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浦江東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4章 政策桎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4章 政策桎梏

這日,天氣晴朗,一掃多日來的陰雨連綿。

在開發辦和保稅區負責人的引領下,浙江寧波市和當地保稅區管委會的領導過來外高橋保稅區參觀,考察。王建浦作為政策法規研究室負責人參與了這次接待。

夏主任看看前面的隊伍,又回頭往後面看了看,搜尋到王建浦後,故意放慢腳步。

緊跟在隊伍最後面的王建浦一見領導的神態,覺得到他可能是找自己有事。於是連忙快走幾步趕過去。

看見王建浦,夏主任停下來笑著問道:“怎樣,現在保稅區這邊的工作基本上適應了吧?”

王建浦笑了笑,說道:“我們這邊的風吹雨響,領導你還可能會不知道?”

“前面你們這邊的封關場面還是搞得很大,很有影響的,總理親自給你們保稅區剪的彩。”接著,夏主任嘆一口氣,說:“可惜啊,剪綵的那一天我出差去了北京。”

王建浦不響。

“外高橋保稅區值得被歷史銘記的。”夏主任看看四周,有抬頭望著不遠處的黃浦江,說道,“我們國家第一道隔離牆的誕生、保稅區第一條道路、第一個港區建設、第一次封關……”

王建浦笑笑,仍然沒有作聲。

“長江之水滔滔,奔流到海不復回。外高橋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夏主任感嘆道:“規劃土地有了,港區碼頭有了,特區特辦的政策有了,接下來,就是築巢引鳳,大展宏圖了。”

王建浦想了想,決定還是實話實說:“不過,儘管保稅區現在場面看上去挺熱鬧,但實際落地的專案卻還是比較少的。”

“這又是為什麼?說說看。”夏主任不動聲色,問道。

王建浦說:“我覺得,還是有這麼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主要是當時的外資企業對中國的改革開放還抱有很大的疑慮,而我們浦東開發的政策是一邊開發一邊招商,初期的開保稅區內滿目盡是農田,基礎設施尚在建設階段。

“我記得去年曾經接待一批韓國商人道我們這裡考察,到外高橋港口時,只見大片的蘆葦蕩。韓國商人難掩懷疑和嘲諷,問我,你們告保稅區是不是真的開發?這得要多少年啊?”王建浦坦言。

夏主任呵呵一笑,說:“現在已經大有改變了。你繼續說。”

“第二個影響,還在於配套設施的迄待完善。”王建浦說,“採取自由貿易和出口加工結合的模式,以自由港為目標,實行商品、人員、物資豁免關稅和進出口自由,新型經濟輻射新區的建成,首要破冰任務是建碼頭。而我們現在正在建設的4個萬噸級泊位和1個千噸級駁船泊位的港區一期碼頭,顯然還必須要加快進度的。”

夏主任點點頭,說:“這些都是外因,透過努力和時間我們都能做得到的。”

王建浦說:“是的呀,第三個難處,就是我現在最關心,正在做調研的,就是相關政策上的突破,希望一些政策能在保稅區的範圍內實施的力度更大一些,更放開一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夏主任顯然有些吃驚,收回來目光緊盯著王建浦。

“現在我們國家在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對外貿易是國家管制的,只允許外資加工類企業可以從事自營產品好了進出口貿易。”

王建浦解釋說:“保稅區海關隔離帶的設立,雖然貨物進區離區,均要申報,受道海關的監管,但畢竟是全封閉的區域,要是中央允許我們保稅區在貿易功能上尋求突破,允許保稅區設立外資貿易公司可以從事貨物的一般貿易。那就更好了。”

“有道理,大膽地繼續說。”

貨物要自由進出必須要由貿易公司來執行。沒有貿易公司執行,貨物怎麼來來往往呢?

外高橋保稅區作為浦東開發開放乃至上海改革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橋頭堡,就是要在貿易自由、貨幣自由、貨物進出自由三個方面展開探索,取得突破,尤其是貿易自由。

夏主任想了想,說道:“允許外資設立貿易公司的政策突破難度很大。現在所有的法規條例都是限制貿易公司設立,幾乎所有的外貿公司都是國家控制的,外資和民間資本基本無法涉足外貿經營權。”

王建浦說:“我個人的想法,是不是可以在在保稅區開始運營的過程中,“境內關外”可以參照香港,境內必須遵守中國法律,關外按自由貿易區的國際慣例執行。”

夏主任從口袋裡拿出來香菸,點上一支。沒有再講話。

“但每一項政策的改變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前年的時候,我就曾參與起草制訂全國第一個保稅區貨物出入境管理規定。我直到其中的艱難。”很久,夏主任長吸一口煙,說。

王建浦停頓一下,說道:“不過,到目前為止,我們發現這項規定還是有不完善的地方,亟需突破。”

“嗯?”夏主任停下抽菸。

“比方講,政策中有一條規定,國外進入保稅區的貨物如果最終的去向是中國內地市場,就不能進保稅區。換句話說,這樣一來我們外高橋就只能做轉口貿易。而事實上,我們的調查和預判,來外高橋的外商貨物中,可能大概只有10%是做轉口的,大量貨物都是想要透過保稅區,從而進入中國市場的。”

“外高橋保稅區是浦東開發中最重要的一個標誌性區域,也是全國開放層次最高、開放領域最廣、開放力度最大的區域之一。中國經濟要現代化,就必須實現國際化,而保稅區正是中國經濟與世界最先接軌的地方。”夏主任表示。

王建浦接著說:“如果能突破這些政策桎梏,在企業的進出口經營權上的政策做出突破,為貿易企業開啟了一扇門,我想,完全可能回掀起了外商投資浦東的第一個高潮的。”

夏主任盯著王建浦,問:“你們找到了突破的口子和機會?”

“我們確實正準備在這一方面做做文章,並且已經有了一些眉目。”王建浦笑了笑,回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