。

龐勁東想通了這些,頗有些哭笑不得,自己到長箐山本是探親,結果莫名其妙成了一支反政府武裝的頭目。

表面看起來似乎很風光,可福兮禍所倚也,先不說龐勁東就此成為MD政府的眼中釘,恐怕在果敢共和軍內部都要遇到不少麻煩。

龐天嘯和龐天彪一系的人馬遭到清洗,漸漸會被驅離權力核心,已經成不了氣候了。

如今能夠給龐勁東造成內部麻煩的,是果敢共和軍的那些元老們。

到目前為止,龐勁東跟這些元老還沒有正面接觸,近期的一系列事情,拿主意的都是龐文瀾,他們只能公開表示支援,哪敢反對。

但是,如果拿主意的人變成了龐勁東,事情就很難說了。

畢竟龐勁東在果敢共和軍內沒有資歷,又太年輕,更是缺乏親信心腹,很難壓制住元老們。

這幫人當年跟著龐文瀾打天下,至少也給果敢共和軍立下大功。

如今有的手掌大權,有的雖然已經退居二線,在軍中的影響力仍不容小覷。

對龐勁東來說,於公於私都是招惹不起的。

一想到這些,龐勁東就深為頭痛,估計這些老家夥很快會跳出來跟自己作對。

歷史上,有很多本不願走上高位的人,卻被強行披上了龍袍。

比較有名的例子就是李煜,本是一個了不起的文學家,偏偏兼職做了南唐最後一個皇帝,最後慘死於牽機藥。

回想起阿猛的謀殺,兩位叔叔的無恥背叛,龐勁東在長箐山本就不安全,只怕今後更甚。

李煜至少還能寫出“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讓後人記住曾有過他這麼一位詞人,並為之一掬同情之淚。

龐勁東想來想去,自己似乎實在沒有這份才學,只是帝國控股集團似乎會讓一些人記住自己。

面對眼前這種局面,龐勁東實在沒有什麼辦法,想來想去,最後悟出四字真言“愛咋咋地”。

龐勁東本來擔心,龐天嘯之死會留下後續影響,幸運的是影響趨於零。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龐天嘯的妻子兒女們還沉浸在悲痛當中,其他人的注意力卻很快就轉移開了。

很快的,二零六團和果敢特區政府先後歸降,在二零六團這邊,共有一千一百餘人攜帶全部武器裝備加入,選擇離開的只有不到三百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相比之下,果敢特區政府和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的投誠,就要複雜許多了。

彭仁浩的死被確定為心臟病突發,第一時間就向外界公佈。

正如沈佩紱之前說過的一樣,在彭仁浩死後,果敢特區政府和同盟軍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儀式,不少果敢人為其留下了傷心的淚水。

沈佩紱在會上對彭仁浩做出了高度評價,將這位懦夫包裝成了為民族尊嚴和自由奮鬥終身的戰士。

在料理好極盡尊崇的後事之後,沈佩紱順利接任特區主席和同盟軍總司令。

果敢特區政府在沈佩紱的操縱下釋出宣告,譴責MD政府軍第七十七師縱容士兵在果敢特區為非作歹,調動部隊進攻長箐山,嚴重破壞了地區和平安定,撕毀了停火協議,對果敢人和其他民族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這份宣告耐人尋味的高度贊揚了果敢共和軍,稱龐文瀾長時間以來捍衛著果敢人的民族利益和尊嚴,維繫著各個民族之間大團結的局面,並有力的回擊了MD政府軍的挑釁行為。

多民族國家往往有這種現象,少數民族對主體民族懷有天然敵意和警惕,主體民族佔總人口比例越高,這種敵意和警惕也就越強烈。

尤其MD經歷過殖民統治和外國侵略,殖民者和侵略者都對其民族關係進行了不遺餘力的挑撥,加之一些歷史因素的作用,民族關系惡化到了極點。

MD政府和政府軍基本由主體民族緬族組成,偏偏不識時務的奉行大緬族主義,因此少數民族往往帶有戒備心理。

只要MD政府軍有一兵一卒踏入少數民族地區,就可能引發事端。

歷史上,撣邦與MD政府全面開戰的原因,就是MD政府藉口清剿非法入境的華夏殘軍,把軍隊派進撣邦。

通萊指揮的七十七師,在果敢特區乃至整個撣邦的所作所為,早被各族人民看在眼裡,不滿情緒積累了許久。

所以,果敢特區政府的這份宣告,不僅獲得廣泛的擁護,還起了火上澆油的作用。

聯想到此前彭仁浩對通萊的再三忍讓和退縮,凡是有一定政治覺悟的人都敏銳的意識到,果敢特區的風向要變了。

果不其然,接下來之後不久,沈佩紱釋出了自己作為特區主席和同盟軍總司令的第一道命令。

主要內容是,為了加強果敢特區的和平安定,對抗MD政府的部分野心分子,果敢特區政府及同盟軍與果敢共和軍合併。

合併後新組建的政府仍叫果敢特區政府,但不再同時採用撣邦第一特區的稱謂,由沈佩紱任主席,龐文瀾任名譽主席。

特區政府下屬的軍隊正式名稱也仍為果敢共和軍,不再採用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的名稱,由龐天寵任總司令,龐勁東任副總司令。

如果彭仁浩泉下有知,會驚訝的發現,沈佩紱在這些年來瞞天過海,揹著他做了很多事情。

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條是,培養了大量的親信,安排到特區政府和同盟軍的所有重要崗位上。

至於彭仁浩的人馬,則都被巧妙的調了閒差。

沈佩紱做事不僅高明,而且極有耐心,用了很長時間才慢慢達成目的,彭仁浩根本沒覺察到。

結果,沈佩紱所作的決定,在特區政府和同盟軍內部,竟沒遭到任何反對。

一些仍然忠於彭仁浩,或是持有異議的人,也知道如今自身難保,所以都閉嘴了。

不過,為了保持內部安定團結,原特區政府和同盟軍的官員,也大都做了妥善安置。

其中一些人發現,自己比從前的權力和影響更大了,待遇也提升了。

規模和人數翻了一番的政府和軍隊,給大家都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於是大家也就接受了這種新局面。

至於普通老百姓,則早已見慣了城頭不斷變換的大王旗,對這種變化並沒有特殊的感覺。

只要自己能夠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他們並不在意政府是由哪些人領導的。

新的果敢共和軍糅合了三股勢力,士兵來源各不相同,編制混亂,所以急需整編,這個工作就由龐勁東負責。

很多人把整編部隊想得很簡單,其實很複雜,尤其面對多民族部隊。

龐勁東把血獅軍團的三個連也編了進去,而果敢共和軍內本就有國際僱傭兵,如今事實上成了多國部隊。

這意味著需要考慮的第一個問題是語言,幸運的是這個問題並不難解決。

雖然每個民族都有母語,但只要成長在多民族聚居地區,多少都會講其他民族語言。

這些士兵普遍來自果敢和滾弄,由於果敢人重視教育且影響力較大,所以果敢語——也就是漢語——成為了通用語言。

但他們講的漢語是方言,還夾雜了大量本地形成的詞彙,結果來自華夏北方的血獅軍團士兵根本聽不懂。

血獅僱傭兵講的是北方官話和普通話,果敢共和軍雖然大致能聽懂,會說的卻沒幾個。

龐勁東採取的對策是,在各民族中大力推進漢語普通話,士兵們每天要接受兩個小時的文化教育,其中至少有一個小時是語言。

其次的問題是官兵關系的,因為所有官兵彼此間曾是上下級,也就會產生一些恩怨。

彼此熟悉的官兵互相配合得比較好,編組在一起卻容易形成派系。

可如果完全打亂重新編組,形成戰鬥力就要有一個過程。

說起來,果敢共和軍內部原本就有派系,例如分別忠於龐天寵和龐天嘯的人馬。

如果龐勁東不能將這個問題處理好,新的果敢共和軍的派系可能更加複雜。

老共和軍的、二零六團的和同盟軍的任何一方人員,都必然與自己過去的同僚走得更近一些,而對於另外兩方的人抱有一種潛在的牴觸,這還是沒考慮到血獅僱傭兵。

這就需要龐勁東在既保持一定戰鬥力的同時,又能夠徹底打亂原有的人員編制。

這種派系是基於各自出身的,還有一種可能出現的派系是依據民族的,這就是龐勁東需要解決的第三個問題——民族問題。

果敢共和軍的各個民族之間,沒太大矛盾,但也不是完全沒問題。

如果將同一民族士兵編組到一支部隊,那麼這支部隊必然會非常團結,而且能夠發揮最大的戰鬥力,卻更加容易形成派系。

果敢共和軍內部只要出現一點摩擦,任何一個派系都有可能揭竿而起,拉出去另立山頭,這種事在這個混亂的國度層出不窮。

龐勁東在前思後想之後,決定寧要一時的混亂,不要長久的隱患,不能留下任何可能形成派系的基礎。

為了最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龐勁東幾天來忙得腳打後腦勺,忘記了白天和夜晚的區別,更顧不上按時吃飯。

同時,龐勁東越發佩服叔祖的深謀遠慮,多年來一直與德欽巴丹暗通款曲,更高明的是在彭仁浩身邊安插了如此出色的臥底——沈佩紱。

兢兢業業的沈佩紱一直努力著,完全依靠自己的才能從基層幹起,直到坐上了如今的位置。

而且他始終堅持著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放棄,從沒有產生過消極畏難的情緒,更沒有動搖立場叛變,這個臥底一做就是二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