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嶗山道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二章 冥河往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二章 冥河往事

我驚叫著一屁股栽倒在地上,指著水面讓大家快來看。

我剛才看到自己的倒影被打散的時候,正兀自生氣,誰知一眨眼的功夫再去看,漣漪瞬間便消失了,而我的倒影竟變成了另一個人臉龐。

一張被水泡得發白腫脹、兩眼緊閉,但五官冒血的鬼臉!

我當時第一個意識就認為這張醜臉不是我,於是才會發出剛才的驚叫,我猜水底一定有人!

他們三人被我嚇得不輕,立即跑了過來問怎麼回事。

我像剛才劉經理一樣,驚恐未消的指著水面說,水下有人,水下有人!

張知山擰著眉毛站在水邊看了看,回頭奇道沒人啊,你是不是眼花了?

我怎麼可能眼花?哪裡有自己被自己帥得眼花的?我看得十分清楚,水裡那個倒影根本不是我!

張知山連說怪了怪了,他也相信我不會無緣無故的嚇人,於是只好分析起來。

如果不是我的倒影,那麼假設這是別人的倒影,那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在我的頭頂上面。

我立即便舉著手電往上面看去,那裡除了用青石鋪就的天花板外,什麼東西也沒有。

而且他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是從上面倒映到水裡的話,手電燈光反射不了那麼高,所以不可能是從上面倒映下來的。

那麼就只有一種可能了,從水底映出來的。

張知山盯著水面看了良久,忽然不太確定的問道:“你們有沒有聽過‘冥河’?”

我自然是聽過的,所謂的冥河就是奈河,陰間的河水。凡是亡魂都要從河上的奈何橋走過去回地府報道,投胎的人還得在奈何橋頭喝孟婆的一碗湯後才能轉世投胎。

不過陰間的河怎麼會跑到陽世上?而且還是出現在墓裡?

我把自己的疑問講了出來,張知山也是大為不解,說:“現在要是有人能先下河試試就好了……”

他說話的時候,我和九斤已經不約而同的瞄向了劉經理,娘的,這傢伙一路都讓我們在前面打頭陣,讓我們當探雷器,這次也該輪到他了。

於是我倆二話不說便按著劉經理要往河裡推。嚇得他嗚哩哇啦叫喚著求饒。

張知山忙上前擋住我們,小聲在耳邊說道:“你不打算救九斤的家人了?再說留著他後面還有用。”

我只好撒開手,把那家夥感激得痛哭流涕,不住勁的給我們磕頭,全然沒有了之前的派頭,不知道情況的還以為他換了個人呢。

張知山說奈河水不用活人也能試,讓劉經理和我們幫忙去耳室裡把他手下的屍體抬過來了一具,還讓九斤順便再挑過來一塊毒玉。

屍體都沒有腦袋了,屍身變得冰涼僵硬,我不明白他要這麼一具屍有什麼用。

張知山卻沒解釋,掏出符畫好了咒,用劍尖把符籙貼在毒玉上,只見毒玉登時便閃著綠光,只是光線閃爍得十分不穩定,像一個激烈跳動的信號燈。

他把貼好了符的毒玉挑進屍身懷裡,把劍尖橫貼在屍身的胸口,嘴裡唸唸有詞,最後猛然喝道:“起!”

那屍體竟兀自站了起來,伸了個懶腰,若不是沒有腦袋,我還真以為這具屍體剛才是在裝睡。

張知山兩手緊緊的握著劍柄,頭上白汗直流,用劍尖頂著那具屍體的後心穴位,嘴裡不住的念著:“走,走,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那屍體起初還像活人一樣的鬧鬧情緒,不想走動,但隨著張知山的念動越來越快,他只好邁著步子往河中走去。

“噗嗵”!

屍體跳進了河裡,張知山趕緊跳了回來,只見那屍體落水後,仍舊保留走路的姿勢,把水面激盪起一層層水花,看樣子河水並不深,只是淹到了它的胸口位置。

不過我卻看出了異常,河水的動靜似乎有點大,並不是像普通趟水過河那般的“嘩嘩”聲,而是一陣急似一陣的沽沽聲,就好像有人藏在水下憋不住氣了冒泡。

那屍體徑直往河對面走著,我們的燈光始終沒有從它身上離開過,眼看著它已經走到了岸邊卻沒有一點事。

九斤笑道:“山哥多慮了,這條河不過是普通的河,我小時候遊過的河可是比它還寬……”

張知山卻一臉緊張的打斷了他的話,讓他看對面。我們隨聲看去,不由得嚇出一身冷汗。

只見那原本還是好好在趟河的屍體,一隻腳剛踏上河岸,它身上的皮肉便好像被人揪著一樣,猛得向後撤去。

此時的屍體就像一隻被煮老的鴨子,骨肉瞬間分離,而那些被從它身上揪下來的皮肉,瞬間便被河水“嗖”的吸了進去。

而屍體變成一具幹骷髏架子,沒有一絲的皮肉,仍保持著往前走的動作,踉踉蹌蹌的往前繼續走了十幾步後,便“嘩啦”一下散倒在地!

這他娘的就是冥河!看到這一幕後,我百分百確定眼前這條河就是冥河,我想起了師父曾經講過的一個故事。

話說是清朝光緒帝時期,山東有一個村莊叫“明王莊”。那個時候的人們吃水全是井水,有時候井眼枯了,就得再找地方打更深的井。

卻說光緒帝五年,明王莊的十幾口井眼一夜之間全部枯了,村民們為了吃水只好找人再來挖井。

沒想到連挖了十幾處井眼,卻一點水氣都沒見到,彷彿連村子下面的地下河都幹了。

無奈之下,村民們只好到道觀裡找道士算一算怎麼回事。

當時他們找的道觀並不出名,只有一個上了年紀的糊塗老道,那老道看到生意來了,自然不願意放走。

也不知道他是算的,算了三天三夜,最後告訴村民說全村方圓十幾裡地都打不出井水了,只有一個地方能出水。

村民問清楚是哪裡後,不禁譁然,原來老道算的地方竟是村裡的城隍廟!

將信將疑的村民們,便先付了一半的錢,帶著傢伙事去城隍廟裡挖井,沒想到還真給挖出了水。

不過,那水卻不能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