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江海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六章 告別土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六章 告別土窯

應聲正在主持召開村支部委員會,研究全村的經濟發展問題。會議提出了利用比鄰韓橋紡織品市場的優勢大力發展個體工商業,利用優質土地資源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利用水陸交通的便利大力發展村辦工業的“三利用三發展”的思路。會議開得熱烈,大家發言踴躍,對個體工商戶和特色農業的發展研究得特別深透,發展的方法點子也很多,這也許是因為大家對這方面熟悉在行的緣故吧。應聲正提出下一步村辦工業如何改造挖潛升級轉型開發新產品的問題,供大家進一步討論。

“窯塌了,窯塌了!”突然有人大喊。

此人所說的窯,就是村裡的燒製青磚青瓦的土窯。應聲剛來到白龍港村當書記時,不僅老百姓窮,村集體也很窮。應聲根據群眾買不到磚瓦蓋不起房子和村裡連訂報紙買墨水都得賒賬的窮樣,和大夥們商量,土法上馬,硬是在白龍港畔築起了一座土窯。

當時大隊請來了打窯師傅俗稱“窯匠”。在窯匠師傅的指導下,社員們在地面上挖了一個大坑穴,這是土窯的基礎,需要用磚砌才牢實。哪來的磚?

應聲決定把會堂拆了,大家很惋惜,應聲卻說:“沒有磚怎麼建窯?等窯燒出了磚再蓋個新會堂。”

有了會堂的這批舊磚,土窯的基礎打得很紮實。留出窯門及煙道後,用土坯磚逐次向上砌起了窯桶,其外圍包上厚厚的土層,用石夯夯實打牢。隨著窯桶的慢慢增高,再在窯桶的一側留出腰門,以備裝窯和出窯之用。

在自己的土地上,用大隊會堂的舊磚塊,社員出工記工分掛賬,僅僅花了窯匠的工錢,就把一座像巨大瓦罐的橢圓型的土窯建成了。它確實對老百姓和村集體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驚聞磚窯坍塌的訊息,應聲把茶杯都碰翻了,他立即停止了支委會,領著大家奔赴現場。

一窯的磚燒好還沒有幾天,工人們正在緊張的從土窯裡出磚,不料窯門坍塌,真讓人揪心。

人命關天,救人是頭等大事,馬上組織村民和工人們清理坍塌碎磚瓦礫,尋找被埋壓的工人。另一方面對在窯內作業的人員進行逐一排查,核准失蹤人員,經認真仔細查對,發現燒火師傅不見了。

窯門是燒火師傅工作的地點,但是停火出磚他會在窯門嗎?不可僥倖!於是,迅速加大了窯門清理搜尋的力度,很快,已經清理到了窯爐,可還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燒火師傅的家人哭得死去活來,而清理搜尋的工人卻洩氣了,認為燒火師傅根本就不在窯裡。再說,他們也捨不得砸破窯爐啊。

家人卻說,燒窯師傅很早就上班了,肯定埋在窯裡,央求繼續搜救。

應聲說,就這麼大的地方,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損失就損失,把窯門與窯桶打通,把窯內磚塊運光,雙管齊下,寧可土窯廢了也要找到燒火師傅的下落。

如果窯門和窯桶打通,必須廢掉窯爐。清理搜尋的工人心疼不已,實在下不了手。

如果窯桶內的磚塊運完,就可以從耳們進入窯桶,窯桶內、爐膛裡有沒有燒火師傅就一目瞭然了。這倒是一個不錯的主意,這樣就不需要砸壞爐膛了。

時間不等人,搶救生命比什麼都重要啊!應聲心疼的手一揮,工人們非常不捨的掄起了錘子,砸開了爐膛外牆。神了,燒火師傅竟然被壓在爐膛角落的碎磚裡。

原來,燒火師傅正在通往爐膛的隧道裡清掃,只聽“咣”的一聲,隧道裡一片漆黑,大門坍塌封死了出路。他划著了一根火柴,只見隧道的圓弧頂部裂開,還不停的有磚塊向下脫落。不好,馬上要倒塌,沒得命了!他立馬端來他燒窯時休息用的凳子,迅速翻上去。他把頭鑽進爐門,試圖躲進爐膛避難。狹窄的爐門怎麼也擠不進去,無奈之下他退了出來。他急中生智,馬上脫掉衣服,又立即往爐膛裡擠。強忍著皮肉擠傷的疼痛,終於進入了爐膛。隨著“哐”的巨大悶響聲,他已經不省人事。

慶幸的是,經搶救師傅很快醒來,僅受了些擠壓的外傷。應聲松了口氣,謝天謝地,沒有出人命啊!

站在白龍港畔,應聲望著坍塌的土窯心疼得要命。曾記否?土窯上空泛起濃濃的黑煙,飄向白龍港上空,那拉長的煙帶似乎在與白龍港比誰長誰短呢。那挑泥挖土的,夯泥做土坯的,運磚運瓦的……好不熱鬧。

應聲把支委們帶到窯桶裡開現場會,大家在窯桶底部轉來轉去,看著坍塌的窯門,砸壞的窯爐,心痛不已。他們將在這裡確定土窯的命運。

自途說:“這幾年群眾建房都是買的土窯的磚瓦,只有修復起來才能方便村民,磚瓦可不好買呀。”

柏青說:“建這座土窯雖然花錢不多,可都是用老百姓的汗水築成的,還清了老百姓的人工錢和土地的補償費後,村裡的收入可不少。我同意修復。”

老趙問:“這個土窯佔地面積有十幾畝吧?”

“有,土坯泥土的佔地、製作和晾曬土坯的場地,加上成品磚瓦的堆場,用地不少呀。”自途告訴老趙。

“我知道你們對土窯有感情,但是同志們想想,製作磚瓦的泥土,都是取的耕地的二層土,已經有一大片土地被挖了,這樣下去,我們村裡的土地還能挖多少年?再說燒磚全是用的莊稼秸稈,燒一窯要冒多少煙?如果每個村都建一個窯,整個柳橋鄉不就烏煙瘴氣了嗎?”

老趙的一席話大家感到很新鮮,農村人誰吝嗇過泥土?誰嫌棄過焚草的煙霧?但是,又覺得很有道理。應聲陷入深思,可他還想多聽聽趙老的想法。

“趙老,您再說說。”應聲說。

“大家可以抬頭看看。”老趙手指著土窯的頂部說。

支委們坐在窯桶的底部,順著老趙的指向,抬起頭向上望去,啊,只是一個篩子大小的天!老趙說:“我們不能坐井觀天,要看到外面的世界,要看長遠一點。土窯佔的地可以建一個不小的工廠,那利潤是土窯沒法和它比的。機械分廠大家是不是嚐到甜頭了?才那麼點大的地方,掙的錢是土窯的多少倍?”

自途和柏青連連點頭,覺得老趙有見識。應聲覺得趙老看得遠,他從情感上是捨不得廢棄土窯的,畢竟為村裡掙了第一筆錢,也解決了群眾建房的實際問題。現在群眾的房屋建得也差不多了,磚瓦需求也不會太大。趙老說得對啊,村裡不能再靠挖土冒煙來掙點蠅頭小利了,挖廢土地汙染環境的事不能再做了。要按照當初建機械分廠的思路,眼睛向外,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既然窯門倒塌,那就順其自然,祈求天助人願吧。

“我這次西北之行收穫很大,不僅為廣志找到了生身父母,還帶回來了重要發展資訊。我所在的二二〇廠有很多科技人員要安置,準備透過投資地方新產品的辦法搞合作。只要我們有好產品就有合作的可能。”老趙說。

“這是件大好事,這條資訊太重要了。可是,要找一個好產品太不容易了。”應聲有些激動但又很為難的說,自途、柏青連連說“是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你們還記得應聲召開了在海通打工的小夥子的座談會吧,說市合成纖維廠進口了成套中央空調機組,很先進。我就留意了這件事,查詢了很多資料,目前,這類產品我國還依賴進口。這次回二二〇廠也找到這方面的專家請教,其實並沒有那麼懸乎,依靠國內技術完全可以生產。”

老趙把大家的心說得熱乎乎的。支委會作出決定,告別土窯,把這塊土地用來發展工業,同時決定研發中央空調機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