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化工研究院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4章 技術掮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4章 技術掮客

“不破不立,這件事你們做得對,我們又不是政委,可以靠思想工作讓每個被拆遷戶都感到滿意。”看著兩徒弟窘急的表情,王進水趕緊安慰了他倆幾句。

四個不同產品的生產車間建設都在同步進行中,工地上一片熱火朝天。第一期德國培訓的幾位同事回來了。第二期培訓的人員由甘喬龍帶隊,何小兵、凌昌武、吳拉拉、周海峰、羅小月等五人另外,增加了一個泮毛,上次,戈培爾親自誇獎過他並要求他參加培訓,雖然說是初中畢業,可看在戈培爾的面子上,一定得給安排進去的,七人一起,奔赴德國。

舊電器拆解的工人必須本地化,臨時從三界化工研究院總部借用的人員在短期內得歸還總部的,根據預估,肌醇專案的安裝在12月底前能夠完成,這批人員得在這個時間點前一個月回總部,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原來搞的是拆解,不是化工,得把他們放在中試車間實習一個月,也就是說,邊海的舊電器拆解廠得在二個月內招到一百多的操作人員並培訓到位。

“邊海地方太荒涼,招工廣告貼出去,報名的人很少,一直到現在為止,還只招工了二十多人,並且都是上年紀的,差一百多呢,能不能緩上一緩?”兩徒弟李家兄弟在電話裡對著王進水直嘆苦經。

“不會吧,我們給的工資可是比一般的國營單位還高呢,這麼高的工資都招不到人?”王進水十分奇怪。

“是的,師傅,我向淮主任打聽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當地人多數以打漁為生,每年出海幾次,吃的用的全都有了,其它時間就是在家裡打打麻將,走走親戚什麼的,我們的工資與打漁的收入比起來還是差一個檔次的,現在,又是漁訊季節,各村的人都出海去了,更難招到人。”李西金說的確是實情,漁民的生活就這樣,一船富半年。

“抓緊時間把宿舍造好,明年的農藥廠以招貧困省的打工者為主,這事不難解決。至於舊電器拆解廠的人員嘛,技術含量又不高,男的出海了,女的不都在家嗎,漁民規矩,女人不得上船的,你們得換個想法,找村幹部去,就說可以為婦女解決就業問題,只怕報名的人擠破大門,只是婦女從不出門,不知有這個訊息而已。”在省化工研究院時,王進水有個朋友叫史偉容的,父親是輪機長,曾跟他說起過這個規矩。

李家兄弟得到提示,透過邊海縣政府婦聯招集了各鄉各村的婦女主任到縣裡開會,會議上宣佈了這個訊息。

“工作難度低,包學包會,工資每月四十元以上,包中飯,真有這麼好的事情嗎,不會騙我們的吧?”會場上,鬧哄哄的一片。

“廠車就在外面,你們可以上廠車到廠裡參觀一下,並問一問在工作的工人,工資是多少?我們是縣政府引進來的重點工程,有騙你們的必要嗎?”看到現場的議論聲,李西金與李西銀的信心十足。

參觀了一圈再回到會場,氣氛變得更加活躍了,參加會議的婦女幹部中就有一大半地報名要求到舊電器拆解廠工作。

“我們村要十六個名額。只是我們不會騎腳踏車,怎麼到你們廠?”

“給我留二十九個名額。”報名聲此起彼伏,沒一會兒,報名人數就超出一百二十個。

“你們可以選擇住廠裡,或坐廠車到我們廠上班,如住我們廠的,三餐免費。報名的人後天早上八點到婦聯集中,參加考試,透過的立即可以到我廠裡上班。”李西金當場宣佈招工條件。

“當然,婦女幹部素質高,參加到我們廠裡工作的,不需要考試。”許強生廠長不失時機地補充了一句。以後,這些新招的女工還得靠這幫婦女幹部帶呢。舊家電拆解廠的招工難題就這麼解決了。

“還是師傅有辦法,徒弟們跟著得好好地學幾招。”李家兄弟回到三界化工研究院敘職的時候,連著給王進水戴高帽。

王進水擺擺手,攔住了兩位徒弟進一步奉承的話,說道:“還是說重點吧,農藥車間的進度怎麼樣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還能怎麼樣呢,一個字,快。師傅你看中的地基真的是好,淺淺地挖去上面的浮土,底下就是岩層,上個三層樓的廠房都不用做基礎,平一下直接澆水泥上就行,這樣一來,比我們原來選定的山彎進度還簡單,雖然起步晚了二個月,一來一回剛好拉平,估計明年四月份能開始安裝裝置。”李西金帶來的確實是個好消息,王進水最擔心的是因為場地變更,而使得進度延後,丟掉生意。

“師傅,還有一件事情得向你彙報一下,請師傅定奪。具體由李西銀與大家說吧。”說完了工程進度,李西金把發言的機會讓給了弟弟。

工程之外還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在這個會議上彙報?王進水點了點頭。

“事情是這樣的,我們在海邊搞土建,前幾天,有一個人找上我們,說有一個產品技術,特適合在海邊生產,想轉讓給我們,他的要價也不高,只要二千元錢,我們聽了一下他說的情況,感覺這事是真的,所以,特意向各位領導彙報一下。”李西銀簡單地開了一個頭。

每年五百左右的社會平均工資,一個私下裡偷出來的產品技術要價二千元,與研發投入比這個要價低得要命,與工資對比,這個額度不算低,原國營廠裡,有好多技術人員就賺這個錢,把自個廠的技術賣給私人企業,賺到一份算一份。

三界化工研究院按名稱定位,主要是向外輸出化工技術為主,現在,實際情況是搞成一個產品技術就自個生產一個產品,有些名不符實。以目前的人手,完成這幾個產品都顯得緊張,暫時沒有餘力做其它,可聽李家兄弟的口氣,這個產品前程很不錯,會是什麼產品呢?王進水來了興趣。

“那個技術人員說,他手頭上有幾個船用塗料的產品,想私下裡轉讓給我們,邊海縣靠海,漁民以打魚為生,船多,我們想,如是真的,銷出產品確實不難。”

因地制宜,即使利潤低些,有市場,什麼都好辦,王進水想了想說:“這人叫什麼名字,有聯繫方式嗎,我們可以試一試,反正,當作技術儲備,也不差這幾千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