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浦江東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5章 過年的講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25章 過年的講究

時間過很快,一歇歇就到大年三十。

和老底子的上海人一樣,王家阿婆為了這一年一桌的年夜飯,今年更是費盡了心思!

上海人對年夜飯很講究,“做人家”的同時,也好面子。因此,準備一頓年夜飯通常會提前幾個星期。

從進入臘月就開始張羅,雞、鴨、魚、肉、南貨、北貨、果品、糕點、糖果、瓜子,樣樣力求辦理齊全。年夜飯菜餚,煎、炒、炸、燴,樣樣都有,色、香、味、形,都達完美。

王家阿婆和大姐好幾次還老清老早就去小菜場排隊,可就是這樣,雞、鴨、魚、肉未必能買到自己稱心的原料。

每次回來,大姐總是笑話說那個在小菜場裡斬肉的老師傅,逢年過節,小金庫真是“麼克麼克”(洋涇浜上海話,意思同“much”)。

整個臘月全家歡樂融融,氣氛溫馨。

講起來上海,給人的印象就是生活精緻講究。就算是過去條件簡陋的時代,人們的日子過得簡單卻也絕不敷衍,每年春節的一餐年夜飯就是老上海講究的體現。

上海人自家吃年夜飯,有一樣東西不會少,就是這個“圓臺面”。

千萬不要小看這張圓桌,當年可不是家家都有自備的,而且,它的尺寸大小,都能顯示出這家人的“立升”——請得起多大的排場。

過去,上海的餐飲業沒有現在這樣發達,那時的上海人也節儉,輕易不上餐館,逢啥喜慶,至親朋友要歡聚一下,都是自家和鄰里一起相幫燒。

可以講,一張圓臺面,是各家主婦大比手藝的一個大平臺。逢年過節,家中一張圓臺面,更滿載著親情溫馨。不論你離家有多遠,有多久,家中那張圓臺面上,永遠為你留著一副碗筷,一個座位。

大圓桌王建東家裡沒有,還是隔壁的老林主動借給他們家使用的。

那麼,在上海人的這張圓臺面上,老上海的年夜飯都有啥講究,有哪些菜是一定少不了的呢?

首先是標配冷盤。

其一是四喜烤麩。

烤麩是將小麥粉,水洗成麵筋後發酵蒸煮而成,這種看上去有著無數蜂窩孔的食材,常被人誤以為是“豆製品”。

烤麩搭配香菇、木耳、花生米,成四喜,醬紅香醇,鮮香入味,口感有糯有脆,夾一筷入口,烤麩的毛孔全部開啟,甜鹹鮮的醬汁湧出,正是烤麩最感動味蕾的瞬間。

上海人過年講究極多,菜名需討口彩,所謂“烤麩”即是“靠夫”,寓意家裡的男丁,來年取得更高的成就。而冠以“四喜”的名字,有一種說法,認為它源於最早的名字“四鮮烤麩”,上海話“鮮”和“喜”音同,而這個喜字又更能討口彩,所以,有了“四喜烤麩”之稱。

二是蛋餃。

蛋餃是上海人過年必吃的,年夜飯最後一大鍋的湯裡必有蛋餃,取它長得像元寶的好彩頭。吃上一口蛋餃,味道鮮美又吉祥。

做蛋餃是個細心的活兒,還特別有儀式感。

再王建東印象中,小辰光每到大年夜的下午,爹爹、姆媽就會搬個凳子,坐在煤球灶前,用一個可能一年只用這麼一次的鐵勺子來攤蛋皮。

除了肉餡,一旁肯定還有熬好的豬油渣,王建東當時的“工作”就是負責拿塊豬油渣,先在鐵勺內抹一下,不必每次都抹,但要抹均勻,每個角落都要吃到油——如果他們攤壞了一張蛋皮,那就會是他的獎勵。

當然了,在姆媽、爹爹不怎麼注意的時候,王建東也沒有少偷吃蛋皮和豬油渣。

最後是蔥油海蜇皮和皮蛋。

蔥油海蜇皮和皮蛋,這兩樣也都是上海人年夜飯臺面上必備的菜。

海蜇皮的價佃比海蜇頭便宜,這道菜又實惠又扎臺型:買回的海蜇皮先泡2天,去除明礬,再切絲浸在冷開水中;最後將蘿蔔刨絲,加一點點細鹽,稍微醃下,擰去水分,再用熱油淋在上面,冷卻後和海蜇皮絲拌在一起即可。

而闔家團圓之際,吃點小老酒總免不了的,這時就少不了皮蛋,蘸點醬油,過過老酒,最好再來點油爆花生米,一頓年夜飯,即便沒啥大魚大肉,也能有滋有味。

這些還僅是基本的幾樣冷菜。至於大菜,王建東家裡也有基本不可或缺的大致幾樣:

一是紅燒肉。

上海紅燒肉是有回憶的上海味道,家裡過年的時候桌上肯定會有那麼一道紅燒肉,寓意新的一年紅紅火火。

作為傳統本幫菜,上海紅燒肉最大的特點就是濃油、赤醬、口感甜,但是入口不會很膩。它的上色主要靠醬油,而不是北方的熬糖。但是哪怕是醬油也有放糖熬的步驟,糖的品種和比例是很重要的。紅燒肉要好吃,必須是豬五花,這樣吃起來才有軟硬層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紅燒肉少不得要配點別的東西,自己家燒,往往再加一些滷蛋、圓慄、茨菰、百葉結等。

二是本幫燻魚。

對於上海人來說,燻魚絕對是上海本幫菜的代表之一,除夕夜怎麼能少了燻魚呢,而且還有年年有餘的寓意,簡直就是過年必備。

上海人習慣用青魚中段來做燻魚,去頭去尾,片成一公分厚的薄片,入滾油炸透,至金黃出鍋,放入調好的醬油中浸幾秒,待味道吃進魚肉中即可撈出,口味兼具鮮、甜、香、濃、脆。

三是油爆蝦。

油爆蝦是一道最典型的上海菜,也是上海菜的代表菜之一,又叫油爆河蝦。

顏色紅潤發亮,味道鹹甜可口。因為蝦殼上有一節一節的輪廓,所以它也有著節節高升,吉祥討喜的寓意,所以過年時,桌子上一定會有一道油爆蝦的。

當然,“江北人”的傳統,王建東家裡通常會在除夕前就開始做很大個頭的“揚州獅子頭”。和一般上海人的做法不同,不僅模子結棍,裡面還有花樣經,而且一做就是好幾十個,初一到初七都可以紅燒、清蒸、燉湯慢慢吃,象徵一家人團團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