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江海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六章 放棄合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六章 放棄合作

老趙從二二〇廠回到白龍港村後,和應聲關在屋子裡半天沒有出門。應石很不放心,想想與老趙見面時,他的臉色並不好看,喊他“趙老”他也只是毫無表情的應付了一下。莫非與二二〇廠合作辦廠的事吹了?

已過晌午,大家都在吃飯,而應聲和老趙還呆在房間裡。應石從家裡盛了些飯菜送到應聲辦公室。

“能不能與二二〇廠再談一次,我們可以在股權比例等利益問題上給予優惠。”應石尚未進門,就聽到應聲在說話。

“縣屬全民大集體的企業性質和縣政府同意引進一百名科技人員的批文,這兩個條件一個都不能滿足,怎麼談?起碼也得滿足一個,才有再找二二〇廠的理由吧。再說他們與地方合作不是為了利益,而是為了安置人員。”老趙為難的說。

“先找老洪商量商量,行不行?”應聲商量著說。

“老洪是分管領導,專案洽談是由劉智負責,他這個人精得很,不好說話。如果安置一百個科技人員的問題不解決,談合作是不可能的,連老洪也不會答應。”老趙說。

“我看還是先到鄉里找一下廣志,如果在一百個人的問題上,能像馬工一樣安置在鄉里,當然人員工資等一切費用由村裡支付,那麼新建廠子的性質是村辦還是全民大集體,就無所謂了,我分析二二〇廠也不會再計較。”老趙接著說。

應聲覺得有道理,關鍵是要把一百個人安置好,這個問題解決了,合作應該是有希望的。應聲匆忙打開門,只見應石端著飯菜站在門口,他焦慮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摸摸咕嚕叫的肚子說:“還真餓了,趙老,我二哥送飯來了,先吃飯。”

應石看著弟弟狼吞虎嚥大口大口吃飯的樣子,開心的笑了。作為親哥,他是第一次這樣看弟弟吃飯。應石看了他整天為村裡的工作不停忙碌的樣子,真有些心疼。他覺得應聲也該找個女娘了,對,這件事再叫娘和應梅跟他說說。唉,這個弟弟也太倔,應梅都給他介紹了幾個女同學,他不是不願見面就是說沒有感覺,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會事。

“鄉機關還不到一百人,掛靠的就要一百人,就是鄉里同意,估計縣裡也不會同意。”廣志說,“但是,如果不解決,這四百萬元就要泡湯,這麼一大筆投資,不要說鄉里,縣裡也會動心的,全縣什麼時候有過這麼大的投資專案?你們先回去吧,這件事我專門去縣裡彙報。”廣志對應聲和老趙說。

離開廣志,應聲又拉著老趙去海潮縣城找張祥,看看他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張祥說,這麼多人掛在鄉機關,意味著超編一百人,編委會不會同意的,誰會承擔責任?說到哪裡都成笑話兒。

“你上次說的風機廠,能不能幫幫我們的忙,把一百人掛那裡,我們多出些管理費,行不行?還有,給些……”應聲央求道。

“少數人打打招呼可以,老弟呀,一百人你想都別想。我可以爽快的答應你,如果你應聲來找我,引進科技幹部十人以下,我想辦法解決掛靠問題。”張祥認真的說。

“我們引進一百人是個特例,發展鄉村經濟總得要引進人才,總不能都像馬工調進來一樣掛靠吧。我的意思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事局應該考慮一條為鄉村企業引進人才的路徑。”應聲說。

“應聲你說得對,應該考慮,這還真是我應該做的事情,因為我是搞企業幹部調配的。在局裡我也說過,沒有人接茬兒,所以我也就懶得考慮。你提醒了我,我再呼籲呼籲這個問題。”張祥似乎有責任感的說。

“老張,我說,不光是打通鄉村企業引進人才的通道,還要制訂鼓勵科技人員到鄉村企業創業的優惠政策。這才叫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唻。”應聲又建議。

“說得好,你是大學生,又是在基層一線,你幫出出點子,讓我們也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張祥謙虛的說。

“依我看,到鄉村企業的科技幹部浮動一至三級工資。人事局成立一個人才開發中心,為鄉村企業引進人才服務,下面把人員工資匯到開發中心發放。中心管理人員的費用在上交的管理費中列支。先接受我們這個專案中的一百人作為試驗,逐步完善管理制度。行不行?這就是人事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具體體現,我看領導會表揚嘉獎你們的。”應聲出這個主意,既是為了人事局,更是為本村的專案。

“一條通道,三級浮動。這才是真正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而不是把口號喊在嘴上。我來努力努力。”應聲把張祥的心說得熱乎起來了。

他趁熱打鐵道:“要不要我們基層也出出力,去找找耿縣長,他是分管農村經濟的領導。”

“不用老弟煩神,聽說你和耿縣長不一般。但是,我們局長是老資格,他沒有想通,這事就辦不了,除非把他撤了。只要局長同意我們的意見,我為你們的事,特事特辦,與制訂政策同步進行。”張祥非常爽快的說。

“好呀,人事局如果能這樣的話,我們引進一百個科技人員就沒有問題了。看來,事在人為。我們就指望老張了,拜託拜託!”老趙似乎看到了與二二〇廠合作的希望,既感慨又感激的說。

“趙老,你客氣了。我馬上就彙報,這事只要我們局長重視就好辦。”張祥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應聲在考慮,要不要去找會民叔叔彙報?他思來想去,暫時還是不找了。張祥這個人他是知道的,只要領導同意他的想法,他會儘快幫助調進一百個人的,還是等他的訊息再說。

張祥還真雷厲風行,他把應聲的想法加上自己的思考,形成了簡短的文字材料,去找局長彙報。局長笑著對他說,老張匯報工作什麼時候帶筆帶本子的,這次還準備了匯報提綱,看來真是大事。

張祥還沒有彙報完,局長就皺起了眉頭。張祥覺得不妙,但是他在局裡雖然不是什麼官,但也是老資格。局長雖然有些不耐煩,但還是聽完了彙報。

局長說,想法很好,思路很新,基層歡迎,領導也會贊同,但是,局長故意把“但是”說得很重,所謂的人才開發中心發工資,如果基層不給錢而發不出工資,鬧起事來誰負責?這不是吃飽了撐的。

本來這個問題是可以透過加強管理、完善制度來解決的,但是局長不願幹,那也沒門兒。

張祥怕耽誤應聲的事,從局長辦公室出來後就給他打了電話。

應聲接完張祥的電話幾乎到了絕望的地步,但他還是冷靜了下來。一百個科技幹部調進一個村,談何容易?就是找到縣委、縣政府,最後工作還是落在人事局,局長拖著頂著不辦,基層還能有什麼辦法?看來單從安置一百人的角度來考慮合作辦廠的問題,已經行不通了。那只有把新廠辦成縣屬全民大集企業才行,既然是縣管了,還要村幹什麼?到時候,縣、村和二二〇廠合作,中間還夾一個鄉政府,麻煩事肯定不會少。體制越複雜,管理難度就越大啊。

想到這裡應聲打退堂鼓了,人家二二〇廠提出的兩個條件,不是一個村所能辦到的。既然辦不到,又何必去耗費精力呢?應聲想,與二二〇廠合作的最大優勢,是資金優勢,當然也能為今後發展儲備人才。而村裡目前最緊要的工作是籌措資金,生產樣機,為建廠做準備。沒有了二二〇廠的資金投入,就停下腳步?不能!海通蓋最高樓南天大飯店能農民集資,我們上新產品為什麼不能?

應聲主持召開了村支委擴大會,言駿應邀參加了會議。馬工從技術和市場兩個方面,肯定了新產品的先進性和市場優勢,大家對發展空調產品信心實足。會議決定,透過群眾集資入股的辦法解決資金問題,生產樣機與建設新廠同步進行。

應聲最後說:“我們今天與二二〇廠合作不成,不要氣綏,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有具有特大型企業管理經驗的趙老,有全國著名的空調專家馬工,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把生產樣機、建設廠房、開拓市場並舉,只要有優質產品和市場訂單,我們不要擔心擴大生產規模沒有資金,只要產品好有市場能掙錢,我相信到時候外資內資都會找上門兒的。”

老趙和言駿看著這位年紀輕有魄力的村書記,對空調機廠的前景充滿了希望,他倆既連連點頭又和同志們一道不停的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