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穿越之俠骨神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五章 初識李鴻章大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五章 初識李鴻章大人

葉秋白把手搭在李先生脈搏上,瞬間便已知曉病症所在。期間李先生還是不停的咳嗽,葉秋白微笑道:“李先生,除了咳嗽之外,可有發燒呢?”

李先生一看葉秋白所說之症和自己正好相符,激動著說道:“我還......”,話未說完,便咳嗽不止。

這時,亞瑟神父接話道:“他一旦咳嗽的厲害的就會發燒,所以我一直給他處方退燒藥,但是快一週時間了,作用甚微。”

葉秋白聽聞此言,心中早已有數,看到李先生咳嗽的厲害,便客氣的說道:“李先生,不如我倒杯水給您喝。”

李先生又咳嗽道:“咳....,有勞葉醫師。”

葉秋白一邊走向茶几臺,一邊問李先生,說道:“李先生,想要喝涼的還是熱的?”

李先生聽聞葉秋白的話,心中納悶,這個葉醫師到底是什麼意思?倒杯水怎麼問我是否喝涼水、熱水呢?他狐疑的看著葉秋白的一舉一動,甚至懷疑葉秋白的是江湖郎中,醫術不過如此而已。

葉秋白見李先生未搭話,他用瓷杯到了一杯熱水,用玻璃杯到了一杯涼水,兩杯水同時遞到李先生面前,接著說道:“不如我把兩杯水讓李先生自己慢慢挑。”

李先生此時咳嗽難忍,見到那杯涼水,沒有絲毫猶豫便舉杯一飲而盡,頓感舒適很多,緊皺的眉頭也慢慢舒展開了,但還是不停的乾咳幾聲。

葉秋白見狀說道:“李先生你知道嗎?咳嗽分為熱咳和寒咳,兩者分別很大,若用錯藥,會令病情加重。”

李先生聞言頓時來了興致,急切問道:“然則你怎麼知道老夫是寒咳還是熱咳呢?”

葉秋白微笑道:“剛才葉某做了一個小小的試驗,就是問李先生你喝熱水還是涼水?李先生你發出一個訊息,告訴自己,你體內很熱。你很想喝一杯涼水,根據這種情況,我們稱為真熱假寒。”

李先生聞言用懷疑的目光看著葉秋白,接著又轉向亞瑟神父,意思是讓神父拿主意,到底葉醫師說的對不對?

所謂真熱假寒指內有真熱而外見某些假寒的症候。即所謂“熱深厥亦深”。古代有稱陽盛格陰證。多由陽熱內盛,格陰於外,陽氣內閉而不能布達四末。故其外四肢甚涼甚至厥冷,惡寒甚,神識昏沉,面色紫暗,脈沉遲(或細數)等似為陰寒證的表現,但其本質為熱,必有四肢冷而胸腹灼熱,口鼻氣灼,口臭息粗,口渴引飲,小便短赤,大便燥結或熱痢下重,舌紅苔黃而幹,脈搏有力等實熱證的表現。

亞瑟神父聽聞葉秋白的描述,並沒有正面回答李先生的話,而是對葉秋白稱讚道:“葉醫師真是厲害,看來今天我又多學了一樣東西。”

李先生此時對葉秋白的醫術深信不疑,誠懇的說道:“葉醫師,如何才能把老夫的病治好?”

“正所謂對症下藥,只要能夠知道病因,稍後葉某就會開一張藥方,保證李先生要到病除。”葉秋白解釋道。

李先生聞言客氣的拱手說道:“有勞葉醫師。”

葉秋白還禮道:“客氣,客氣。那我就不打擾李先生休息了,告辭。”

李先生起身客氣說道:“葉醫師慢走。”

回來的路上,亞瑟神父一直稱讚葉秋白醫術高明,改天看來真的要給他學習中醫了。

回到回春堂,葉秋白把這件事和韓雪一說,憑藉韓雪聰慧過人的頭腦便猜出此人肯定是朝中重臣,否則不會有重兵看家護院,而且還認識外國人,關係甚密,不是普通人的所做之事。

正如韓雪所說,沒過幾日葉秋白便受到一個名帖,紅封信件中間寫著三個漆黑的行楷“李鴻章”,葉秋白一時驚訝不已,短短幾日讓他遇見大清兩位重臣,莫非這真是緣分嗎?看到設宴地點還是太白樓,不覺輕笑一聲,是啊,比太白樓再好的地方也許只有皇宮了吧。

傍晚時分,葉秋白如期而至。在二樓雅間,李鴻章早已安排好豐盛的宴席。葉秋白見禮後,恭敬的問道:“原來閣下就是鼎鼎大名的李中堂李大人。葉某實在有眼不識泰山,失敬失敬。”

中堂是一個元代沿稱。明清時成為對內閣大學士的稱呼。明代大學士其辦公處在內閣,中書居東西兩房,大學士居中,故稱中堂。清代大學士往往要管一個部,京官一般有一滿一漢分坐於東西,當中是空的,如有管部大學士在場,便坐在中間,故亦稱中堂。清代包括協辦大學士均用此稱。後來中堂成為一尊稱。

李鴻章則呵呵笑道:“葉醫師言重了,上次葉醫師為老夫斷症,老夫用了葉醫師開的藥,果然藥到病除。葉醫師的醫術真是高明。”

葉秋白謙虛的說道:“中堂大人言重了,葉某只是依書直說。”

“你毋須謙虛,其實你斷症如神,非一般醫師可比,今天這頓飯就算是老夫答謝葉醫師治病之恩,請。”李鴻章稱讚道。

“謝謝中堂大人,請。”葉秋白舉杯飲盡。

李鴻章喝完抬頭微笑道:“今天我請葉醫師來此處,除了答謝葉醫師的治病之恩,還有一個不情之請。”

葉秋白聽言猛然抬頭看了李鴻章一眼,這老家夥又要出什麼花招想對付自己呢?古代人科技雖然落後,但是心眼子最多。

葉秋白微笑道:“大人有事不妨直說,我葉某能做到的,盡力而為。”

李鴻章此時更加欣賞葉秋白,心想此人不僅醫術高而且做事穩重,正事他所需要找的人,便說道:“我想葉醫師抽一段時間,幫我一位貴人治病。”

葉秋白暗想李鴻章認識的貴人,肯定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不是富賈商胄就是皇室王孫,所以還是小心為妙,萬一斷錯症,這些人都很難纏。再說葉秋白現在的醫術也未必斷錯症,就是不願意再多生是非而已。

葉秋白便客氣的推辭道:“不要意思,葉某實在不擅交際,尤其是最怕幫達官貴人治病,若是我早日得知閣下是李中堂李大人,我絕不敢多言,中堂大人的好意,葉某心領了。”

說話間,李鴻章的臉色一沉,等葉秋白把話說完,忽然又笑道:“葉醫師,我這位貴人患的病,十分奇異,可稱為怪病。我看葉醫師聽了這位貴人的怪病,應該會有興趣的。”

葉秋白也是暗自佩服這老狐狸的審時度勢的功夫,甚至可以猜對對方的心思。當然最感興趣的怪病,對葉秋白來說無疑是一次挑戰,但是他喜歡這種刺激,只有奇難雜症才適合他的口味。

席畢,葉秋白和李鴻章分別被人用官轎抬著往東行去。葉秋白透過轎廂的窗簾環顧四周,發現這不是現在華夏的海淀區嗎?難道要去頤和園不成?果真不出他所料,兩頂轎子慢悠悠透過頤和園的牌坊,進入到這所大清時期的皇家園林。

進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了大殿,就來到了有名的長廊,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700多米,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欄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有謝,那一種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在路上,李鴻章不停說道:“葉醫師,請讓老夫賣個關子,等你到了自然知道這位貴人是誰?”

下了轎,在李鴻章的引領下,葉秋白來到一所精緻的院落,剛踏進迴廊,便抬眼看見正門上方的牌匾寫著三個字“樂壽堂”。

這樂壽堂,是清漪園建築,也是頤和園居住生活區中的主建築。華夏頤和園內慈禧的寢宮樂壽堂,原為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時本是乾隆的母親孝聖憲皇后要過六十歲生日,乾隆為了給母親慶祝六十大壽,在乾隆十四年的時候就把原來甕山和西湖加以改造的。

樂壽堂面臨昆明湖,背倚萬壽山,東達仁壽殿,西接長廊,是園內位置最好的居住和遊樂的地方。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碼頭“樂壽堂”黑底金字橫匾為光緒手書。樂壽堂殿內設寶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風。座旁有兩隻盛水果聞香味用的青龍花大磁碟,四隻燒檀香用的九桃大銅爐。西套間為臥室,東套間為更衣室。室內紫檀大衣櫃為乾隆時遺物。樂壽堂庭院內陳列著銅鹿、銅鶴和銅花瓶,取意為“六合太平”。院內花卉植有玉蘭、海棠、牡丹等,名花滿院,寓“玉堂富貴”之意。這裡的玉蘭花很有名,現在邀月門前一株是乾隆從南方移植來的。

樂壽堂原為兩層建築,咸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燬。光緒十三年(1887年)重建時,改成現在的式樣,並成為西太后慈禧在頤和園內的寢宮。樂壽堂按照宮廷原狀陳列,中間為起居室,西套間為寢宮,東套間為更衣室。起居室內,用名貴木材紫檀雕制的相當精緻的“御案寶座”,設定在室內中間,在其後有十五折的玻璃屏風,將室內照的格外寬敞。在其兩側,插列有孔雀羽毛掌扇。這對羽毛掌扇,不僅相當精緻,而且能點綴出西太后慈禧的威儀。(未完待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