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江海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二章 韓橋賣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二章 韓橋賣雞

韓橋大隊五隊對面的江海河河東是海潮縣,過了韓橋右拐二十米就是韓橋大隊的代銷點。人們很奇怪,這個代銷點怎麼設到鄰縣去了的?它是使用的是被沒收的周姓地主家的瓦房,解放初就開設在這裡,也許是周姓地主有韓橋大隊這邊佃戶的緣故吧。

代銷點有朝南的三間瓦房,門面沒有牆,安裝了左右可以滑動拆卸的塔子門。關鎖時就把一扇扇板門的上端和底端插進木槽裡,形成一面木板牆。這樣的門面很寬敞,門內不遠處與門平行的擺放著一張長長的木櫃檯,把顧客與營業員隔開。櫃檯一端與屋山頭牆之間架著一個大木墩,這是賣豬肉用的,整個韓橋大隊的豬肉計劃都是從這個墩子上賣出的。

店裡有個煤球爐,韓橋大隊只有這一處燒煤球,其它地方不管是個人還是集體都是燒的柴禾。因為營業員吃的定銷糧,是青蒲鎮上的人,有煤球票。生火的青煙越過江海河瀰漫到韓橋五隊的田野,人們就知道已經十點半鍾了,如果風向相反人們則以太陽的方位來判斷時間。挺有趣的,店裡也有不在點兒上就生爐子的,人們就你一言我一語的猜測誰去喝酒了。營業員總是在櫃檯外面放一張條凳,一來供顧客小憩,二來可供坐店小酌的人飲酒挾菜。

總之代銷點一有風吹草動,比如豬肉幾點鐘到,油鹽有沒有缺貨,誰又去喝酒了炒的什麼菜等等,韓橋人都一清二楚,因為韓橋人的生活與它密切相關。

燈盞用煤油對於應聲來說是挺奢侈的,火苗大而亮堂,這對他讀書學習很有好處,這是應聲最大的一筆支出。他到代銷點去打煤油,服務員不因為他是孩子而冷淡他,反而對他很熱情客氣,畢竟僅一橋之隔,也算是鄰居,最重要的是他的遭遇誰不知道?誰不同情?

這裡有老江和小江父子倆營業員。老江道:

“應聲,家裡有雞蛋嗎?”

“有雞蛋。”應聲回答。

“以後客人喝酒要炒雞蛋就從你家拿,九分錢一個。”

“好的,謝謝!”應聲道謝。

“以後需要什呢蔥呀蒜呀什呢的也就從你家拿,給錢。”老江又說。

“嗯。”應聲很開心,他知道來店裡喝酒的人不少,給他們供應些雞蛋不僅能滿足自己打煤油看書的需要,還能貼補其他支出。

他翻了一下,家裡僅剩五六只雞蛋,飼養的新雞下蛋還早著呢!怎麼辦?都答應江伯伯了,出爾反爾可不好。他想著到社員家借些蛋回來,等雞下了蛋再還上。他又想這樣不好,時間長不說,雞蛋大呀小呀也說不清楚。

他就想著買一只能下蛋的雞回來,於是就到青蒲鎮逛逛,打算挑只合適的雞買了。新母雞倒還便宜,但是何時能下蛋誰也說不準,再說這比他飼養的新母雞也大不了多少,犯不著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還是想買正在下蛋的母雞,不是因為急用錢誰家也捨不得賣,這種雞應該不多吧。運氣真不錯,他看見有四五只下蛋的母雞,很眼熱,心動了。可是數了下口袋裡的錢他洩氣了,錢差得太多了,買不起。

“賣雞蛋啦,新鮮的雞蛋。”有人在叫賣。

他聞聲望去,一排邊的人蹲在地上,守著裝滿雞蛋的竹淘簍。他思來想去還是買點雞蛋回去吧,口袋裡有一塊五角錢,買二斤雞蛋沒問題。共花了一塊四角錢買了二十個雞蛋。

他拎著雞蛋開心的回家啦,跑了半天嘴幹得很,他正端著碗喝著水呢,只聽進對河那邊有人大喊:

“應聲,應聲,送二十個雞蛋來!”原來是老江伯伯的聲音。

他趕緊衝出門去答應:“好的好的,馬上送來。”

應聲來到代銷點,只見朱學童坐在櫃檯旁邊的那張條凳上。厲大守被逮捕後,公社迅速恢復了朱學童的大隊書記職務,並兼革委會主任。他在和老江、小江談供應問題,希望組織些便宜的貨源供應給群眾。如果青蒲鎮沒有,可以到江浪城和海通城組織,特別是肉聯廠的脂油粑兒餅和罐頭廠生產豬肉罐頭的下腳料,多弄點回來,社員肚子裡太寡了,一年才過年吃一次肉。銷售價格可以比進價高一些,攤掉運費、損耗、用工支出等成本。

他接著說:“打幾碗酒來,我代表社員請你們喝碗酒。應聲,你也來一碗!”

“不不,我是伢兒不喝酒,我走了。”應聲回答說。

應聲回到家,數了一下老江給他的錢,二十個雞蛋,九分錢一個,一塊八角錢一分不少,賺了四角錢。

他回味著朱書記說的那番話,一方面讓他感動,走馬上任就想到群眾的生活,這讓他迷茫的眼神頓時亮堂起來,這才是為人民服務的幹部啊,而厲大守和施步仁他們根本就不配。另一方面讓他思索,組織價廉物美的貨源適當加價攤掉成本賣出,難道這不屬於投機倒把?他從鎮上買雞蛋加價二分錢一個賣給代銷點也合乎這個邏輯?他因為要兌現對老江“有雞蛋”的承諾,才買了雞蛋。這件事做得對還是不對?是不是投機倒把?他正忐忑不安呢。朱書記的這番話倒是對他的安慰,也給了他以啟發。

他想著從青蒲鎮回到家的四五裡長的路上,他看到有人在橋頭擺攤賣蚊蛤,有人在路邊撐著腳踏車賣脆瓜,也有人在學校門口賣文具……

想到這些,他似乎豁然開朗,自家住的是多好的地方,人來人往,還靠著代銷點!他飼養的那一批雞中,有一些公雞,他覺得不能再養了,很費雞食,應該賣掉。為啥一定要到青蒲鎮去賣?就在韓橋路邊賣不行嗎?

他從家裡找了塊木板,上面用粉筆寫著“賣雄雞頭兒”的字樣,當天就賣掉兩隻,都是兩縣交界處的人家買的,說家裡來貴客,用雄雞頭燒毛豆子兒是上等菜。反過來還謝謝應聲。

朱學童在水波陪同下察看五隊的水稻長勢。他恢復書記職務的當天就恢復了水波的隊長職務。他們途經應聲家時,看到路邊的這塊寫著“賣雄雞頭兒”的木板,讚歎不已,朱學童書記還自言語的說:“伢兒走到我們的前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