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浦江東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8章 種植蘑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28章 種植蘑菇?

說完後,謝雨生轉身看著自己身後的養豬場這一大片還算整齊的欄舍,似乎若有所思。

小毛看向外公。講實話,他對農業方面的技術不懂,更不要說專業的蘑菇種植了。

但是有一點他是明白的:在外公的心裡,當初隊裡建立養豬場的建議是他最早提出來的,只有把眼前養豬場遺留下來的事情處理好,才能從根本上了卻外公的這樁煩心事。

所以只要有可能,或者但凡對養豬場遺留問題的解決有促進作用,他從內心裡都是非常希望外公和他們隊裡領導能做考慮,如果能夠成功當然最好。

“四眼”不說話,無聊地用腳踢著小道邊的雜草。

“嗚嗚嗚---”,有寒風一陣陣刮過。養豬場裡的廢渣亂葉,隨風飛揚。

外公緊緊戴著的大棉帽,眼睛看向旁邊的曹家溝河道,長久不語。

“蘑菇,素來被譽為長壽菜。”等風過去,謝雨生咳嗽一下,清清嗓子,又說道,“書院那邊以盛產蘑菇遠近出名,還被譽為‘蘑菇之鄉’。”

小毛搭話,說:“名頭真有這麼厲害?”

“是的。他們當地很多農民種出來蘑菇後,賣到食品廠,然後做成罐頭再出口。有一回我跟著我爸爸去現場從頭至尾,一整套過程全看過的。”謝雨生肯定地說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外公這時候接話,說:“書院公社種植蘑菇我倒是聽說過的,他們確實做的還很不錯。”

實際上,不只是聽說,事實上也是這樣。

川沙縣書院鄉的蘑菇生產以“種植早、面積廣、產量高、質量好、效益高”,不僅享譽上海。這時候甚至在全國都已經小有名氣。

去年的資料,書院有蘑菇種植超過4500戶,種植面積接近100萬平方米,產量接近2000噸,實現產值400萬元。其產量產值都位於上海全郊區鄉鎮之首。

栽培蘑菇成了書院鄉農民增收致富、發展經濟的主渠道。

蘑菇不僅使書院出了名,更使書院人民富了起來。

當地菇農經常說的幾句話:“若要富,種蘑菇”;“一隻蘑菇一塊磚,幢幢樓房由菇來”;“種好蘑菇造樓房,造了新樓好種菇,一年更比一年富”----,等等。

蘑菇菇是國內消費歷史較長、銷售量較大的食用菌品種。國內鮮品蘑菇市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歷經數次的轉變,在每一次的轉變程序中都對我國蘑菇產業的發展影響深遠。

講起來,上海是我國食用菌消費量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國的消費最前沿。上海食用菌市場的細小變化,也許就會影響國內食用菌市場的走向。

比方講,雙孢菇,金針菇、杏鮑菇、蟹味菇等等就都是首先在上海市場開始熱銷,然後才向國內其他市場迅速拓展開的。

所以上海食用菌市場在行業內是最具代表性的,市場上任何變化,都值得引起行業的關注。

另外,在上海當時郊區的很多地方都種植有蘑菇。

說到書院種植蘑菇的歷史,還很有意思,甚至還帶有一絲傳奇色彩。

早在1958年,書院公社中南大隊一社員在川沙縣嚴橋公社做木工時,看到當地的蘑菇種植,1959年,該社員開始在家裡試種。1960年春,第一次出菇。其時,書院公社領導組織幹部參觀現場,這人成為書院公社第一個栽培蘑菇的成功者。

60年代,當時的書院公社籌建了“書院公社菌廠”。又從川沙縣嚴橋公社引進菌種,當年試種100多平方米,獲得成功。第一年每平方米產菇4.32公斤,單位面積產量超過了嚴橋公社的同行。

試種的成功,不僅為書院當地種植蘑菇摸索了經驗,還為在公社全面推廣增強了號召力。

這樣一來,書院公社每個大隊中心場都開始種蘑菇。並且逐步由地棚發展到建造簡易房,利用空間搭多層栽培床,擴大種植面積。

改革開放後,因出口量增加,書院公社農戶家庭蘑菇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增至3.3萬平方米。

書院蘑菇的銷路卻相對簡單,主要由鄉供銷社組織收購後供應給當地罐頭廠做成罐頭,然後由外貿公司出口到世界各地。

到現在,書院不僅是蘑菇,其他食用菌,比如說平菇,草菇,銀耳等等也多有種植。

“當然了,我的說法只是建議。”謝雨生笑笑,說,“只是我看這裡地勢平坦,又靠近水源。我覺得這裡的豬欄舍,只要稍加進行密閉式的改造,完全可以達到蘑菇所要求的生產條件。”

外公轉身,笑了笑,看著小毛和謝雨生不接話。

見外公不說話,小毛想了想,說道:“我知道光是你說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您不能講再詳細一些?”

謝雨生抓抓頭髮,說:“不好意思。因為我也只去看過一次,本來就是因為好奇才跟著大人後面過去的,所以對於品種,對於種植技術等等方面,也不是很瞭解。”

小毛猜了一會兒外公的心思,問謝雨生:“我估計的話,我外公現在主要有這麼幾個擔心,一是對種植蘑菇不熟練。當然,我倒是覺得這也不應該成為問題,可以學習,也可以請會的人過來高管理,應該不至於有很大的難度。”

謝雨生笑笑,說:“有一必有二,那你的第二,第三個問題呢?”

“第二,就是種出來後,賣給誰?也就是銷路在哪裡,往哪裡銷的問題?最後一個問題,投入要多少,有沒有錢賺?這當然也是要關心的。”小毛一口氣脫口而出。

謝雨生一時答不上來話。

“阿生,我們都是要好的朋友,你這一次能不能好事做到底,找你老爸關係幫忙聯絡書院那邊的工廠,還有做罐頭的食品加工廠,要是有機會的話,讓我外公他們去考察看看好了。”

外公看向謝雨生。

謝雨生低頭想了想,說道:“行。講實話,那邊的實際狀況我知道真不多。這樣,我回去馬上就打電話給我老爸問問他的意見。這裡有電話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