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先天之真我獨存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二章 天上仙民和下界凡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二章 天上仙民和下界凡人

這天都玉京城,氣象萬千,十分宏大,僅僅天庭南面這個方向就有上千城池,皆懸浮於虛空,層層疊疊,彷彿陣列,拱衛著天庭。

每座城池皆橫亙數萬裡乃至數十萬裡,瓊樓玉宇矗立,裡面的仙人和百姓不可計數,十分繁華興盛。這些城池都有高階仙人統御,彼此之間有神秘的力量結為一體,按照某種周天流轉的形式,緩緩繞著天庭而動。這一種大道機制,類似於周天虛空上的無數星辰,相互之間聯絡緊密,形成浩瀚的天穹。

鴻辰這是第二次,俯瞰諸城,越發明白,整個玉京便是一座浩大的仙陣。天庭巍然於仙陣之中央,固若金湯。

鴻辰他們漸漸飛離了這一片仙城。神王回過頭來,看著天庭後方的太玄山,依然那麼高大無極,具有強烈的壓迫感,如一道無法逾越的天屏,成為天都的北方守護神。

典籍記載,說太玄山下又有大淵,乃是地下隱河,流源神秘,向天界十方散去,成為天界江河湖泊之源。

算算來到仙界數十日,未曾到太玄山一觀,今天他不禁生出些許遺憾。自己正是從太玄餘脈某個山谷中降世的,他暗自決定,待巡遊回返時,定要一探究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典籍裡面又說,這太玄山乃是萬山之源,仙山之祖,是赤霄天靈源的根本,說不定連自家的來歷也要從這上頭尋找,怎能錯過?

他一剎那彷彿又開了幾處大竅,登時心神通透,連日來許多淤積於心的問題忽然貫通起來,思維綿綿無礙。

對照萬藏經樓無數的典籍記載,他已經有了一個推測,那日神遊所見之事,並非虛妄不經,而應該是發生在大羅天的真實影像。

因為除了大羅天,他實在想象不出還有什麼地方會是神遊中的那種奇異場景:無限廣大的周天,居然無有日月星辰,虛空渾然一體,荒古無比,玄奧神秘。

如果判斷正確,那麼,自己難道是從大羅天而來?

他想想就覺得興奮,隱隱間又覺得不可思議。

根據這些天對於道經典籍的領悟,他已經知道,九天十界層層有別,多有大道禁制,仙人不可跨界。那麼問題來了,元神出遊是否可以跨界呢?

鴻生記得未央大帝曾說過,“神遊物外,遍尋他的來歷而不得”,那時他便覺得天帝的神遊化外,仍是在赤霄天界以內,所謂的“化外”他如今已知道指的是真魔界、覺仙界以及天界邊緣的某些洪荒未開之所,所謂的禁地。

一路思索,不經意間才發覺隊伍已經遠遠離開玉京所處的仙域了,回頭一望,整片仙域隱約呈現一種形狀,像是一枚道果,又像是一枚仙桃。

或者更像是某種別的事務,只是鴻辰還無法給出答案。

這是一種熟悉而奇怪的感覺,上一次產生這感覺還是那夜和警幻仙子,從龍珠主星回返天庭的路上。

。。。

遠離了玉京仙都,廣大無垠的仙界盛景又是一變,處處虛空浩渺,仙氣氤氳,靈韻濃厚,原本無形無相的仙雲隨著天風吹動,更加恣意舒展,形成無窮無盡的壯麗異象,填補了虛空藏的每一處縫隙,致使周天難以顯現它時時變換的顏色。

在通天城時,鴻生已經注意到,無風無雲時的虛空,並不是永遠青天一色,而是有七色的變化,其變化之道無跡可尋,十分奧妙,以他的修為居然看不出任何規律。

漸漸地,隨著天都已然遠去,徹底消失於眾仙感知之外,虛空中又隱現一脈脈仙山。

純陽仙人、青城真君、蒼梧道君皆介紹:這些仙山都發源、結脈於太玄山。這種結脈甚是神奇,不一定是要靠山體來連綿成脈,虛空五行靈氣也可延續太玄山神脈,說白了就是看似虛空斷處,也有無形山體,以五行的靈氣續脈。

這幾位仙人的解說,鴻辰一聽便懂了,但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蒼梧道君又對鴻生說道,玉京之外,仙界之內,虛空中又有仙都無數。所謂仙都,指的是規模宏大的城域,多半仿造天都的形式,依著某座仙山而建,由高階大仙取一塊太玄仙土為基,引出太玄仙山之水為源,以本身道德仙力演化而成。

這些仙都中往往有眾多法力高強的仙人,也收納無量億數的仙民,在仙都外圍而居,繁榮仙都。仙都非常巨大,動則數千裡,數萬裡,數十萬裡,僅次於玉京天都的規制。

又有小一些的城域,比仙都次一等的,叫做仙城,規模好比通天城一類的天庭護城。由中高階仙人同樣取自太玄山水土而成,也收納若干億數的仙民,百業興旺,自由自在。

再有一類叫做洞天,是性子散淡不願領受仙職的散仙們的居所。

洞天或者直接在某處仙山寶地開闢而成,以自家仙力造作,內外融合,至善至美,彷彿一處小小的仙界,裡面如道經所言,可以一粒芥子藏大千,應有盡有。

再或者,直接以自身修為,修成的功果,外放出玄關秘境,吸納天地靈氣,匯合仙力功德,生生演化出一處仙界。這種往往是道法精深的散仙所為。

這兩種洞天,一般只容親眷弟子門人居住,不收仙民百姓。

鴻辰聽得入神,頻頻點頭,典籍中雖有這方面記載,但是遠不如這幾位老仙親口敘述來的生動。看來確如陸離所言,自己足不出戶,並不是什麼高明之舉,慚愧。

鴻辰問仙界之中,仙民總量大約有多少,眾人都說不好講,太多了,誰也沒心思去一一統計。警幻仙子忽然插話道:“只說我仙界,仙民大致有一萬億以上,壽命皆在一元之數左右,生來就有些許小神通,在仙界自由自在,樂享天年。”

所謂一元之數,就是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仙子接著道:

“至於仙界之外,仙民的數量,就更不好說了。以往,覺仙界的仙民數量遠遠不如仙界,近代以來,覺界開闢了許多天國小世界,各種塑像禮拜、香火功德、造作經書,吸引了無數仙民去往覺界,要去那天國樂享清福,據說人數已近逼近咱們仙界。還有,歷來真魔界侵擾、掠奪,強行擄去的仙民也是不在少數,更加無法衡量其數目。”

鴻辰聽了,頻頻點頭,這些事情,顯然典籍裡面也沒法記載。

唐璜一直在隊伍的前列,這時候不知從哪裡冒出,搶說了一句道:據說在下界九星的凡人典籍裡面,我們這的仙界百姓被稱作天人,視為和我等真仙一樣。

眾人都是莞爾一笑,的確,按照典籍記載,下界的凡人只能活上一百二十年,這是那裡的天道定數,如白駒過隙一般,短暫到令人髮指。在那些凡人眼裡,我們這裡的天民百姓,當然稱得起長生不死的真仙。

仙子白了他一眼,唐璜立刻作四顧茫然狀,迴避了眼光的對視,只是身形有些輕顫,似乎他插進來的這一句話,消耗了許多仙元真氣。

陸離怪笑道:“你終是不怕了?”眾仙人皆忍俊不禁,若不是礙於仙子身份,就要放聲大笑。

鴻辰心知其中必有典故,屬於眾仙皆知,獨獨自己例外而已。又道一聲慚愧。

“據說最開始的時候,下界凡人可以活上千年,後來那裡的靈氣日漸稀疏,又有皇朝、萬國,爭戰不休,人民多智多詐,淫慾貪婪,爭名奪利,越發迷失了本性,如今怕是百年都難以盡享了!”

警幻仙子幽幽說道,似乎很是熟悉這下界的情形。

眾仙微一思索,便即瞭然,她本是情天府、恨海司的主官,據說掌控下界的七情六慾並生死之事,這方面自是權威。

仙子攏了攏額前的秀髮,儀態瀟灑,又道:“仙界靈氣瀰漫,仙山湖海無數,仙禽異獸乃至神龍鳳凰各安本性,各種仙稻仙谷仙果無數。

仙民的日子可謂得天獨厚,壽盡時身形迴歸天地,神魂入於情天恨海,洗脫汙濁記憶,恢復輕靈本性,待到時至,又在仙界某處降生。

原本仙民的來源和下界凡人不同,不過大劫過後,天道有變,因此兩者之間也有了關聯:若有仙民人等,做了大惡之事或者滅了本性,不堪洗滌教化,便會墮入下界為人、為非人,同樣,下界人民積累功德,也可死後昇天,作一世仙民!”

這似乎是專門說給鴻辰聽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