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情滿大荒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5章 貧困戶家的收入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5章 貧困戶家的收入賬

(求推薦、求收藏)

經過梳理,大荒山像蜂蜜那樣有特色的農特產品還有高山臘肉、高山火腿、高山香腸,幹野生菌、板栗、核桃、花椒,綠豆、黃豆、老四季豆等。黃朝華帶著老丁和我,走家竄戶,收集資料,拍攝圖片。我們認為,這些東西雖然產量不高,但是可以代表大荒山、宣傳大荒山。

我和老丁都不是大荒山人,也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宣傳推廣大荒山的農產品有些不接地氣。我幫助黃朝華開設了抖音、快手等自媒體平臺,手把手教會了他如何製作上傳圖片和影片、如何配宣傳文字。協助他開設了徽商,教會了他怎麼曬圖、刷屏。

我和老丁逐組把貧困戶走訪了一遍。春種秋收,一年的收成就體現在這秋天的收成上。我們村幹部為脫貧忙了一年,脫貧的成效也體現在貧困戶的收成上。

茅草坪村是典型的農耕文明村落,農耕文明的核心就是以農業生產為主。而農業生產的根本就是土地。土地肥沃,有水源保證,或者風調雨順,則物產豐富,生活富庶。大荒山的紅土地呈弱酸性,土質也不肥沃。農業生產還停留在靠天吃飯的階段。為了生存,一些農民開墾了一些土地。土地多的農戶,不論種苞谷還是洋芋,收成就要好一些。生活艱難的家庭,往往都是家裡土地貧瘠,面積少的。

我對老丁說:“大荒山的貧困戶,基本上都是土地少、土地貧瘠、缺少勞動力這幾種情況。”

老丁則看得更遠,他說:“你不知道,其實農業基礎太薄弱,抵禦自然風險的能力不強。大荒山氣候變化無常,遇上天干、冰雹、強風等自然災害,村民整體都會減產,甚至絕收。要實現旱澇保收,基本不可能。”

我說:“我懂你的意思,如果沒有強勁的產業支撐,脫貧了今後很容易返貧。”

老丁說:“對頭。想不到你城裡人,熟悉農村工作很快嘛。”

我說:“都什麼年代了,城鄉一體、多產融合,農村有巨大的優勢,只待我們去發掘這個優勢呢。”

王宗保因為多種了2畝多地,苞谷的除草、施肥等田間管理基本跟上了其他村民的水平,安上假肢後,身體更靈活,勞動更方便,因此他的收成比往年增加了,有了積極的變化。

馬連忠家卻跟往年一樣,只有2000多斤苞谷,還有1000多斤洋芋。

還有劉正明家,收來的苞谷堆在院子裡,只有1000多斤的樣子,洋芋只有800多斤。

在大風頂黃才發家,我們同他一起計算今年的收入:做了6件山羊皮褂,收入2400元;苞谷有3000斤,價值3000元;洋芋2800斤,價值1000元;賣了一頭豬,250斤,7元一斤,收入1750元;殺了一頭年豬,有270斤,價值1890元。三個人享受低保,每人一年補助金額1440元,三人合計4320元;黑山羊13只,沒有賣、沒有殺吃,不列入計算範圍,家庭總計收入14360元,按三人計算,人均收入4786元。達到了脫貧標準了。

我對黃才發說:“老黃,你今年就脫貧了,今後要好好幹哦。”

黃才發說:“感謝政府關心,我今後一定好好幹。”

出了門,黃朝華對老丁和我說:“黃才發家這種情況,開支也不小。首先是要買米吃。按每人一天一斤計算,全年得買1000斤左右,得2000多元。3000斤苞谷、2800斤洋芋最多只能各賣一半,賣得的錢剛夠買米。剩下的苞谷得用來餵豬。實際他能使用的錢只有賣豬的1750元和低保補助4320元。

我覺得這是個問題,貧困戶們就只有這點土地。我們村幹部不可能幫他們春種秋收。即使我們幫他們春種秋收,就算風調雨順,他們這點土地上,也不可能有更多的產出。

我跟老丁講:“我們要調整工作思路和方法,這樣下去可不行哦。”

老丁說:“可不是嘛,我們不可能包吹包抬,不能包辦代替,關鍵還是要有內生動力,貧困戶自己的事得自己幹。”

我原來尋思,茅草坪村98戶貧困戶,我們一戶一策,一家一家的幫助,脫貧一家就少一家。像孫正權,主動退出了。像陳小勇,有了固定收入,基本脫貧了。像王宗保,只要保持現在的幹勁,再把黑山羊養好,明年能賣兩隻山羊,也就脫貧了。但現在看來,這是就脫貧而脫貧,只是低層次的脫貧,還不是全域全程的脫貧。

老丁說:“一個村要發展,得有集體經濟收入,得有產業支撐,得辦企業。我以前在鄉鎮工作時,到華西村參觀學習過,人家那才是叫發展呢。”

各農戶賣出的大荒山原生態蜂蜜送到了村委會,老丁聯絡的包裝瓶子和箱子也到了,我們通知村組幹部一起到村委會來,用秤把蜂蜜一斤一斤稱好,裝入瓶中,貼上標籤,6瓶一箱子,裝好後用封口膠把箱子封好。經過包裝,大荒山原生態蜂蜜立馬升級提檔,跟大城市超市裡出售的一模一樣了。

我和老丁帶著這批蜂蜜,到市裡去交貨。朋友們拿到蜂蜜後,非常驚喜。

我和老丁專程來到市醫院,看望馬書記媳婦。之前,沙小米告訴過,檢驗結果已經出來了,是肺部惡性腫瘤,需要做手術。馬書記媳婦身體比較虛弱,此時躺在床上,正在輸液。馬書記和他親兄弟馬連水坐在床邊。見我們進來,趕緊站起來打招呼。我和老丁把一箱牛奶、兩袋水果放在床頭櫃上。

我問馬書記:“手術時間確定了沒有。”

馬書記說:“媳婦身體有點虛弱,這兩天正在調養。”

馬書記媳婦說:“我不做手術!輸幾天液後回家去,開點中藥調養。”

我說:“嫂子,要相信科學,現在衛星都能送上天,科學技術先進得很,你不用擔心。”

馬書記媳婦說:“做個手術要一萬多元,把今年收的苞谷全部賣了都不夠哦。”

老丁說:“大妹子,錢是身外之物,只要身體好了,錢再慢慢掙呀。身體垮了,可就什麼都沒有啦。”

說了一陣話,我和老丁告辭出來,馬書記送我們下樓,他告訴我們:“病情沒敢告訴媳婦,只說是肺結核,需要做手術。醫院手術方案初步確定為微創手術,最大限度減少對患者身體的傷害。手術費用預計6萬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問馬書記:“6萬元的手術費用籌備足沒?不夠的由我來想辦法。”

馬書記說:“6萬元的手術費已經籌備到位了。不敢讓媳婦知道做手術要這麼多錢,否則她堅決不會做的。”