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江海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六章 畢業分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六章 畢業分配

於春和巧榮策劃了二班全體同學向校長寫人民來信的事件後,組織部和紀委組成聯合調查小組正在進行調查。

正值此時,校學生會改選。農學系的領導和向老師,在是否推薦於春當學生會一把手候選人問題上有不同意見。有的說像於春這種鬧而優則仕的“刺兒頭”,不能滋長了他們的歪風。有的說,學校對人民來信還在調查之中,萬一反映的情況屬實,被學校肯定了,如不推薦他,到時候系裡的工作就會被動。向老師心中明白,反映的問題肯是子虛烏有,對於春的這種做法他是很蔑視的,他擔心這次如果不提名於春,學校會認為他心胸狹窄,容不得不同意見。所以他主張還是推薦於春為校學生會一把手候選人。系領導都認為向尚不計較個人得失,心胸博大,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於春當上學生會一把手後籌躇滿志,覺得寫向尚的人民來信這一著見到了效果。這可不能忘記了同一戰壕裡的戰友,瞿巧榮是立了功的。可他怎麼也不會想到巧榮已經倒戈,把他的所作所為一五一十的全部告訴了向尚。於春向農學系竭力推薦巧榮作為建黨物件。學生會一把手的推薦意見是有份量的,作為學生黨支部書記的向尚真的很為難,對巧榮的為人,他是不欣賞的。但巧榮工作積極,鬧出人民來信的事件後,班級工作讓他管理得井井有條,自己學習成績也不錯。看得出來,他是在痛改前非,將功補過。做人要有氣量,經綜合權衡,還是把巧榮列入了建黨物件。

學生黨支部會議一散,於春就找巧榮討好說:

“在我的力薦下,已把你作為建黨物件啦,我最近還要去你老家一趟,做你的政審材料。”

巧榮知道於春講的話是實話,他也知道他為了朋友是能兩肋插刀的人。如果他知道自己出賣了他,他會怎麼做呢?巧榮不敢再想下去。他佯裝非常激動、非常感謝的樣子說:

“謝謝大哥關照,跟著你真是沒白乾。”

“那還有話說,還有工作分配的事呢,好好合作一把。”於春得意的說。

“好的,好的。”巧榮沒有底氣的敷衍回答。

曹校長看了組織部和紀委呈送的調查報告,勃然大怒。他在報告上批示:立即啟動向尚同志考察使用程式。農學系要召開師生大會進行通報,對當事人要進行批評教育,堅決遏制這種歪風邪氣。

時光荏苒,一晃應聲快要畢業了。應聲作為培養對象被分配到市委組織部報到,至於實際到哪裡工作並不知曉。巧榮被分配到省農業廳工作。這屆學生畢業分配的去向很好,百分之五十的同學留在海通,其他同學大多在縣農業局,分到公社當農技員的少之又少。而於春和施麗豔恰恰就在這“少之又少”之列。

於春對這種分配結果,肺都氣炸了。他去找向尚,找校組織部,意見都是一致的:這是組織的決定,服從吧!

應聲和巧榮只是個班長,憑什麼比學生會一把手分得好?他想起他爸爸的話,人不能老實巴交,他想在應聲和巧榮頭上各砍一刀,看看效果再說。

下午召開學生黨支部會,討論接受新黨員問題。學生支部共有應聲和於春兩名學生黨員,和向尚一名教師黨員。巧榮作為建黨物件列席了會議。在討論巧榮入黨時,於春完全扯破臉皮,不給巧榮一點面子。於春此時也許還不知道巧榮早就出賣了他,不然他會怎麼瘋狂還說不定呢。於春把巧榮在策劃二班人民來信中所起的作用描述了一通,弄得巧榮好難堪。

討論程式完成後就進行表決,三位正式黨員用舉手表決的辦法確定巧榮是否入黨,於春投了反對票。在巧榮的檔案裡永遠留下了三人表決兩人贊同一人反對的結果。

這一著能不能改變巧榮的畢業分配方向暫且不說,可是於春另外掌握著應聲亂交女朋友近乎搞流氓活動的鐵證。

他跑到曹校長辦公室,把二十多封情書交給他,“這樣的人還能作為培養對象分配到市委組織部工作?”

原來,應聲在陳老師輔導下,在校報上發表了《汗滴和下土和農業機械化》的論文後,不少女生慕名寫了情書,約應聲幽會,應聲出於對人家的尊重就把這些情書藏在了自己的木箱裡。哪裡知道,於春在為應梅從應聲木箱中取錢時,悄悄的把這些情書偷走了。

曹校長的意見是,不要一棍子打死,畢竟是女生追的他。可是學生已經離校,怎麼調查?再說如果與應聲沒有關係,那他把這些信當寶貝押箱底藏著幹嘛?市委組織部的意見很堅決:改派。應聲就這樣莫名其妙的被改派到海潮縣柳橋公社當農技員。連農學系的領導包括向尚都不知道這是怎麼會事。

正巧學校開黨委擴大會,向尚已是農學系總支副書記,也列席了會議。

於春在打如意算盤,應聲的這個分配名額,應該順理成章落到自己頭上。左打聽右打聽,早等晚等沒有改派的訊息,他急不可耐的去找正在黨委擴大會上講話的曹校長。

曹校長說:“等會議結束了專門接待。”於春的“刺兒頭”脾氣上來了,不依不饒的要校長給他個交待。擴音器把他和校長的對話清晰的傳送到揚聲器。於春責問曹校長,這個名額為什麼不給他。這樣全校人都知道了應聲亂談女朋友被改派的訊息,都為應聲惋惜。而於春大鬧黨委擴大會,沒有撈到半點好處,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資。

應梅的分配去向已確定,留師專中文系當老師。她聽說應聲被改派到柳橋公社當農技員的訊息後,十分驚訝,不知道應聲犯了什麼事。

“應聲出什麼事了,怎麼改派到柳橋啦?”應梅找到了應聲和陳麟老師,不拐彎的向應聲詢問。

“我也不知道,沒有人和我談過。”應聲納悶的回答說。

“你怎這麼沒用,去找學校啊!”應梅責怪應聲說。

“不找,聽組織安排,組織自有它的道理。”應聲堅決的說。

“應聲,你當著應梅的面說清楚,那二十幾封情書是怎麼會事?全校人都知道你亂交女朋友,改派就是這個原因,參加黨委擴大會的人都知道。”陳老師嚴肅的說。

“老師別急,這事我懂,應聲和我說過。而且兩人還商量在領結婚證的那一天把這些女生寫給他的情書都燒了,作為我們的結婚紀念。”應梅知道陳老師誤會了搶著說。

“這些信都在我木箱子底下呢!”應聲說。

“唉,都到校長室了,市委組織部都知道了。”陳老師非常惋惜的說。

應梅急得直跺腳,肯定是於春幫助取錢時偷走了這些信,她感到非常對不起應聲。

“應梅別急,去柳橋也不錯,這是你老家。我父母還在服刑,他們冤不冤,我這與父母的冤屈相比不算什麼!”

應梅毅然決然放棄了留校的機會,根據她本人的要求,分配到最基層的柳橋中學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