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江海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章 三顧言駿(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章 三顧言駿(1)

應聲從陳老師家回來,滿腦子想著師母的弟弟,產生了儘快見到馬言駿的強烈願望,他彷彿覺得白龍港村能否研發出中央空調新產品,能否順利與國營二二〇廠合作,與這位專家密切相關。

他急不可耐的去找老趙,而老趙腦海中想著從德國進口的組合式中央空調機組。這次參觀市合成纖維廠進口空調,收穫頗豐,給老趙增強了成功研發空調機的信心。但是,村裡現在都沒有空調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就連設計製圖的人都沒有,怎麼研發?他忽然想起了總廠駐機械分廠的技術員董紀術,人家畢竟是搞機械設計的,和他探討探討也許會有益處。老趙興沖沖的去找紀術,機械分廠廠長告訴他,紀術請了幾天事假,他有些掃興。

應聲急著去找老趙,想把空調專家馬言駿的情況告訴他。在村部未見老趙的身影,自途說剛剛他還在的,不知去了哪兒。柏青剛進門,知道應聲正在找老趙,便告訴他說,趙老去了分廠。正說著,老趙回來了,四個支委碰到了一塊兒。

老趙說:“參觀合成纖維廠收穫很大,也增強了研發的信心,但是問題是沒有研發的人才。內行看門道,外行只能看熱鬧唻。人家德國的東西再簡單,你不懂行也看不明白。如果是空調方面的內行,看了人家的東西,就能在腦子裡和自己想的東西發酵,也許能形成研發思路。參觀回來後,我與二二〇廠的專家通了電話,覺得人家的建議很有價值,要想方設法引進人才,哪怕一兩個也行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我正想說這件事呢,送應梅到農專報到,在老師家閒聊,說起了陳老師內弟的事兒。師母的弟弟叫馬言駿,在天津工作,是空調方面的專家,我想會會這位老鄉,也許能得到啟發和幫助。”應聲說。

“那就把這位馬言駿調到村裡來唄。”自途不加思索的說。

“對啊,我贊同,沒有人才不行。”柏青附和的說。

“唉,哪有這麼簡單的事,還是先拜訪請教吧。”老趙說。

大家都贊成老趙的意見,應聲和老趙準備去天津。鄉書記廣志雖然是應聲的哥哥,但是他公事公辦,還是打電話向廣志請了出差的假。

應聲和老趙從柳橋長途汽車站踏上汽車直奔海通輪船碼頭。汽車從海潮縣地界越過運河橋,進入了海通郊區的秀山鄉,文革時稱東方紅公社。從運河橋到小石橋也就兩三公裡長的路段上,集中了二十多家鄉辦村辦組辦企業。當然也有是文革前創辦的,比如曾經關押陳麟老師夫婦的澱粉酒廠和關押他們的女兒的運輸站等,但絕大多數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創辦的。日化、紡織、服裝、橡膠、玻璃鋼、金屬制品等廠都形成了規模。更讓人眼熱的是,沿途還有十幾個在建專案。

讓應聲不能理解的是,運河橋的北側冷冷清清,從柳橋至運河橋四十多裡路,就沒有見到工廠。而運河橋的南側,工廠鱗次櫛比,一片繁榮景象。看來,相同的政策,不同的理解,其執行結果大相徑庭啊。

應聲和老趙下了汽車,來到海通輪船碼頭。離開船的時間還早,應聲拉著老趙去參觀南天大飯店工地。哇噻,十七層,是海通最高的大樓。雖然樓高,但應聲一點都不動心。他想,在白龍港村就是有錢蓋三十層的大樓,離城遠沒人住也沒有什麼價值,人家蓋高樓是有區位優勢,沒有可比性。

應聲關心的是造價那麼高,錢從哪裡來?難道鄉村有這麼多錢嗎?這是不可能的。應聲問得工地上的人都嫌煩了,也沒有問出個所以然。難怪,人家是搞建築的承包方,哪裡知道發包方的資金來源。應聲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他們來到大樓籌建處,看樣子那些人都是鄉村派來的幹部。應聲禮貌的去打聽資金來源,人家說是“農民截肢的”。應聲一愣,那人知道應聲聽不懂海通話,便指指桌上當天的海通日報,意思叫他自己看。“發展經濟新事多,農民集資蓋大樓”醒目的標題跳進應聲眼簾。他一口氣把報道讀完,顯得異常興奮,也許是對他有什麼啟迪?

應聲和老趙乘船來到上海,搭上了去天津的火車。一下火車,依著地址指示,馬不停蹄的找到馬言駿的家,可是家裡沒有人。應聲想,也許出去晨練,也許買菜什麼的。就在樓道蹲守,總得回家的嘛。他又從口袋裡掏出字條,反覆核對門牌號碼,確認無誤,就安心等候。

兩三個小時過去了,亦不見人影。應聲想不能把老趙餓壞了,自己也已飢腸轆轆,於是他買來了一包天津麻花。能吃上天津特產,也是此行的一個收穫。他倆正在樓道裡吃著麻花兒,只見從樓下走來了一位中年婦女,她叫張鳳。她用異樣的目光看著他們。他倆略顯尷尬,趕緊收起麻花。

張鳳一邊從口袋裡掏出鑰匙開門一邊問:“你們找誰呀?”

“我們從海通來,是陳麟老師介紹來找馬工的。”應聲回答說。

“噢,是姐夫介紹的,快進來坐。我是言駿的妻子,可是不巧,他今天十二點的火車去深圳開會。大早就提著行李去單位加班,然後直接去火車站。”

應聲一聽,額頭上都蹦出了汗珠,大老遠趕過來,跑了個空趟。而老趙卻說:

“應聲,別急,現在才十點多鍾,趕緊追到火車站去。”

“對對,趕緊走!”應聲著急的說。

“別急,你們認識他嗎?”張鳳說著到房間取了一張照片,“你們看,這就是我家言駿。”

應聲和老趙仔細端詳言駿的照片,把大概模樣強記在腦子中,告別後火速趕往火車站。

火車站大廳裡,去深圳的檢票視窗正排著長隊,應聲和老趙在人群裡搜尋,還是應聲眼光好,一下子就認出了言駿。

“馬工,您好!”應聲喊著從口袋裡掏出師母的信。

言駿一見是姐姐的信,高興地開啟閱讀起來。

應聲仔細打量這位空調專家。中等身材,五十歲上下的模樣。皮膚白皙,四方臉略顯富態。劍眉濃黑,高高的鼻樑上架著一副黑邊的眼鏡,從中透出炯炯有神的目光。兩鬢略顯斑白,額角上刻著不深不淺的皺紋。稍稍有些疲倦的神色裡,卻充滿著自信。

“您是應聲吧,那位?”言駿問應聲。

“他是趙老,叫趙雄,離休後回鄉,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

言駿頓時向老趙投來了讚許的目光,他的大腦神經指揮他默默的一遍又一遍的呼喚著“家鄉”。家鄉想開發中央空調產品,這讓他興奮起來,甚至有些激動。可是快到檢票口了,他靈機一動說:

“兩位老鄉,對不起,沒時間聊了。如果方便,請到深圳找我吧。”言駿說著讓應聲記下了他在深圳下榻的賓館。

應聲和老趙向他揮揮手,目送著言駿消失在人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