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垮掉的一代GoldenWind最新章節列表 > 第92章 國學辯論會終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2章 國學辯論會終章

華旗國際17樓是一個教學培訓公司,裡面有一個會議室,大家就坐在這裡開會。

“這位是朱老師,以前在兵器公司上班的,現在做企業管理研究。”

“朱老師你好。”

“你好。”

“這位是夏老師,專門做國學教育的,在鳳城二路有所培訓學校。”

“夏老師你好。”

“你好。”

“這位是張帆,是做軟件工程的。平時喜歡詩歌,是西安詩歌協會的常務理事長。”韓老師又向他們介紹我。

“原來是詩人啊,年輕有為。”大家都一個勁地誇獎。

“跟各位前輩比起來差遠了,我很喜歡國學,希望有機會和大家交流。”

“老計怎麼還沒來?”寧老師說。

“快了,他在書院那邊忙著,正趕過來呢。”韓老師說。

等人期間,我們在座的幾位又聊了起來。從過去一直聊到了現在,涉及的內容包括哲學、教育學、成功學,沒想到這幾位年長的前輩也知道成功學,這是近來才流行起來的一種學說。等了半個小時,老計來了,這次研討會仍然由他主持。

“大家好,這次我們書院組織這次國學研討會,只有一個議題,就是怎樣讓國學產業化?鄒教授已經去了北京,在一座國內知名的大學裡任教。而西安這邊,他的書院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了。為此,我們幾個弟子決定,自己辦一所國學書院,就叫做儒學書院,大家覺得如何?”

“振興儒家,名字起得不錯。可是,書院的具體辦法,還得認真研討一下,不然,做什麼都無異於空談。”寧老師說。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對,這正是今天邀請大家來的目的,請大家廣開言路,各抒己見。我們辦這個書院,就是為了弘揚中國的國學教育,做到國學的復興。可是,光有口號不行,書院的各項開支都需要資金來支援,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多出主意,讓國學實現產業化,只有這樣,才能長期發展下去。”

“老計說得不錯,下面,大家可以圍繞這個話題進行討論了。”韓老師說。

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了一陣,都支援辦興儒書院。人家別的城市都開始搞了,有個河南人,先是辦了國學小學,現在都辦了國學中學,是私立學校,教授的全是國學課程,《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人家都能辦起來,咱西安作為古都,也一定可以。但存在的問題也很多,比如,我們如何賺錢,書院的贏利點在哪?從錢的問題就引出了一連串的問題,都不好解決。

“我是做企業管理的,我覺得,既然咱們有這個想法,就要好好幹。那麼,我們絕不能像以前那樣隨便,沒有明確地分工,書院必須企業化管理。不然,沒有約束力,什麼事情都辦不好。”朱老師說。

“這點我贊同,但是咱們的書院根本就沒有註冊,從開始到以後的整個過程,都需要資金支援,這錢從哪裡來?”寧老師說。

“我作為鄒教授的大弟子,先出一千,韓老師是我師弟,也出一千。我最近還打算花重金做一個網站,專門用來宣傳我們的興儒書院。”老計說。

“對,我剛才就說過。好的東西,咱們就要努力去做,放在這個層面上,就不叫宣傳了,而叫宣揚,宣揚一種傳統文化。”朱老師說。

“既然大家都決定認真做了,那麼,我也盡一份力。咱興儒書院的那個網站,我可以幫忙搞。這樣,可以省下一筆資金。具體的事情,等做的時候再詳細商議吧。”我見大家都這麼認真,也開始表態。

提到盈利的問題上,大家的意見是可以辦國學培訓班。從免費試講開始,如果學員覺得可以,再正式繳納會費。每週,我們都找一些老師來講課,在座的各位也可以加入。每講一節課,算課時工資。

“寧老師,你那些關於國際局勢的看法、觀點,這些都可以在課堂上講。畢竟,這些也是提高知識水平的方面。”老計說。

“行,什麼時候試講,你們通知我就可以了。”寧老師說。

看來,大家都各抒己見,非常踴躍,但我感覺自己仍然不受重視,自尊心受到了一定的打擊。我說:“你們都有了任務分工,那我幹什麼?韓老師,難道你拉我來就是為了湊人數嗎?”

韓老師一愣,連忙微笑地說:“哪有啊,張帆,你不是咱《秦漢國學》的副主編嗎?我最新一期的雜誌都把你的名字印上去了?不信你來看看?”說著,他從帆布包裡拿出了一疊雜誌,抽出一本給我看,我發到扉頁,赫然一看,果然有自己的大名,滿意地發出了笑聲。

“不錯,這個雜誌一會兒多給我幾本,我去拿給自己公司的同事們看,也幫忙宣傳宣傳咱們的國學,下一期的雜誌一定要把鴻儒書院的名號印上去,咱們可就要正式開始市場化運營了!”

我的這番話立刻得到了大家的支援,會場爆發出了噼裡啪啦的掌聲。大家都說得差不多了,對興儒書院的發展規劃也做了詳細地安排。這樣的話,看起來這次國學研討會是圓滿地解決了問題,可只有夏老師坐在最後一排,不苟言笑,始終保持著沉默。

“夏老師,你也說幾句嘛,說說自己的見解。”

“我跟韓老師是同學,從小到大這麼多年了,我知道他有個心願,就是辦好國學。為此,我們一直努力著。我記得前幾年的時候,我們就開過會。當時,會議現場也有很多人,都說咱們要努力辦好國學。會上都說得很好,可下來呢,完全沒有實際行動。慢慢的,這撥人就散了。後來,還有幾次研討會,也是這種情況。現在,到了今天,又是一樣的情形,開會的時候說得很好,誰知道散會後有沒有執行力?總之,你們說什麼我都支援,但我實在是不抱有什麼希望。以前的那些人,對國學非常熱情,漸漸的大家都散了。現在呢,開會的時候又多了幾個新面孔,比如說寧老師、朱老師、張老師,大家又坐在一起,圍繞著這個話題開始討論,說來說去,道理都是對的,但是,我還真不知道咱們這個興儒書院能不能搞起來?”夏老師的一番發言讓在座的人陷入了沉默,這番話無疑給熱鬧的現場潑了一盆冷水,但很快就被大家的熱情扭轉了,大家都說這種擔心是多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