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盛唐太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三三章空白告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三三章空白告身

第一三三章空白告身

長安城太極宮門下省政事堂,儘管李世民已經接到了李靖率領再次大破突厥,俘虜頡利可汗麾下男女十數萬人馬的訊息,可是門下省政事堂接到的訊息要稍稍延遲。

正在當值的政事堂宰相長孫無忌拿到捷報,頓時喜上眉梢。他拿著捷報進入政事堂,他正準備大聲宣佈這個訊息,然而,就在這時,李世民突然出現在政事堂門口,他咳嗽一聲,目光落在正在假寐的魏玄成身上。

這段時間魏玄成非常疲憊,他身為秘書監、參預朝政,不僅僅需要修隋書,同時還要以御史大夫的身份,兼顧著北伐東突厥的糧草調撥情況。

此次北伐,不僅耗盡了大唐的國庫,同樣也榨乾了魏徵的精力,看著李世民的目光落在魏徵身上,作為李世民的心腹兼小舅子,長孫無忌甚是瞭解李世民的為人。因為長樂公主是長孫皇后所出,又許給長孫無忌的兒子長孫衝,所以李世民對長樂公主特別寵愛。

溺愛長樂公主的後果,自然非常嚴重,作為一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長樂公主,她的生活相當奢侈,她曾開口向李世民討要芙蓉園。

李世民就將這個佔地三十傾,相當於三千多畝的龐大皇家園林賜給長樂公主,不過由於這個芙蓉園是隋文帝時期修建的,至今已經將近二十年沒有整修了,李世民要把一莊富麗堂皇的園林賜給長樂,而不是一莊荒廢的破敗園林。

可是修建這座園林,需要耗費大量的錢糧,魏徵直接發揮他嘴炮的特色,直接直言犯諫,把李世民給噴回去了,無奈之下,李世民只要打消賜出芙蓉園的心思。

這不僅僅得罪了李世民,同樣也得罪了長孫無忌,一旦長樂下嫁長孫衝,這價值連城的芙蓉園就是長孫氏的財產。

長孫無忌本身並不是什麼大度的人,他就想著打擊報復魏徵,不過因為長孫皇后識大體,不僅僅痛斥了長孫無忌一頓,反而逼著長孫無忌給魏徵道歉。

現在礙著長孫無垢的面子,長孫無忌確實是沒有辦法怎麼收拾魏徵,不過在李世民的授意下,長孫無忌非常樂意看到魏徵出醜。

於是,長孫無忌清了清嗓子,裝出一副凝重的神情,語氣低沉的道:“此次北伐的戰果,已經整理出來了,想必諸位都已看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眾政事堂相國,在李世民的授意下,別有深意的交換著眼神。

長孫無忌接著道:“今日要商議的,便是對突厥的長期戰備。玄成,你有何見解?”

魏徵突然間驚醒,聽到長期備戰的字眼,還以為突厥頡利可汗又跑了呢,他忙不迭翻找案几上的文牘,一邊翻,一邊道:“我這裡,有個初步的方略,現在還過於簡略,可以先拿出來,給大家看看等戰事結束後,北方各郡報來詳細的統計結果,再做調整”

眾相國全都盯著魏徵,強忍笑意。

魏徵並沒有發覺眾相國的異常,低頭看著文牘道:“按照李靖李大將軍報來的統計,此番我軍一共殲滅突厥二十三萬人馬,殲滅其中九萬八千人,俘虜突厥部眾男女十二兩萬三千餘人,及牛羊雜畜三十萬餘頭。戰事爆發之前,兵部呈報的資料是,突厥有騎兵四十三萬五千,男女部眾七十四萬,牛羊雜畜數百萬餘頭

李世民忍不住“哧哧”笑了起來。

眾人隨即被感染,一個個再也堅持不住的大笑起來。

魏徵從文牘中抬起頭,莫名其妙地看著眾人,而後,趕緊檢查自己的衣著、髮髻。

宇文士及笑得捂著肚子“哎呦哎呦”的叫喚。

長孫無忌笑的直捶桌子。

一眾宰相大臣,包括皇帝,全都笑的毫無形象可言。

魏徵茫然失措地坐在案几旁,一直等到眾人笑聲停歇。

房玄齡擦著嘴角,擺手示意眾人停下道:“好了,不開玩笑了,趕緊讓玄成,看看最新的戰報。”

魏徵反應了一秒鐘,騰地站起身來。

長孫無忌將戰報遞給魏徵。

魏徵接過來,一行行看著戰報,腦門上的青筋,頓時繃起老高。

魏徵怒氣衝衝,一拍案幾衝著長孫無忌咆哮道:“胡鬧!這麼大的事情,為何矇騙我!”

眾人被嚇得皆是一愣。

魏徵板著臉,非常認真的道:“有意思嗎?有意思嗎?很好笑嗎?很好笑嗎?”

魏徵瞪起眼睛,憤怒地環視眾人,眼中不自覺的泛出淚花。

眾人見魏徵如此激動,紛紛低頭不語。

李世民清了清嗓子,尷尬的扯了扯嘴角,李世民走到魏徵身前,躬身道:“玄成,是朕不對,要責罵,就責罵朕。”

魏徵自然是不會給李世民好臉色,他陡然一拍案幾指著李世民道:“每天有一千三百多份奏章,送到這裡,有一百三十多份奏章,要送到陛下的書房裡,陛下你自己說說,這些日子,一共有多少奏章沒看?”

李世民像吞了一顆蒼蠅一般,苦笑道:“呃”

魏徵不依不饒道:“為了一個北伐,朝廷的政務,就不用管了?如果這樣,陛下還不如去率軍北伐,把大寶還給先太子。”

李世民嘴角抽搐,悻悻的地站起身來道:“朕這就回去,署理奏章。”

李世民說罷,拔腿溜之大吉。

魏徵恨恨地,看著李世民,快步走出政事堂,抹去眼淚,扭頭環視眾人。

眾人悚然一驚。

魏徵又道:“今日要商議何事。”

政事堂內瞬間一陣混亂之聲,一眾大臣各司其職,不敢懈怠。

白道突厥牙廷,當然這個牙廷自然以為不存在了,李靖聯合李績,準備上書李世民,在白道牙廷,建立單於都護府。

當然,這事跟楊天保沒有任何關係,他與徵北大軍的關係都不算太大,楊天保所部只是雲州駐軍,只算是地方軍隊,李靖率領十數萬唐軍精銳班師,而楊天保則要率領本部人馬,返回雲州。

沒有朝廷的調令或者聖旨,他這個雲州總管,只能待在雲州城。

楊天保盡了最大的努力,為雲州爭取到的好處就是雲州百姓三年免稅、五年半銳,這是雲州青壯六千餘人出關,回去只剩五千七百人。

其中,大約一千餘名傷員,當然這已經是參戰各部,戰損極低的部隊了,戰損率其實最高的還是倒黴蛋大同道行軍副總管張寶相,他像歷史上一樣沿著西北的道路追擊突厥殘軍,然而在靈州境內,賀蘭山中,突然遇到雪崩。

在大自然的威力下,唐軍八百先鋒將士被埋進雪堆中,儘管全力施救,可是救回來的唐軍士兵十不存一。

楊天保的戰損最低,可是收穫卻不低,誰讓他作為輜重部隊隨軍前進呢,別的部隊如何,他的部曲和所部人馬,從來不會挨餓受凍。

就在楊天保準備回師雲州城的時候,突然白道遇到了一個他意料不到的人楊弘禮。

楊弘禮開門見山的道:“我來這裡,是配合雲州軍行事的”

楊弘禮當了這麼多年的官,進退分寸都是知道。他雖有只是兵部庫部司郎中。

楊天保不再是當初的官場小白,儘管楊弘禮沒有明說,他也知道楊弘禮此行是過來分潤戰功。

當然,軍功楊天保已經有了,誰來分軍功不是分?

楊天保也不可能永遠留在雲州,事實上朝廷對於勳貴出身的官員,管理甚是嚴格,除非特別時期,否則一般情況下,不會任用世族出身的官員長期在某一地任職。

就像楊恭仁擔任涼州總管府大總管在短短不到五年的時間,直到現在弘農楊氏在涼州境內的影響力依舊存在。

楊天保也非常感激雲州百姓對他的支援,無論當時雲州百姓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至少他們在楊天保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站出來了,整個州四千餘戶,出丁六千餘人,幾乎每家每戶都出青壯過來支援楊天保。

特別是這種香火之情,積累下來的人脈、威望都無法帶走,留給誰不是留?留給楊氏,實際上也保證他對雲州的影響力能持久存在。

別人或許不清楚,楊天保清楚啊,別看雲州不是膏腴之地,可是這裡擁有太多的資源了,簡直就是中國的煤都。

雲州軍還沒有正式的序列,戰後肯定會縮編,或者裁撤下來,雲州青壯也很可能是故土難留,更希望留下來重建家園。

楊天保不知道楊弘禮怎麼與李靖、李績、李道宗等人打的交道,總之過了三天之後,楊弘禮就帶了十張質地相當不錯的麻紙來到楊天保的帳內。

這張紙上寫著一行簡短的字句:“授州氏名者雲州府軍陪戎副尉秩從九品下,敕,貞觀四年元月初七。”

下面是密密麻麻的具署簽名,從中書的房官直到兵部的郎中、員外郎,應有盡有,具名的人中官銜最大的是兵部尚書侯君集。

楊天保到這個時代也快有一年,看到這個東西,他還不明白,這是兵部的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