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江海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五章 姐弟巧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五章 姐弟巧遇

於春和郭亮慌里慌張的上了車。應聲立即啟動發動機,迅速離開了縣機關大院。

於春嗔怪郭亮,不應該與陳書記的秘書爭執,而引起陳書記不快,這樣不利於安排採訪。而郭亮則不這樣認為,他說不戳穿他們的花招,再找他們時還會說謊欺騙的。兩人爭執起來,誰也說服不了誰。

郭亮之所以對陳書記秘書大發脾氣,是因為陳書記明明在辦公室而他睜著眼睛說瞎話謊稱領導不在,完全打破了郭亮的採訪計劃。

郭亮是一位有職業操守的記者,他不因為於春是他的朋友,就偏袒崑崙山公司而失實報道。他之所以到海潮縣來,是認為崑崙山公司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在當下社會中,有一些基層幹部對產權的認識模糊,總覺得什麼事都可以由領導拍腦袋。在《公司法》即將頒佈施行之際,這樣的報道具有推動依法處置公司產權的現實意義。他要站在公正的立場上客觀報道,給社會帶來思考。

在他的計劃中,陳書記是崑崙山公司問題的決策者,是必須採訪的關鍵人物,他甚至認為不採訪他,關於崑崙山公司產權之爭的報道就不能發表。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與於春爭執也只是出出憋在胸中的悶氣而已,既然採訪不了陳書記,那也得選擇一位縣領導啊。但是郭亮不解應聲為何這樣著急上火,飛速的把汽車開離了縣機關。

應聲剛剛看到有兩輛警車進了機關大院,五六位警察跑步去了縣委大樓。他擔心極了,採訪陳書記會不會出現什麼么蛾子?這些警察去幹什麼?他迷茫的望著縣委大樓。

於春和郭亮出了縣委大樓,應聲的心才算放了下來。如果警察是衝著他們二位而來,警察撲了個空趟後,肯定會快速下樓追蹤。應聲感到縣機關大院不是久留之地,必須馬上離開,免生口角或難以預料的後果。

對於郭亮想採訪其他縣領導的想法,應聲感到為難。在制裁崑崙山公司問題上,除了採訪陳書記外,其他找不出合適人選。按常理說,書記沒空可採訪縣長,然而這讓會民叔叔怎麼說?是講陳書記決策的不是,還是說自己主張的正確,這不是為難他嗎?

更重要的是,剛剛於春和郭亮與陳書記同電梯已經打了照面,且郭亮與他秘書交上了火,警察也許把他們作為追蹤目標了。二位仁兄啊,還怎能再出頭露面呢?不能!最好馬上就離開海潮縣,不然或許會重蹈劉智被抓進看守所的覆轍。崑崙山公司再難,也不能拿朋友當槍使啊。

再說,工商局行政不作為蒐集不到證據而無法行政訴訟,就想透過採訪的方法讓陳書記改變主意,憑報紙上的一篇報道就能挽救崑崙山公司的命運?這是不可能的。明知辦不到的事,就應該打退堂鼓而免生禍端。

不過,應聲並不是沒有辦法改變崑崙山公司的命運,他只是感到作為海潮人,作為海潮縣的企業,應該為地方經濟多創造稅收才對。如果在海潮縣一直不讓公司變更法人代表,並以停電的手段相威逼,他已經想好了出路,惹不起還躲不起嗎?到開發區或江浪縣去註冊,白白送一個企業去誰會不要呢?

應聲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於春和郭亮的安全,他對他倆說:

“對於海潮縣和陳書記我太瞭解了,崑崙山公司的問題我另想辦法。我決定現就送你們回上海,這是為了你們的安全,我真的不是危言聳聽。”

“這篇報道我已考慮得差不多了,有些問題是想向陳書記當面求證一下。不管他怎麼說說什麼,甚至不說,但這個環節不能少,否則我於心不安。”郭亮認真的說。

“應聲,知道你是好意,就再創造一次採訪陳書記的機會,也許我和郭亮能不虛此行呢。”於春打圓場的說。

由於於春和郭亮的堅持,應聲只能讓步。對於他們不懼風險,而執著追求的精神,讓他很受感動。

他把汽車直接開到了海濱鄉政府附近。他環顧四周,鄉政府院子地方不大,一幢兩層的辦公樓前後均有腳踏車雨棚。樓房與雨棚之間的距離僅有一米多寬的人行道。可見,機關院內是停不了汽車的。他又沿著圍牆繞了一圈,也沒有發現小轎車的蹤影。

應聲納悶,陳書記到基層調研,不去鄉機關能去哪兒呢?他仔細回憶了今天在縣委辦公樓下張祥與他說的話——可能陳書記在海濱飯店還有活動。應聲立即調轉車頭,徑直朝海濱飯店而去。

鄉政府距海濱飯店還有二十多裡的路程,這對於汽車來說很快就能到達。他一踩油門,迅速遠離了鄉政府。可是應聲並不知道去海濱飯店的路怎麼走,俗話說路在嘴旁邊,他就想停車向路人打聽。

海濱鄉這個地方,由於海水衝擊海灘,泥沙淤積,海邊每年都能生出不少土地來。經濟條件較好的地方還在海灘進行人工圍墾,那新增土地的速度就更快。所以,這裡地廣人稀,路上很難見到行人。

應聲下車在路口徘徊。遠處來了一位騎腳踏車的中年婦女,應聲禮貌的向她問路。

“大姐,去海濱飯店怎麼走?”

那中年婦女趕緊下車,抹了抹額頭上的汗珠,摘下由小麥秸稈編制的涼帽。

“二姐,怎麼是你?”應聲非常驚訝的問。

“應聲,你跑到這裡來做什呢?”應菊也很詫異。

應菊出嫁為應石換回了媳婦,換親自然讓她十分痛苦,但日子總得過下去。應菊是裡裡外外治家的一把好手,日子過得還湊合。小姑子高中畢業回鄉正直海濱飯店集資招工,家裡誰也不同意集資二千元讓她去當服務員。應菊把她娘愛梓給她的一對金耳環賣了為小姑子湊錢,支援她去飯店工作。

小姑子很爭氣,在海濱飯店由服務員升至客房銷售員。她感激嫂子支援她集資招工的情份,就找了領導,把應菊弄到飯店做客房衛生,晚上和小姑子住在一起。正巧,應菊現在從集體宿舍去飯店上班。

應聲平時忙於工作,已很長時間沒有見上二姐一面了,應菊外出打工的事全然不知。他撓撓頭,感到羞愧。

應聲開啟汽車後備箱,把應菊的腳踏車放上車。到達海濱飯店後,他在停車場掃視了一下,並未發現皇冠牌轎車,陳書記難道沒有來嗎?在這個時候,他最需要得到飯店員工的幫助,比如應菊的小姑子只要問一問,就知道陳書記在不在了。他又覺得不能打擾應菊她們姑嫂二人,工作來之不易啊!找陳書記的事,還是自己想辦法吧。於是,他把應菊的腳踏車從後備箱裡拿下來,讓二姐輕鬆的去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